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时间:2024-11-06 09:40:56 赛赛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11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1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

  2、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3、正确对待手足口病。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过程】

  1、传播途径

  (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2)主要通过粪口,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3)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4)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2、症状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吃生食。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5)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6)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7)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2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洗手的乐趣;

  2、知道预防手足口病、正确洗手的方法;

  3、能够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

  二、活动准备

  PPT、装满水的脸盆、视频《预防手足口病方法》。

  三、活动过程

  1、认识手足口病。

  (1)、出示图片(一名幼儿躺在医院的床上打点滴)、谈话:小朋友们看这个小朋友怎么样了?(生病了),这个小朋友他生病了,小朋友知道他生的什么病吗?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感冒了、肚子疼等。

  (2)、他得什么病了呢,咱们一起看一看他在医院里,医生给他拍的照片(出示得病的手、足、口的照片),小朋友们看一下,他的手、脚上,嘴里有什么?(小水泡)。

  (3)、教师小结:原来这种病叫:手足口病,得这种病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浑身不舒服,在嘴里、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所以说,小朋友们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如果觉得不舒服,或是发烧就告诉老师或是妈妈。

  2、了解手足口病得病的.原因。

  (1)、她是怎么的得这种病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不洗手、吃脏东西等),

  (2)、教师小结:原来这位小朋友经常的玩完玩具,吃饭前不洗手,就得了手足口病,这种病传染,所以明明只能在医院里打针、吃药。不能去他的幼儿园上学了。小朋友说这样好不好啊?(不好)、如果得了这种病小朋友不要害怕,只要向明明这样在医院坚持治疗,很快就会好的。

  3、了解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怎样做才能不生病呢?

  (2)、播放视频《预防手足口病方法》请幼儿观看。

  (3)、请幼儿回答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4)、教师总结: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晒衣被。

  4、学一学、勤洗手。

  (1)、教师示范,请幼儿跟学;

  (2)、请个别幼儿上台练习洗手。

  5、考一考。

  (1)、预防手足口病有哪四招?

  (2)、花花玩了玩具,不洗手就吃早餐。

  (3)、小明提醒妈妈晒被子。

  (4)、小明常常让妈妈帮忙打开窗户通风。

  (5)、花花从不喝开水,只喝汽水饮料。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和担任护士的张敬泽妈妈联系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最近你们每天在入园的时候保健老师不光要检查你们的嘴巴还要检查你们的小手,每天保育员老师都要用消毒液擦桌子、拖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防手足口病)是的,现在有的地方小朋友因患了手足口病就不能上幼儿园了,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长身体呢。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班张敬泽的妈妈,她是一名护士,让她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手足口病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张敬泽妈妈利用PPT课件讲解--

  (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

  (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3)"小朋友,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下面阿姨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

  (4)小朋友,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下面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让我看看,(检查)。你们会洗手吗?下面阿姨教你们如何正确洗手。

  3、教幼儿正确洗手:

  (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2)让幼儿集体练习。

  强调:五步洗手(湿、搓、冲、捧、擦)和搓手的方法。

  (3)告诉幼儿什么时候要洗手:在吃饭前、入厕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绘画、玩玩具后、体育课和室外活动后、从外面回家后等)一定要洗手。

  4、结束部分:

  老师小结:"小朋友们,今天张敬泽妈妈教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手足口病,并且知道了怎样预防,还让我们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老师相信只要你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做,讲究卫生,就一定不会患手足口病。从而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谢谢阿姨!"

  活动反思:

  幼儿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预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较形象,效果好。看动画视频的效果比教师口头介绍有直观教育作用。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4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视频及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3、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小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4、开展"我是卫生小卫士"活动。

  (1)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现在,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洗的小手最干净。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2)比比谁的衣服最干净。

  由幼儿当裁判,选出衣着最干净的小朋友。

  (3)评选出"卫生小卫士"进行奖励。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现象。

  2、提高幼儿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 你们听说过"手足口病"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幼儿说说。)

  (二)师出示课件ppt1、 你们看,得了这个病,我们身上会长什么东西?

