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时间:2022-11-17 15:23:2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精选11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篇1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打击乐器是幼儿较为容易掌握的乐器,也是幼儿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此次活动有利于幼儿听辨、节奏和合作能力的发展。大班下学期幼儿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对打击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次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从而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观察图谱,根据音乐内容进行乐器的匹配并尝试合作演奏。

  2.体验与同伴合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幼儿欣赏过"超级玛丽"游戏并会随乐律动。

  2.物质: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小叉,小鼓

  【活动过程】

  一、根据图谱随乐进行超级玛丽的律动游戏,再次感受游戏情节的乐趣

  1.出示图谱,介绍内容,说说简单的口令。

  2.发现音乐、图谱和身体律动三者之间的关系,整理玛丽闯关的路线

  3.看图谱,分组表演律动,逐步完整表现音乐。

  二、探索为音乐匹配合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闯关演奏游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暗示,探索用不用的乐器匹配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小鼓进行合乐演奏。(第二关)

  (1)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探索在(毒蘑菇)处累加小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情况而定。

  (2)如果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讨论失败的原因,再次进行闯关演奏。

  4.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三、寻找闯关武器今天我们用了这四种乐器进行闯关,现在让我们一起回班里找找还有什么乐器可以用来闯关吧!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投放玛丽波尔卡音乐,引导幼儿发现不同乐器与音乐的匹配;为不同音乐匹配伴奏乐器。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篇2

  课题来源

  活动的灵感来源于“超级玛丽”电玩游戏,这个游戏情节明了,人物的善恶清晰,孩子们都很喜欢玩。音乐原曲名《胡西尔?休西波尔卡》,是手风琴乐曲,曲风较欢快、诙谐,乐段清晰,稍作剪辑,便呈现出ABA结构特点。我将“超级玛丽”的游戏情境与乐曲结合,设计出打击乐游戏“玛丽波尔卡”,以“闯关”的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玛丽波尔卡》,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随乐合拍地做“走、跳和吃蘑菇长大”的律动,能看指挥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

  2.在图谱和口令动作的暗示下,大胆匹配乐器,尝试根据B段音乐的变化奏出“由弱变强”的音响效果.能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行合乐演奏。

  3.体验多次闯关和升级所带来的挑战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玩过游戏“超级玛丽”;图谱和音乐;铃鼓、圆舞板、小铃各6副,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的段落结构,学做各角色身体模仿动作

  1.提问引出超级玛丽的话题。

  师:你们玩过“超级玛丽"的游戏吗?里面有哪些好玩的?

  2.出示图谱,介绍内容,说说简单的口令。

  师:这里有一幅图,图里的玛丽正在闯关.看看他遇到了谁?(特别强调乌龟的特征与应对的方法)

  3.倾听音乐,匹配图谱,感受音乐ABA的结构。

  师:玛丽闯关的时候还有音乐,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看玛丽是按什么路线闯关的。

  4.创编玛丽的动作,逐步完整表现音乐。

  (1)师幼创编A段“走、跳、定住”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我们清楚了玛丽是怎么闯关的,谁来试一试?大家坐在椅子上学一学。(合乐练习A段)

  (2)师幼创编B段“吃一个蘑菇,慢慢长大”的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玛丽会怎么吃蘑菇、怎么长大呢?谁来试试?大家向他学一学。(合乐练习B+A段)

  师:我们合着音乐,把吃蘑菇和后面的走跳、放鞭炮动作试一试。

  (3)完整练习(指图+动作)。

  师:跟着音乐把你们刚刚编的动作完整做一次。(合乐完整练习)

  (评析:活动开始教师通过简洁的提问将幼儿的思维唤醒,回忆出电玩游戏中玛丽闯关的情境。随后教师出示相关图谱,启发幼儿观察其中的事物,并使用朗朗上口的口令帮助幼儿熟知动作模型和节奏模型。最后,强调音乐的ABA结构,为后面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随乐进行“超级玛丽”律动游戏,再次感受游戏的乐趣

  师:我们要进行闯关游戏了,记住,乌龟来了千万不能动哦!小玛丽们准备好了吗?

