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1-12-10 09:54:12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下册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下册教案(15篇)

科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

  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

科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制订怎样搜集成长的证据活动计划。

  能搜集实物、寻找数据作为自己成长的证据。

  制作一套记录自己成长情况的简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搜集成长证据活动中,培养学生注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自觉、诚实地帮助他人。

  科学知识: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及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在不同年龄阶段发生的变化。

  难点:制作自己的成长简历。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健康检查记录。

  学生:学生幼儿、儿童时期穿戴过的鞋、帽和衣服、照片、成长日记、成长记录卡等。询问爸爸妈妈有关自己的成长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们的.成长变化:

  1、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观看教材第64页上的四张图片。

  2、讨论: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3、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长大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个问题的关系到学生制定搜集证据的计划,因此,很有必要讨论。主要是身高、体重、牙齿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学习、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

  4、有哪些事物或数据能证明我们在成长?

  二、制定搜集成长的证据的计划:

  1.讨论:

  ①我们应该着手搜集哪些方面的成长的证据呢?

  (身高、体重、牙齿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学习、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

  ②我们可以去哪搜集,怎样搜集到成长的证据呢?

  (服装、照片、影像、用品、玩具、成长日记、病历、免疫证……)

  2.学生分小组制定计划。

  3、交流小组的研究计划,小组相互评价研究计划。

  4、搜集到了证据之后,我们可以怎样分析自己在那些方面的成长变化?

  可以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分析,如:

  年龄身高(厘米)体重(千克)牙齿其他。

  (也可以把年龄一栏分成4个年龄段)

  三、布置课外活动:

  课外按计划搜集并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并提示学生向爸爸妈妈询问一些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一、汇报导入

  1、上节课布置了同学们课外搜集分析了成长的证据,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

  2、学生汇报。(先可以让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找一两个代表全班交流。)

  3、通过分析搜集到的成长证据,我们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二、制作自己的成长简历:

  1、我们了解了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变化,如果现在要你制作自己的成长简历,我们可以怎么做?

  (以卡片的形式呈现,可以利用以前的成长记录卡)

  2、成长简历上一定要有那些内容?还可以补充哪些内容?

  3、学生制作一个年龄阶段的。

  4、交流评价学生的成长简历。

  5、布置学生将卡片做成一整套,告知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需要用到。

  三、活动:人的一生变化。

  1.预测:从现在起,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还将发生什么变化呢?

  2、讨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除了身高和体重的变化外,我们还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呢?

  3、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和分析,填写下面表格:

  项目幼儿童年青年中年老年

  体力

  生活自理能力

  4、交流并评价学生填写的表格。

  5、讨论:通过比较分析,你觉得人在哪些阶段更需要别人的帮助?你准备怎样去帮助别人呢?

  四、阅读:人的寿命变化。

  学生阅读并思考:人的寿命为什么能不断提高?

  六、拓展: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了解非典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同学之间交流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现代人类的健康?

科学下册教案3

  【教学时间】第十三周下 【累计课时】2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xx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们认识:太阳虽然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但是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6、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xx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8、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9、讲解: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10、讨论: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说明: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之中!教师简单介绍红移现象。)

  二、充满活力的宇宙

  1、师: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和资料。

  (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5、小结:如同人体的细胞在新陈代谢一样,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同时,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的恒星在向外抛射物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宇宙充满了活力。

科学下册教案4

  此次骨干教师培训班有幸到镇海幼儿园聆听了两个教学活动,可以说受益匪浅,现在结合自己的见解对大班科学活动《铅笔宝宝》做以下评析。此次活动由一位阳刚的男老师——斌斌老师执教,教学语言较精炼,指令也比较明确,体现出了一位男教师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时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及积极的探究欲望。

  一、评选材

  教师能够从一支极其普通的,幼儿异常熟悉的铅笔入手,以如何使铅笔站立为主线设计这个科学活动,借用铅丝,让幼儿在与铅笔的互动中一步步提升,了解平衡这个知识点,应该说选材来源于幼儿生活,内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二、评目标

  在目标的制定上,教师能够统一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制定了知识目标:利用的材料感知物体的平衡与重量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在寻找保持物体平衡的方法中,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和操作中的感受;情感目标: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目标制订比较全面,也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三、评准备

