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时间:2024-09-26 12:36:50 偲颖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只小猪大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精选14篇)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

  大班教案:

  三只小猪

  三只小猪造房子

  活动目的:

  1、养成在活动中认真听,仔细看的习惯。

  2、通过看和听这则故事,能懂得其中蕴涵的道理。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我带来了《三只小猪》的.故事,我们一看!

  2、完整播放《三只小猪》的多媒体课件

  请幼儿说说故事中讲了什么事情?

  老大(老二、老三)造了什么材料的房子啊?

  3、分段播放

  不同材料房子的特点是什么?谁的房子最坚固?

  4、再次完整地感受整个故事

  小猪的房子盖好了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

  活动延伸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合作演绎这个故事。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粘贴的方法装修金色房子的屋顶、墙面等部位。

  2、能用折叠、填画等方法布置打扮屋子周围的景物,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房子模型三间、浆糊、稻草、木质纸张、砖型纸张贴面,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回忆故事。

  提问;《三只小猪》中小猪们分别造了三间怎样的房子?

  二、分析不同的房子的构成,演绎不同房子的装扮。

  1、了解不同房子的构建特点与材料

  2、提问:

  (1)建造草房需要哪些材料?怎么装扮上去?

  (2)建造木头房子需要哪些材料?我们可以怎么来装扮?

  (3)砖房和其他两间房子有什么不同,真的用砖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替代?

  3、幼儿个别尝试演示给不同的房子进行装扮。

  师:这里有三间房子的空壳,请三只小猪选择不同的材料分别来装扮一下。

  三、幼儿集体参与装扮,体验制作装扮的乐趣。

  1、幼儿自选小黑、小花、小白猪不同角色,组建不同的工作小组参与不同的房子的建构装扮

  2、指导孩子粘贴砖房时横竖对整齐,把房子建牢固一些。

  3、提供盒子栏杆,鼓励一组孩子折剪树木、花卉等布置房子周围的景色。

  四、作品展示

  1、猜一猜,这是什么房子?你喜欢哪间房子,为什么?

  2、小组进行童话表演

  活动反思:

  作为特色内容之一的道具制作旨在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由于中班孩子的动手能力比较欠缺,虽然孩子也参与进行一些小制作和装扮活动,但是在童话表演过程中的大型道具往往更多是由老师包办替代的.,本次活动让孩子尝试通过老师半成品的提供,自己也能制作一些美观可用的道具,在激发孩子参与装扮的同时,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装扮的乐趣,我觉得这样的尝试很受孩子的欢迎,但是由于童话道具制作所耗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而我们活动的时间又比较紧,而中班孩子在合作分配活动中反应的能力弱等因素都制约了道具制作速度的快慢。

  我觉得集体道具制作装扮的尝试应该是为孩子打开了一种思路,制作如果以小组进行,老师参与辅导或许更容易获得成效。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内容,初步掌握故事情节。

  2、让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的动画片;故事图片;词汇字卡。

  活动重点:

  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难点:

  引导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活动过程:

  1、以音乐进场,组织小朋友观看多媒体电教。

  2、教师让小朋友坐好,并让小朋友欣赏《三只小猪》的故事。

  教师提问:小朋友看故事《三只小猪》时,看到了故事中都有谁?它们都做了什么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3、发散思维。

  (1)看故事时,故事中有那些动物?(三只小猪,呼呼、噜噜、嘟嘟……)三只小猪中怎么做的?做了那些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

  (2)做好房子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后来为什么草房子、木房子倒了,而砖房子没有倒?

  (4)最后大灰狼怎么样了?

  4、教师逐步出示《三只小猪》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逻辑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逐步出示图片。

  (2)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6、结合现实教育小朋友做勤快的人。

  7、教师: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嘟嘟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小猪,我们小朋友要向它学习,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做游戏,

  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勤快人的动作图片,在区域中展示,并学习,让幼儿学习做一个勤快人。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4

  游戏目标:

  1、积极参与表演,尝试与同伴构思想象新情节的表演,掌握各角色的对话及动作,合理运用道具进行表演。

  2、能发现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协商解决。并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听取别人对表演有帮助的建议,不断提高表演水平。

  3、在表演过程中,分工合作,完成角色任务,为观众提供周到的服务和细心的帮助。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游戏准备:

  自制草房、木房、砖房,鼓、自制头饰、衣服若干件。

  游戏过程

  1、分配角色、提出游戏要求

  师:今天小朋友插牌都选了什么角色?请你们先向大家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鼓励幼儿尝试解决。

  师:在上一次游戏中,有一个观众看了我们的表演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说我们4只大灰狼在吹那个风的时候风很小,不太像很大很大的风。那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像更大的风来了呢?需要什么道具?风可以做哪些动作?做风的小朋友什么时候上场什么时候下场?那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我们收集了一些东西等会试试能不能用得着。

  师:那等会团长在给大家开会的时候就可以商量一下这个风的问题,再给YY演出团的团员们提出一些要求。

  2、幼儿自由开会提出今天游戏规则和要求,并准备好道具、头饰。

  3、童话剧表演开始:

  1)团长宣布演出开始。

  2)表演。

  3)工作人员中场服务。

  4)结束表演,谢幕。

  4、师生共同点评今天游戏情况。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通过创编搭建不同的房子的动作,进一步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3、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4、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难点:感受乐曲诙谐的情绪,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三只小猪》乐曲磁带、小猪头饰、小猪尾巴。

  2、各种小猪神态图片,贴有点子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供幼儿游戏时使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自然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音乐《三只小猪》

  三、观看情景表演:

  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进行表演,表现出小猪盖房子时的情形。

  四、幼儿尝试创编“盖房子”情景。

  五、表演游戏

  六、活动结束:

  小猪盖房子累了,我们休息吧。小猪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睡去。

  教学反思

  1、《三只小猪》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故事,《三只小猪》的音乐给孩子们展现的就是故事的情节。音乐节奏鲜明,诙谐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口味。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情绪高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2、在盖房子的活动中,大家通过感受和游戏,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怕苦,怕累,更不能偷懒。

  3、教师在模仿小猪动作时,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只小猪,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带动和感染孩子。

  4、音乐活动是以比较开放的活动形式出现,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所以教师的应变能力很重要。要能跟的上孩子们的思路,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教师应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幼儿做出来的动作。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6

  活动目标:

  1.运用手捏、刻画、连接方法制作小猪和老狼,表现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利用辅助材料表现场景。

  3.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

  2.《三只小猪》的故事挂图。

  3.收集火柴盒、麻将牌、稻草等辅助材料。

  4.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故事挂图,复习对故事情节及三只小猪外形特征的认识。

  教师:故事中的三只小猪各是什么样的?它们最初住在怎样的房子里?后来住在怎样的房子里?最后住在怎样的房子里?为什么要一次次地搬家?

  ●通过对故事的回忆,幼儿对三只小猪、老狼的外形特征及三种不同房子的形象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后期创作

  2.教师交代活动内容:学习运用手捏、刻画、连接方法制作小猪和老狼,表现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1)幼儿讨论:准备做什么,怎样做。

  (2)要求幼儿大胆表述己的设想。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耳朵等细节处的连接。

  (2)引导先完成作品的幼儿运用辅助材料布置房子等其他场景。

  ●让先完成作品的幼儿运用辅助材料布置房子等场景,为幼儿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4.展示、幼儿作品。

  (1)请幼儿将作品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2)引导幼儿进行作品讲评。对外形特征把握得好、神态逼真的作品,教师进行有重点的评讲,对其他作品提出建议。

  ● 通过作品讲评,幼儿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看到与同伴的差距,特别是教师的点评使幼儿更清晰地感知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将有效地促进幼儿创作水平的提高。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7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尝试随乐表演故事《三只小猪》的基本情节——盖房准备、房子建造、大灰狼来了。

  2、在盖砖房子动作的基础上,尝试探索盖木房子和草房子的动作;在"大灰狼来了"的情境中,根据不同的小猪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3、锻炼快速反应和保持造型的能力。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

  2、物质准备:《三只小猪》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都有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吧,那最厉害的是哪一只猪呀?猪老三是怎样盖房子呢?今天我们来学学吧。

  二、初步感受乐曲,跟随音乐表现"猪老三盖房子"的动作。

  1、完整倾听音乐一遍,学习打地基、搬砖头的基本动作提问:小猪盖房子,用了哪些动作,怎么做?