  师:听!闯关成功了吗?(尾音显示成功)

  (评析:教师赋予幼儿“超级玛丽”的角色身份进行闯关游戏,帮助幼儿再次欣赏了音乐,并在玩中对音乐、角色、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结尾处加上代表成功的`尾音,让幼儿自己辨别成功与否,增加了趣味性)

  三、探索为乐曲匹配合适的“武器”,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闯关游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暗示,探索用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匹配B段音乐,用圆舞板和小铃匹配A段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初步感受用乐器当武器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行合乐演奏。(第二关)

  4.交换“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评析:此环节的游戏性更加明显,幼儿完全置身于闯关、挑战的情境中)

  四、完整随乐闯关表演(终极挑战)

  1.部分幼儿做律动游戏,部分幼儿用乐器伴奏做掩护,进行终极闯关。

  师:我们要进行最后的终极挑战了,只要你们闯过这一关就能变成超级玛丽!请每队的前四位小玛丽先上来闯关,其他超级玛丽在座位上用“武器”为他们做掩护。如果他们过关了,一会儿再掩护你们闯关。

  2.表演与演奏的幼儿交换,继续闯关。

  (评析:部分幼儿在场地中间表演律动游戏,部分幼儿用乐器当武器演奏,双方协助闯关,增强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尝试根据b段音乐的变化奏出‘由强变弱”的变化

  2.能力目标:幼儿能根据图谱能够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

  3.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闯关所带来的挑战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根据图谱提示大胆创编动作,进行完整表演

  难点:尝试根据b段音乐的变化奏出‘由强变弱”的变化

  三.活动准备

  音乐《玛丽波尔卡》 、图谱、活动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通过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引出好朋友玛丽,我们的好朋友玛丽特别喜欢闯关游戏。那小朋友们喜欢闯关游戏吗?你玩过哪些闯关游戏?会遇到什么呢?

  (二)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倾听,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仔细听,在音乐中玛丽是怎么去闯关的?遇到了什么?现在我们跟着玛丽一起去闯关,看看会遇到什么?

  (三)教师出示图谱,鼓励幼儿根据图谱拍打节奏,并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提问:玛丽是怎么去的?遇到了什么?会怎么做?

  遇到了毒蘑菇,必须要跳过去,要不然碰到毒蘑菇会闯关失败

  (四)教师出示乌龟图片,练习拍打节奏,并鼓励幼儿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

  提问:玛丽又遇到了什么?会怎么做?

  遇到乌龟要悄悄地躲起来,要不然碰到乌龟就会闯关失败。

  (五)教师出示彩色蘑菇图片,练习拍打节奏,并鼓励幼儿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

  提问:玛丽又遇到了什么?会怎么做?

  吃掉彩色蘑菇可以变大,吃一个蘑菇慢慢长大

  (六)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谱,练习拍打节奏并鼓励幼儿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

  提问:玛丽最后闯关成功了吗?他是怎么做的?

  (六)教师出示完整图谱,幼儿听音乐,根据图谱拍打节奏,并用鼓励幼儿自己喜欢的动作完整的表演出来。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这个闯关游戏

  六.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篇4

  教学内容:

  人音版第二册第七课欣赏课(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能准确地跟着音乐模拟打铁的声音;

  2、熟悉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跟着音乐模拟打铁的声音

  教学方法:

  聆听、表演、模仿、模唱

  教学准备道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红扇5把、手偶1个、铁片与铁锤各1

  教学流程:

  一、教学组织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但却有着有意注意时间短、自控能力差的特点。针对这一点,我故设计了以“游戏”和“手偶交朋友”的环节进行导入,投其所好,增强有意注意。)

  1、老师自我简介;

  2、游戏“正话反说”

  3、手偶出示,找朋友:用心听、仔细看、拥有一双“懂音乐”的巧耳朵。

  二、主题学习

  (主题音乐的学习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音乐欣赏课中关键的一环,我紧紧抓住孩子良好状态的时段进行教学,以期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听一听,音乐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沉重、悲伤的?

  2、为音乐选配图片;模拟打铁的声音

  3、看图谱,用“叮咚”模拟“小铁匠的歌”。(熟悉主题音乐)

  三、学习第一乐段

  (该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运用“倒叙”的手法,根据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将每环节设计成具体可见的“小铁匠的歌”、“打铁声”、“火焰”,依次引导孩子聆听各个音乐侧重点,由潜入深,从孩子听觉的第一印象,再到重复中的进一步探寻,逐步体验第一乐段由弱到强的音响效果带来的愈加“热烈的情绪”。)

  1、聆听第一乐段(主题音乐的巩固聆听)

  “听一听,小铁匠的歌出现了几次?”