  2、 会长在我们身体的那些位置?(幼儿说说。)

  (三) 教师小结:手足口病会在我们的手、足-脚、臀-屁股、口-嘴巴、背等各处长小红泡泡,小泡泡会疼,有时我们还会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

  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一)请幼儿说说"手足口病"的.预防办法。

  (二)教师总结:洗净手(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洗手的步骤:

  (1)湿、搓、冲、捧、擦

  (2)搓手步骤:一搓手心,二搓手背,三搓指缝,四搓指甲,五搓大拇指,六搓手腕

  2、提醒幼儿每天要喝5杯水

  3、不在外面买不干净不熟的食物吃

  4、 不能多吃冰糕三、请幼儿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让他们也学习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6

  活动目标:

  1、引导小朋友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现象。

  2、提高小朋友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学会保持开心的心情,培育小朋友喜爱生活,欢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预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你们听说过手足口病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小朋友说说。)

  (二)师出示课件ppt

  1、你们看,得了这个病,我们身上会长什么东西?

  2、会长在我们身体的那些位置?(小朋友说说。)

  (三)老师小结:手足口病会在我们的手、足-脚、臀-屁股、口-嘴巴、背等各处长小红泡泡,小泡泡会疼,有时我们还会消失发烧、感冒等症状。

  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一)请小朋友说说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二)老师总结:洗净手(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洗手的步骤:

  (1)湿、搓、冲、捧、擦。

  (2)搓手步骤:一搓手心,二搓手背,三搓指缝,四搓指甲,五搓大拇指,六搓手腕。

  2、提示小朋友每天要喝5杯水。

  3、不在外面买不洁净不熟的食物吃。

  4、不能多吃冰糕三、请小朋友把今日所学的.学问,回家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让他们也学习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教学反思:

  小朋友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预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较形象,效果好。看动画视频的效果比老师口头介绍有直观教育作用。小朋友的口语表达力量较强。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7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手足口病的症状。

  2、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3、提高预防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5、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手足口病相关图片和资料。

  2、ppt。

  3、正确的“七步洗手法”顺序图。

  三、活动过程

  1、导入:谈话导入(认识手足口病)。

  2、利用PPT课件讲解:

  (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

  (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通过图片带幼儿了解手足口病主要症状。(手、脚、臀、口、背等各处长小红泡,有时还会出现发烧的症状。)

  (3)小朋友们,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下面老师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4)幼儿看图片上的做法是否能预防手足口病。

  (5)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那么,如何正确洗手呢?

  3、教幼儿正确洗手:

  (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七步洗手法”。

  (2)幼儿集体学习儿歌《手足口病要预防》。

  四、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到卫生间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手足口病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头,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的和腐烂变质的食物;少吃冷饮,瓜果要洗干净再吃等等。同时也学会了正确地洗手方法。知道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又知道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所以,消除了孩子们心中的恐慌感,对于手足口病不再害怕。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8

  活动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观看教学挂图,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1、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小结:小朋友,有一种小东西,进入我们人体之后就会让我们生病,使我们拉肚子,肚子很痛,还会呕吐,非常难受。这种可恶的'小东西就是手足口病。

  2、观察图片,了解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二、观察图片,讨论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1.师:虽然,手足口病很厉害,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的危害。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师:小朋友,除了图片上面的几种方法,你还知道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

  小结:首先,我们要做到,大小便之后,以及吃东西之前要洗干净小手;还有,我们平时不要吃生的鱼和肉,水果也是要洗干净再吃;不能直接喝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我们要喝温开水或凉开水;放假在家里或者出去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也不能到街边摆摊的人那里买零食吃。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食品,不踩脏椅子、桌子、床等家具。

  三、活动延伸:记录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手足口病的意识。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分类摆放图片。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9

  活动目的:

  1、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染原因、趋势。

  2、向学生传授预防手足口病的要点。

  3、延伸到珍惜生命,使学生加强对生命的宝贵。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足口病:

  二、手足口病的症状:

  1、急性起病,发热;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

  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

  1、饭前便后要洗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多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要开窗通风换气。要保持教室、房间充分通风。

  4、注意家庭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5、减少自己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6、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充裕的`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 免疫力。

  7、不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和街边小店“三无”或过期食品。

  8、在流行期间,不去人群集中场所,不去医院探望病人。

  四、正确的洗手方法

  五、活动小结:

  学生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知道了手足口病预防关键是从日常生活的预防。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发病率就会下降。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10

  教学目标:

  让孩子们对手足口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学习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材料准备:

  手足口病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卫生教育小册子

  洗手液、纸巾

  幼儿易于理解的手足口病宣传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手足口病吗?”“有人得过这种病吗?”