  2、再次倾听,并随音乐做动作。

  提问:刚才猪老三造了四个房间,哪四个房间?

  3、再次倾听音乐,引导幼儿说说盖一个房间需要搭几个砖头。

  4、师幼扮演小猪盖房子的角色,尝试用打地基、搬砖头等动作表现音乐中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三、尝试创编"猪老大和猪老二盖房子"的动作,随音乐表现"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1、启发幼儿依据木房子尝试自编盖房子的动作教师:猪老三的房子是一块砖一块砖的.往上叠,那猪老二的木板房子,怎么叠呢?

  2、随音乐表现"猪老二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3、启发幼儿依据草房子尝试自编盖房子的动作。

  教师:猪老二的房子是一块一块的木板往上叠,那猪老大的草房子,怎么叠呢?

  4、随音乐表现"猪老大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5、随音乐完整玩"小猪盖房子"的游戏。

  四、循环游戏教师:砖头房子盖得太结实了,大灰狼没辙了,看来只能换个地方去抓小猪了。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小舞台表演中可以继续巩固这个游戏,也可以根据角色来进行童话剧表演。

  活动反思

  1、《三只小猪》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故事,《三只小猪》的音乐给孩子们展现的就是故事的情节。音乐节奏鲜明,诙谐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口味。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情绪高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2、在盖房子的活动中,大家通过感受和游戏,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不能怕吃苦,不能偷懒。

  3、教师的投入在活动中十分重要,教师模仿小猪动作不能忸怩作态,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只小猪,和孩子们一样游戏,带动和感染孩子。

  4、由于这一音乐活动是以比较开放的活动形式出现,很多时候是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所以教师的应变能力很重要,要能跟得上孩子们的思路,并尽可能地走在孩子的前面,支持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教师在活动中应注意提升幼儿的表现力,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幼儿做出来的动作,同时规范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节奏。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8

  【设计意图】

  偶然的机会看了《三只小猪》配乐动画片,感受颇深。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笨拙可爱的人物形象及与故事情节发展紧紧相扣的跌宕起伏的配乐,令人捧腹。极富音乐语言的乐曲让我在脑海里把小朋友们都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猪……

  【活动目标】

  1.通过韵律游戏,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通过创编搭建不同房子的动作,进一步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3.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三只小猪》乐曲磁带,小猪头饰、小猪尾巴。

  2.各种小猪神态图片,贴有点子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供幼儿游戏时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幼儿听音乐自然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三只小猪》

  1.老师: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声音?

  捕捉幼儿在听音乐中的情绪表现,试问幼儿感受到的情绪。

  2.老师:你听到了小猪在干什么?

  三、观看情境表演

  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进行表演,表现出小猪盖房子时的情形。

  1.老师:小朋友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老师:小猪是怎么盖房子的?你看到的小猪们发生了什么事?先是怎么样的,后来是怎么样的?

  3.和幼儿一起讲出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4.师:我们表演的小猪盖房子和平时的盖房子有什么不一样?(是和着音乐来盖的。)

  四、尝试创编“盖房子”情景

  1.请幼儿创编盖稻草房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并注意体现出音乐的轻巧。

  2.引导幼儿创编盖木头房子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和着节奏做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盖砖头房子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和着节奏做动作。

  幼儿可用双手画圆的动作跟着节奏表现和泥的情景,当听到中间小猪的叫声时,可以做一些擦汗、蹭痒痒、休息的动作,也可让小猪们模仿抬水的动作,抬着和好的泥运到工地上准备盖房子用。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走的动作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当听到结束时小猪的叫声时,小朋友们可以重复做擦汗、蹭痒痒的动作,还可以将砖头摆好,做出边用抹灰板抹灰边放上砖头的动作,在音乐中充分体会盖房子的乐趣。

  五、表演游戏

  请幼儿戴上猪头饰、夹上尾巴,照着镜子,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小猪。

  1.请小朋友们先做猪大哥在三角形场地上盖稻草房(跟着音乐将报纸撕条成捆,盖稻草房子)。音乐停后,大灰狼来了,将房子吹倒了,小朋友们跑到猪二哥的木棍房子里(圆形场地)。

  2.再请小朋友们当猪二哥盖木房子(用报纸卷成筒状来盖木棍房子),要求小朋友在盖的时候动作上有些变化。音乐停后,大灰狼来了,将房子又推倒了,小猪们跑到猪小弟盖的砖头房子里(方形场地)。

  3.师:猪大哥怕麻烦,不想用力气,所以盖了稻草房,结果他的稻草房被吹倒了。猪二哥也不想走太多的路去找更坚实的材料,他盖的木房子被大灰狼推倒了。我们现在要学猪小弟盖砖房子了,找砖头要用很大的力气,还要走很远的路,我们怕不怕辛苦啊?怎么盖砖房子才不能被大灰狼推倒呢?(砖头和砖头要紧紧地相连,小猪们用胳膊做砖头,胳膊拉得紧紧的,非常有力,这样大灰狼就不会推倒了。)

  听着音乐,猪小弟盖起了砖房子,砖房子很结实。大灰狼来了又是踢又是推,可是怎么也推不开,怎么也踢不倒,就灰溜溜地走了,小猪们开心极了。

  4.活动结束:小猪们盖房子累了,我们休息吧。小猪们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睡去…

  【活动延伸】

  欣赏动画片:三只小猪。幼儿做自由表演。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9

  一、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本课歌曲《谁怕那只大灰狼》是一部动画片的歌曲,选自迪士尼神奇英语动画片《三只小猪》,是孩子们喜爱的内容。歌曲由上下两句构成,曲调简短,节奏明快,情绪活泼,表现了三只小猪无忧无虑的悠闲生活。采用听唱、范唱的方式教授歌曲,重点让幼儿掌握轻快、得意的情绪。通过创编小猪们盖房子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及小猪们盖房子时的不同动作,培养幼儿(幼儿食品)观察生活,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形体表演能力并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创编声音并加入歌谣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歌谣。通过创编声音,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养成倾听声音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创编小猪盖房子的动作并表演出来。通过讨论、表演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形体表演能力。

  采用策略:在学习歌曲部分,我采用图与歌词匹配的策略,帮助幼儿掌握歌词的结构和内容。

  并采用层层递进和迁移已有学习经验策略,第一段歌词由老师带读,第二段请幼儿尝试说出歌词,第三段请幼儿直接尝试唱出来。在创编像声词环节,我采用符号提示的策略。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运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策略、退位策略、动画片的兴趣导入策略及点评激励策略。

  二、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感受歌曲中欢快的情绪。

  2、通过观察课件及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小猪们盖房子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及小猪们盖房子时的不同动作。

  3、在表演音乐的过程中与同伴合作商量。

  活动准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碟片。图谱一套,三只猪头饰,白纸、笔。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课件中的三只小猪。指导语:“上节课我们听了三只小猪的故事,今天老师请来了这三只小猪,我们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分别跟三只小猪问好。

  2、学唱歌曲。

  (1)观看动画片1``——2``。指导语:“猪老大是用什么盖的房子?老二呢?老三呢?我们来听听猪老大是用什么盖房子的?”教师边出示第一段图谱边念歌词。(我用稻草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稻草盖房子,哈哈哈哈哈。)

  (2)教师范唱。“你听到了什么?猪老大还会一边盖房子一边唱歌呢。

  (3)幼儿学唱。提问:“这幅图对我们学习歌曲有什么帮助?”“我们试着来看图学唱这首歌。”

  (4)出示木头的图片,提问:“老二用什么盖的房子?”出示第二段图谱,“你们能看着图自己念出歌词吗?”幼儿念歌词:我用木头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木头盖房子,盖房子,哈哈哈哈哈。“猪老二也想唱歌了。”

  (5)出示“砖头”的图画并提问:“老三用什么盖的房子?”出示第三段图谱,“你们能直接看着图唱歌吗?”

