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设计

时间:2021-12-16 11:23:4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的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与追求

  2.走进孔子的时代:时代不容、世人不解、弟子不信

  3.领会孔子的内心:有一个梦想、有一份责任、更有一份仁爱

  4.理解孔了精神的文化意义

  5.学会辩证分析孔子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在语录文本中感悟孔子孔子选择的不易

  2.深入理解孔子的精神世界和追求的悲剧性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预习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一下《楚辞·渔父》中的对话。

  ◆渔父:

  世人皆浊,何不淈gǔ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bū其糟而歠chuò其酾lí?

  ====与世推移 随俗浮沉====应变的人格精神

  ◆屈原: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mén者乎?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坚守节操 至死不渝====执著的人格精神

  2.在那个纷乱的年代里,我们敬佩屈原的精神。但是,你可知道屈原精神的源头在哪里呢?

  对,那便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二)了解伟人的追求

  1.解释“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含义。

  (明确:明知行不通,却还要去做。“而”是连词,表转折;“其”是代词,指代孔子做的事。)

  2.孔子的一生在做什么?追求什么?

  ●孔子一生(前551—前479年)

  ◆55岁之前,仕于鲁国====努力恢复鲁国的君臣之礼====计划失败

  ◆55—68岁,周游列国====努力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无人理睬

  ◆68岁以后,返回鲁国====收徒授业、整理典籍====培养治国贤才,让理解表于后世

  可见,孔子一生,“为政以德”是其政治主张,“克己复礼”是其一生的事业,乌托邦式的礼治社会的其社会理想。伟大的理解,伟大的事业。

  3.但是,孔子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完)矣夫!”

  由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明确:“凤鸟至”、“河出图”是太平盛世的预兆。孔子认识到,只有太平盛世才能实现理想,而春秋末期这样一个五霸争强、弱肉强食的乱世,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4.然而,孔子明知自己身处乱世,时代不容他,却依旧不懈地追求自己治世的政治理想,这是一种执著。

  (三)走进伟人的时代

  1.我们说,面对屈原的执著,渔父劝说他放弃,那有没有人劝说孔子,要他放弃呢?(有)有哪些人?(接舆等)

  2.在劝说中,他们对孔子的追求和执著持什么态度?

  (1)接舆:“凤兮!凤兮!何(为什么)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挽回),来者犹可追(赶上)。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危险)而!”

  孔子周游列国,在前往楚国途中遇到了楚狂接舆,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说了这番话。

  凤指谁?(孔子)为什么把孔子比作凤?

  (明确:凤凰是一种有德行的鸟,在天下太平时出现,而在乱世时隐藏不出。把孔子比作凤,表面上显得尊重,实际上是嘲讽孔子该隐退却不隐退,德行衰微。)

  (2)长沮:“是知津矣。”

  桀溺:“滔滔(动乱)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与谁)易(改革)之?且(并且)而(你)与其从辟人之士(志士)也,岂(哪里)若(比得上)从辟世之士(隐士)哉?”

  孔子在从楚国返回蔡国途中迷了路,派子路去问津(渡口),子路遇到了长沮和桀溺。长沮一看是孔子来了,曰:“是知津矣。”桀溺一看是孔子的弟子子路来了,说了以上这番话。

  人家问路,你却说“是知津矣”,这是一种什么态度?

  (明确:讥讽、刁难)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这是向孔了一行指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残酷现实?

  (明确:势单力薄,支持者、追随者很少,志同道合者少,根本难以实现理想,这是对孔子一行实现理想持怀疑态度。)

  (3)荷蒉者:“鄙(偏狭)哉,硁kēng硁乎!莫己知(知己)也,斯(这样)己(守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孔子在卫国弹奏一种叫“磬”的乐器,把自己的追求寄托在音乐之中,有一荷蒉者过孔氏之门,说了这番话。

  “鄙(偏狭)哉,硁kēng硁乎!”可以理解为主谓倒装。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态度?

  (明确:这表面上是对孔子音乐的批评,实际上是对其人生追求的批评。)

  3.但这些不理解都还是轻微的,比这更严重的是孔子周游列国途中曾多次遭到“甲士包围”,武装人员的暴力威胁,更甚的是还有人竟想要刺杀暗算孔子。世人的不理解,世人的排斥竟到了这种地步。

  4.孔子的弟子对老师的人生追求持什么态度呢?从文中找出来。

  子路:“不仕(做官)无义。长幼之节(礼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语气词)废之?欲洁(使动)其身,而乱(使动)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实践)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跟随孔子,有一次掉队了,遇到一个老人,老人留子路住宿,用酒食招待他,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会见子路,子路过后说了这番话。

  这表明,子路对老师的人生追求持什么态度?