  二、讲解手足口病(10分钟)

  利用图片或简短动画向孩子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口腔内出现疱疹、手脚上长有红点或水泡。

  简单介绍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并且很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

  三、讨论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15分钟)

  引导孩子们思考并讨论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如通过接触患者唾液、鼻涕或粪便污染过的物品等)

  教授正确的洗手步骤,并强调勤洗手的重要性。

  分享其他预防措施: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饮食卫生等。

  四、实践活动(10分钟)

  组织一次模拟洗手活动,确保每位小朋友都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彻底清洁双手。

  观看一段关于健康生活的短片,加深对良好生活习惯的理解。

  五、总结回顾(5分钟)

  复习今天学到的内容,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将所学告诉家长。

  发放小册子给每位同学带回家,作为复习材料同时也提醒家长们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家庭作业:

  请家长们帮助孩子完成一次家庭环境下的“找找家里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清洁”的小游戏,增强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洁重要性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11

  活动目标

  学习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

  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正确对待手足口病。

  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在活动中展现幼儿的可爱一面。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片或相关视频。

  教学PPT,包含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内容。

  洗手液、肥皂、纸巾等洗手用具。

  小奖品,用于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与幼儿进行谈话,询问幼儿每天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的原因,引出手足口病的话题。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教师通过PPT展示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

  病因: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症状:潜伏期2-5天,初期症状包括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等,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等。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物品传播。

  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或视频,加深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三、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并通过PPT展示: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吃生食。

  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引导幼儿练习洗手。

  四、开展比赛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教师颁发小奖品给获胜的小朋友,鼓励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活动总结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

  教师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共同预防手足口病。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手足口病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了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澡、洗头,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的和腐烂变质的食物;少吃冷饮,瓜果要洗干净再吃等等。同时,幼儿也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消除了对手足口病的恐慌感。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加强幼儿的卫生习惯培养,确保幼儿的健康。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小班教案10-31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教案08-22

幼儿手足口病卫生教案01-20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10-16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教案12-12

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反思12-20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08-08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工作方案11-01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11-27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11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1

  【活动目标】

  1、学习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

  2、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3、正确对待手足口病。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过程】

  1、传播途径

  (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2)主要通过粪口,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3)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4)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2、症状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吃生食。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5)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6)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7)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2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洗手的乐趣;

  2、知道预防手足口病、正确洗手的方法;

  3、能够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

  二、活动准备

  PPT、装满水的脸盆、视频《预防手足口病方法》。

  三、活动过程

  1、认识手足口病。

  (1)、出示图片(一名幼儿躺在医院的床上打点滴)、谈话:小朋友们看这个小朋友怎么样了?(生病了),这个小朋友他生病了,小朋友知道他生的什么病吗?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感冒了、肚子疼等。

  (2)、他得什么病了呢,咱们一起看一看他在医院里,医生给他拍的照片(出示得病的手、足、口的照片),小朋友们看一下,他的手、脚上,嘴里有什么?(小水泡)。

  (3)、教师小结:原来这种病叫:手足口病,得这种病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浑身不舒服,在嘴里、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所以说,小朋友们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如果觉得不舒服,或是发烧就告诉老师或是妈妈。

  2、了解手足口病得病的.原因。

  (1)、她是怎么的得这种病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不洗手、吃脏东西等),

  (2)、教师小结:原来这位小朋友经常的玩完玩具,吃饭前不洗手,就得了手足口病,这种病传染,所以明明只能在医院里打针、吃药。不能去他的幼儿园上学了。小朋友说这样好不好啊?(不好)、如果得了这种病小朋友不要害怕,只要向明明这样在医院坚持治疗,很快就会好的。

  3、了解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怎样做才能不生病呢?

  (2)、播放视频《预防手足口病方法》请幼儿观看。

  (3)、请幼儿回答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4)、教师总结: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多通风;晒衣被。

  4、学一学、勤洗手。

  (1)、教师示范,请幼儿跟学;

  (2)、请个别幼儿上台练习洗手。

  5、考一考。

  (1)、预防手足口病有哪四招?