  (6)两段歌曲连起来唱,指导语:“把三只小猪的歌连起来唱一遍,你们会不会呀?

  3、创编动作。“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里面,猪老大盖稻草房子时做了什么动作?”“怎么盖木头房子的呢?”“怎么盖砖头房子呢?”固定幼儿创编的动作,边唱边表演动作。

  4、创造声音。用声音模仿三只小猪盖房时发出的不同声音。

  (1)老大用茅草盖房子,大家想一想,茅草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幼儿可能出现的答案:唰唰唰、嚓嚓嚓、沙沙沙……教师:好,现在我们用一个声音来代表老大盖房子时发出的声音,把这个声音加入歌曲当中去。我用稻草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稻草盖房子,盖房子,sh sh sh sh sh。教师拿一张白纸画出sh sh sh sh sh,盖在哈哈哈哈哈的上面。幼儿唱加入像声词的歌。

  (2)木头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唱加入像声词的歌。

  (3)砖头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唱加入像声词的歌。

  (4)把三只小猪的新歌连贯起来唱。

  4、表演歌曲。

  (1)讨论:我们分成几个角色来表演这个故事?老大出场时唱什么?狼要干什么?(练习吹的动作),草屋倒了,老大怎么办?老二怎么表演?狼吹不倒老三的砖房子,最后逃走时,小猪们很高兴,可以唱什么?

  (2)连贯表演。选四个表演组,分别表演三只小猪和大灰狼,将三张椅子套上猪老大、老

  二、老三的头饰,分散在活动室的三块,当作小猪的家。教师在狼吹房子时加上鼓声增加气氛。

  (4)表演小小音乐剧──三只小猪。歌曲:三只小猪 1=d 4/4 5 3 1 5 5 4 3 2|4 3 2 3 2 1|5 3 1 5 5 4 3 2|4 3 2 5 1 0|| 我用稻草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稻草盖房子哈哈哈哈哈

  我用木头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木头盖房子哈哈哈哈哈 我用砖头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砖头盖房子哈哈哈哈哈

  活动反思:这首歌曲经过了设计、试上、反思、修改这样一个过程。

  一、在歌曲学唱过程中,三段歌曲调相同,歌词只有一个地方变化,是较简单的,在引导孩子学习时,第一次设计我的提问相同,对孩子来说没有挑战性,第二次我就注意采取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让孩子迁移第一段、第二段的学习方式,第三段学习时能不经过念歌词直接学会唱歌曲。

  二、在课的整个环节设计中,第一次设计时我采用了学习一段歌词,紧接着编动作,再学习一段歌词,再编动作,孩子感觉要记住的东西太多,负担很重。在修改过的设计中,我采用先全部学会歌曲,再创编动作,再加创编象声词,最后表演的几个层次,环节就变得清楚,孩子学起来也轻松。

  图谱的重新设计。第一次的图谱,我每段用了一张图来表示歌词意思,孩子不清楚歌曲的结构,改过后的图谱为:这样孩子就很清楚地学会了。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0

  一、教学目的:

  1、让幼儿对故事图片有个感官上的'认识,培养其语言复述能力和理解能力。

  2、在看看、听听、玩玩、讲讲等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故事的理解和认识。

  二、准备:

  图书(人手一册)、录音、纸偶、桌面玩具(立体、平面)

  三、过程:

  1)幼儿自己阅读。

  幼儿阅读图书,教师观察。

  幼儿主动提问。

  有什么地方不懂可以来问老师。(幼儿提问,其他幼儿能回答的尽量让幼儿回答)

  2)老师准备问题:

  三只小猪本来是住在哪里的?

  妈妈为什么要叫小猪们出去自己盖房子?

  什么叫草屋?

  砖屋是用什么做成的?

  大灰狼从烟囱里爬进去,猪兄弟们为什么要害怕?

  3)围绕重点讨论:

  你们觉得哪间房子最好?为什么?(巩固词:坚固)

  你们最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

  老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完整的书面语言。

  4)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逐一介绍游戏内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1

  设计意图

  对于幼儿来说,规则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如果单纯的教学是十分枯燥的。孩子没了兴趣,目标也很难达到。要让课堂变有趣生动吸引孩子,教师在上数学活动时应从教具、语言、情景创设到引导的方向来吸引孩子。《三只小猪》这个故事幼儿已经很熟悉了,对故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可以很好的把故事里的对白很好的讲述出来,我希望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不仅仅是对猪的熟悉,也可以融入故事中,来扮演的角色从中知道做事不要图省力这个生活道理,由此设计这次游戏。

  一、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三只小猪》的表演游戏,从中体验表演带来的快乐。

  2、鼓励幼儿能运用形象的语言、动作、表情大胆进行表演。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地合作游戏。

  二、活动准备:

  1、猪妈妈、猪老大、猪老二、猪小弟、猪爸爸、大大狼的头饰若干各,和优秀奖章若干各。

  2、物资材料准备;

  一些足够幼儿使用的小的泡沫,若干放小的泡沫地的小篮子若干个、废旧的牛奶箱搭建成草房、木房、砖房等等。

  猪妈妈猪、老大大、猪老二、猪小弟、猪爸爸、大大狼的服装和道具。

  3、环境准备;装饰故事背景。

  三、活动过程;

  一、以看表演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请个别幼儿表演《三只小猪》,教师提出看表演的要求:

  师:小朋友知道我们一会要玩什么游戏吗?你们喜欢玩表演游戏吗?

  师:在游戏之前,我先请小朋友来看精彩表演《三只小猪》,在看的时候老师我啊有两个要求:

  1、小观众要认真看他们的表情、动作

  2、认真的倾听角色的对话和语气,不打断、不影响别人,要做文明的小观众,你们可以做到吗?

  二、以讨论的方式,来回顾上次游戏的故事内容。

  师:刚才你看了表演你觉得怎么样?谁表演的好,好在哪里。

  师:大灰狼说话的语气和猪妈妈说话的语气一样吗?猪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说话语气又是什么样的?小猪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是害怕的表情,什么时候是高兴的表情。害怕时候是表情是什么样的?高兴的表情是怎样的?大灰狼的动作是怎么样?在做房子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呢?

  师小结:一会小朋友表演的时候也要注意动作、表情、都要做出来,还要注意说话语气,这样你也会表演的很精彩的`,也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小演员呢?

  三、提出游戏要求及场地的安排:

  (1)学会和同伴合作协商,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表演完要交换道具。

  师:小朋友表演一遍完了要记住交换道具,要学会和别人商量合作表演。知道了吗?如果遇到困难先自己想办法,或者是和同伴商量一起解决。

  (2)鼓励幼儿注意动作、表情、语气的表现。

  师:在表演时,我们要把我们最美的动作,最漂亮的表情,最好听的语气都好好的展现出来,这样的话我们就是优秀的小演员了。所以我们要加油哦!

