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1-12-11 09:32:2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1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及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在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会学胜过学会,学会学习已成为幼儿园语言教育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和其他领域相结合,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为此,我特别设计了这个浪漫且充满温暖的语言综合活动“温暖”,通过为幼儿创造一个看、听、说的环境,调动幼儿爱说、愿说、爱做的欲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言及运用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理解散文内容,产生联想,感受被爱的幸福,以及奉献爱的快乐。

  3.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枫叶卡片若张,邮票一张,小纸条六张,邮筒一个,房子、火炉、棉衣、被子图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看、听、说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初步学会有表情地朗诵散文,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

  难点: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近一步拓宽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收礼物

  “咚咚咚…….咚咚咚……”一阵敲门声,一位邮递员叔叔送来一个大包裹请老师签收。原来是大风车栏目组为小朋友寄来的圣诞贺卡。

  (以此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设疑:挑战

  栏目组的叔叔阿姨说,我们需要通过六关才能得到这份礼物,这些考验题目就藏在这些小纸条里面,请依顺序打开。

  三、基本部分:感受温暖

  1.打开第一张纸条:请看看卡片上有些什么?并自己试着念念散文诗。

  圣诞老人、花纹、枫叶和散文诗……

  2.打开第二张纸条:老师朗读卡片上的散文诗,小朋友认真聆听,也可以跟着小声地念。

  老师根据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散文诗“温暖”,小朋友认真聆听也可以跟着一起小声地念。

  3.打开第三张纸条:

  冬天来了,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谁看见了枫叶?把它当做什么?

  最后怎么样了?

  教师根据情境发展出示相应的教具,让幼儿充分感受小动物们的温暖,并创设情境表演小动物们到枫叶里面的动作。

  4.打开第四张纸条:冬天来了,小动物们把枫叶当房子、棉衣、伞,来给自己温暖,你们是用什么使自己温暖的?

  教师启发幼儿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对应的一些图片。

  5.打开第五张纸条:我们也有很多物品或方法使自己在冬天感到温暖,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小动物换成自己,念一句话或散文诗,如“冬天来了,天冷了,我钻到房子里面挡霜冻”教师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学用散文诗的语言。

  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做相应的表演。

  6.打开第六张纸条:一起朗读散文诗,感受温暖。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那丝丝的温暖。

  在温暖中,幼儿得到了卡片。

  四、结束部分:传递爱

  我们温暖了,可是还有一些人却住在透风的房子里,他们没有足够的棉衣,棉被过冬,没有火炉烤……你们愿意和他们一起分享你们的.温暖吗?老师也愿意,我想把我这份礼物,这份充满爱和温暖的卡片寄给灾区的小朋友,希望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你可以把自己的心愿通过画画画出来,把我们的爱传递出去。

  教师指导,幼儿操作。送上自己的祝福,邮寄出去……

  活动反思

  活动以大风车栏目组为小朋友寄来圣诞贺卡为主线,通过欣赏感受散文的语言艺术美,

  感受被爱的幸福,以及奉献爱的快乐,这也正是本活动的目标。

  “温暖"不容易表达,所以活动设计中我注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多次运用情景表演让幼儿充分感受温暖,体现整合理念,努力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让孩子们懂得爱,懂得给与,和帮助,善待每一个人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失时机地有目的有意识地渲染和提升幼儿关爱情感的培养,才能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

大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各地风光雪景和家乡冬天的迷人景色,知道冬天的特征。

  2、通过探讨冬天“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冬日疑案”的告白,指导幼儿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

  【活动准备】

  冬爷爷头像一个,关于冬天的图片,故事视频,彩笔,青蛙、蛇、乌龟、刺猬动物图片若干,玻璃杯、玻璃片若干,热水。

  【活动过程】

  (一)冬天来了

  1、教师问幼儿,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

  2、冬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但是冬天到底在哪里呢?前段时间,老师布置大家开展寻找冬天的活动,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冬天,找到了吗?(贴冬爷爷头像)

  (二)寻找冬爷爷

  1、冬爷爷来了,你们看,他从北到难经过了哈尔滨、来到东北、来到黄山、来到玄武湖(展示图片)冬爷爷带来了多美的景色呀!

  2、冬爷爷也来到了我们家乡,你们有没有发现冬爷爷已经来了?

  3、介绍我见到的'冬爷爷。

  4、教师提出问题。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天气和气温又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周围 的变化。

  (三)、欣赏关于冬天的故事

  1、看图读故事

  黑猫警长是破案专家,这一次他又接到了报案,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2、看故事视频。

  3、我们一起来当黑猫警长的小助手。

  讨论:(1)《冬日疑案》中有哪些“?”(2)你能回答这些“?”吗?(3)想想怎样“破案”?

  (四)涂色——寻找“失踪者”

  1、指导幼儿按要求完成涂色,看看发现了什么?

  2、讨论:(1)冬天里青蛙、蛇、乌龟、刺猬等一些动物为什么要躲藏进洞里?

  (2)什么叫“冬眠”?