  (2)、花花玩了玩具,不洗手就吃早餐。

  (3)、小明提醒妈妈晒被子。

  (4)、小明常常让妈妈帮忙打开窗户通风。

  (5)、花花从不喝开水,只喝汽水饮料。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和担任护士的张敬泽妈妈联系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最近你们每天在入园的时候保健老师不光要检查你们的嘴巴还要检查你们的小手,每天保育员老师都要用消毒液擦桌子、拖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防手足口病)是的,现在有的地方小朋友因患了手足口病就不能上幼儿园了,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长身体呢。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班张敬泽的妈妈,她是一名护士,让她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手足口病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张敬泽妈妈利用PPT课件讲解--

  (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

  (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3)"小朋友,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下面阿姨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

  (4)小朋友,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下面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让我看看,(检查)。你们会洗手吗?下面阿姨教你们如何正确洗手。

  3、教幼儿正确洗手:

  (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2)让幼儿集体练习。

  强调:五步洗手(湿、搓、冲、捧、擦)和搓手的方法。

  (3)告诉幼儿什么时候要洗手:在吃饭前、入厕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绘画、玩玩具后、体育课和室外活动后、从外面回家后等)一定要洗手。

  4、结束部分:

  老师小结:"小朋友们,今天张敬泽妈妈教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手足口病,并且知道了怎样预防,还让我们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老师相信只要你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做,讲究卫生,就一定不会患手足口病。从而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谢谢阿姨!"

  活动反思:

  幼儿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预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较形象,效果好。看动画视频的效果比教师口头介绍有直观教育作用。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4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视频及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3、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小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4、开展"我是卫生小卫士"活动。

  (1)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现在,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洗的小手最干净。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2)比比谁的衣服最干净。

  由幼儿当裁判,选出衣着最干净的小朋友。

  (3)评选出"卫生小卫士"进行奖励。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现象。

  2、提高幼儿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 你们听说过"手足口病"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幼儿说说。)

  (二)师出示课件ppt1、 你们看,得了这个病,我们身上会长什么东西?

  2、 会长在我们身体的那些位置?(幼儿说说。)

  (三) 教师小结:手足口病会在我们的手、足-脚、臀-屁股、口-嘴巴、背等各处长小红泡泡,小泡泡会疼,有时我们还会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

  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一)请幼儿说说"手足口病"的.预防办法。

  (二)教师总结:洗净手(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洗手的步骤:

  (1)湿、搓、冲、捧、擦

  (2)搓手步骤:一搓手心,二搓手背,三搓指缝,四搓指甲,五搓大拇指,六搓手腕

  2、提醒幼儿每天要喝5杯水

  3、不在外面买不干净不熟的食物吃

  4、 不能多吃冰糕三、请幼儿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回家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让他们也学习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6

  活动目标:

  1、引导小朋友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病现象。

  2、提高小朋友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学会保持开心的心情,培育小朋友喜爱生活,欢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预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你们听说过手足口病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小朋友说说。)

  (二)师出示课件ppt

  1、你们看,得了这个病,我们身上会长什么东西?

  2、会长在我们身体的那些位置?(小朋友说说。)

  (三)老师小结:手足口病会在我们的手、足-脚、臀-屁股、口-嘴巴、背等各处长小红泡泡,小泡泡会疼,有时我们还会消失发烧、感冒等症状。

  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一)请小朋友说说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二)老师总结:洗净手(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1、洗手的步骤:

  (1)湿、搓、冲、捧、擦。

  (2)搓手步骤:一搓手心,二搓手背,三搓指缝,四搓指甲,五搓大拇指,六搓手腕。

  2、提示小朋友每天要喝5杯水。

  3、不在外面买不洁净不熟的食物吃。

  4、不能多吃冰糕三、请小朋友把今日所学的.学问,回家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让他们也学习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教学反思:

  小朋友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预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较形象,效果好。看动画视频的效果比老师口头介绍有直观教育作用。小朋友的口语表达力量较强。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7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手足口病的症状。

  2、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3、提高预防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5、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手足口病相关图片和资料。

  2、ppt。

  3、正确的“七步洗手法”顺序图。

  三、活动过程

  1、导入:谈话导入(认识手足口病)。

  2、利用PPT课件讲解:

  (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

  (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通过图片带幼儿了解手足口病主要症状。(手、脚、臀、口、背等各处长小红泡,有时还会出现发烧的症状。)

  (3)小朋友们,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下面老师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4)幼儿看图片上的做法是否能预防手足口病。

  (5)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那么,如何正确洗手呢?

