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篮》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花篮》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花篮》教案1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十册第六课《编花篮》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在演唱《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3、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在欣赏过程中即兴参与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运用听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帅声情并茂地演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学生欣赏。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曲?
2、学生自由演唱民歌。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民歌入手,激发其对民歌的学习兴趣。)
二、寓教于乐
学习《编花篮》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师:你认为哪。一句最有特点?
2、学唱歌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
(提示:第一小节带有河南方言的色彩,演唱时注意前倚音时值很短,四分休止符休止半拍;方言对于民歌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示:演唱方法和豫剧中的甩腔相似,首音加重,演唱时配以豫剧中的亮相动作;甩腔的运用,凸显了河南民歌的地域特色。)
3、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并介绍伴奏乐器三弦。
4、趣味理解歌词。
(1)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师生配合,用接龙的形式朗读歌词。
(3)了解歌词押韵和运用衬词的特点。
(设计意图:强调衬词和押韵,使学生了解衬词和押韵足我国民歌歌词创作的特点之一。)
5、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
(1)引导学生用Ian演唱歌曲旋律。
(2)再次聆听,默唱歌词。
(3)学习演唱歌词。
(提示: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4)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和下滑音。
(5)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提示: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出前倚音、下滑音、难点乐句以及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6)观赏课件牡丹花图片,激发学生的
演唱热情。
(7)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创造表现
教师:这首歌曲旋律轻快、活泼,被人们广泛传唱。
1、对比欣赏和张也演唱的《编花篮》,从演唱速度、伴奏乐器和演唱形式上加以分析。
2、创新表现歌曲。
(1)采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2)声势合作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了解不同的伴奏乐器会给歌曲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
四、完美结课
教师: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卜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歌文化。
《花篮》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
2、大胆想象,能用连贯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梦境。
3、萌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五颜六色的花瓣、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你们做过梦吗?你做过什么梦?
二、欣赏散文
1、师;深绿色的森林里有一位梦姐姐,到了夜晚,她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地飞出来,知道她去干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梦姐姐的花篮》。
提问:梦姐姐把梦送给哪些小动物了?
它们的梦是什么颜色的?
2、播放课件配乐朗诵,提问:小黄鸡、小青蛙和小鸟都做了什么颜色了梦?为什么呢?
梦姐姐真好,给了小动物那么美妙的梦。我们也来说说这三个美妙的梦吧!(幼儿回答,依次出示图谱)
3、引导幼儿再次配合课件欣赏散文。
师:小动物们梦见了什么呢?我们再听一听吧!
三、仿编散文句子
师:梦姐姐最喜欢爱幻想的.孩子了,谁想得到这些花吗?请大家赶紧闭上眼睛,梦姐姐就会送你一朵小花。(梦姐姐送给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你做了一个什么梦,梦见了什么?)
四、梦姐姐为我们送来了这么美妙的梦,我们到班上把这个美妙的梦画出来吧!
【《花篮》教案】相关文章:
编花篮教案07-29
编花篮的教案06-14
编花篮中班教案11-16
梦姐姐的花篮教案10-23
中班游戏编花篮教案08-02
《梦姐姐的花篮》教案范文07-12
《梦姐姐的花篮》的教案范文06-11
大班游戏教案 《编花篮》07-21
中班音乐教案:编花篮01-09
梦姐姐的花篮大班教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