  (3)你知道哪些“动物怎样过冬”的知识?

  (五)巧破“白气”之迷

  1、过渡:看来这次不是“一只耳”干的坏事,那他嘴里的白气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

  2、按组分发玻璃杯、玻璃片,教师分组倒入热水,学生观察。

  3、考考你:想一想,为什么玻璃片上有水汽?

  教师小结: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十万个为什么”,只要我们小朋友能带着“?”去多观察就能寻找到答案。有些问题,我们还可以采用像刚才小实验那样的方法,来验证和揭示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都是探究问题、学习科学的好方法。

大班科学教案3

  活动准备

  每组一份报纸条,每人一个装水的大油瓶。

  一张大记录表,一支记号笔,三张已粘贴好的报纸。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积极思考,探索出不一样的变化方法。

  引导幼儿发现同样的一张纸条,通过改变形状,可以变得坚韧牢固。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活动过程

  1.观察材料,导入课题。

  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发散思维)今天,老师想用这张报纸条提起这个油桶,你们觉得可以吗?(出示表格、记录)(不可以)为什么?

  觉得不可以的举手,可以的举手。(统计人数记录)那就一起来试试吧。

  注意:

  (1)每个小朋友一次只能用一张纸条,用坏的纸条放到中间的篮子里。

  (2)只能用纸条提,手或身体都不能碰到油桶上。

  2.幼儿第一次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观察。

  如断了:想想办法,怎样让它更牢固些?

  如成功了:再想想有没有其它办法,也可以提起来?

  老师倒数5个数,你们拿好操作的纸条坐到前面的座位上。

  (2)集中讨论:

  刚才谁成功了?你是怎么做的`?(记录)还有谁也是这么做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那再来试一试,看能不能用其它办法,也将桶提起来。

  注意:这次只能用一只手提。

  3.幼儿第二次探索。

  (1)一种成功了,再试试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2)倒数5个数,拿好纸条坐到前面。

  (3)讨论:你用了什么办法也成功了?还有什么不同的办法?(记录)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不可能,现在通过尝试,我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卷、折、拧,把不可能成为了可能,真厉害!那到底哪种方法变出的纸绳最坚韧牢固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拉一拉。

  4.幼儿游戏。

  每个小朋友一张这样的纸条,想办法让它变得又长又牢固,然后找一个小朋友拉一拉,比一比,看谁的纸条最长最牢固,坚持到最后。

  还有谁想挑战老师的?下次活动继续探索。

  5.观看表演:纸绳秋千。

  两位老师拧纸绳。

  让一个小朋友坐在上面荡秋千。厉害吗?

  6.联系生活,拓展经验。

  你们知道吗,这种拧绳子的办法,有时还能救人呢。比如在发生紧急状况的时候,门口出不去,有人就用家中的床单或窗帘撕剪成一条条,然后拧成布绳连接起来,从窗口放下,顺着布绳爬下去逃走了。

大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2、初步了解噪音的危害,喜欢欣赏悦耳的声音,对声音感兴趣。

  3、知道制造噪音是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能避免听噪音。

  活动准备

  1、声音:切菜的声音,接水的声音等。

  2、准备容易发出声音的物品:铃鼓、装有黄豆的小瓶子。

  活动过程

  一、倾听声音。

  1、复习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在歌声中体会声音的美好与神奇。

  2、教师:声音的本领可大了,不仅能告诉我们谁来了,还能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

  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地用耳朵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二、触物游戏

  1、体验猜测声音的乐趣。

  教师:声音真是我们的好朋友,请你上来随便摸一样东西,并让它发出声音,小朋友要猜猜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请幼儿上前游戏,让其他幼儿一起听辨声音,并说说自己的听辨理由。

  三、操作活动,继续感受不同的声音,了解物体的振动会发出声音。

  1、教师:看!桌子上那么多的东西也都忍不住要发出声音了,可它一个人发不出,需要小朋友的'帮助。请你们去试试看,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让它发出声音的。

  2、请幼儿逐个用自己桌上的东西发出声音,大家一起听辨声音,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四、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1、组织幼儿倾听录音机中播放的不同声音

  切菜的声音

  马桶冲水的声音

  可怕的声音

  敲门声

  打雷声

  救护车声音

  台风

  2、说说自己喜欢听到什么声音?不喜欢听到什么声音?为什么?

  3、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听过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声音,特别是要谈谈听到不喜欢的声音时,是什么感觉?(不舒服、心烦、害怕等等。)

  五、介绍噪音的危害,教育幼儿避免听噪音。

  1、教师:不好听、乱糟糟的声音我们叫它噪音,噪音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害处。

  经常听噪音,耳朵会变聋,还容易得心脏病。

  2、引导幼儿积极讨论。

  小朋友如果到了有噪音的地方应该怎么办?(捂住耳朵,或者离开那里。)

  六、教师小结并鼓励幼儿学习控制音量的礼仪。

  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声音,上课发言要声音响亮是为了让别人听清楚;人多地方说话声音轻是为了不影响别人,不制造噪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场合来确定声音的轻或响。

大班科学教案5

  活动目的: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故事《隐身妙招》。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倾听故事《隐身妙招》。

  1、师幼一起倾听故事。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隐身妙招》,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对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说了什么?故事里有些什么动物?