  3、教幼儿正确洗手:

  (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七步洗手法”。

  (2)幼儿集体学习儿歌《手足口病要预防》。

  四、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到卫生间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手足口病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洗头,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的和腐烂变质的食物;少吃冷饮,瓜果要洗干净再吃等等。同时也学会了正确地洗手方法。知道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又知道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所以,消除了孩子们心中的恐慌感,对于手足口病不再害怕。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8

  活动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观看教学挂图,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1、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小结:小朋友,有一种小东西,进入我们人体之后就会让我们生病,使我们拉肚子,肚子很痛,还会呕吐,非常难受。这种可恶的'小东西就是手足口病。

  2、观察图片,了解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二、观察图片,讨论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1.师:虽然,手足口病很厉害,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的危害。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师:小朋友,除了图片上面的几种方法,你还知道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

  小结:首先,我们要做到,大小便之后,以及吃东西之前要洗干净小手;还有,我们平时不要吃生的鱼和肉,水果也是要洗干净再吃;不能直接喝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我们要喝温开水或凉开水;放假在家里或者出去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也不能到街边摆摊的人那里买零食吃。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食品,不踩脏椅子、桌子、床等家具。

  三、活动延伸:记录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手足口病的意识。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分类摆放图片。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9

  活动目的:

  1、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染原因、趋势。

  2、向学生传授预防手足口病的要点。

  3、延伸到珍惜生命,使学生加强对生命的宝贵。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足口病:

  二、手足口病的症状:

  1、急性起病,发热;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

  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

  1、饭前便后要洗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多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要开窗通风换气。要保持教室、房间充分通风。

  4、注意家庭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5、减少自己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6、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充裕的`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 免疫力。

  7、不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和街边小店“三无”或过期食品。

  8、在流行期间,不去人群集中场所,不去医院探望病人。

  四、正确的洗手方法

  五、活动小结:

  学生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知道了手足口病预防关键是从日常生活的预防。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发病率就会下降。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10

  教学目标:

  让孩子们对手足口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学习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材料准备:

  手足口病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卫生教育小册子

  洗手液、纸巾

  幼儿易于理解的手足口病宣传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手足口病吗?”“有人得过这种病吗?”

  二、讲解手足口病(10分钟)

  利用图片或简短动画向孩子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口腔内出现疱疹、手脚上长有红点或水泡。

  简单介绍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并且很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

  三、讨论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15分钟)

  引导孩子们思考并讨论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如通过接触患者唾液、鼻涕或粪便污染过的物品等)

  教授正确的洗手步骤,并强调勤洗手的重要性。

  分享其他预防措施: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饮食卫生等。

  四、实践活动(10分钟)

  组织一次模拟洗手活动,确保每位小朋友都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彻底清洁双手。

  观看一段关于健康生活的短片,加深对良好生活习惯的理解。

  五、总结回顾(5分钟)

  复习今天学到的内容,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将所学告诉家长。

  发放小册子给每位同学带回家,作为复习材料同时也提醒家长们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家庭作业:

  请家长们帮助孩子完成一次家庭环境下的“找找家里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清洁”的小游戏,增强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保持清洁重要性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11

  活动目标

  学习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知识。

  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

  正确对待手足口病。

  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在活动中展现幼儿的可爱一面。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片或相关视频。

  教学PPT,包含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内容。

  洗手液、肥皂、纸巾等洗手用具。

  小奖品,用于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与幼儿进行谈话,询问幼儿每天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的原因,引出手足口病的话题。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教师通过PPT展示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

  病因: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症状:潜伏期2-5天,初期症状包括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等,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等。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物品传播。

  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或视频,加深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三、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并通过PPT展示: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吃生食。

  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引导幼儿练习洗手。

  四、开展比赛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教师颁发小奖品给获胜的小朋友,鼓励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活动总结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

  教师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共同预防手足口病。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手足口病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了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澡、洗头,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的和腐烂变质的食物;少吃冷饮,瓜果要洗干净再吃等等。同时,幼儿也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消除了对手足口病的恐慌感。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加强幼儿的卫生习惯培养,确保幼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