  “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拟打铁的不同节奏型(音乐最饱满的部分学习)

  2/400|0X|00|0X|0X|0X|XX|XX|XXXX|XXXX|XXXX|XXXX|

  3、打铁前的加热——火焰(音乐中间部分的衔接)

  ①“生铁是打不了的,必须要先进行加热,那就需要什么呢?”(引出“火焰”三个乐句的聆听)

  “请听音乐看老师表演火焰,跟着音乐悄悄地数一数每一次火焰持续了几拍?火焰升腾了几次?”(三次大火焰,每次持续八拍。)

  ②“我来扮演火焰,同学们担任小铁匠。注意耳朵听音乐哦。”

  4、完整聆听第一乐段

  “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回忆下小铁匠是怎样进行工作的。”

  (出示相应环节的图片加以提示)

  “我请四位同学来跟我一起扮演火焰,其他同学担任小铁匠。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来表演吧。”

  四、第二乐段的学习

  (聆听音乐)

  “听,这段音乐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请你跟着音乐自由的动一动。”

  “音乐的后半节出现了什么声音?”

  五、第三乐段的学习

  (新课标提倡孩子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教学中要尽可能的以生为本,“创造”是孩子们乐于参与的,本环节,我以“请你用动作表现出铁匠打出的神秘铁器”来引导孩子们积极的进行编创,即能带动他们的听觉,又能让他们动脑、动身体,可谓“一举好几得”,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1、完整聆听第三乐段

  “听一听跟哪一段相似?又有什么不同?”

  2、学习尾声,出示节奏图谱

  3、在尾声音乐的伴奏下,摆铁器造型

  (图片提示:有可能是……?)

  六、完整聆听全曲

  (音乐学科十分强调整体性,本环节的任务就是进行全曲聆听。但由于作品长达两分三十八秒,所以,在聆听前,我设计了“情景回顾”的环节,帮助孩子梳理音乐,以便聆听中的参与体验能顺利进行。)

  1、结合课件快速巩固各乐段的参与方式

  2、完整聆听并表现

  七、揭题,拓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抓住本课的尾巴,给孩子预留一个探寻学习的空间,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1、揭题《铁匠波尔卡》

  2、了解两个名词“作曲家:约瑟夫-斯特劳斯”、“波尔卡”

  3、随音乐有序结束课堂。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音版)第二册第九课《巧巧手》欣赏

  教学年级:

  一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的来历,知道波尔卡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音乐体裁。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

  2、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教学重点:

  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教学难点:

  能听辨出乐曲的段落。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听音乐边做律动边进教室,背景音乐为《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2、师生问好。

  二、新授部分:

  1、欣赏第一部分:

  1)设问: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现在老师在做什么呢?(师配第一部分主题音乐做打铁动作)老师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力度一样吗?什么时候强,什么时候弱?

  2)出示图谱,谁能从这幅图里找到答案(师边喊口号再演示一遍,引导学生找出节奏规律)

  3)跟随老师的口号做打铁动作。

  4)跟音乐边听边做动作。

  5)作品简介。这首乐曲的名字叫《铁匠波尔卡》。波尔卡是从欧洲流行起来的一种二拍子的舞蹈节奏。《铁匠波尔卡》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在一百年前创作的。1869年3月保险箱制造商制成了两万个保险箱,心里很高兴,所以就举办了一次焰火庆祝大会,据说这首《铁匠波尔卡》首次在焰火大会上演出的时候,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作为节奏乐器呢!刚才我们听到的只是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听完后,你感觉到铁匠打铁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轻松、愉快)

  6)再听第一部分,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敲打击乐器。

  过渡:同学们表演得太棒了。看来,作曲家成功地抓住了人们来参加焰火大会时的心情,大家跟着音乐跳起来抒情的舞蹈,你们听!

  2、欣赏第二部分。

  1)播放第二部分音乐,生听辨与第一段在风格和情绪上的不同之处。

  师:舒展的音乐过后,又听到了火热的打铁声,和刚才的一样吗?(出示图谱)

  2)生随口号敲节奏。

  3)生随音乐敲节奏。

  4)完整复听第二部分,没有打铁声的时候用舒展的动作表示,听到打铁声时用锤子敲一敲。

  3、欣赏第三部分

  1)播放第三部分音乐,听辨与哪部分相似。

  2)你们注意到结尾了吗?焰火大会进入了狂欢阶段,为了配合人们的情绪,音乐也进入了高潮,这时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3)复听第三部分音乐,生表现高潮部分

  4、完整欣赏作品

  回忆全曲

  三、拓展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每年的1月1日,在维也纳著名的金色演播大厅里都要举行一次新年音乐会。《铁匠波尔卡》也是经常在这里演出的一首曲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们是如何演奏的?(播放视频)

  四、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有趣、生动地欣赏表演课。音乐是流动的,具有形象性和不确定性。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总---分---总”的教学手段,抓住“音乐形象”这条主线,加入了打铁的动作和节奏来巩固学生的记忆力。初听时我用打铁的声音将学生带人情境中。在分段欣赏时引导学生从每段不同的情绪、节奏入手,这样就把学生引进特定的意境中去,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乐曲的情绪,感受到音乐内在的美,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篇6