  (3)教师介绍表演场地的安排。

  师:小朋友仔细听,今天我们分五组,先是小组表演,在是两组或三组表演,在是表演最好的几组上来表演给其他的幼儿,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想想今天自己要表演什么,自己想去哪一组,想演什么的角色。想好的小朋友可以自由到那个地方去表演了。

  四、情景表演、

  一、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引导幼儿用形象的语言、动作、表情进行表演。

  2、观察幼儿协商合作游戏的情况、场地布置的情况和收拾道具的情况。

  4、师幼互评,分享交流表演体验。

  1、制作表演评比表格。从动作、表情、语言三方面进行评比。

  师:先请第一组派一个代表来说,你觉得你们组上面三个哪个表演的是比较好?

  二、提出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并想办法解决。

  1、师:在游戏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如果没有解决,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一起来解决。

  2、师; 小朋友在玩游戏中一定有很多开心的事情,谁来和小伙伴们一起说一说,一起分享一下下。

  3、现在我们来评比谁是优秀小演员和优秀小组,希望在下次的表演中可以继续保持和进步哦“

  活动延伸;

  回家时和爸爸妈妈家里的人一起参与《三只小猪》,这个游戏,从中感受温馨快乐的表演

  大班音乐活动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2

  设计意图: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小班幼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集中的时间短,做事没有毅力,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提高,并且有了科学探究的初步意识。《三只小猪盖房子》这一故事既有探究房子结实的原因,知道做事不图省力,又有幼儿喜欢的人物和对话,适合表演。所以选择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2、乐于探究房子结实的原因,知道做事不图省力。

  活动准备:

  1、实物稻草、木头、砖。

  2、操作图一张,小黑猪、小白猪、小花猪、大灰狼、草房、木房、砖房图片各一张。

  3、师用大图书《小猪盖房子》

  活动过程:

  1、 师出示实物与幼儿谈话。

  (1)让幼儿说出实物名称:“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2)猜一猜:“这三种材料如果拿来盖房子,哪种材料盖的房子最结实?”

  (3)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2、 教师结合大图书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重点突出大灰狼三次撞房的不同结果。

  (1)三只小猪各选用哪种材料来盖房子?(在操作图上插入小猪与相应房子图片)

  (2)一撞草房:大灰狼最先要吃掉哪只小猪?小黑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在操作图上画出一个箭号)结果怎样?

  (3)二撞木房:小黑猪逃出草房边跑边喊: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让全体幼儿跟读)小黑猪跑哪去了呀?(小白猪的木房里)小白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重点突出撞两次,并在操作图上标出两个箭号)结果怎样?

  (4)三撞砖房:小黑猪、小白猪逃出了木房时边跑边喊: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让幼儿说),两只小猪跑哪去了?(小花猪的砖房)小花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重点突出撞了三次,并在操作图上画出三个箭号来表示)结果怎样?(头上撞出了三个疙瘩。)

  (5)消灭大灰狼:大灰狼很狡猾,它看到房顶上有一个什么?大灰狼接下来怎样做?三只小猪怎样对付大灰狼。

  3、 分析房子所用材料,帮助幼儿寻找砖房结实的原因。

  (1)师生共同数一数大灰狼三次撞房所使用的次数和结果。师问:为什么草房一撞就倒,砖房撞了三次也不倒?幼儿园的房子也是砖房,我们一起来推推看,(师生一起推墙,师再问:“难道在这三种材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

  (2)分析实物稻草、木头、砖。

  请幼儿上台来摸一摸、捏一捏、掂一掂,并说出感受,教师演示:折断稻草,用钉钉木头和砖,分清三种实物的硬度,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在这三种材料里,稻草最轻,木头较重,砖最重;稻草又细又软容易折断,木头虽不易折断,但是较软,砖头最硬最结实,所以,用结实的材料盖出来的房子才结实。”

  (3)教育幼儿做事不图省力。

  小猪在盖房子前曾问猪妈妈:用什么东西盖房子?妈妈是怎么回答的?从猪妈妈的话中,小猪知道砖房是最结实的,但为什么小黑猪、小白猪没有选择砖来盖房子(稻草木头轻图力气),这样做的结果是:险些被大灰狼吃掉,看来做事老想着怎么省力是不行的,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幼儿园是用稻草或木头建成的,那样会怎样呢?

  (4)如果你要盖房子,你将选用哪种材料?记得小花猪是怎样盖砖房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音乐:盖房子)。(活动结束)

  课后反思:

  《三只小猪》是近期我们中班组在五月份开展的主题《我们是建筑工人》中的一个课程内容。在教参中给这个教学内容定义的'是“语言”领域的范畴。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故事,在爸爸妈妈的熏陶下,现在中班的孩子对这个故事已经是相当的熟知。

  在故事的最后我提问:你喜欢谁?为什么?很多小朋友都说喜欢嘟嘟,理由不尽相同。有的说嘟嘟很会动脑筋,有自己的想法,建造砖房是最坚固的;有的说嘟嘟很有定力,当呼呼和噜噜去找嘟嘟玩时,嘟嘟没有被诱惑,坚持自己的目标,认真造好自己的砖房;有的说嘟嘟遇事冷静,不慌张,当大灰狼来抓它们时,嘟嘟冷静地想到了好办法,巧妙地对付凶恶的大灰狼。原来在嘟嘟的身上有很多的优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对于孩子的回答我都依依进行了肯定。在活动中,发现我们的孩子在整个课堂上的思维是活跃的,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觉得孩子在语言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很重要,教师要给予肯定。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3

  活动目标:

  1、能看懂图片的意思学着边看边讲述故事。

  2、通过故事知道以后再做事前,要动动脑筋,不能图省力。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大图书

  活动过程:

  一、图书的第一幅图片,幼儿自由讲述,图画里画着三间房子:小草屋、小木屋、小砖屋,你觉得哪间屋子结识呢?

  二、教师讲述,三只小猪离开妈妈各自去盖房子,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心思。

  1、大猪怎样想的,这样想法对还是不对吗?

  2、二猪怎样想的,这样想法对还是不对吗?

  3、三猪怎样想的,这样想法对吗?

  三、接着看图书,房子盖好后,发生了什么事?

  1、谁来了?大猪的房子怎样了?它怎么办?

  2、二猪的房子怎样了?它们怎么办?

  3、最后他们躲在谁的房子里,三猪的房子安全吗?

  4、为什么三只小猪最后都没有被大灰狼吃掉?

  四、完整听故事一遍。给故事取个名字

  五、幼儿自由讲述,想一想,你们喜欢那只小猪?为什么?以后做事前,要向它学习什么?

  活动反思:

  本活动结合了辅助教具课件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幼儿能大胆的说,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动静搭配合理,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发展。本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连贯性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砖房子最结实的道理。

  2、能大胆地回答问题,也能大胆地想象故事。

  3、积极参与小猪盖房子的活动,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视频、房子、猪、大灰狼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儿歌《小兔子盖房子》导入。

  提问:小兔子盖了一间怎样的房子?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房子?

  二、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提问:

  1、故事里有谁?他们用什么材料盖了一间怎样的房子?

  2、盖好房子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3、为什么大灰狼能摧毁大哥、二哥的房子?

  4、大灰狼有没有把砖房子吹到?后来他想了什么办法进入砖房子,结果怎样?

  通过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

  三、完整倾听老师讲述故事

  完整倾听老师讲述故事,提问:

  1、如果没有砖房子,三只小猪会怎么样?

  2、猪大哥、猪二哥经历了这次危险以后,他们会怎么做?你能想一个好办法来帮助他们保护自己吗?

  四、儿歌游戏

  帮助猪大哥、猪二哥一起盖房子。玩游戏"盖房子"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精选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三只小猪10-13

三只小猪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22

三只小猪教案03-03

《三只小猪》的教案09-28

幼儿园大班陶艺教案:三只小猪03-07

(合集)三只小猪教案12-10

语言三只小猪教案01-31

三只小猪的幼儿教案04-28

三只小猪教案(精选10篇)12-16

三只小猪中班游戏教案01-17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只小猪大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精选14篇)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

  大班教案:

  三只小猪

  三只小猪造房子

  活动目的:

  1、养成在活动中认真听,仔细看的习惯。

  2、通过看和听这则故事,能懂得其中蕴涵的道理。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我带来了《三只小猪》的.故事,我们一看!

