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

时间:2022-08-16 16:30:56 考试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

  资料指生活中必需的用品,也可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一般用作名词。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等均有相关记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欢迎大家分享。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 篇1

  一、文学常识

  1、《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出处: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二、注释

  (1)伐:攻打(2)间(jiàn):参与。(3)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4)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这里是“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

  (6)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彳扁:通“遍”,遍及,普遍。

  (8)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9)加:虚报。(10)信:实情。

  (11)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为人所信服。

  (12)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3)狱:案件。(14)察:明察(15)情:实情。

  (16)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17)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18)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9)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0)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21)驰:追赶。(22)辙(zhé):车轮轧出的痕迹。

  (23)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的横木

  (2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25)盈:满,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26)测:估计,预料。(27)靡(mǐ):倒下。(28)虽:即使。

  (29)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

  (30)遂:于是,就。(31)败绩:大败(32)属:类

  三、课文理解

  1、文章的题目是《曹刿论战》,论战的双方是曹刿和鲁庄公,但文章开头却写写了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目的何在?

  (1)用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淡与曹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同时用民不愿与官谋说明当时的统治者不得民心。(2)曹刿的.答话是全文的总纲,下文就是围绕“鄙”来写鲁庄公,围绕“远谋”为刻画曹刿的(为下文作铺垫)。

  2、曹刿在战场上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基础是什么?

  (1)战前鲁国政治上取信于民,有广大人民作后盾;(2)在作战中曹刿避敌锋芒,养我军锐气;详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有军事指挥才能,克敌制胜的本领。

  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战争之前,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动请见,使鲁庄公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他在政治上的远谋;在作战的过程中,他不争于进攻和追击,避敌锋芒,养我锐气,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大败齐师;战后总结条分缕析,入情入理表现了他在战略上远谋。

  4、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是本文一大“特征,请你谈谈作者塑人物使用了哪些方法?使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一方面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另一方面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把乡人对国事的冷漠,不愿与统治者为谋和曹刿的主动请见对比,突出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把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5、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庄公浅陋;曹刿有远谋。战时: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6、如何评价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昏庸。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手艺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和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7、依据文章内容,分析曹刿在这次战役中所起的作用。

  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作用。他以“夫战,勇气也”为依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所以必待齐师“三鼓”而后鼓,抓住了有利战机。也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所以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以上两次关键的战术决定了鲁国的胜利。

  8、一介草民的曹刿,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指挥打胜了一场决定国家生死的战役,曹刿的这一行动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我们应当学习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国家有难,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 篇2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被后人称为“亚圣”,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的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二、语音

  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三、通假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四、一词多义

  (1)之代词“他”如:呼尔而与之助词“的”如为宫室之美

  (2)而表顺接“不译”如:蹴尔而与之

  表转折“却”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于表比较“比”如: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对象“对”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五、重点词语解释

  1、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

  2、鱼我所欲也。所欲——所字词组(所+动词)是名词性词组,译“……的东西”。

  3、如使:假如,假使。

  4、贤者能勿丧耳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丧:丢掉。

  5、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

  6、呼尔而与之呼尔:没礼貌的吆喝。与:给

  7、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8、何加:有什么益处。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形容位高禄厚。辩通“辨”,辨别。

  10、妻妾之奉。奉:侍奉。

  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12、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13、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

  1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六、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假使,人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么凡是可以避免灾祸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

  2、判断句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可以同时拥有,(我要)舍去生命而选取正义。

  七、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9、《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八、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翻译:

  1.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重点字词:①欲:想要,喜爱。②得兼:同时得到。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重点字词:①义:指人们追求的理想道德、行为规范。

  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3.生亦我所欲,所义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重点字词:①故:所以②苟得:苟且获得(生存)

  ③恶(wù):讨厌,不喜欢④患:祸患、灾难⑤辟:通“避”,躲避。

  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重点字词:①如使:假如,假使②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译文: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心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可以不干呢?

  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文:采用某种手段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重点字词:①是故:由此,因此。

  译文: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重点字词:①非独:不仅②丧:丧失、失掉。

  译文: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9.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重点字词: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筐。②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物的器皿。

  ③羹:蒸成或煮成的汁状、糊状食品。

  译文: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10.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重点字词:①呼尔:轻蔑或者粗暴的吆喝。尔:语气词。②蹴(cù):用脚践踏。

  ③不屑(xiè):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译文: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蹋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重点字词:①万钟: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一种量器。②辩:通“辨”,辨别

  ③何加:有什么好处。

  译文:(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重点字词:①为(wèi):介词,为了。②奉:侍奉。

  ③穷乏:贫困、贫苦。乏:缺少钱财。

  ④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⑤与(yú):通“欤”,语气词。

  译文: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1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重点字词:①乡(xiàng):通“向”,从前。②已:停止,放弃。

  译文: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14.此之谓失其本心。

  重点字词:①本心:天性、天良。

  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所固有的羞耻廉耻之心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 篇3