  教学内容:

  1、听听:《快速波尔卡》

  2、学跳简单的波尔卡舞步

  教学目标: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乐曲《快速波尔卡》,让学生感受波尔卡舞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喜爱之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乐曲《快速波尔卡》,让学生感受波尔卡舞曲活泼欢快、热烈的气氛,并想象乐曲所以表达的内容。

  2、学会一些简单的波尔卡基本动作为乐曲《快速波尔卡》进行表演,进一步表现乐曲的情绪。

  3、启发学生创编各种火车造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作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听、看看、想想、拍拍、动动、创创、演演等方法感受、理解、表现乐曲,在音乐欣赏中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快速的二拍子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

  2、启发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现乐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服饰、道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师:小朋友,外面的天气可真好,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郊游,让我们坐上小火车出发吧。

  欣赏乐曲《快速波尔卡》

  二、情景表演

  师:大自然的景色可真美呀。你们瞧,草儿醒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真美呀。小朋友,开动我们的小火车继续前进吧。

  初听——完整的乐曲

  1、师:咦,小火车开动的声音象是一首动听的乐曲,我们快来听一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首描写火车行的乐曲叫《快速波尔卡》。

  引出课题,读课题

  2、师:这首乐曲是由这位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斯特劳斯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快速波尔卡》。

  师:乐曲《快速波尔卡》可以分成三段

  欣赏第一段

  1、师:我们先来听第一段。请你们仔细听听,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一些什么声音?

  生:哨子。

  火车的汽笛声(口哨、喇叭)

  口哨吹时要有要求x——x——zai吹奏时要有力、两拍要足。

  2、火车开动的声音

  师:火车开动的时候是怎样的声音?你能模仿吗?

  师:乐曲一开始用短笛和长笛吹奏出火车的汽笛声,模仿了火车的`启动和运行。我们大家一起用动作模仿火车启动和前进。

  3、请学生用手来模仿火车启动的动作········

  4、师:当音乐家在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他们是用刷子摩擦放松了鼓皮的小鼓,发出嚓嚓嚓嚓的声音来模仿火车向前越跑越快的声音。教师示范

  师:有谁愿意上来模仿一下。

  请一两个小朋友单独模仿,其余可以用拍手表示

  5、师:小朋友,你们听,火车向前飞奔时声音是很有节奏感。我们来看一下

  出示节奏

  2/4xxxxx......

  a、师:你们看这条节奏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的节奏是不同的?

  b、把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分别拍一拍

  c、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手完整地把这条节奏拍一遍

  d、教师弹主弦律,学生在心里默默跟着拍一拍这条节奏

  e、师:小朋友,我们用着条节奏跟着老师的音乐来模仿火车越开越快的声音吧。

  画外音:火车飞快地向前奔驰着,它穿过了田野,越过了小溪,多美呀。

  欣赏第二段

  1、师:咦,火车车厢里也好热闹啊。坐在快速前进的车厢里,你们会做些什么事情?

  生:看风景、打牌、聊天、唱歌、跳舞········

  2、师:在车厢里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快乐极了。这首乐曲向我们展示了波尔卡舞曲活泼、欢快的特点。你们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3、介绍波尔卡的渊源

  “波尔卡”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整个欧洲,以男女对舞为主,其基本动作由两个踏步组成,它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一段宫廷波尔卡舞。

  4、小朋友,我们也来跳跳“波尔卡”吧。

  A、师:其实刚才我们进教室的时候跳的就是一些简单的波尔卡舞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动作。(教师讲解动作)

  B、教师和一位学生示范如何转圈,学生模仿。

  C、邀请舞师范

  D、个别练习

  E、集体表演邀请舞

  欣赏第三段

  1、师:车厢里欢声笑语,真高兴呀,小火车跑得可真快。你们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很象的?(和第一段相似)在情绪上又有什么不同?

  (当力度和速度变快了,变强了,可以及时提问与提醒)

  情绪:更欢快、更热烈

  师:为什么?

  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变得更快更有力了,所以情绪是更欢快、更热烈

  2、师:小火车跑得可真快,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火车开动的样子?

  椅子、双手搭肩、单手搭肩,另一手做火车的轮子

  师:小火车可以经过什么地方呀?