  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准备了每人一支铅笔,在铅笔上,教师将铅笔分成三截,从上至下分别贴了蓝、黄、红三色的小贴贴;一根铅丝,铅丝的中间绕了一个圆圈,刚好供铅笔钻入又不会掉出来,两端向下弯曲;塑料夹子若干。教师让孩子们在自由探索后,找到使铅笔能够站立起来时铅丝在铅笔上的位置,利用小贴贴让幼儿明确地说出此位置——铅笔的底部。但是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紧张,并没有提出请幼儿在铅笔上贴着小贴贴的这些位置都尝试一下,违背了科学活动让幼儿大胆探索的原则。

  四、评环节

  此活动共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抛出问题,激发兴趣,以如何让铅笔站在手指上很好地调动了幼儿探索的`欲望。第二环节第一次尝试:借助铅丝,使铅笔站立。在此环节中,教师了事先准备好的绕了圆圈的铅丝,幼儿只需要将铅丝套进铅笔,然后上下滑动就可以了。在此环节中,教师比较急躁,没有让幼儿探索将铅丝套在铅笔的不同位置,而是在发现有一个孩子成功后,马上请他进行展示,请其余幼儿进行学习,因此,多数孩子都是在没有经过探索后就得到了结论。第三环节第二次尝试:利用辅助材料,使铅丝平衡。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是了夹子,而且在有个别孩子保持平衡后就请上来说明了理由,再一次剥夺了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

  五、我的建议

  此次活动只进行了15分钟,完全脱离大班幼儿的课程时间,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教师没有让孩子有充分探索的机会,教学活动内容偏简单。新《纲要》中提到,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教师应该给孩子大量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去操作,让幼儿自己去探究结果,而不是教师带领下的获知。

  1.增加难度

  作为大班的孩子,我觉得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将铅丝绕成实验需要的样子,因为铅丝弯的程度不同,平衡点也就不同,这就增加了探索的难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在第二次探索中,教师可以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尝试,寻找平衡点;或者记录表格,让幼儿进行记录、比较,为什么铅丝的一边夹了一个夹子,另一边却要夹两个夹子才能保持平衡。

  2.与生活经验相联系

  科学活动的最终导向是为生活服务,因此,在科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通常会进行延伸,与生活活动相联系。在此次活动中,平衡的原理其实和走钢丝、天平秤的原理是一样的,教师可以考虑回归于生活,让幼儿通过视屏了解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3.科学活动要进行

  科学活动是非常严谨的,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科学概念,因此在每个环节后,建议教师都要进行简单的,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科学下册教案5

  活动目标:

  1、观察充气过程,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2、能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活动准备:

  1、气球、塑料袋、游圈、打气筒等。

  2、轻松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幼儿和球宝宝一家随《去郊游》音乐入场——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今天我要带小朋友进行一次神秘旅行。在旅行途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一些困难。我们要一起想办法解决它,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响起快乐的音乐,然后才能继续前进。

  二、基本部分:

  (一)给物体充气——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变化。

  1、幼儿尝试给物体充气——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变化。

  2、猜想如果气球一直充气,气球会怎样?

  教师小结:给物体充气,物体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一直充气,物体会爆炸的。

  (二)游戏“变成充气的物体”——用动作表示充气前后的变化

  1、幼儿自己是充气物体——幼儿自己用肢体表现充气变大的样子。

  2、尝试用身体其它部位表演变大变小——进一步感受充气前后的变化。

  鼓励幼儿尝试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嘴巴、手)来表演变大变小的.形象。

  3、变稍大一些的气球——尝试体验合作,感受充气变大与破掉的情形。

  (三)幼儿变成一只气球——幼儿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漏气、越来越小的情形。

  三、结束部分

  随音乐变成大气球离场。

科学下册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二、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三、教学难点

  了解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四、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1.做个头发湿度计。

  2.小组合作来完成。

  3.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4.师生小结。

  5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6.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

  7.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8.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看云识天气

  1.回忆: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欣赏: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

  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3.猜测: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统计: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二、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组织学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学生描述: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2.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你们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作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科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

  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的评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

  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

  教学准备

  圆口容器、气球、塑料袋、棉布、牛皮纸、橡皮筋或胶带、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认识书中的各种乐器,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你会弹奏吗?