  2、完整播放《三只小猪》的多媒体课件

  请幼儿说说故事中讲了什么事情?

  老大(老二、老三)造了什么材料的房子啊?

  3、分段播放

  不同材料房子的特点是什么?谁的房子最坚固?

  4、再次完整地感受整个故事

  小猪的房子盖好了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

  活动延伸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合作演绎这个故事。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粘贴的方法装修金色房子的屋顶、墙面等部位。

  2、能用折叠、填画等方法布置打扮屋子周围的景物,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房子模型三间、浆糊、稻草、木质纸张、砖型纸张贴面,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回忆故事。

  提问;《三只小猪》中小猪们分别造了三间怎样的房子?

  二、分析不同的房子的构成,演绎不同房子的装扮。

  1、了解不同房子的构建特点与材料

  2、提问:

  (1)建造草房需要哪些材料?怎么装扮上去?

  (2)建造木头房子需要哪些材料?我们可以怎么来装扮?

  (3)砖房和其他两间房子有什么不同,真的用砖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替代?

  3、幼儿个别尝试演示给不同的房子进行装扮。

  师:这里有三间房子的空壳,请三只小猪选择不同的材料分别来装扮一下。

  三、幼儿集体参与装扮,体验制作装扮的乐趣。

  1、幼儿自选小黑、小花、小白猪不同角色,组建不同的工作小组参与不同的房子的建构装扮

  2、指导孩子粘贴砖房时横竖对整齐,把房子建牢固一些。

  3、提供盒子栏杆,鼓励一组孩子折剪树木、花卉等布置房子周围的景色。

  四、作品展示

  1、猜一猜,这是什么房子?你喜欢哪间房子,为什么?

  2、小组进行童话表演

  活动反思:

  作为特色内容之一的道具制作旨在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由于中班孩子的动手能力比较欠缺,虽然孩子也参与进行一些小制作和装扮活动,但是在童话表演过程中的大型道具往往更多是由老师包办替代的.,本次活动让孩子尝试通过老师半成品的提供,自己也能制作一些美观可用的道具,在激发孩子参与装扮的同时,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装扮的乐趣,我觉得这样的尝试很受孩子的欢迎,但是由于童话道具制作所耗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而我们活动的时间又比较紧,而中班孩子在合作分配活动中反应的能力弱等因素都制约了道具制作速度的快慢。

  我觉得集体道具制作装扮的尝试应该是为孩子打开了一种思路,制作如果以小组进行,老师参与辅导或许更容易获得成效。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内容,初步掌握故事情节。

  2、让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的动画片;故事图片;词汇字卡。

  活动重点:

  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难点:

  引导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活动过程:

  1、以音乐进场,组织小朋友观看多媒体电教。

  2、教师让小朋友坐好,并让小朋友欣赏《三只小猪》的故事。

  教师提问:小朋友看故事《三只小猪》时,看到了故事中都有谁?它们都做了什么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3、发散思维。

  (1)看故事时,故事中有那些动物?(三只小猪,呼呼、噜噜、嘟嘟……)三只小猪中怎么做的?做了那些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

  (2)做好房子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后来为什么草房子、木房子倒了,而砖房子没有倒?

  (4)最后大灰狼怎么样了?

  4、教师逐步出示《三只小猪》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逻辑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逐步出示图片。

  (2)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6、结合现实教育小朋友做勤快的人。

  7、教师: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嘟嘟是一个非常勤快的小猪,我们小朋友要向它学习,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做游戏,

  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勤快人的动作图片,在区域中展示,并学习,让幼儿学习做一个勤快人。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4

  游戏目标:

  1、积极参与表演,尝试与同伴构思想象新情节的表演,掌握各角色的对话及动作,合理运用道具进行表演。

  2、能发现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协商解决。并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听取别人对表演有帮助的建议,不断提高表演水平。

  3、在表演过程中,分工合作,完成角色任务,为观众提供周到的服务和细心的帮助。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游戏准备:

  自制草房、木房、砖房,鼓、自制头饰、衣服若干件。

  游戏过程

  1、分配角色、提出游戏要求

  师:今天小朋友插牌都选了什么角色?请你们先向大家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鼓励幼儿尝试解决。

  师:在上一次游戏中,有一个观众看了我们的表演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说我们4只大灰狼在吹那个风的时候风很小,不太像很大很大的风。那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像更大的风来了呢?需要什么道具?风可以做哪些动作?做风的小朋友什么时候上场什么时候下场?那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我们收集了一些东西等会试试能不能用得着。

  师:那等会团长在给大家开会的时候就可以商量一下这个风的问题,再给YY演出团的团员们提出一些要求。

  2、幼儿自由开会提出今天游戏规则和要求,并准备好道具、头饰。

  3、童话剧表演开始:

  1)团长宣布演出开始。

  2)表演。

  3)工作人员中场服务。

  4)结束表演,谢幕。

  4、师生共同点评今天游戏情况。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通过创编搭建不同的房子的动作,进一步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3、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4、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难点:感受乐曲诙谐的情绪,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三只小猪》乐曲磁带、小猪头饰、小猪尾巴。

  2、各种小猪神态图片,贴有点子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供幼儿游戏时使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自然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音乐《三只小猪》

  三、观看情景表演:

  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进行表演,表现出小猪盖房子时的情形。

  四、幼儿尝试创编“盖房子”情景。

  五、表演游戏

  六、活动结束:

  小猪盖房子累了,我们休息吧。小猪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睡去。

  教学反思

  1、《三只小猪》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故事,《三只小猪》的音乐给孩子们展现的就是故事的情节。音乐节奏鲜明,诙谐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口味。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情绪高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2、在盖房子的活动中,大家通过感受和游戏,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怕苦,怕累,更不能偷懒。

  3、教师在模仿小猪动作时,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只小猪,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带动和感染孩子。

  4、音乐活动是以比较开放的活动形式出现,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所以教师的应变能力很重要。要能跟的上孩子们的思路,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教师应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幼儿做出来的动作。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6

  活动目标:

  1.运用手捏、刻画、连接方法制作小猪和老狼,表现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利用辅助材料表现场景。

  3.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

  2.《三只小猪》的故事挂图。

  3.收集火柴盒、麻将牌、稻草等辅助材料。

  4.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故事挂图,复习对故事情节及三只小猪外形特征的认识。

  教师:故事中的三只小猪各是什么样的?它们最初住在怎样的房子里?后来住在怎样的房子里?最后住在怎样的房子里?为什么要一次次地搬家?

  ●通过对故事的回忆,幼儿对三只小猪、老狼的外形特征及三种不同房子的形象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后期创作

  2.教师交代活动内容:学习运用手捏、刻画、连接方法制作小猪和老狼,表现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1)幼儿讨论:准备做什么,怎样做。

  (2)要求幼儿大胆表述己的设想。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耳朵等细节处的连接。

  (2)引导先完成作品的幼儿运用辅助材料布置房子等其他场景。

  ●让先完成作品的幼儿运用辅助材料布置房子等场景,为幼儿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4.展示、幼儿作品。

  (1)请幼儿将作品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2)引导幼儿进行作品讲评。对外形特征把握得好、神态逼真的作品,教师进行有重点的评讲,对其他作品提出建议。

  ● 通过作品讲评,幼儿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看到与同伴的差距,特别是教师的点评使幼儿更清晰地感知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将有效地促进幼儿创作水平的提高。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7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尝试随乐表演故事《三只小猪》的基本情节——盖房准备、房子建造、大灰狼来了。

  2、在盖砖房子动作的基础上,尝试探索盖木房子和草房子的动作;在"大灰狼来了"的情境中,根据不同的小猪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3、锻炼快速反应和保持造型的能力。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

  2、物质准备:《三只小猪》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都有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吧,那最厉害的是哪一只猪呀?猪老三是怎样盖房子呢?今天我们来学学吧。

  二、初步感受乐曲,跟随音乐表现"猪老三盖房子"的动作。

  1、完整倾听音乐一遍,学习打地基、搬砖头的基本动作提问:小猪盖房子,用了哪些动作,怎么做?