  (隧道、山洞、大桥、草地)(学生边说边请他找好朋友表演)

  3、分小组创编小火车

  现在请每个小组创编一列小火车,小火车开动起来吧。

  4、展示

  5、评价

  6、师小结:刚才我们分段欣赏了乐曲《快速波尔卡》,感受了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完整表现乐曲

  1、师: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完整地表演一遍《快速波尔卡》,第一段我们表演各种小火车,第二段我们来跳波尔卡舞,第三段我们模仿火车快速向前奔跑的动作。

  (教师在第三段手拿打击乐器提醒学生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三、拓展

  1、师:“呜”,火车到站了。我们的旅途可真愉快。不仅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还欣赏了活泼、欢快的《快速波尔卡》。其实还有好几个中外著名的作曲家也创作了一些有关的波尔卡舞曲,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中的一个片段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介绍:乐曲中定音鼓的震音使人感到远处的雷声响起,利用钹模仿雷雨和闪电。

  2、教师展示《啤酒桶波尔卡》

  师:活泼欢快的波尔卡舞曲让老师也忍不住想跳上一曲了。

  3、学生展示

  小朋友,你们跟着老师一起跳起来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篇7

  教学内容:

  聆听《铁匠波尔卡》

  教材分析:

  《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采用D大调。 拍,复三部曲式,在敲打铁砧为节奏的4小节引子后,乐曲呈现出单三部曲式写成的第一部分主要主题。此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欢乐。

  学情分析:

  通过情境创设打铁的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活动,同时通过不同的乐段设计不同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很好的分辨乐段与主题旋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乐曲《铁匠波尔卡》能用较好的节奏感知表现乐曲。

  2、在各种形式的反复聆听过程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辨乐曲主题旋律的'特点和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3、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让学生初步了解波尔卡这种音乐形式。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形式聆听、感受及表现乐曲《铁匠波尔卡》。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的独特风格。

  教学难点:

  1、在音乐的听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2、通过已学节奏和主题旋律表现乐曲。

  教学准备:

  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迅速进入音乐情境中,初步感受大铁锤与小铁锤的力度,辨听音乐。) 1、出示打铁节奏,边做边念。

  2、 请同学们起立,男孩子伦大铁锤,女孩子敲小铁锤,一起来感受敲铁的节奏。

  3、出示音乐,感受音乐的动律。注意声音配合。

  二、分段欣赏音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段欣赏以及哼唱主题,能够准确的配乐敲击节奏,体验烧火打铁的过程,了解音乐结构。)

  (一)分乐段设计活动,让学生充分听与体验。

  1.欣赏A段音乐。

  (1)学习敲铁节奏。

  (2)寻找木凳男女生配合敲击,突出强与弱的力度。

  (3)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3)配乐演奏,注意与音乐配合的准确。

  2.欣赏B段音乐

  (1)第一主题,通过实践拉风箱的动作,辩听B乐段第一主题音乐。

  师:乐曲的速度、力度有什么变化?他们在干什么?

  (2)第二主题

  通过辨听大火燃烧的音乐,分辨四个乐句。

  3.欣赏A1段音乐

  (1)哼唱主题旋律,并带上歌词演唱。

  (2)听音乐,用三角铁敲击节奏图谱。

  (3)分辨一乐段与三乐段的不同之处,在结尾处添上一个完美的YE。

  4.表演全曲

  师:今天我们逐步聆听了铁匠波尔卡的三个乐段,接下来,我们要完整的表现 歌曲了。老师请一四组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二三组做拉风箱和火焰的角色扮演,全班同学在听到主题音乐的时候要用歌词轻声跟唱。老师希望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勤劳打出完美的铁器,准备好了。

  (二)作曲背景简介

  1.介绍乐曲背景。(《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

  三、拓展欣赏

  1、简介交响乐一般由哪些乐器组成并欣赏现场表演视频

  2、总结

  师:今天我们听赏了由奥地利著名音乐家约瑟夫.施特劳斯根据铁匠们的劳动场景和打铁的声音创作的《铁匠波尔卡》。体验并感受到了劳动的愉快。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同学们!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篇8

  教学目标:

  一、欣赏乐曲,随意做动作感受。

  二、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曲。

  三、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

  教学重点:

  歌词创编

  教学难点:

  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二、师:昨晚我听到一种声音,我想让你们也听一听,聪明的小耳朵们,你们能否听出来呢?