  《故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阴晦huì 瓦楞léng 猹chá 五行xíng缺土

  jiàng 秕bǐ谷 鹁鸪bó gū 獾huān猪 潮汛xùn 颧quán骨 愕è然 嗤chī笑 瑟sè索 寒噤jìn 折shé本 黛dài色 惘wǎng然 恣睢zī suī

  2、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荒凉、冷落的意思。萧索

  (2) 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瑟索

  (3)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惘然

  (4)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隔膜

  (5) 看不起。鄙夷

  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揭示了衰败的悲惨景象,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之故乡,同学们要认真笔记了。接下来的语文知识更加有吸引力,请同学们关注了。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最后一课》

  同学们对于最后一课的语文知识点还记得吧,下面我们来学习哦。

  《最后一课 》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ó步 赚zhuàn钱 哽gěng住 祈qí祷dǎo 气氛fēn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P47 注释① 都德,法国作家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3.第20段: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

  4.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

  5.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 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

  6.主题:爱国主义

  以上对语文最后一课课文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黄河颂》

  关于语文课本中《黄河颂》的内容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内容。

  《黄河颂》 新诗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ān 澎湃péng pài 狂澜lán 屏píng障 哺bǔ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2.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魂/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P.43 注释 ① 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1.修辞:呼告(啊,朋友!)、反复(啊!黄河!)、比喻(摇篮、巨人、臂膀)

  2.“望”字统领全诗

  通过上面对《黄河颂》课时知识点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此课时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很好的.成绩的。

  《伤仲永》课时知识点

  关于《伤仲永》课时的知识学习,我们做下面的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内容知识。

  《伤仲永》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òng 谒yè 称chèn前时之闻 泯mǐn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 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 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 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词语解释:P37 注释1、3、4、6、7、9、10、11;P38 注释2、3、5、6、7、9、10、11、14、15、16、17、18、19

  ◇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37-38 六至八

  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

  (1)五岁: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2)十二三岁:不能称前时之闻(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2.第三段议论:通过说明“受之人”与“受之天”的关系,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以上对《伤仲永》课时的内容知识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哦。

  《诗两首》课时知识点

  下面是对《诗两首》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萋qī 怀恋liàn 幽寂jì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2)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女口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上面对语文《诗两首》课时的内容知识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 ,希望上面的知识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时知识点

  下面是对《爸爸的花儿落了》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

  《爸爸的花儿落了》

  P.43注释 ① 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1.线索 ——(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

  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

  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 篇4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一句话,主观的东西向外转化和传递,即所谓表现。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乐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借物喻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

  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本质等。

  总结:使用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作者在观察、思考与表达时,多取客观态度,力求真实表述客观事物。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 篇5

  【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鲜美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要说

  今义:不管(连词)

  【说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缘溪行】

  古义:沿

  今义:缘故,缘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古义:请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指这里问津探访

  今义:口液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 篇6

  一、词义:

  阴霾:大气中极度阴暗浑浊的景象。

  严峻:严厉,严肃;严重(本文取此义)。

  砭损:损伤。砭,用石针扎皮肉治病,引申为刺。

  蔑视:轻视,小看。

  磐石:厚而大的石头。

  践踏:踩。

  初涉人世:刚刚经历人间社会。涉,这里意思是经历。

  端详:仔细地看。

  发僵:变得僵硬。

  哆哆嗦嗦:哆嗦,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

  抗衡:对抗,不相上下。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郁积:郁结,积聚不得释放、发泄。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乔传藻,1939年生,云南宣威人。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从事散文和小说创作。出版有散文集《星星寨》、小说集《哨猴》和长篇纪实文学《寻找英雄的足迹》等。散文《醉麂》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星星寨》和《金竹筐》先后获《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挑柴——童年纪事》获第一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佳作奖。

  近十年来乔传藻的儿童散文创作令世人瞩目,其散文代表作《太阳鸟》、《哨猴》、《野猴》、《三棵树》、《山野之魂》等作品先后曾入选30余种国家级选本。乔传藻的儿童文学成就已被写入《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史》一书。近年来,其散文集《太阳鸟》、《一朵云》在台湾出版后得到广泛好评,分别荣获“1996年台湾少年儿童读物佳作奖”、“台湾1999年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去年,乔传藻在发表于《儿童文学》杂志上的散文《云之南》又荣获该刊“优秀作品奖”,并被选入《2000中国年度最佳儿童文学作品选》一书。

  2、关于“望天树”

  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在70年代发现了一种擎天巨树。它那秀美的姿态,高耸挺拔的树干,昂首挺立于万木之上,人们无法看见它的树顶,甚至灵敏的测高器在这里也无济于事。因此,人们称它为望天树。当地傣族人民称它为“伞树”。

  望天树一般可高达60米左右。人们曾对其中的一棵进行过测量和分析,发现望天树生长得相当快。一棵70岁的望天树,竟高达50多米。个别的甚至高达80米,胸径一般在130厘米左右,最大可到300厘米。这些世上所罕见的巨树,棵棵耸立于沟谷雨林的上层,一般要高出第二层乔木20多米,真有直通九霄、刺破青天的气势!