  2、再次倾听,并随音乐做动作。

  提问:刚才猪老三造了四个房间,哪四个房间?

  3、再次倾听音乐,引导幼儿说说盖一个房间需要搭几个砖头。

  4、师幼扮演小猪盖房子的角色,尝试用打地基、搬砖头等动作表现音乐中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三、尝试创编"猪老大和猪老二盖房子"的动作,随音乐表现"小猪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1、启发幼儿依据木房子尝试自编盖房子的动作教师:猪老三的房子是一块砖一块砖的.往上叠,那猪老二的木板房子,怎么叠呢?

  2、随音乐表现"猪老二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3、启发幼儿依据草房子尝试自编盖房子的动作。

  教师:猪老二的房子是一块一块的木板往上叠,那猪老大的草房子,怎么叠呢?

  4、随音乐表现"猪老大盖房子"的故事情节。

  5、随音乐完整玩"小猪盖房子"的游戏。

  四、循环游戏教师:砖头房子盖得太结实了,大灰狼没辙了,看来只能换个地方去抓小猪了。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小舞台表演中可以继续巩固这个游戏,也可以根据角色来进行童话剧表演。

  活动反思

  1、《三只小猪》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故事,《三只小猪》的音乐给孩子们展现的就是故事的情节。音乐节奏鲜明,诙谐有趣,十分符合孩子们的欣赏口味。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够情绪高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2、在盖房子的活动中,大家通过感受和游戏,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不能怕吃苦,不能偷懒。

  3、教师的投入在活动中十分重要,教师模仿小猪动作不能忸怩作态,要把自己看成是一只小猪,和孩子们一样游戏,带动和感染孩子。

  4、由于这一音乐活动是以比较开放的活动形式出现,很多时候是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所以教师的应变能力很重要,要能跟得上孩子们的思路,并尽可能地走在孩子的前面,支持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教师在活动中应注意提升幼儿的表现力,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幼儿做出来的动作,同时规范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节奏。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8

  【设计意图】

  偶然的机会看了《三只小猪》配乐动画片,感受颇深。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笨拙可爱的人物形象及与故事情节发展紧紧相扣的跌宕起伏的配乐,令人捧腹。极富音乐语言的乐曲让我在脑海里把小朋友们都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猪……

  【活动目标】

  1.通过韵律游戏,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通过创编搭建不同房子的动作,进一步感受乐曲中跳跃顿挫的节奏。

  3.主动参与创编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三只小猪》乐曲磁带,小猪头饰、小猪尾巴。

  2.各种小猪神态图片,贴有点子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供幼儿游戏时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幼儿听音乐自然进入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三只小猪》

  1.老师: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声音?

  捕捉幼儿在听音乐中的情绪表现,试问幼儿感受到的情绪。

  2.老师:你听到了小猪在干什么?

  三、观看情境表演

  教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进行表演,表现出小猪盖房子时的情形。

  1.老师:小朋友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老师:小猪是怎么盖房子的?你看到的小猪们发生了什么事?先是怎么样的,后来是怎么样的?

  3.和幼儿一起讲出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4.师:我们表演的小猪盖房子和平时的盖房子有什么不一样?(是和着音乐来盖的。)

  四、尝试创编“盖房子”情景

  1.请幼儿创编盖稻草房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并注意体现出音乐的轻巧。

  2.引导幼儿创编盖木头房子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和着节奏做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盖砖头房子的动作,教师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动作夸张升华,和着节奏做动作。

  幼儿可用双手画圆的动作跟着节奏表现和泥的情景,当听到中间小猪的叫声时,可以做一些擦汗、蹭痒痒、休息的动作,也可让小猪们模仿抬水的动作,抬着和好的泥运到工地上准备盖房子用。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走的动作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当听到结束时小猪的叫声时,小朋友们可以重复做擦汗、蹭痒痒的动作,还可以将砖头摆好,做出边用抹灰板抹灰边放上砖头的动作,在音乐中充分体会盖房子的乐趣。

  五、表演游戏

  请幼儿戴上猪头饰、夹上尾巴,照着镜子,把自己打扮成一只小猪。

  1.请小朋友们先做猪大哥在三角形场地上盖稻草房(跟着音乐将报纸撕条成捆,盖稻草房子)。音乐停后,大灰狼来了,将房子吹倒了,小朋友们跑到猪二哥的木棍房子里(圆形场地)。

  2.再请小朋友们当猪二哥盖木房子(用报纸卷成筒状来盖木棍房子),要求小朋友在盖的时候动作上有些变化。音乐停后,大灰狼来了,将房子又推倒了,小猪们跑到猪小弟盖的砖头房子里(方形场地)。

  3.师:猪大哥怕麻烦,不想用力气,所以盖了稻草房,结果他的稻草房被吹倒了。猪二哥也不想走太多的路去找更坚实的材料,他盖的木房子被大灰狼推倒了。我们现在要学猪小弟盖砖房子了,找砖头要用很大的力气,还要走很远的路,我们怕不怕辛苦啊?怎么盖砖房子才不能被大灰狼推倒呢?(砖头和砖头要紧紧地相连,小猪们用胳膊做砖头,胳膊拉得紧紧的,非常有力,这样大灰狼就不会推倒了。)

  听着音乐,猪小弟盖起了砖房子,砖房子很结实。大灰狼来了又是踢又是推,可是怎么也推不开,怎么也踢不倒,就灰溜溜地走了,小猪们开心极了。

  4.活动结束:小猪们盖房子累了,我们休息吧。小猪们伴着舒缓的音乐渐渐睡去…

  【活动延伸】

  欣赏动画片:三只小猪。幼儿做自由表演。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9

  一、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本课歌曲《谁怕那只大灰狼》是一部动画片的歌曲,选自迪士尼神奇英语动画片《三只小猪》,是孩子们喜爱的内容。歌曲由上下两句构成,曲调简短,节奏明快,情绪活泼,表现了三只小猪无忧无虑的悠闲生活。采用听唱、范唱的方式教授歌曲,重点让幼儿掌握轻快、得意的情绪。通过创编小猪们盖房子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及小猪们盖房子时的不同动作,培养幼儿(幼儿食品)观察生活,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形体表演能力并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创编声音并加入歌谣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歌谣。通过创编声音,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养成倾听声音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创编小猪盖房子的动作并表演出来。通过讨论、表演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形体表演能力。

  采用策略:在学习歌曲部分,我采用图与歌词匹配的策略,帮助幼儿掌握歌词的结构和内容。

  并采用层层递进和迁移已有学习经验策略,第一段歌词由老师带读,第二段请幼儿尝试说出歌词,第三段请幼儿直接尝试唱出来。在创编像声词环节,我采用符号提示的策略。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运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策略、退位策略、动画片的兴趣导入策略及点评激励策略。

  二、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感受歌曲中欢快的情绪。

  2、通过观察课件及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小猪们盖房子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及小猪们盖房子时的不同动作。

  3、在表演音乐的过程中与同伴合作商量。

  活动准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碟片。图谱一套,三只猪头饰,白纸、笔。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课件中的三只小猪。指导语:“上节课我们听了三只小猪的故事,今天老师请来了这三只小猪,我们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分别跟三只小猪问好。

  2、学唱歌曲。

  (1)观看动画片1``——2``。指导语:“猪老大是用什么盖的房子?老二呢?老三呢?我们来听听猪老大是用什么盖房子的?”教师边出示第一段图谱边念歌词。(我用稻草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稻草盖房子,哈哈哈哈哈。)

  (2)教师范唱。“你听到了什么?猪老大还会一边盖房子一边唱歌呢。

  (3)幼儿学唱。提问:“这幅图对我们学习歌曲有什么帮助?”“我们试着来看图学唱这首歌。”

  (4)出示木头的图片,提问:“老二用什么盖的房子?”出示第二段图谱,“你们能看着图自己念出歌词吗?”幼儿念歌词:我用木头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木头盖房子,盖房子,哈哈哈哈哈。“猪老二也想唱歌了。”

  (5)出示“砖头”的图画并提问:“老三用什么盖的房子?”出示第三段图谱,“你们能直接看着图唱歌吗?”

