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01-13 19:46:0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教案八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科学教案八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重点难点:

  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

  2、学具: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教师活动: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碰球游戏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请3-4位幼儿)

  二、引出新游戏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三、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四、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实验法、讨论、交流法、阅读法。

  教具准备

  老花镜、近视眼镜、凸透镜、凹透镜、刻度尺、白纸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

  生甲:穿衣镜、汽车后视镜、交通镜、哈哈镜。

  生乙: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平光镜、放大镜、三棱镜、太阳镜。

  师:请同学们对你们见过的这些镜子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根据。

  生甲:根据镜面的形状来分,镜面是平的有:穿衣镜、三棱镜、近视眼镜,平光镜;镜面是弯曲的有:哈哈镜、老花眼镜、近视眼镜、放大镜、交通镜、汽车后视镜。

  生乙:根据能反射光和能透光来分,能反射光的有:穿衣镜、凸面镜、凹面镜,能透光的有:老花眼镜、近视眼睛、平光镜、三棱镜、放大镜。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能让光透过的这一类镜即透镜。

  板书: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

  (透镜)

  二、新课内容

  1.提出问题。

  师:对于生活中的透镜,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甲:透镜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吗?

  生乙:透镜有多少种?

  生丙:近视眼镜度数与什么有关?

  生丁: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有什么区别?

  生戊: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怎么对远视眼睛和近视眼睛进行矫正的?

  生己:《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中的旅行家们为什么能用冰透镜取火?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陆续探究,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其中的两个问题:透镜有多少种?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有什么区别。下面请问学们阅读课本P63—64三段内容以及课本P66信息窗内容,并完成投影幕上的'问题:

  (1)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有和。

  (2)中间厚、边沿薄的透镜叫,它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3)中间薄、边沿厚的透镜叫,例如。

  (4)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所以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5)右图中的F点叫透镜的,F点与O点的距离叫透镜的。

  师:请同学们鉴别桌面上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生:用手摸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师:请同学们鉴别桌面上的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

  生:用手摸镜片是凸透镜的就是老花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的就是近视眼镜。

  师:冰透镜为什么能生火?是哪一种透镜?

  2.作出假设或猜想。

  生:应该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设计实验。

  师:下面我们就来用实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仪器?

  生甲:需要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太阳光或手电简发出的光)

  生乙:还需要纸板、笔、尺子。

  师:怎样进行实验?

  生: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纸板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板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用

  尺子测出这个点到光心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将凹透镜也正对太阳光,纸板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看看在纸板上是否能观察到最小、最亮的光斑。

  4.进行实验。

  师:请同学们带齐仪器(凸透镜、凹透镜、老花镜、纸板、笔、尺子)到室外有阳光的地方完成实验,并测出凸透镜和老花镜的光斑到透镜的距离。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启发、指导。

  5.分析论证。

  师生回到教室。

  师: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师:请你们将所观察到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现象用简洁的图形表示出来,画在纸上,再与课P64图4—41Lk较。同样厕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再与课本P66图4—46进行对比。

  师:什么叫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板书、作图

  师:什么叫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生:平行光经凹透镜发射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板书、作图

  6.实验评估。

  师:刚才的实验结论可信吗?是否还有什么因素没有考虑?

  生:刚才我们用的透镜都是玻璃做的,如果用冰、水做的,材料不同,会影响结论吗?

  师:请同学们用桌上的灯泡和水来探究水透镜对光的作用。

  生:将水倒入废灯泡中,拿到太阳光下一试,它仍然能将太阳光会聚。

  师:冰透镜对光的作用,同学们可以回家去做。目前我们能想到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的考虑,实验结果是可靠、可信的。

  7.交流与合作。

  师: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交流所测的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一样?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凸透镜的焦距?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小。

  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生甲: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生乙:我最感兴趣的是探究水透镜对光线作用。

  生丙:我最感兴趣的是到教室外,到大自然中做实验,感觉很轻松、愉快。

  三、归纳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本节课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我们知道了透镜有凸透镜、凹透镜两种。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我们还学会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师: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这节课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下课后交给组长,并进行登记。

  四、课后练习

  1.课本P67作业l、2。

  2.选用课时作业没汁。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一课时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

  (透镜)

  1、透镜2、焦点F,焦距f,主光轴、光心O。

  六、课后反思

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筷子放在水里会变“折”、有水的碗显得底比较浅等。本课以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为例,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使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皆科学,并能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观察实验现象,喜欢亲自动手实验并思考问题,这是利于本课开展之处。但他们还不会去探究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特别是运用逻辑推理和想象建立假设的能力还有待培养,这本节设计力图解决的重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条件控制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愿意合作与交流,对光的折射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准备:

  玻璃砖、塑料水盆、硬币、筷子,鱼和透明鱼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现象:将筷子贴近玻璃砖,平行移动,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议论。

  提出问题:明明是一根很直很直的筷子,怎么在玻璃砖后面“折断”了?