  望天树属于龙脑香科,柳安属。柳安属这个家族,共有11名成员,大多居住在东南亚一带。望天树只生长在我国云南,是我国特产的珍稀树种。望天树高大通直,叶互生,有羽状脉,黄色花朵排成圆锥花序,散发出阵阵幽香。其果实坚硬。望天树一般生长在海拔700~1000米的沟谷雨林及山地雨林中,形成独立的群落类型,展示着奇特的自然景观。因此,学术界把它视为热带雨林的标志树种。

  望天树材质优良,生长迅速,生材力很高,一棵望天树的主干材积可达10.5立方米,单株年平均生长量为o.085立方米,是同林中其他树种的2~3倍。因此是很值得推广的优良树种。同时,它的木材中含有丰富的树胶,花中含有香料油,以及还有许多其他未知成分,尚待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和利用。

  由于望天树具有如此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它的分布范围又极其狭窄,所以被列为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

  望天树还有一个极亲的“孪生兄弟”,名为擎天树。它其实是望天树的变种,也是在70年代于广西发现的。这擎天树的外形与其兄弟极其相似,也异常高大,常达60~65米。光枝下高就有30多米。其材质坚硬、耐腐性强,而且剖切面光洁,纹理美观,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擎天树仅仅发现生长在广西的弄岗自然保护区,因此同样受到严格的保护。

  1、谋篇立意

  这篇托手抒情的散文,作者述说了望天树的成长经历,热情地赞美了它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2、文章脉络

  用第二人称对“树”称“你”,从“你”小树的“初涉人世”写起,经过艰难挫折→长成参天大树(“望天树”)交换着用平静的叙述,用同情不幸和赞美成功的口吻,最后点题作结。全文共17节,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6),写树的萌发——作者强调①是从多少次“践踏”之后萌发,表现树芽虽然弱小,但具有生命力。②小树受到嘲笑,但自己努力生长。

  第二部分(7—12),写树在逆境中成长——被踢下断崖的阴暗角落,但本着信念,坚持生长。

  第三部分(13—17),写小树长成了望天树——树干“伸向天外”,人们“仰起头”才能看到树冠,赞美“你是地球上最高的树”。

  三、写作方法

  凝练而生动、诗歌般的语言。表现在:①用凝练而明快的语言组成短小紧凑的节段,像诗行一样整齐的排列,渎来节奏自然明快,富有音乐感。本文又以诗歌般的语言和意境体现了“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艺术观念。穿插其中的精辟警句,如:“阳光,这是你向上的坐标;你要按照阳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又如:“信念是你的粮食”“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等等,更使文章富有哲理,显示出诗句的警策力。②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拟人,这是本文语言的又一特色。文章以一棵幼苗的生长经历为线索,诉说着望天树的坎坷遭遇和成长的欢乐。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拟人织成了童话般的意境。“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你。花的家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规:它们决不可向比自己低矮的植物致敬”,“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收露珠。山地上的野葵花们,再也说不出你的故事了”等等,都会使你产生从童心童趣中领悟生活哲理的情趣。

  四、重难点导析

  这是一篇散文,却更像一首诗。作者以诗歌般的语言和意境体现了“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艺术观念。凝练而明快的语言组成短小紧凑的段落,像诗行一样整齐的排列,读来节奏自然明快,富有音乐感,这就是本文的语言特点。穿插其中的精辟警句,如:“阳光,这是你向上生长的坐标;你要按照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又如:“信念是你的粮食”“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等等,更使文章富有哲理,显示出诗句的警策力。特别是自始至终都用第二人称“你”来呼告望天树,更使文章饱蘸了浓郁的情感,增添了抒情的色彩,这不正是诗歌常用的手法吗?

  这是一篇散文,又像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以一棵幼芽的生长经历为线索,诉说着望天树的坎坷遭遇和成长的欢乐。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拟人手法织成了童话般的意境。“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你。花的家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规:它们决不向比自己低矮的植物致敬”,“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收露珠。山地上的野葵花们,再也说不出你的故事了”等等,都会使你产生从童心童趣中领悟生活哲理的情趣。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 篇7

  记叙文,是记人叙事状物的文章体裁,也就是通过我们的笔触,将现实生活中充满情趣或美感的人物、事件、环境和景物传达给别人,让别人也感受和体验到那种生动的形象、高尚的精神和怡人的乐趣。记叙文主要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描绘那活生生的人物、感人的事件和悦目的景色。它是常用文体中的一个大类。

  记叙文主要是写人物的。要写好人物,关键是要将人物写活。所谓写活,就是将人物写成有血有肉、有生命活力的形象,即写成有言语、有行动、有思想、有细节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应该注意描写的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

  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

  记叙文写作要点如下:

  ①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泛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②一篇上好的记叙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该事发生的时间, 该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角色是谁,发生的是什么事,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

  ③一篇记叙文,无论长短如何都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实,因此,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叙述完整。

  ④写作顺序可以采用“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的方法,比较常用的还是“顺叙”的方法,即以情节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相关文章:

初一上册语文复习资料整理12-22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资料整理归纳01-13

数学整理复习资料12-12

数学整理复习资料必看02-23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整理03-21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资料整理02-22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复习资料整理03-15

小学语文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11-02

高一生物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必修一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