  (6)两段歌曲连起来唱,指导语:“把三只小猪的歌连起来唱一遍,你们会不会呀?

  3、创编动作。“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里面,猪老大盖稻草房子时做了什么动作?”“怎么盖木头房子的呢?”“怎么盖砖头房子呢?”固定幼儿创编的动作,边唱边表演动作。

  4、创造声音。用声音模仿三只小猪盖房时发出的不同声音。

  (1)老大用茅草盖房子,大家想一想,茅草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幼儿可能出现的答案:唰唰唰、嚓嚓嚓、沙沙沙……教师:好,现在我们用一个声音来代表老大盖房子时发出的声音,把这个声音加入歌曲当中去。我用稻草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稻草盖房子,盖房子,sh sh sh sh sh。教师拿一张白纸画出sh sh sh sh sh,盖在哈哈哈哈哈的上面。幼儿唱加入像声词的歌。

  (2)木头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唱加入像声词的歌。

  (3)砖头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唱加入像声词的歌。

  (4)把三只小猪的新歌连贯起来唱。

  4、表演歌曲。

  (1)讨论:我们分成几个角色来表演这个故事?老大出场时唱什么?狼要干什么?(练习吹的动作),草屋倒了,老大怎么办?老二怎么表演?狼吹不倒老三的砖房子,最后逃走时,小猪们很高兴,可以唱什么?

  (2)连贯表演。选四个表演组,分别表演三只小猪和大灰狼,将三张椅子套上猪老大、老

  二、老三的头饰,分散在活动室的三块,当作小猪的家。教师在狼吹房子时加上鼓声增加气氛。

  (4)表演小小音乐剧──三只小猪。歌曲:三只小猪 1=d 4/4 5 3 1 5 5 4 3 2|4 3 2 3 2 1|5 3 1 5 5 4 3 2|4 3 2 5 1 0|| 我用稻草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稻草盖房子哈哈哈哈哈

  我用木头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木头盖房子哈哈哈哈哈 我用砖头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我用砖头盖房子哈哈哈哈哈

  活动反思:这首歌曲经过了设计、试上、反思、修改这样一个过程。

  一、在歌曲学唱过程中,三段歌曲调相同,歌词只有一个地方变化,是较简单的,在引导孩子学习时,第一次设计我的提问相同,对孩子来说没有挑战性,第二次我就注意采取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让孩子迁移第一段、第二段的学习方式,第三段学习时能不经过念歌词直接学会唱歌曲。

  二、在课的整个环节设计中,第一次设计时我采用了学习一段歌词,紧接着编动作,再学习一段歌词,再编动作,孩子感觉要记住的东西太多,负担很重。在修改过的设计中,我采用先全部学会歌曲,再创编动作,再加创编象声词,最后表演的几个层次,环节就变得清楚,孩子学起来也轻松。

  图谱的重新设计。第一次的图谱,我每段用了一张图来表示歌词意思,孩子不清楚歌曲的结构,改过后的图谱为:这样孩子就很清楚地学会了。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0

  一、教学目的:

  1、让幼儿对故事图片有个感官上的'认识,培养其语言复述能力和理解能力。

  2、在看看、听听、玩玩、讲讲等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故事的理解和认识。

  二、准备:

  图书(人手一册)、录音、纸偶、桌面玩具(立体、平面)

  三、过程:

  1)幼儿自己阅读。

  幼儿阅读图书,教师观察。

  幼儿主动提问。

  有什么地方不懂可以来问老师。(幼儿提问,其他幼儿能回答的尽量让幼儿回答)

  2)老师准备问题:

  三只小猪本来是住在哪里的?

  妈妈为什么要叫小猪们出去自己盖房子?

  什么叫草屋?

  砖屋是用什么做成的?

  大灰狼从烟囱里爬进去,猪兄弟们为什么要害怕?

  3)围绕重点讨论:

  你们觉得哪间房子最好?为什么?(巩固词:坚固)

  你们最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

  老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完整的书面语言。

  4)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逐一介绍游戏内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1

  设计意图

  对于幼儿来说,规则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如果单纯的教学是十分枯燥的。孩子没了兴趣,目标也很难达到。要让课堂变有趣生动吸引孩子,教师在上数学活动时应从教具、语言、情景创设到引导的方向来吸引孩子。《三只小猪》这个故事幼儿已经很熟悉了,对故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可以很好的把故事里的对白很好的讲述出来,我希望在这次活动中幼儿不仅仅是对猪的熟悉,也可以融入故事中,来扮演的角色从中知道做事不要图省力这个生活道理,由此设计这次游戏。

  一、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三只小猪》的表演游戏,从中体验表演带来的快乐。

  2、鼓励幼儿能运用形象的语言、动作、表情大胆进行表演。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地合作游戏。

  二、活动准备:

  1、猪妈妈、猪老大、猪老二、猪小弟、猪爸爸、大大狼的头饰若干各,和优秀奖章若干各。

  2、物资材料准备;

  一些足够幼儿使用的小的泡沫,若干放小的泡沫地的小篮子若干个、废旧的牛奶箱搭建成草房、木房、砖房等等。

  猪妈妈猪、老大大、猪老二、猪小弟、猪爸爸、大大狼的服装和道具。

  3、环境准备;装饰故事背景。

  三、活动过程;

  一、以看表演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请个别幼儿表演《三只小猪》,教师提出看表演的要求:

  师:小朋友知道我们一会要玩什么游戏吗?你们喜欢玩表演游戏吗?

  师:在游戏之前,我先请小朋友来看精彩表演《三只小猪》,在看的时候老师我啊有两个要求:

  1、小观众要认真看他们的表情、动作

  2、认真的倾听角色的对话和语气,不打断、不影响别人,要做文明的小观众,你们可以做到吗?

  二、以讨论的方式,来回顾上次游戏的故事内容。

  师:刚才你看了表演你觉得怎么样?谁表演的好,好在哪里。

  师:大灰狼说话的语气和猪妈妈说话的语气一样吗?猪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说话语气又是什么样的?小猪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是害怕的表情,什么时候是高兴的表情。害怕时候是表情是什么样的?高兴的表情是怎样的?大灰狼的动作是怎么样?在做房子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呢?

  师小结:一会小朋友表演的时候也要注意动作、表情、都要做出来,还要注意说话语气,这样你也会表演的很精彩的`,也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小演员呢?

  三、提出游戏要求及场地的安排:

  (1)学会和同伴合作协商,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表演完要交换道具。

  师:小朋友表演一遍完了要记住交换道具,要学会和别人商量合作表演。知道了吗?如果遇到困难先自己想办法,或者是和同伴商量一起解决。

  (2)鼓励幼儿注意动作、表情、语气的表现。

  师:在表演时,我们要把我们最美的动作,最漂亮的表情,最好听的语气都好好的展现出来,这样的话我们就是优秀的小演员了。所以我们要加油哦!