  告诉学生不同的乐器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并且声音的高低大小也不同

  二、活动一:做小鼓。

  1、用有圆形口的容器做鼓身,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橡胶薄膜、塑料薄膜、牛皮纸做鼓面,用橡皮筋和胶带将它绷紧在鼓身上敲击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

  以教师演示为主以技能训练为重点

  2、提问: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

  三、活动三: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1、让学生先欣赏一些同学做的小乐器。

  学生认乐器

  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与材料的`性质有关,材料不同乐器演奏的效果也不同

  2、布置制定小组计划

  试一试,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发出声音?怎样让小乐器发出高低大小不同的声音?

  布置讨论任务:对同学们制作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四、教师总结全课,制定小组计划。

  学生得出结论: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学生讨论 制定小组计划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

科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2.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科学知识

  1.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2.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3.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2: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3: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探究能力:

  层次 1:不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 2: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3 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教师:先出示降落伞下降的图片或录像。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降落伞可以把我们安全的从天上带回到地面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空气托住了降落伞。

  教师让学生讨论: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学生开始讨论:讨论过后组织学生在图上用箭头标出降落伞受到的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

  探索和调查

  教师:你们想自己制作一个降落伞吗?

  学生说:想。

  教师:先让学生分组根据具有的材料设计制作降落伞的方案。

科学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声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题目,改进生活。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教学预备:搜集有关声音作用、噪声危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进: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熟悉四周的世界。

  二、活动一: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

  1、观察图中的图片,声音告诉我们什么?

  2、讨论声音还有什么用处?把自己知道的与同学交流。

  3、什么样的声音令我们烦躁?

  三、活动二:减少噪声

  1、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2、讨论: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3、讲解: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至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路上图标(禁止叫嗽叭);耳机内放上厚厚的垫子;马路两旁种很多树木。

  讲解: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这是由于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科学实验证实:10米宽的树带能使噪声减弱30%,20米宽的树带可以使噪声减弱40%。

  4、提问: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

  五、拓展

  设计一个“无噪声书房”,用文字或图表示出来。

  设计前引导学生:设计前要考虑什么材料有利于减少噪声?地墙壁、门窗、地面等应选择什么材料?“无噪声书房”对四周环境有什么要求?

  五、总结全课

科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声音的'实验。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预备:课桌、水槽、砂纸、水、毛巾

  教学过程

  一、引进

  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活动一:你听到了吗?

  1、预备实验材料:课桌

  2、留意事项:轻轻挠、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提出题目:为什么离得远的同学反而能闻声?

  3、提问: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小组合作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是通过桌面传播的

  4、还有什么方法能够验证自己的解释呢?

  三、活动二:水能传声吗?

  1、提出题目:游泳的时候,头浸在水下能听到声音吗?

  2、实验:

  学生分小组自己设计实验

  全班讨论

  得出结论: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

  3、组织学生学习科学在线

  4、提问: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全班交流 得出结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四、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4 物体传声

  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

  声音可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可在气体中传播

科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性。能画出简单的设计图稿。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手机”视频(多媒体课件展示)

  2、回顾“手机”的发展史。(提问:看了上述图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引出本课的课题《艺术与科学》

  观看课件

  2、新课

  一、艺术与科学概念

  1、艺术: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美感,主要依靠激情和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揭示人类的.情感。(美观、愉悦、舒适)

  2、科学:科学强调客观规律,主要依靠理智和实验,以抽象思维为主,探索自然发展的规律。(实用、合理、便利)

  二、分析实例:

  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1、长信宫灯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长信宫灯美在什么地方?(神态、动作、色彩、缓解学生紧张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性。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教学课件

  造型)

  2、安济桥(赵州桥)

  教师实验,使学生更直观感受到拱形桥设计的科学性。

  3、蒙娜丽莎

  利用光学原理和油性原料进行绘画,逼真生动。(体现在绘画中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

  三、小组讨论总结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与科学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不断融合,协调发展。

  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欣赏图片,同桌讨论后说出安济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如:桥的简练、美观、古朴、对称美等。科学合理的设计如:拱形减轻桥的重量、利于排水等)。

  3、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认真思考。把刚才提到的设计不合理的例子重新设计。(例如:班级的桌子、椅子等)

  2、利用手绘线条的方法进行绘画。

  3、将设计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并让设计者说出设计意图。教师加以点评。

  4、小结

  艺术与科学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自古代人们就能认识到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的结合。到了我们现在那就更应该注意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只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艺术的学习。

