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6的组成和分解》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6的组成和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2、使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数的组成的互补和互换关系,发展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水彩笔6支。
2、小石子,纸诺干。
活动过程
1、复习5的分解组成。
(1)探索数的组成的互换关系。
教师:“谁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在黑板上写出5的各组分法。如下图所示:
55 5 5
∧∧ ∧∧
1441 2332
教师:“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4和1。这两组分法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教师:“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这两组分法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2)用互换的方法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3、4、5各数的一种分法。请幼儿写出另一种。
2、学习6的分解组成。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6支漂亮的水彩笔。“这6支水彩笔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每人拿6粒小石子试一试,然后做记录。”
幼儿操作探索6的各种分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分完,做记录,找出6的各种分法。
3、讨论。
(1)教师:“你是怎么分的?怎么记录的?”“你找到了几种分法?”“6有几种分法?”
(2)游戏。
教师(出示两个神秘袋):“请一名小朋友来摸一摸,里面分别有几块糖?然后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几块糖?调换其中一个袋中糖果的数目,换别的小朋友来摸。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6的组成和分解》】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5的组成和分解教案11-21
大班教案《4的分解和组成》11-01
大班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及反思10-12
大班数学6的分解组成教案12-04
大班数学教案:6的分解组成10-11
大班数学教案:7的组成与分解04-30
4和5的组成与分解教案02-21
大班数学教案:4的组成教案及教学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