  2、教师:听到了故事里有些什么动物?

  教师结合孩子的回答小结:故事里有大老虎、枯叶蝶,蜥蜴,青蛙。

  3、教师:老虎来了,小动物们都躲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老虎找不到他们?出自:大;考。吧"(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动物的防身妙招。这些动物用了一种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幼儿回答:躲起来。

  教师小结:对了,它们都躲起来,隐身。因为它们身上的衣服和周围环境的颜色很像。让自己身上的颜色变得与周围环境接近,把自己躲起来,让老虎发现不了自己。)

  4、结合图片观察与比较:看看枯树叶上有什么?枯叶蝶。(原来枯叶蝶同枯树叶一模一样)草丛里有谁?青蛙(原来绿绿的青蛙躲到了绿绿的草丛里)你们能看出蜥蜴在哪里吗?在泥土上(蜥蜴的皮肤和泥土的颜色是一样。)所以老虎找不到这些小动物。

  二、防身绝招。

  1、教师:原来,动物们都非常聪明,除了这些动物,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幼儿自由说,如变色龙、狐狸、壁虎、乌龟、刺猬。)

  2、教师小结: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啊,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每个都有自己的防身绝招,你知道变色龙、狐狸、壁虎、黄鼠狼自我保护的方法吗?现在我们去听听小动物的介绍吧!

  教师: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扮演各种动物的声音:如变色龙——变色,啦啦啦,我是神奇的变色龙,我身体的颜色能变,敌人来了我不怕;狐狸——装死,要是我遇到敌人,我会马上往地上一躺,来个装死,谁也不会吃掉我这只死了的狐狸(出示负鼠,负鼠也是装死)壁虎——断尾,我是壁虎,我遇到敌人我的尾巴会断掉,敌人就不敢碰我了。黄鼠狼——臭气味,哈哈,我要是遇到敌人,我会发出臭气味,敌人闻到臭气味就不敢靠近我了等等。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3、游戏:对错。

  教师:现在我要考考大家有没有记住这些小动物的防身绝招,老师出示各种动物图片,请你们举手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三、自我保护。

  1、教师:动物们都有保护自己的好方法来躲过危险,那我们小朋友在活动、游戏中,是怎样保护好自己的?——幼儿讨论、交流。

  2、教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些动物的防身绝招和保护自己的方法,相信我们会变的更聪明。在活动、游戏中,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好自己。

  反思:

  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使得教学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正由于这样的优势,计算机技术作为主要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正逐渐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它的参与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活动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由于幼儿自身特点——识字不多、知识面窄,他们获取知识的途经是比较单一的,往往是从父母、电视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家长的知识面也是有限的。这样就很难满足幼儿成长所需的知识量,影响了幼儿的发展。而互联网是一个信息资源系统,它蕴含着我们所需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资源,包罗万象。孩子们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网络上查找想要了解的知识,这样,在查找的过程中,孩子们和家长都从中学到了许多、许多以前不了解的知识。这大大地丰富了幼儿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使他们的知识面更为广泛,也为教师的活动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欲望。

大班科学教案6

  设计意图:

  这个时代是一个复制时代。从工厂里流水线上大批量的产品复制到复印机、传真机、电脑复制、再到生物克隆……如何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复制现象,并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呢?于是设计此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现象,尝试最简单的复制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家庭资源指导幼儿进一步探寻复制现象、填写问卷调查表,并就幼儿调查和收集到的内容,投放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操作和交流。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有趣的复制》,投影仪、电脑

  2、操作材料(分两次投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奖牌范例,提出任务要求。

  师:小朋友,幼儿园新年运动会就要到来了!今天,陈老师要请你们来为运动会做一件很重要的准备工作。

  提出要求:

  1、在指定时间内加工出许多和这个大小一样、圆圆的奖牌。

  2、给五分钟时间,时间一到就停止操作,数一数然后贴在展示板1上,坐回座位。

  幼儿自由制作。教师观察制作情况,提醒幼儿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对比、分析作品,引发对复制现象的关注。

  集体提问:你做了几个?引导幼儿对比,说出奖牌的制作情况。小结:这些奖牌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讨论:要是把这些奖牌奖给小朋友,他们会喜欢吗?有没有办法作出一模一样的奖牌?生活中是不是有许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你们在哪儿见过?

  三、观看工厂车间制作的录像,了解复制现象。

  提问:刚才工人生产产品的时候快不快啊?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做出这么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小结:小朋友都讲得很好,原来工人叔叔就是用机器、模具很快的做出了许多一模一样东西的,这种方法就叫做复制。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复制方法再次制作奖牌,体验复制带来的便利。

  师:我们可不可以也用复制的方法很快地做出许多一模一样的漂亮奖牌呢? 老师同样给你们五分钟时间,看这次做得是不是比上一次更快更好。

大班科学教案7

  活动名称:气球船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主动探究的愿望,并从中体验快乐。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让幼儿感受气球里的空气往外排出时会产生反作用力,探索吸管的不同与气球速度的关系。

  3、 学习做气球船,提高幼儿用透明胶固定气球和吸管的能力。

  活动准备:小河,吹好的气球一个,气球若干,剪刀,透明胶和吸管,毛巾。

  活动过程:

  1、 小实验“气球船”。

  ——小朋友们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气球)

  ——这些气球有什么不一样吗?