  (播放火车的录音)

  生:是火车。师:回答得真好!哪些小朋友坐过火车或者看到过火车呢

  师:wu是火车的什么声音??请举手kaca、hong是什么声音?哦,原来wu是火车的汽笛声、hong是火车大车轮的声音、kaca是小车轮的声音,(出示挂图)

  师:刚才老师用琴模仿了火车在开动时发出的声音,小朋友也用你们的小嘴巴模仿出了火车的`声音,我们用身边的东西来模仿一下。你看,老师可以用报纸模仿kachakacha的声音,还可以用…老师不说了,我要看看谁想的最与众不同!这儿还有一些打击乐器,如果你需要,还可以上来拿,你们也可以为这些声音加上一些小小的动作。这三种声音你们三个小组可以任选一种进行表演。

  师:哇,这么多的小朋友啊,那么今天这节课你们想不想再坐一回火车去祖国各地游览呢?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先去火车站买票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篇9

  教学目标:

  1、欣赏《单簧管波尔卡》。听辩主体旋律的重复出现,培养学生音乐记忆力;分析乐曲旋律,并画出旋律线,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

  2、学生自编动作进行集体舞活动。根据乐曲节奏、情绪,为乐曲编动作。同时培养学间良好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听辩乐曲风格,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情绪、速度,并用旋律线、动作表现出来。

  教具准备:

  电脑、水彩笔、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放音乐,学生律动入场,就地坐好。

  二、欣赏教学

  1、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跳着优美欢快的舞蹈进入场地,那么我们就再来欣赏一段舞曲,请同学们随音乐摇摆一下身子或做几个动作,感受一下这首舞曲的风格特点,然后告诉老师这首是中国舞曲还是外国舞曲。如果你认为是中国舞曲,请你举起右手手掌,如果你认为是外国舞曲,请你举起右手拳头。听老师喊‘开始’后一起表示一下好不好?

  2、教师放录音,学生感受后表示。

  3、出示课题,并讲解“波尔卡”。

  师:这是一首波兰作曲家创作的舞曲,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叫什么名字(齐读)。从题目里,我们知道,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单簧管),我们来看看单簧管长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模仿一下单簧管的吹奏”。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舞曲,感受一下它的情绪,请你用动作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4、听完音乐后教师提问“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给你印象最深的.是那句?能不能哼唱哼唱?

  那就让我们先来听听这段旋律。

  5、聆听主题旋律:

  (1)听主题旋律,画出旋律线。

  师:这段旋律给你们的印象最深,如果让你用线条来表示你准备用怎样的线条呢?(一个学生回答)那请你用水彩笔画出来。

  学生展示。

  记忆主题,老师出示图形,一起划一划。

  (2)老师生一起记录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

  师:听一听这首歌曲中,我们刚才听得的旋律出现过几次?(3次)

  (3)动作表现(拍手)

  教师讲解动作,2人一对。

  6、聆听副主题旋律:

  师:在主题音乐中间还有2段好听的旋律,我们再来听听,

  (1)画旋律线

  (2)动作表现(男女生转圈、交替站立)

  7、完整聆听音乐

  (1)画旋律线

  (2)动作表现(拍手——男女生转圈——交替站立)

  8、集体舞教学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许多同学被这首曲子感染了,忍不住随音乐跳起舞了。那么,让我们音乐翩翩起舞吧。

  (1)学习舞步

  (2)放音乐,学生跟音乐表演。

  9、音乐游戏

  部分学生进行集体舞表演,其它学生伴奏,教师讲述游戏方法与规则后选部分学生,一起示范表演。

  要求(自选伴奏型):第一主题及其再现:响板,

  第二主题:沙锤

  第三主题:三角铁

  游戏循环进行,教师参与其中。

  三、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单簧管波尔卡》,很愉快的度过了40分钟,伴着好听的音乐,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篇10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知道波尔卡这种乐曲的体裁及风格特点。

  2.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3.了解、认识单簧管这种乐器,能随乐模仿演奏参与。

  教学年级:

  小学四年级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能随乐用自己的方式与他人合作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

  教学程序:

  一、听赏导入

  师导言: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给同学们播放几段好听的音乐,请大家仔细聆听,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说一说这些音乐是分别描写了什么场景?音乐的情绪怎样?你的心情又是怎样?

  1.依次播放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片段、合唱曲《闲聊波尔卡》片段、手风琴独奏曲《欢迎波尔卡》片段。

  2.总结音乐情绪,揭示音乐名称。

  3.师小结“波尔卡”音乐的的基本音乐情绪(欢快地、活泼的、有趣地、诙谐幽默地),导入课题。

  二、介绍“波尔卡”。

  屏示文字:波尔卡最初是欧洲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轻快活泼的男女对舞,舞蹈速度快舞步小,而且舞者常会以圆圈的队形进行表演。而这种舞蹈的音乐也被称为称为“波尔卡”。后来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喜欢这种活泼欢快的音乐风格,用“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三、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

  师导言:听过这么多好听的波尔卡音乐片段之后,我们该怎样记住一首好听的波尔卡音乐呢?接下来,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聆听老师最喜欢的一首《波尔卡》乐曲,学习完之后,也许你会掌握好听赏音乐的好方法。

