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分类统计活动:我们的运动宝贝
活动目标:
一、在游戏中,学习按物体的放置位置进行分类,初步探索统计方法。
二、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组织幼儿积极参与各场地器械运动,观察了解各器械所在位置。
2、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
二、材料准备:
教师:场地各类运动器械总数表、统计表各一。
幼儿:场地布置及相应器械放置、画有三个场地的记录表三张、空白记录表三张、笔、橡皮等。
活动过程:
一、抢购运动宝贝——数出总数
1、介绍游戏场景、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在单位时间内收集场内运动宝贝。
2、小组合作数出收集宝贝总数。
3、介绍第一轮游戏获胜组。
二、给宝贝找朋友——按要求分类
1、交代第二次游戏任务。
2、幼儿讨论如何将物品分类摆放。谈话:想想平时这些宝贝都在哪些运动场地?
3、计时小组游戏。
4、小组相互检验操作结果。
5、评出第二轮游戏获胜组。
三、把宝贝送回家——统计数量
1、问题讨论:想知道幼儿园一共有多少种运动宝贝吗?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该怎样统计呢?
2、小组选择活动场地:三楼平顶、大操场、小操场。
3、分发操作材料。
4、小组自由分工、探索:
(1)幼儿按选择场地进行记录。
(2)重点指导幼儿清楚地记录,统计的有哪几种物宝贝,再记录它的数量是多少?
(3)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尝试,想出更快捷的小组合作办法。
(4)引导幼儿计时检验各自的统计数量(再次数总数)。
四、宝贝知多少——分享统计收获
1、知识竞赛,分组给其余组出题。
2、另外两组抢答。
3、请部分幼儿结合记录表讲述答案。
4、其余组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验证。
5、帮助幼儿整理,提升更为合理的统计方法。
五、延伸
出示统计表,帮助幼儿从随意的统计过渡到表格的统计,进一步激发幼儿统计的兴趣和愿望。
设计理念:统计是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幼儿的统计活动,不仅需要分类、计数等数学技能,还涉及到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解释等环节,因此较为复杂。但此活动教师利用幼儿最喜爱的户外运动器械作为了统计主体,让幼儿在小组游戏中给熟悉的材料按场地进行分类,就很容易为幼儿接受。幼儿的统计活动通过对各个集合中的元素进行计数和整理,并用数字或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对事物的类别及其数量关系有更清晰的了解。它能激发多种数学能力共同参与,同时也能使各种数学能力得到运用和提高。而且经过统计后也能使幼儿对各类运动材料的投放地点更为熟悉,便于自主晨间锻炼。
教师指导重点及建议:
第一环节:在规定时间内迅速收集四散的运动宝贝,避免争抢。引导幼儿团结合作,提升团队荣誉感。
第二环节:相互协商根据经验将收集到的运动宝贝按摆放场地进行分类。引导幼儿比较个场地物品的多少。
第三环节: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绘图、写数字)根据宝贝种类、数量进行统计记录。引导幼儿进行小组成员分工。
第四环节:加深幼儿对统计方法的认识,并从中挑选出自己便于理解和掌握的统计方法。
【大班分类统计活动:我们的运动宝贝】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分类统计”——《我们的超市》10-30
大班数学活动〈图形分类统计〉07-03
大班教案分类统计反思12-23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统计05-22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统计12-02
大班《垃圾分类》活动教案08-02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分类统计》04-05
幼儿中班数学活动《分类统计》教案附反思04-03
大班二次分类活动教案05-28
《统计》大班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