  ——今天老师想用这些气球小实验,看看他们在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 讨论幼儿观察的现象,教师总结。

  ——小朋友刚刚看到了什么?

  ——小朋友说的真棒,这些气球在水里,像小船一样能行驶,真好玩!老师给这些能行驶的气球起个好听的名字叫气球船好吗?

  3、幼儿尝试做气球船,教师给与引导和支持。

  ——李老师做得气球船好不好玩你们想不想做个气球船在水里玩一玩呢?通过刚刚小朋友们的观察谁能告诉气球船是怎样做的?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气球船的制作方法。

  ——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气球、吸管、透明胶、剪刀和毛巾。现在请小朋友上桌做一个漂亮的气球船放到小河里试一试。

  ——教师个别指导幼儿用胶带和放到水中引导幼儿观察速度不同。

  ——刚才老师做的气球船时小朋友发现了气球船有吸管排气才能在水上行驶,现在小朋友仔细观察水池中你做的气球船和别人的气球船有什么不同。(气球船的速度为什么不一样呢?)

  ——小朋友说的真好,吸管粗的跑得快,细的跑得慢。

  ——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说为什么气球插上吸管排气时就能在水中行驶呢?

  ——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我们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4、 放录像,师幼共同寻找“气球船”的原理。

  ——刚才我们看了录像了,谁告诉我你看到火箭是怎样升空的`?

  ——是靠向后排出气体才向前运动的。

  ——小朋友现在想一想我们的气球船为什么能在水里行驶呢?

  ——老师告诉你们,这两种现象是一个道理叫“动量守恒”。

  5、小结:师幼共同尝试做气球火箭。

  ——嫦娥一号运载火箭起飞了,他的起飞和小朋友做得气球船是一个原理,那小朋友现在想不想让你的气球船也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呢?我们试一试好不好?

  ——请小朋友到水里拿出你刚才做的气球船给他吹满气,捏住先不发射这次我们来个飞行比赛大家一起发射。

  ——幼儿吹气球

  ——预备齐——发射。

  科学活动:绳子的用途

  温州第四幼儿园:金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大班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 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的重要性

  2、初步培养环保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没有破的塑料袋人手一个

  2、每小组透明塑料瓶大小各一个,吸水手帕一块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啊,老师为你们来带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我的桌子上现在有什么。

  有半瓶水的大塑料瓶,两块一样的小手帕,和一个小的塑料瓶

  2、 不会湿的小手帕

  教师示范实验:

  1)将小手帕浸入水中,证明小手帕是吸水,会湿的。

  2)将手帕放入小塑料瓶中,压倒瓶子底部。再将小塑料瓶开口朝下压入水中。

  请幼儿猜测小手帕的结局

  3)拿出小塑料瓶,将小手帕取出,请个别幼儿上来亲手触摸看小手帕是否湿掉。

  3、是什么让小手帕不会湿

  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手帕没有湿。是不是什么东西把手帕保护住了呢?

  师:对,就是空气,这是不是告诉我们空气是看不见的。

  4、幼儿体验实验

  幼儿分组实验,体验空气压入水中的感觉,体验空气的存在。

  实验结束后,请幼儿谈谈有什么感觉(压下去要用力,从而感受空气)

  5、空气的味道

  分发干净的不漏塑料袋,请幼儿去教室里抓一袋空气回来。抓到后马上回到座位上,并且微微敞开塑料袋,让空气漏一点出来,闻一闻,看空气是否有味道。

  6、我们需要空气,干净的空气

  请幼儿想象没有空气的世界。

  挖掘幼儿对臭臭的'空气的经验,请他们讲一讲,在设想以后闻到的一直是这种臭臭的空气会怎么样。

  7、保护环境

  既然空气这样重要,没有干净的空气,我们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那小朋友可以做什么呢。

  保护植物,不乱认垃圾,提醒家长们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种植植物,爱护动物。

大班科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谈话让幼儿了解有关电池的一些小知识,认识电池的特征、正负极及作用,了解正确使用电池、检验电池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电动玩具若干,创设情境"电池专卖柜"。

  2、 实验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电池一节(新、旧),灯珠一个,电线一根。

  3、 电池模型图,说明图(安装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讨论认识电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儿,并且拨动开关,提出问题:玩具为什么不动?