  二、探究活动

  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①硬币升高

  准备一只塑料盆,投入一枚硬币,移动盆子,使你的.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保持盆子和你的眼睛不动。往盆子里慢慢倒水。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根据你想象,画一画实验中钱币发出的光线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经过了哪些物质?

  ②鱼儿变大

  猜一猜,我们把这条金鱼拿出水来,它会显得大些还是显得小些?

  提问:为什么出水的鱼会变小变瘦了哪?

  根据你的想象,鱼的光线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经过哪些物质?

  ③大树折了

  大家看看窗外的大树,看能找到“折”了的大树吗?

  根据你的想象,大树的光怎么进入你的眼里,经过几种物质?

  ④列举实例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从光的传播角度,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引导学生发现光线折射的规律。

  2、提出问题:

  以上几个观察活动中,咱们看到了很多异常现象。分析几种现象,光传播的路线是什么样的?它在传播时经过了几种不同的物质?

  3、学习小组讨论、汇报。

  4、小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三、自由活动

  学生尝试用光的折射原理进行解释各种与折射有关的现象。

  四、拓展活动

  刘谦的魔术表演引起观众的好奇。其实,魔术师有时也会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欺骗我们的眼睛。到网上了解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学一档魔术节目?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科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河北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2。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3。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二、教材分析

  人的一生相对于浩淼的宇宙是极其渺小和短暂的,但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宇宙有多大?宇宙有限还是无限?宇宙有没有中心?如有,宇宙的中心在哪里?宇宙如何变化?宇宙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等等。

  这一章节,涉及到很多的天文知识,容量极大,而学生可能对于这方面的了解比教师多,因此可尽量地让学生发表看法、问题,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师起到引导、过渡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图片: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嫦娥奔月"、"鹊桥相会"。

  教师:从以上图片中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

  学生:"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神州五号"的发射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教师: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

  (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教师:那么,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整理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

  知识介绍:(学生提到的.或讲述很到位的,教师可以不讲)

  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有这样一段发展过程: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在他阐释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 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反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

  以后的许多科学家利用更先进的观测仪器,经过了长期的观察、总结、计算,从而最终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教案《河北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地球的地位从居宇宙之中的特殊天体降为绕太阳运动的一颗普通行星。

  "地心说"已经在16世纪时被否定了,"日心说"也随着人们对宇宙越来越多的了解,渐渐露出它的不完整性。

  (三)追溯历史(借助多媒体展示)

  教师: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距离,显得不够用了。在天文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l。y(光年——光在一年在真空中所经过的路程),AU(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光年约是天文单位的1014倍。

  人类最先了解的是与地球并称为"九大行星"的: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在这些行星中,你知道哪些星球,或者你最想知道哪个星球?

  (用媒体资料对学生的个人经验进行提升)

  (根据学生的叙述,在"九大行星"有选择性的点击对应的片断。)

  由"九大行星"、卫星、彗星以及其他星际物质,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据我们现在的了解,并不是整个宇宙,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恒星。

  知识介绍:

  1608年,荷兰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明了望远镜。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里略亲自动手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不断改进,用来观察天体,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金星月相、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发现了茫茫银河由无数个恒星所组成。(展示银河系的大致结构和图片)

  1718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通过观测和分析,首次指出恒星不动的概念是错误的。1783年,另一位科学家赫歇尔通过对所观测到的大量恒星运动的统计分析,发现太阳以大约每秒20千米的速度朝着织女星方向运动。太阳空间运动的发现彻底动摇了哥白尼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固定不动的观念。

  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对银河系内天体分布的分析,确认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处于相对说来比较靠近银河系边缘的地方。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毫无特殊地位可言的普通恒星,地球更谈不到了。

  教师:到这里,人们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

  知识介绍:

  20世纪初,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2。5米天文望远镜。1923年10月6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利用这台望远镜拍摄了仙女星云的照片,推算出仙女星云的距离为225万光年,远远超出银河系范围。

  教师:随着仙女星系以及其他河外星系的发现,人们从恒星世界走入星系世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在不断的完善着,在这其中起着及其重要作用是的观测工具的改进和更新,以及人类在宇航技术方面的努力,它们把人类了解的空间不断的向外延伸。如我们熟知的在宇宙空间工作的哈勃望远镜,它不断的向地面传输空间照片,对人类了解浩瀚的宇宙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美国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等三位航天员,乘坐"阿波罗11号",第一次登上了月球。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号",从地球以外的地方来认识宇宙,探索它的奥秘。

  我们中国也不甘人后,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年11月26日,发射"返回型遥感卫星1号",并于三天后回收成功;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得发射;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20xx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太空中绕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后,我国将在20xx年实现月球探测计划。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以观看"宇宙之旅"片断的形式,回顾了人类了解宇宙的过程。能不能谈谈你们的感受。

  当然,还有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同学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课堂上没来得及进行交流的,课后大家可以再继续探讨。

  说不定,多少年以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中间,在探索宇宙奥秘方面有自己的发现和学说。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声音的实验。

  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准备

  课桌、水槽、砂纸、水、毛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活动一:你听到了吗?

  1、准备实验材料:课桌

  2、注意事项:轻轻挠、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提出问题:为什么离得远的同学反而能听见?