  1.初听音乐。设问:边听边想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心情?请你随音乐动一动或者模仿指挥家指挥。

  2.听第一主题旋律。参与活动设计:请你边听边随音乐的流动画出合适的线条或图形,请一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其它同学自己画)

  3.复听第一主题旋律。参与活动设计:随琴哼唱主题;边听音乐边随老师一起拍“XXX”的节奏。

  4.聆听听第二、三主题旋律。参与活动设计:当你听到长音或者舒展的音乐时候,模仿老师请用一个舒展而优美的动作来表示。

  5.复听第二、三主题旋律。参与活动设计:随琴哼唱主题;听到长音或者舒展的音乐时候,用一个舒展而优美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6.听辨主题主题一旋律。设问:这段音乐与刚刚听到的'哪一段音乐相同?

  7.图谱参与。参与活动设计:教师随音乐在黑板上画出音乐图谱。

  8.随图谱创编动作。参与活动设计:请在图谱的地方编一个除了拍手以外的动作。

  9.打击乐器参与随乐演奏。参与活动设计:用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串铃、响板参与表现音乐,师指导每组小乐器的演奏方式。

  10、老师当指挥,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进行短音、长音的演奏。学生随指挥的手势参与演奏。

  四、介绍乐曲名

  1.引导学生给乐曲取名字。

  课件:()波尔卡

  2.师揭示曲名,介绍演奏乐器。

  (单簧管)波尔卡,因为这首音乐非常欢快好听,人们又取名为《欢乐波尔卡》。

  单簧管又叫黑管,是西洋木管组的一种乐器。

  3.模仿演奏姿势参与表现。播放音乐主题1旋律,学生随乐参与演奏姿势的模仿。

  五、拓展相关文化:

  1.介绍、观看波尔卡舞蹈视频。

  2.生谈一谈波尔卡舞蹈的特点和形式。

  六、小结全课

  师结课语:今天我们欣赏了欢快好听的音乐波尔卡,这都是作曲家根据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些音乐元素创作出来的。由此,我们也明白了,音乐其实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只要我们能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体会,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同样可以创作出像《欢乐波尔卡》一样好听的音乐!

  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再见!

  幼儿园大班教案《玛丽波尔卡》 篇11

  教材分析:

  《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以波兰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器乐曲,这首经波兰作曲家、单簧管演奏家普罗修斯卡改编成的器乐曲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后来,乐曲又被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曲和合奏曲。本曲为回旋曲式,全曲轻松活泼、情趣诙谐、旋律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本课为自组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围绕一个乐曲《单簧管波尔卡》的听赏教学展开。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知道波尔卡这种乐曲的体裁及风格特点。

  2.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打击乐器等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3.了解、认识单簧管这种乐器,能随乐模仿演奏参与。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以一首乐曲为主要内容的欣赏课教学,即在一节课以欣赏一首乐曲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课型中的音乐作品一般是需要“精听”的经典名曲。教学时不只是整体性的、浏览性地聆听乐曲,而是需要“借曲发挥”,即以问题为引导,采取整体聆听与片断聆听的欣赏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表现力、熟记乐曲的音乐主题,了解音乐的表现特点及相关的音乐常识。本课正是此种类型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围绕欣赏一首经典乐曲《单簧管波尔卡》展开,通过多种聆听欣赏和参与表现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作品的音乐表现魅力,同时教学又不拘泥于这一首乐曲的欣赏,而是由对一首经典的乐曲的欣赏,拓展到同体裁一类乐曲的特点认知,如,对“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以及其音乐风格特征的体验与认知,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欣赏教学的目标定位非常准确,充分体现了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特点。

  教学设计亮点:

  本科设计了多种参与聆听音乐的方式。如:图谱参与、体态律动参与、打击乐器表现参与等等,在感受乐曲音乐主题与乐曲结构也非常巧妙,通过聆听参与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感受、体验了不同的音乐主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新课程新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难点:能随乐用自己的方式与他人合作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

  教学准备

  黑板、三角铁、响板、铃鼓、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 听赏导入:

  1.播放乐曲《闲聊波尔卡》片段, 随乐参与体态律动。

  2.播放乐曲《铁匠波尔卡》片段,随乐参与画图谱。

  活动:总结音乐情绪,揭示乐曲名称。

  师:从这些乐曲的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生:......

  课件总结:波尔卡的基本音乐情绪:欢快地、活泼的、有趣地、诙谐幽默地。

  二、 介绍“波尔卡”。

  师:你们知道音乐名《波尔卡》中,“波尔卡”是什么吗?大家看一看就知道了。

  生:......