  2、证实幼儿的猜测,引出活动的主题--电池。

  3、幼儿观察电池。

  4、结合图片巩固幼儿的发现,小结电池的基本特征,并认识正负极。

  二、掌握电池的使用方法

  1、装入电池,玩具不动,找原因。(幼儿讨论后回答)

  2、罗列幼儿的三种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验证。

  ① 电池装反了。措施:结合说明图,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安装方法,巩固正、负极知识,

  并请幼儿试装。

  ② 玩具坏了。措施:用快用完的.旧电池证明。

  ③ 电池没电了。措施:用新电池。

  三、通过实验,检验电池

  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电池里有没有电?

  2、幼儿探索性实验,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利用小电珠发光来检验电池有没有电。

  4、幼儿验证实验。

  5、小结。

  四、了解电池的作用和种类

  1、利用电池专卖柜介绍普通的电池和几种特别的电池。

  2、了解作用,让幼儿谈谈何处也要用电池,用到什么样的电池,并且从专卖店中找出它。

  五、游戏:配电池

  研究玩具需要几节什么样的电池,并从专卖店中配好、装好后,自由地使用电动玩具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认识螺丝,知道螺丝由螺杆和螺帽组成,了解螺丝旋转上升的特性。

  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螺杆和螺帽在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连接、固定物体,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以及观察分析的能力。

  3、了解螺丝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准备:

  1、每幼儿两块螺丝玩具,不同直径的螺丝。

  2、细铁丝、双面胶、透明胶、小细绳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螺丝的结构

  1、“今天,徐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有趣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请你们拿出前面的螺丝,看一看,玩一玩,试试能不能把它分开?”

  2、幼儿操作。

  3、集中交流。

  “螺丝能不能分开?你们有没有看仔细,螺丝长什么样子的啊?”(出示课件介绍螺丝各个地方的名称。)

  教师小结:这是一枚螺丝,这个可以拿下来像帽子一样的东西,叫螺帽。这个长的长长的东西,叫做螺栓。在螺栓上有一圈一圈的螺纹,有螺纹的地方叫做螺杆。除了螺杆上有螺纹,螺帽里面也有螺纹,因为有螺纹,所以螺杆和螺帽能够紧紧的咬合在一起。

  (二)玩螺丝,知道螺丝有匹配的特性

  1、老师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丝若干。

  “老师这儿有许多不同大小的螺栓和螺帽都混在了一起,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配对,用你们的巧手把螺杆和螺帽拧在一起,看哪组快。”

  2、幼儿操作,匹配螺丝。

  3、交流。

  “你们一组一共配对了几个螺丝啊?”(请幼儿介绍螺丝配对的方法)小结:我们给螺丝配对的时候,要选择一样大小的螺栓和螺帽,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拧不上去,螺丝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拧紧才算配对成功。

  (三)操作试验,总结螺丝作为固定连接材料的优点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螺丝,也和螺丝玩了一玩,现在,我给你们介绍一些其他的材料,他们是细铁丝,绳子,双面胶和透明胶。请你们选用篮子里的一种材料,把中间有孔的积木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好吗?”(游戏材料:螺丝、细铁丝、小细绳、双面胶和透明胶,放在四个容器里,幼儿分成四组,每人两块中间有孔的积木玩具。)

  2、幼儿操作。

  3、交流。

  “你用了什么材料来固定的?”(把5种材料固定的玩具分别展示出来)

  比较“我们来比一比,那种材料固定的最牢。”

  4、教师总结:用螺丝作为固定连接材料是最方便、真结实的,螺丝的本领真大。

  (四)寻找螺丝,进一步认识螺丝的.作用

  1、“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教室里或者别的地方,哪些地方是用螺丝连接固定的?”

  2、幼儿自由发言。

  3、小结。

  出示课件总结“螺丝被运用到了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我们的剪刀是用螺丝固定的,爸爸妈妈戴的手表里面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丝固定,我们的电视机中间用到了螺丝固定,爸爸的汽车上也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丝。今天我们回家,再去找一找,看一看,问一问,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了螺丝。除了我们今天用到的这种螺丝,还有什么样的螺丝?”

大班科学教案11

  设计意图: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的手指被刀子划破了,不久他的伤口愈合了,他发现新长出来的指纹和原来的指纹一模一样,就问我:“手指上的皮肤为什么有一道一道的纹路,而其它地方的皮肤没有呢?”

  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意识,科学的探索精神,我设计了此次活动《神奇的指纹》。

  活动主题:

  本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指纹的特征;观看录像了解指纹的作用;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等,充分调动每一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幼儿探究的愿望,保持了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究的热情,从而提高幼儿主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指纹的罗圈形状、数量不同,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2、了解指纹的三种类型及指纹的用途。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指纹画展。

  2、录像《黑猫警长》。

  3、放大镜、油印、白纸、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参观指纹画展,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看画展好吗?”(好)

  2、幼儿观看指纹画展,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画得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些画是用指纹印出来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外部特征

  1、教师提问:“你有指纹吗?指纹在哪里?”(指纹在手指肚上)

  2、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或是用油印将指纹印到纸上进行观察。并和同伴的指纹比较一下。(教师巡场指导幼儿观察发现指纹的形状、数量不同)

  (1)“你的指纹是什么样的?”