  (明确:对老师的主张是赞同的,但对主张的实行是心存怀疑的,认为行不通。)

  4.时代不容他,世人嘲讽他、怀疑他、批评他,连子路这样一个与孔子朝夕相处的亲密弟子都不相信他,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深沉的悲凉与孤独。

  5.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让你回到那个时代,让你邂逅孔子,让你以一定的身份与他对话,你会怎么说?是劝说,是鼓励,是批评,还是……?

  6.学生准备发言,并各抒己见。

  7.孔门弟子中有没有支持者呢?(当然有)

  颜回:“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颜回如何支持孔子?

  (明确:颜回不愧为孔子赞叹的得意弟子,他不但理解老师的主张,还支持老师不心不懈追求的行为。但这样的弟子太少。)

  8.我想,即使整个天下都在反对他,孔子依旧还会坚持。我们不禁会问,孔子这样做的精神动力在哪里?

  (四)知晓伟人的内心

  1.学习14、21章节:注释关键字词,齐读并思考:叙述的是一个什么事件?

  讨:讨伐,带有正义性质。

  告夫三子:那

  以吾从大夫之后:因为

  之三子告:到,往。

  2.简述一个发生的事件。

  (明确;齐国大臣陈成子弑杀齐简公,孔子向鲁哀公禀告此事,并要求鲁哀公出兵讨伐陈成子,鲁哀公要陈成子报告给三子,孔子报告给三子,三子不同意。)

  3.有人说,孔子最后失败的结局是必然的,你怎么看?

  (明确:当时鲁国公室衰微私室强大,鲁哀公没有权力,帮不了孔子,而三桓贵族拥有实权,不会听孔子的。)

  4.这样的现实,孔子肯定知道,失败的结局,孔子肯定早已预料到。而且,孔子当时已71高龄,已告老在家。但是,孔子为什么还要去禀告?大家结合课文分析一下原因。

  (1)看一个字:“弑”

  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叫弑。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这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违背周礼的行为。

  春秋末期,由于公室衰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君最频繁的当属晋、齐两个国家,齐国的弑君事件主要集中在齐桓公几个儿子争王位时期。“陈成子弑简公”就发生在这个时候。这体现了“周礼”的礼瓦解、礼崩乐坏的现实。

  面对这种“弑”君的行为,孔当然要采取行动,以维护“礼”的神圣不可侵犯。这说明孔子一言一行都依礼行事。你看,孔子在禀告时,为什么“沐浴而朝”?

  (明确:表示对这件事的重视,对复礼大业的重视。)

  他为什么称陈成子不是陈成子,而是陈恒?

  (明确:直呼其名,表示对弑君者的痛恨。)

  这些都表明他对礼的虔诚,他的心中有一个梦想:克己复礼。

  (2)看一句话: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在禀告遭拒绝的情况下,他为什么重复说了两次?

  (明确:这是强调自己曾做过鲁国的司寇,仍属于士大夫阶层,身上肩负着一定的政治责任。“不敢不告”强调的正是这种责任。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孔子现在却是“不在其位,仍谋其政”,可见孔子身上对社会、对苍生强烈的责任意识。

  同时,在“不敢”中也包含了一种悲凉与无奈。他对残酷的现实看得很清楚,对事情的成败实际上不抱太大希望,但作为士大夫阶层,只是尽到一点责任而已,表现了孔子的一种无奈与悲凉。、

  (3)总之,孔子出于对残酷现实的深刻认识,对自己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早已心知肚明,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时时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凉。但是,他依旧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个梦想,一个实现包托邦式的礼治社会的政治理想;他的心中更有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对天下苍生念念不忘的责任,为此,他顽强执著,他义无反顾,知其不可而为之。

  5.由此,我们如何概括孔子的一生呢?

  他心存远志

  却生不逢时 志不得伸

  处处碰壁

  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他心寄苍生

  为一梦想 为一责任

  顽强执著

  他的一生是可敬的一生

  (五)评价孔子的精神

  1.当代国学大师柳诒yí徵这样评价孔子:“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他的思想,更在于精神。请举例说说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人也是类似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

  (明确:诸葛亮明知蜀国不可兴,阿斗不可扶,却依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千古;文天祥明知无力挽救国家,却用自己的死感动世人,证明了民族的血性与骨气。等等。)

  2.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已经沉淀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华夏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

  3.讨论探究: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明确:一分为二地分析,批判地继承。一看行为目的,是否为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二讲斗争策略,不作无谓牺牲。)

  (六)板书设计

  时代不容,世人不解:

  ◆接舆 ====嘲讽

  ◆长沮 ====讥讽

  ◆桀溺 ====怀疑

  ◆荷蒉者====批评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有一个梦想====

  克己复礼

  ◆有一种责任====

  不在其位仍谋其政

  ◆有一种无奈====

  没抱太大希望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狼教案设计07-29

《过秦论》 教案设计07-30

zhchshr教案设计07-30

背影教案设计07-29

海燕教案设计10-19

《祝福》教案设计07-30

《村居》教案设计07-29

《风筝》的教案设计08-25

《李时珍》 教案设计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