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的尖尖角》中班健康领域教案

时间:2024-06-06 17:28:2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屋子里的尖尖角》中班健康领域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屋子里的尖尖角》中班健康领域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屋子里的尖尖角》中班健康领域教案

  活动意图

  家里的家具、墙壁都有坚硬的棱角,幼儿如不小心碰上去,很容易受伤。本活动通过看图片、讲故事等方式,让幼儿在看一看,试一试的过程中,提高对屋内尖尖角的认识,知道在玩耍时要躲避尖尖角。

  活动目标

  1.认识家中物品的棱边和尖角,知道其中的危险。

  2.在家里玩耍时,要学会躲避家具、墙壁的尖角。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故事《危险的尖尖角》课件。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帮助幼儿了解家中物品尖角的位置。

  (1)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家中有哪些尖尖角。

  (2)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教师分类介绍家中的尖尖角,如:家具角、门框、墙角等。

  2.讲述故事《危险地尖尖角》,让幼儿了解碰上尖尖角的后果。

  (1)播放多媒体,讲述故事。

  提问:妈妈对豆豆说了什么?

  豆豆和哥哥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他和哥哥这样玩会有什么危险?

  (2)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交流讨论,了解尖尖角的危险。

  提问:碰到尖尖角会怎么样?

  玩的时候怎么躲避尖尖角?(引导幼儿里了解尖尖角是很危险地,要远离它们。)

  3.玩游戏:找找幼儿园里的尖尖角。

  通过在种方法,孩子知道在教室、户外也有很多危险的地方,活动、玩耍时注意躲避,保证安全。

  4.活动延伸

  找找自己家里的尖尖角,设计禁止奔跑标志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屋子里的尖尖角》中班健康领域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屋子里的尖尖角》中班健康领域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健康领域教案10-02

中班健康领域教案:奇妙的鼻子04-05

中班环保健康领域教案10-30

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教案07-24

中班健康领域教案优秀(8篇)03-26

中班健康领域教案《足球小子》反思12-27

健康领域教案09-05

小班健康领域的教案09-06

幼儿健康领域教案09-20

小班健康领域教案08-09

《屋子里的尖尖角》中班健康领域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屋子里的尖尖角》中班健康领域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屋子里的尖尖角》中班健康领域教案

  活动意图

  家里的家具、墙壁都有坚硬的棱角,幼儿如不小心碰上去,很容易受伤。本活动通过看图片、讲故事等方式,让幼儿在看一看,试一试的过程中,提高对屋内尖尖角的认识,知道在玩耍时要躲避尖尖角。

  活动目标

  1.认识家中物品的棱边和尖角,知道其中的危险。

  2.在家里玩耍时,要学会躲避家具、墙壁的尖角。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故事《危险的尖尖角》课件。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帮助幼儿了解家中物品尖角的位置。

  (1)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家中有哪些尖尖角。

  (2)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屋子里的尖尖角》图片,教师分类介绍家中的尖尖角,如:家具角、门框、墙角等。

  2.讲述故事《危险地尖尖角》,让幼儿了解碰上尖尖角的后果。

  (1)播放多媒体,讲述故事。

  提问:妈妈对豆豆说了什么?

  豆豆和哥哥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他和哥哥这样玩会有什么危险?

  (2)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交流讨论,了解尖尖角的危险。

  提问:碰到尖尖角会怎么样?

  玩的时候怎么躲避尖尖角?(引导幼儿里了解尖尖角是很危险地,要远离它们。)

  3.玩游戏:找找幼儿园里的尖尖角。

  通过在种方法,孩子知道在教室、户外也有很多危险的地方,活动、玩耍时注意躲避,保证安全。

  4.活动延伸

  找找自己家里的尖尖角,设计禁止奔跑标志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