  (2)“你的每个手指的指纹都一样吗?”

  (3)“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朋友的指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小结:指纹的罗圈形状和数量都不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指纹;它是每个人的.特征之一。

  三、引导幼儿观察归纳指纹的三种类型

  1、让几个幼儿将指纹印在纸上,然后把纸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归纳指纹的类型。

  2、找出三种指纹类型,分别给他们起名字。

  (1)第一种叫弓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一把弯弯的弓箭一样。

  (2)第二种叫蹄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很象小马蹄子一样!

  (3)第三种叫涡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水流湍急的小旋涡一样!

  3、统计一下各类指纹的数量:有弓型纹的举手、有蹄型纹的举手,有涡型纹的举手(巩固认识指纹的三种类型)。

  四、观看录像《黑猫警长》,了解指纹的用途

  1、“指纹有什么用呢?请大家观看录像,看完你就明白了。”

  2、幼儿观看录像《黑猫警长》。

  3、提问:“黑猫警长是如何破案的?”(黑猫警长通过罪犯留下的指纹,找到的罪犯)

  4、教师小结:指纹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五、启发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

  1、“关于指纹你们还有哪些奇思妙想呢?”(指纹锁、指纹门、指纹冰箱、指纹钱包、指纹手机、指纹汽车……)

  2、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点子,老师希望你们能用智慧的钥匙开启科学的大门,为人类的发明创造做出一份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延伸活动:制作幼儿指纹身份证

  1、“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就像身份证,它只能代表自己,那大家一起来制作一个指纹身份证,好吗?(好)

  2、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教师巡场指导。身份证上有:幼儿姓名、性别、班级名称及幼儿指纹。

大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感知气温情况变化的兴趣。

  2、引导幼儿感受冬天气温的变化,探索水的形态变化与气温的关系。

  3、引导幼儿学习动手制作冰花、欣赏冰花,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矿泉水瓶、清水、细绳、花瓣、树叶、小石头等。

  2、温度计若干。

  活动过程:

  1.在天气不是很冷的时候布置幼儿回家制作冰花后,请带来冰花的幼儿讲讲怎样做的冰花,请没带冰花的幼儿讲讲为什么没带。让幼儿知道天气不太冷的时候室外是冻不出冰花的。

  “你的冰花在哪里做成的?”(冰箱里)

  “你为什么不放在院子里或房间里冻冰花”?

  “为什么院子里、房间里冻不成冰花”?

  (注:第一步先让幼儿感知气温是否适合冻冰花,不急于关注冰花的造型欣赏。)

  2、请幼儿带温度计到幼儿园,认识温度计后分别放在室内和室外,每天观察、记录气温的变化。

  3、在天气寒冷时再布置幼儿冻一次冰花,要求幼儿在室外冻。请幼儿观察室外温度到多少度时水会结冰。

  4、观看冰灯、冰雕的录像、图片,向幼儿介绍哈尔滨冰灯,为下一活动《不同地方的冬季》做知识铺垫。

  幼儿园科学、健康领域生成活动:卷起报纸做运动

  生成原因:

  “追、赶、跑、跳、碰”这一课程单元进行了刚一周,发现幼儿对于运动性的游戏十分感兴趣,孩子常常信手拈来,随意物件在他们的手中就能玩出许多新花样。上周结合海啸赈灾活动请幼儿收集相关资料,一张带来的报纸在林海韬小朋友的手中被卷成了小棒,海韬小朋友一边挥动着一边念念有词:“接球、过网……”,其他的幼儿似乎也来劲了,纷纷抢过报纸耍弄起来。缘于对“魔法绳”活动的思考,我设想,一张简单的报纸是否也可以象一根简单的绳子一样成为孩子既动手动脑又快乐学习的好素材呢?于是,我大胆地尝试了将报纸与运动主题结合在一起,生成了此活动,试图通过有趣的活动设计将运动与学习巧妙地融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折、卷活动中感知报纸承受力的变化。

  2、发挥幼儿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

  活动准备:

  1、用皱纹纸在地面布置成小河的情景。(4条小河)

  2、报纸足量,玩具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动物到了河边没法过河,哎,有张报纸,我们用它搭座桥让小动物过河吧!

  观察:立即有幼儿提出:“报纸那么软那么轻,小动物怎么过河呢?

  师:那你们想想办法吧!

  二、幼儿操作探索:如何帮助小动物过河。

  观察:幼儿两人一组积极地行动了起来。大部分幼儿都能很快地将报纸进行折叠,让其变得牢固,让小动物安全过河,并激动地跳起来:“我们成功了!”也有部分幼儿两张椅子的间距太近,不用折报纸就能让小动物安全过桥,经教师引导后才又做尝试。

  三、为了让幼儿折叠报纸的方法更多些(如瓦楞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独木桥小动物很害怕,怎样才能让桥变宽一些,更安全一些呢?”幼儿再度探索操作。

  观察:经过反复的尝试、引导,有幼儿折出了瓦楞状的桥、有栏杆的桥。

  四、尝试用报纸做运动。

  1、师提议:“不如我们用报纸来做操吧!”