  教学反思:

  略

科学下册教案12

  教案目标:

  1、掌握用果珍粉做果汁的方法。

  2、能仔细的观察果珍粉在水中的变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3、体验自制果汁饮料的快乐。

  教案准备:

  1、温开水、幼儿(幼儿食品)人手一把小勺、一份果珍粉。

  2、布小熊一只,创设环境“小熊的家”

  教案过程:

  一、激发幼儿做果汁的兴趣。

  1、出示小熊,以小熊请客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小熊邀请我们小(1)班的小朋友去他家做客,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开着小汽车出发吧!(听音乐幼儿开汽车去小熊家)

  2、来到小熊家,与小熊问好。

  3、师:今天小熊为我们准备了一份好吃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出示一杯果汁饮料)是什么果汁饮料?小熊只准备了一杯饮料,但我们小朋友有那么多,怎么办呢?

  (幼儿想办法)那我们一起来每人做一杯果汁饮料吧!怎么做呢?需要用到什么呢?

  (杯子、勺子、果珍粉、温水)(评:以去小熊家作客的形式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更易于幼儿接受。在宽松的活动氛围中,激发了幼儿制作果汁的愿望。)

  二、幼儿做果汁。

  1、引导幼儿观察材料,提出操作规则。

  先看看你们面前的杯子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喝一口尝尝有没有味道?(无色、无味)再看一看小碗里有什么?什么颜色什么样子?(黄色的果珍粉)师:有了这么多的东西,你会怎么做呢?(幼儿回答)提出操作要求,幼儿自已制作果汁。

  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做果汁,你是怎么做的?果珍粉放到水里后就怎样?

  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2、操作小结: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果珍粉倒入水中后就融化了,杯中的水变成黄色的了)(评: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自己观察材料,讨论制作果汁饮料的方法,然后自己制作观察其变化,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三、品尝果汁,体验自制果汁的快乐。

  1、请幼儿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

  2、你们喝的是什么?谁做的?

  (评:幼儿通过自己品尝亲手制作的果汁饮料,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以小熊的身份提醒幼儿果汁饮料里面有糖份,不能多喝。

  4、开着小汽车“回家”。

  延伸活动:

  1、带领幼儿做其他的果汁饮料,体验自已制作果汁饮料带来的乐趣。

  2、你还知道什么东西能融化在水里,一起动手试一试。

科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学生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研究计划表、教师搜集相关知识并制成资料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结合学生上一节课的猜想谈话导入: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这就需要我们开展研究进行验证。

  板书:《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二、计划与组织。

  1、学生分组商议,制定研究计划并填写好“研究计划表”。

  研究主题

  研究目的

  组员分工

  研究时间

  研究方法

  研究步骤

  活动要求

  2、集体交流评议,修改完善我们的研究计划。

  教师强调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是安全。

  三、事实与证据(课外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搜集证据的方法与途径。(采访、上查询、阅读书籍……)

  2、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搜集关于人类祖先生活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

  教师指导部分学生开展探究。

  3、学生写好。

科学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教学重点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动植物夹套保温泵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准备

  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LC型罗茨泵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二、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四人小组讨论。

  3、秋天气候的特征。

  4、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

  5、小组汇报。

  6、师生小结。

  7、在不同季CB系列齿轮油泵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8、小组讨论后汇报。

  9、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

  1、观察小动物。

  2、观察植物。

  3、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科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风化作用及地表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2、 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从而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3、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表岩石的变化。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教学准备:

  酒精灯、试管夹、玻璃、一杯冷水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资料,感受“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后回答:

  (1)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2)想象“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老年山脉”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2、推测:山脉的变化受到哪些自然力量的'作用?

  3、交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设。

  4、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模拟实验研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2、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认识风化作用。

  三、拓展延伸

  1、看图,认识蘑菇石。

  2、推测蘑菇石形成的原因。

  3、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测并写出实验报告。

【科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下册教案12-10

科学下册教案15篇12-10

科学下册教案(精选15篇)12-10

科学下册教案合集15篇06-17

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5篇06-17

科学下册教案(合集15篇)06-17

科学下册教案(集锦15篇)06-17

科学下册教案汇编15篇06-17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