  师小结:波尔卡最初是欧洲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轻快活泼的男女对舞,舞蹈速度快舞步小,而且舞者常会以圆圈的队形进行表演。而这种舞蹈的音乐也被称为称为“波尔卡”。后来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喜欢这种活泼欢快的音乐风格,用“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三、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

  师:听过这么多好听的波尔卡音乐片段之后,我们该怎样记住一首好听的波尔卡音乐呢?接下来,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聆听老师最喜欢的一首《波尔卡》乐曲,学习完之后,也许你会掌握好听赏音乐的好方法。

  1.初听全曲。

  带问题聆听:你能记住音乐中的某一个片段吗?

  生:......

  2.听第一主题旋律。

  ①随乐律动。

  ②随乐选择不同的方式参与律动。

  ③师生随乐参与律动接龙。

  3.复听全曲。

  师:当你听到第一主题旋律出现时,请你做踏步拍手的律动,听到不熟悉的旋律时,请你随乐点点头。

  4.听第2、3主题旋律。

  ① 当你听到长音或者舒展的音乐时候,请你和老师一块用一个舒展而优美的动作来表示。

  ② 当你听到长音或者舒展的音乐时候,请你自己用一个舒展而优美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再听第2、③ 随琴哼唱第三主题旋律。

  5.复听主题1旋律。

  师:这段音乐与刚刚听到的哪一段音乐相同?请你用动作参与体验。

  生:......

  6.再听全曲。

  ①随图谱画一画。

  师:看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带劲,动作做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表现一下,请你跟着老师画一画音乐图谱。

  ②请一学生随音乐在黑板上指挥音乐图谱,其余学生参与体态律动。

  7.打击乐器参与随乐演奏。(三角铁、铃鼓、响板)

  师:小乐器也想加入到小朋友的表演当中,请大家拿出你的乐器,看看它有几种演奏方式?老师播放音乐,请你尝试即兴随乐敲一敲。

  活动:师指导每组小乐器的演奏方式。

  ①、随音乐即兴演奏:

  生评价:你觉得刚才我们演奏的效果怎样?

  师评价:我们应当和谐的参与演奏,要仔细聆听音乐,要随音乐进行演奏,力度要稍微弱一点。

  ②、组建小乐队:

  活动:老师当指挥,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进行短音、长音的演奏。学生随指挥的手势参与演奏。

  四、介绍乐曲名。

  1.师:如果要你给这首好听的音乐取个名,你会取什么名?

  课件:( )波尔卡

  生:......

  2.师揭示曲名,介绍演奏乐器。

  (单簧管)波尔卡,因为这首音乐非常欢快好听,人们又取名为《欢乐波尔卡》。

  单簧管又叫黑管,是西洋木管组的一种乐器。

  3.模仿演奏姿势参与表现。

  活动:播放音乐主题1旋律,学生随乐参与演奏姿势的模仿。

  五、拓展与延伸:师生随乐曲参与集体舞表现全曲。

  六、结束: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欢快好听的音乐波尔卡,这都是作曲家根据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些音乐元素创作出来的。由此,我们也明白了,音乐其实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就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尽情的享受音乐的美妙吧!

  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教学常常让老师们感到无从下手,其原因一:单纯的欣赏,孩子坐不住,听的质量不高。其原因二:形式上的参与常脱离音乐本体,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这样的参与对孩子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动”并没有建立在真正的听音乐的基础上。

  这是一节小学中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为了较好地把握了小学中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的`特点,教学中所我采取的许多方式参与聆听音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审美体验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与聆听,这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基础,也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地聆听音乐,通过对本乐曲及几个不同音乐主题的反复参与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与鉴赏,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本课也充分突出了“聆听体验”的教学特点。课的开始聆听两个片段的音乐导入教学,有体态律动的参与及图谱的参与,接下来的欣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更是强调让学生“聆听体验”。在强调“聆听体验”的同时,每次聆听音乐,老师都设计了一个参与活动,或是问题引导、或是跟唱主题、或是动作参与表现音乐、或是器乐参与表现音乐、或是画音乐图谱感受音乐的结构和旋律特点。这些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能让学生在参与表现中感知音乐的美和音乐的表现特点,这种欣赏音乐欣赏的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讲,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音乐欣赏方式。

  每当上到这堂课,我看的最多的是学生的表情,在老师一环一环的教学行进中,我看到的是一张张的笑脸,这些笑脸犹如阳光,温暖灿烂,这些笑脸有时静,安静的聆听、感受、想象;有时这些笑脸在动,它在的舞蹈着他们的眉、眼、唇。在这些笑脸的带动下我感受到了光和暖,让我也置身其中。面对不同的学生,应当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所呈现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但孩子体验与收获的都是音乐带给他们的无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