  观察:拿着又大又轻的报纸做操,幼儿有些不满意,很快有幼儿将报纸卷成棒,于是大家都高兴地这样做,然后大家一起高兴地做棒操。

  2、师又提议:“既然报纸又可折又可卷,我们用它做材料,开个小小运动会吧!

  观察:孩子们很兴奋,回顾了暑期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比赛项目后,幼儿很快创造性地用手中的报纸玩起了这些项目:

  1、用报纸卷成棒,两头折叠让其站立,反复多个,当成跨栏的栏杆,幼儿学百米跨栏冠军刘翔越过栏杆,比赛跨栏。

  2、简永川小朋友用卷成的小棒当成杠铃,学石智勇练举重。

  3、洪屹威、郭正霖等四位小朋友将报纸团成球,用报纸小棒击球玩棒球游戏。

  4、还有幼儿将报纸折成一个面当成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玩球类游戏,另有幼儿玩起了击剑、跳高、跳水等项目。小小的纸棒在他们的手中妙用无穷,孩子们开心极了。有幼儿问:“纸棒可以带回家吗?”户外活动时他们又把纸棒带了去。

  备注:

  反思:

  这是一个科学与健康领域相结合的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非常地积极和兴奋。只是在前半部分的“造桥”活动中,教师的要求不够仔细明确,如椅子的间距、怎样叫安全过河等,以及教师对科学探索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度的把握,因此活动效果有些不尽人意。在后半部分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令教师十分欣喜,小小纸棒在幼儿手中玩出的花样让教师也感受了无穷的乐趣。更可喜的是那些平时不爱动、年龄小的幼儿也非常投入地参与了这些游戏。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看来,无论再小再简单的物品,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加以巧妙的利用和设计,就一定能成为孩子快乐学习的好素材。

大班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2、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米 土豆、泡沫、黄沙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 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口袋,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

  2、 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

  3、 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电线,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电线有什么用?

  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

  1、 电线会传电,有了电线可以使灯亮起来,可是今天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

  2、 教师将电线弯曲成“o”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3、 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

  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电线来变魔术。

  2、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教师观察指导。

  3、师: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1、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电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电线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

  2、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

  3、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

  4、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其实除了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综合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

  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

  趣味练习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

  - 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

  - 在哪儿看到的?

  - 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

  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

  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

  【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

  3. 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

  - 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

  - 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

  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

  - 镜子里有几个球呢?

  5. 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 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

  【结束】

  6.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

  活动评价

  - 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科学教案

  设计意图: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 *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 *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一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二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

  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 *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

  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

  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 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大班科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小汽车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行驶的情况,知道过大的斜坡,会使汽车翻掉。

  2、通过实验记录养成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三人一组、板、积木三块。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 与幼儿讨论小汽车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跑的有快又远。

  (2) 介绍记录方法。

  2、幼儿进行操作。

  3、讨论操作结果。

  教师:大家看了活动,很有收获,也有一些想法想和您交流。我们边回顾边交流好吗?

  杨:先说说设计这次活动的起因。现在的孩子不论男孩女孩都有小汽车,都玩过小汽车。从他们拥有的汽车档次来说有遥控的、装电池的赛车、最差的也是回力车。车有很多玩法却很简单。在玩得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多少知识经验。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引起幼儿开动脑筋去玩,同时获得有关汽车、摩擦力、惯性等方面的经验。养成记录总结的习惯。

  活动回顾:师生进行讨论

  教师和小朋友进行讨论怎样使我们的小汽车跑得又快又远。

  生1:用力推小汽车就跑的又快又远;

  生2:在斜坡上小汽车跑得又快又远。

  教师:孩子讨论的气氛特别热烈,情绪高昂,师生互动起来。

  杨:因为,我觉得这个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有话可说。在和幼儿课前非正式活动的讨论中,幼儿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这一活动内容的已有认识。现在,所研究讨论的问题正是幼儿自己提出的,也是幼儿很想了解的。

  教师:这正是体现了您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幼儿感性趣的事物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活动回顾:介绍记录方法,尝试记录

  请小朋友把汽车跑得情况记录下来。

  师:没有到红线的在红线上打 √ ,没有到绿线的在绿线上打 √ ,超过绿线的在红旗上打 √ 。这个 × 表示什么呢?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这次翻车了,就要在 × 上打 √ 表示翻车。介绍积木的排列方法与记录结合起来。 红线 绿线 红线 绿线

  <<<123>>>

  教师:说实在的大班小朋友第一次尝试记录,大部分就能记录,很不简单。

  杨: 介绍表格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我在介绍的次序上做了简单的调整,从第二格红线开始讲起,逐步分析符号的意义,在和幼儿一同分析了前2格符号的意义后,让幼儿猜猜x符号的意义,增加了游戏的氛围也调动了情绪。特别是最后介绍圆圈的意义,运用排除的方法,带幼儿一次一次分析,帮助幼儿寻找最适合最正确的意义。这样幼儿的印象比较深,比较清晰。在第一次表格(较难)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更符合幼儿的水平。因此,效果较好。

