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3:1~5的认识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3:1~5的认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1~5基数含义的理解。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使用批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认识小动物吗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奶奶起床喂食毛茸茸的小鸡。(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和植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三、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
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教学设计3:1~5的认识】相关文章:
1——5的认识教学反思08-26
《1~5的认识》教学反思07-29
《1-5的认识》教学反思05-28
1至5的认识教学反思06-17
1到5的认识教学反思09-15
《1~5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09-16
《1至5的认识及书写》教案设计08-10
认识1—5教案09-26
1~5的认识教案07-24
【必备】1~5的认识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