  (3)教师介绍表演场地的安排。

  师:小朋友仔细听,今天我们分五组,先是小组表演,在是两组或三组表演,在是表演最好的几组上来表演给其他的幼儿,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想想今天自己要表演什么,自己想去哪一组,想演什么的角色。想好的小朋友可以自由到那个地方去表演了。

  四、情景表演、

  一、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引导幼儿用形象的语言、动作、表情进行表演。

  2、观察幼儿协商合作游戏的情况、场地布置的情况和收拾道具的情况。

  4、师幼互评,分享交流表演体验。

  1、制作表演评比表格。从动作、表情、语言三方面进行评比。

  师:先请第一组派一个代表来说,你觉得你们组上面三个哪个表演的是比较好?

  二、提出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并想办法解决。

  1、师:在游戏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如果没有解决,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一起来解决。

  2、师; 小朋友在玩游戏中一定有很多开心的事情,谁来和小伙伴们一起说一说,一起分享一下下。

  3、现在我们来评比谁是优秀小演员和优秀小组,希望在下次的表演中可以继续保持和进步哦“

  活动延伸;

  回家时和爸爸妈妈家里的人一起参与《三只小猪》,这个游戏,从中感受温馨快乐的表演

  大班音乐活动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2

  设计意图: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小班幼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集中的时间短,做事没有毅力,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提高,并且有了科学探究的初步意识。《三只小猪盖房子》这一故事既有探究房子结实的原因,知道做事不图省力,又有幼儿喜欢的人物和对话,适合表演。所以选择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2、乐于探究房子结实的原因,知道做事不图省力。

  活动准备:

  1、实物稻草、木头、砖。

  2、操作图一张,小黑猪、小白猪、小花猪、大灰狼、草房、木房、砖房图片各一张。

  3、师用大图书《小猪盖房子》

  活动过程:

  1、 师出示实物与幼儿谈话。

  (1)让幼儿说出实物名称:“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2)猜一猜:“这三种材料如果拿来盖房子,哪种材料盖的房子最结实?”

  (3)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2、 教师结合大图书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重点突出大灰狼三次撞房的不同结果。

  (1)三只小猪各选用哪种材料来盖房子?(在操作图上插入小猪与相应房子图片)

  (2)一撞草房:大灰狼最先要吃掉哪只小猪?小黑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在操作图上画出一个箭号)结果怎样?

  (3)二撞木房:小黑猪逃出草房边跑边喊: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让全体幼儿跟读)小黑猪跑哪去了呀?(小白猪的木房里)小白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重点突出撞两次,并在操作图上标出两个箭号)结果怎样?

  (4)三撞砖房:小黑猪、小白猪逃出了木房时边跑边喊: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让幼儿说),两只小猪跑哪去了?(小花猪的砖房)小花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重点突出撞了三次,并在操作图上画出三个箭号来表示)结果怎样?(头上撞出了三个疙瘩。)

  (5)消灭大灰狼:大灰狼很狡猾,它看到房顶上有一个什么?大灰狼接下来怎样做?三只小猪怎样对付大灰狼。

  3、 分析房子所用材料,帮助幼儿寻找砖房结实的原因。

  (1)师生共同数一数大灰狼三次撞房所使用的次数和结果。师问:为什么草房一撞就倒,砖房撞了三次也不倒?幼儿园的房子也是砖房,我们一起来推推看,(师生一起推墙,师再问:“难道在这三种材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

  (2)分析实物稻草、木头、砖。

  请幼儿上台来摸一摸、捏一捏、掂一掂,并说出感受,教师演示:折断稻草,用钉钉木头和砖,分清三种实物的硬度,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在这三种材料里,稻草最轻,木头较重,砖最重;稻草又细又软容易折断,木头虽不易折断,但是较软,砖头最硬最结实,所以,用结实的材料盖出来的房子才结实。”

  (3)教育幼儿做事不图省力。

  小猪在盖房子前曾问猪妈妈:用什么东西盖房子?妈妈是怎么回答的?从猪妈妈的话中,小猪知道砖房是最结实的,但为什么小黑猪、小白猪没有选择砖来盖房子(稻草木头轻图力气),这样做的结果是:险些被大灰狼吃掉,看来做事老想着怎么省力是不行的,小朋友想一想,如果幼儿园是用稻草或木头建成的,那样会怎样呢?

  (4)如果你要盖房子,你将选用哪种材料?记得小花猪是怎样盖砖房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音乐:盖房子)。(活动结束)

  课后反思:

  《三只小猪》是近期我们中班组在五月份开展的主题《我们是建筑工人》中的一个课程内容。在教参中给这个教学内容定义的'是“语言”领域的范畴。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故事,在爸爸妈妈的熏陶下,现在中班的孩子对这个故事已经是相当的熟知。

  在故事的最后我提问:你喜欢谁?为什么?很多小朋友都说喜欢嘟嘟,理由不尽相同。有的说嘟嘟很会动脑筋,有自己的想法,建造砖房是最坚固的;有的说嘟嘟很有定力,当呼呼和噜噜去找嘟嘟玩时,嘟嘟没有被诱惑,坚持自己的目标,认真造好自己的砖房;有的说嘟嘟遇事冷静,不慌张,当大灰狼来抓它们时,嘟嘟冷静地想到了好办法,巧妙地对付凶恶的大灰狼。原来在嘟嘟的身上有很多的优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对于孩子的回答我都依依进行了肯定。在活动中,发现我们的孩子在整个课堂上的思维是活跃的,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觉得孩子在语言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很重要,教师要给予肯定。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3

  活动目标:

  1、能看懂图片的意思学着边看边讲述故事。

  2、通过故事知道以后再做事前,要动动脑筋,不能图省力。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大图书

  活动过程:

  一、图书的第一幅图片,幼儿自由讲述,图画里画着三间房子:小草屋、小木屋、小砖屋,你觉得哪间屋子结识呢?

  二、教师讲述,三只小猪离开妈妈各自去盖房子,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心思。

  1、大猪怎样想的,这样想法对还是不对吗?

  2、二猪怎样想的,这样想法对还是不对吗?

  3、三猪怎样想的,这样想法对吗?

  三、接着看图书,房子盖好后,发生了什么事?

  1、谁来了?大猪的房子怎样了?它怎么办?

  2、二猪的房子怎样了?它们怎么办?

  3、最后他们躲在谁的房子里,三猪的房子安全吗?

  4、为什么三只小猪最后都没有被大灰狼吃掉?

  四、完整听故事一遍。给故事取个名字

  五、幼儿自由讲述,想一想,你们喜欢那只小猪?为什么?以后做事前,要向它学习什么?

  活动反思:

  本活动结合了辅助教具课件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幼儿能大胆的说,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动静搭配合理,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发展。本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连贯性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只小猪大班教案 1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砖房子最结实的道理。

  2、能大胆地回答问题,也能大胆地想象故事。

  3、积极参与小猪盖房子的活动,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视频、房子、猪、大灰狼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儿歌《小兔子盖房子》导入。

  提问:小兔子盖了一间怎样的房子?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房子?

  二、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提问:

  1、故事里有谁?他们用什么材料盖了一间怎样的房子?

  2、盖好房子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3、为什么大灰狼能摧毁大哥、二哥的房子?

  4、大灰狼有没有把砖房子吹到?后来他想了什么办法进入砖房子,结果怎样?

  通过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

  三、完整倾听老师讲述故事

  完整倾听老师讲述故事,提问:

  1、如果没有砖房子,三只小猪会怎么样?

  2、猪大哥、猪二哥经历了这次危险以后,他们会怎么做?你能想一个好办法来帮助他们保护自己吗?

  四、儿歌游戏

  帮助猪大哥、猪二哥一起盖房子。玩游戏"盖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