  3、提问: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小组合作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是通过桌面传播的

  4、还有什么方法能够验证自己的`解释呢?

  三、活动二:水能传声吗?

  1、提出问题: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能听到声音吗?

  2、实验:

  学生分小组自己设计实验

  全班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

  3、组织学生学习科学在线

  4、提问: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四、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4 物体传声

  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可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可在气体中传播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 知道身体会弯是关节的作用。

  2. 会用关节弯曲肢体,进行造型,体验身体造型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 一个关节娃娃。

  2. 三张大蛇图片。

  三.活动过程:

  1. 出示大蛇图片,导入主题。

  ——出示图片1.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个小客人,它就是大蛇弯弯。

  ——出示图片2,3。 师:大蛇弯弯很喜欢跳弯弯舞,它先是弯成这样(出示图片2),后来又弯成这样(出示图片3),它玩的可开心了。

  2. 初步体验弯曲的乐趣。

  ——和老师一起弯曲。师:大蛇弯弯会弯曲,那我们小朋友会不会弯曲?大家和老师一起弯曲好吗?

  3. 知道身体弯曲时关节的`作用。

  ——提问,出示关节娃娃引发幼儿兴趣。师:刚才,我们是用身体的哪里弯的?

  ——出示关节娃娃,引导幼儿观察。师:老师这里还有个小客人,他叫关节娃娃。他和我说,想和我们一起玩,你们愿不愿意啊?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关节娃娃为什么会弯曲吗?(引导幼儿说出关节)

  4. 幼儿一起体验弯的乐趣。

  ——请幼儿上来弯曲,请下面幼儿想象像什么,弯曲了哪里。

  ——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跳弯弯舞。

  5. 活动结束

  ——以弯弯舞结束。

  6.活动延伸:回去可以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弯弯舞。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情感引入启发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现实生活中仿生现象的有关经验。

  2、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带锯齿的茅草,放大镜。

  2、锯子一把。

  3、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一套。

  4、幼儿操作的匹配图片每组一份(鱼网、蜘蛛网;变色龙、迷彩服;育婴袋、袋鼠;蝙蝠、雷达)。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说说自己的发现(感知茅草有锯齿的特点)。

  1、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玩玩、议议。

  2、师生谈话。

  师:刚才你们玩的是什么东西?(幼儿:草、放大镜)

  师:你们说到的草它有个名字叫茅草。你们玩后有什么要告诉大家的吗?(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大家)

  师小结。(着重点在茅草上。如:老师听见小朋友说,茅草的边缘扎手;还有的说用放大镜可以清楚地看到茅草的边缘有一排小锯齿。是这样的吗?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好吗?

  3、幼儿再次观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茅草边缘锋利的小锯齿。

  4、刚才你们都发现了,茅草很特别的地方,真聪明。古时候有一个叫鲁班的人他也非常的聪明。

  二、比较观察,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根据幼儿认识程度选择以下内容)

  1、让幼儿看、听故事《鲁班造锯》(利用教学课件辅助)。

  2、幼儿和老师共同讨论。如:鲁班发明了什么?(出示锯子)锯子有什么用呢?鲁班受到什么的启发发明了锯子?(出示茅草)锯子和茅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出示茅草--锯子放大的画面)

  小结:鲁班受到茅草的启发、发明了比茅草更锋利的锯子。事实上,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机器和工具也是受到一些动物或植物的启发才制造出来的'。不信,我们来看看。

  3、出示鱼的图片

  师:鱼为什么有时能游到水底下,有时又能浮出水面呢?那你们想想仿照鱼的这种特点能发明什么呢?鱼和潜水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小结:你们瞧,鱼儿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们仿照他们的特点,制造出了对我们人类非常有用的潜水艇。还有哪些的东西是受到动物的启发而发明的呢?让我们来找找看。

  4、通过匹配游戏,找出有共同特征的两种物体。

  ①幼儿分成4组,每组一份匹配材料。动物图片:蜘蛛网、变色龙、袋鼠、蝙蝠;人造物图片:渔网、迷彩服、育婴袋、雷达。

  ②找出有共同特征的两种物体。

  ③说说匹配的理由。

  三、游戏:比比谁快

  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

  你会发明什么呢?让幼儿根据事物的特征展开想象,说说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小结:看来你们都想和鲁班一样做个发明家是吗?那好,请你们平时多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模仿这种特点能发明什么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好主意,赶快告诉小朋友、老师和爸爸、妈妈,好吗?(自由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二、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三、教学难点

  了解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四、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1.做个头发湿度计。

  2.小组合作来完成。

  3.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4.师生小结。

  5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6.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

  7.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8.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看云识天气

  1.回忆: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欣赏: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

  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3.猜测: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统计: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二、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组织学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学生描述: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2.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你们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作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走进科学教案12-08

科学教案《病毒》10-16

科学教案:泡泡09-18

科学教案:刷子09-20

科学教案范文02-14

有关科学教案03-01

关于科学教案03-25

【推荐】科学教案范文04-06

小班科学教案07-05

中班科学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