  教师:一定要向您学习,学习您以孩子为中心的工作方法。因为第一次活动时,您发现了图表有问题,马上就进行了第二次修改。虽然部分孩子掌握的不尽如人意,导致我们老师对记录方法产生不同的意见。从这次活动中,我们发现只要从实际出发,挖掘孩子的潜力,就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再创造。

  教师:您现在觉得使用这张图表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杨:还有不足,横线标记,想改成竖线标记

  活动回顾:幼儿进行操作

  幼儿实际进行操作,教师在每组分别指导孩子,并且随时提醒幼儿记录,有问题时互相交流,使每个孩子都充分的活动。

  教师:孩子们玩尽兴了吗?愿意跟您回来进行讨论吗?

  杨:我觉得幼儿玩得很尽兴。因为,我给了他们充分的实验时间,大约有20 分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打断过幼儿的活动 。我给了他们活动时的自由空间包括活动空间和心理空间。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意外(没有考虑的)情况,我都没有给予否定或不理睬。始终是充满鼓励地说:“你可以试试”“再去拿一张记录表”“给你换一辆小汽车。”我始终认为教师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引导、激发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是科学实验活动的最高目标。即便这个问题是教师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也不知道答案的。

  教师: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您并未生硬干预,而是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幼儿学习的`行列中去,成为幼儿忠实的有能力的伙伴,与孩子一起探索、假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互相学习。我想我们老师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活动回顾:集体交流

  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记录图表,让幼儿指着自己的记录图表,说说在几块积木上跑的最快最远。

  生1:我是在搭第三块积木时,车跑得最快。

  生2:我是在搭两块积木时,车跑得最快。(这种回答最多)

  师:如果你们是小司机,喜欢在很高的斜坡

  上开车吗?

  生:喜欢。

  师:翻车也不怕吗?

  生:(情绪高涨)不怕。

  师:我们大班的小朋友都很勇敢,可是从很高的斜坡上掉下来会摔死的,车也会摔坏的。如果你出车祸,爸爸妈妈回伤心的,希望你们珍惜生命,不要在很高的斜坡上开车。

  教师:这一段交流促使孩子回顾、比较、梳理深化了记录活动,激发了孩子参与本次活动的热情。

  杨:在幼儿充分操作、记录的基础上,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结果进行小结。是希望幼儿把实验中的感性认识上升成理性的认识。用科学的方法推翻课前的假设——坡子越高车子跑得越快。并能把实验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自己今后的生活动中。

  教师:您是否设计了后面的环节“在很高的斜坡上开车……”

  杨:幼儿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但尊重孩子的想法是我的宗旨,尊重不等于赞同。因此,我首先肯定了幼儿的勇敢精神。再引导幼儿珍惜爱惜生命,进行安全教育。这也是符合新纲要中的整合教育精神。把健康教育自然地结合进科学活动。

  教师:您在评价时,没有因为孩子们未按自己的思路回答问题而打断或不予理睬幼儿的讲述,而是引导幼儿珍惜爱惜生命,把安全教育融入到科学教育活动中。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杨:虽然有这个意识,也进行了尝试,但毕竟这是公开课中的意外情况,还是担心话题跑得太远,求稳的心态还是有的。

  教师:其实您还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出车祸了,爸爸妈妈会怎样?老师同学会怎样?这又是一个生成活动的好题材。

  活动回顾:教师的体态语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语调平稳,手势不多,随着内容进行有张有弛。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教师的手势作邀请状,而且不停地用手抚摩孩子让他们平静下来。

  教师:您的手势运用的特别好,使孩子能感受到爱、尊重。这充分体现您尊重幼儿、平等的对待幼儿的态度。

  杨:课堂气氛很热烈,幼儿经过充分的实验,都有很多信息想和老师、小朋友交流分享。这时请幼儿回答问题,点名已不能控制局面,因此,用幅度较大的手势,被请到的幼儿知道这请我。不知你们注意了没有,在我身边特兴奋的几个,我不听地摸他们的头提示他听听别人的意见。

大班科学教案15

  教学意图:

  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把吃剩的蟹壳带来,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为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螃蟹》。为幼儿提供进距离接触螃蟹的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

  3、勇敢探索,积累生活经验。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使幼儿掌握一些螃蟹生活基本常识。

  教学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每人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教学过程:

  1、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今天我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师:玩得快乐吗?(快乐)

  师: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师: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7、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以蟹螯为切入点,以蟹螯的功能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让幼儿与同伴尽情的观察与交流,让他们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人。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孩子,抓住他们的兴趣点,适时的点拨引导,这样才能激起孩子持续的探究欲望,发现有价值的探究点。

  教学点评:

  整个活动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小百科: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螃蟹是依靠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风》科学教案10-08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科学教案:分类07-04

大班科学教案:《种子》02-28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01-21

水大班科学教案11-06

空气大班科学教案11-21

大班科学教案《桥》10-09

大班《除水垢》科学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