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案

时间:2024-10-06 11:32:32 教案 我要投稿

黄山奇松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山奇松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山奇松教案合集10篇

黄山奇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出示黄山全景图课件。

  同学们,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完黄山之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出示徐霞客诗句

  2、黄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让古今中外的许多游人如此迷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黄山奇松》,读通了课文,我们从中知道了那是因为黄山有四绝。哪四绝呢?(学生回答)

  出示第一段课件,齐读、理解。

  3、同样是四绝,人们为何对黄山松树特别偏爱呢?(指名回答)

  用因为所以说话

  这就叫情有独钟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欣赏黄山奇松吧。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

  出示玉屏楼图课件。

  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著名的奇松呢?它们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纲,自己读读课文第2小节。

  出示学习提纲课件。

  (1)站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

  (2)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分别用

  表示出来。

  (3)这三大奇松

  奇在哪里?在表示特点的词句下加小圆圈。

  3、交流学习成果

  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过度:这三棵松到底奇在哪呢?我们一一来学习

  板书:奇?

  学习迎客松部分

  1、出示迎客松图片

  瞧,迎客松已经在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课文里是怎样来描写迎客松的呢?迎客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请一个同学找出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老师的问题

  (出示句子)

  2、听了朗读之后,你觉得迎客松奇在哪里(指名说)

  (1)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怎样的枝干才是遒劲的?结合图片说说(枝干苍劲有力)

  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之奇

  指名读,齐读

  (2)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想象一下:迎客松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千多年里,迎客松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她的表现又怎样呢?

  *

  请做下列的填空:

  狂风来了,迎客松()

  暴雨来了,迎客松()

  电闪雷鸣,迎客松()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电闪雷鸣,课文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饱经风霜)

  请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

  虽然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

  多少风吹雨打,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

  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生命力之顽强

  指名读,齐读

  (3)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是一个什么句?(比喻句)

  把()比作()。(把斜伸出去一丛青翠的枝干比作好客的主人伸出的手臂)

  同学们可以伸出手臂,边做动作边反复读这段文字。

  指名读,齐读

  (学生做动作、读课文)

  远远望去,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伸出的手臂,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比喻。

  是啊,其实这就是迎客松(名称的由来)

  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一说

  想象:如果现在老师是宾客,在座的各位同学来演一演迎客松,说说在宾客到来时,迎客松会说些什么呢?

  3、如今,只要人们一提到黄山就会想到迎客松

  ,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黄山。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4、朗读课文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让我们怀着赞叹,喜爱之情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陪客松部分

  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陪客松)

  1、出示图片,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陪客松又奇在哪呢?

  2、绿色的巨人说明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过度:是呀,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正在陪同客人欣赏黄山风光呢!所以给它取名叫陪客松。

  3、指名读,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棵松,介绍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

  齐读

  学习送客松部分

  当游人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送客松)

  1、指名读送客松的句子,想想送客松奇在哪里?

  出示送客松图文课件,

  (1)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刚才学习的迎客松,比较这两棵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陪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从中不难发现作者观察非常细致,抓住枝干的特点来写,我们读读送客松的句子。

  (2)理解天然盆景

  为什么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

  什么是盆景?

  (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

  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

  (3)指名回答:谁来说说为什么叫他送客松?

  送客松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配乐朗读第二小节

  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小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三棵奇松,好吗?

  出示描写三松的文字课件

  配乐齐读

  总结:黄山松真是很神奇!(板书:?改!)

  学习课文写作方法

  文中描写的三种松树,其中迎客松写得比较具体,而陪客松、送客松写得比较简单,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是不是陪客松和送客松没有迎客松长得好呢?

  (习作时有详有略,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其实黄山松数量成千上万,形态不一,用一个词那就叫千姿百态。

  出示第3自然段课件。

  这样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你们喜欢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齐读

  2、黄山奇松的姿态仅仅是课文里介绍的这些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山松都有哪些姿态?

  出示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图片课件,

  3、发挥你的想象,仔细观察它们的姿态,试着给这些松树取名字,并说说理由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全文围绕一个奇字,为我们具体介绍了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作者用词贴切,比喻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带着赞美之情,来赞美一下黄山奇松!

  五、布置作业,总结延伸。出示作业课件。

  1、记一记把奇特的黄山松记在脑海里。

  2、找一找收集更多的关于黄山资料。

  (可以是黄山的来历;

  关于黄山的传说;有关黄山的诗词;有关黄山的名言;黄山风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人文景观;)

  板书设计:

  迎客松

  16、黄山奇松

  陪客松

  奇?(!)

  送客松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卧龙松的腾云驾雾,有凤凰松的展翅高翔,有团结松的簇拥相抱,有扇子松的娇小玲珑,有贴壁松的攀龙附凤,有蒲团松的厚重稳健,有黑虎松的虎虎生威它们有的倚岸而立,有的独钓寒江,有的悬空绝壁;它们有的亭亭如盖,有的尖削似剑,有的迎风展翅它们在风雨中碧如大海,在阳光下颜如翠玉,在大雪中状若珊瑚每一棵黄山松都是一处独立的风景,以各自独有的本色展示其个性的魅力。

黄山奇松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出示黄山图片,师:面对这茫茫的云海,嶙峋的怪石,苍翠的树木,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幻灯出示)

  2、▲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徐霞客

  3、通过前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你对黄山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说,引入欣赏“黄山四绝”图片,(点明:在四绝之中,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4、▲ 板书课题,指导读题并质疑。

  (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一下黄山松的奇美。先扫清字词障碍。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前期的预习和自身生活知识的积累,有效带动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合作探究,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

  誉 陡 屏 宾 屹 卧

  ①小组合作学习。

  ②提醒区别“宾”“屏”的读音

  2、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投影。

  (2)观察,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重点指导:卧、誉(引导分析笔顺、结构等)

  (3)师范写,学生描红。

  (4)听写检查,评讲。

  3、由词入句,指导朗读。

  (幻灯出示)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姿态优美

  饱经风霜 枝干遒劲 充满生机

  千姿百态 潇洒挺秀 神奇秀美

  ①各形式读,及时纠正。

  ②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4、我们试着将词语放回课文,一起来朗读课文。

  分节赛读课文(及时正音,指导读难读的句子)。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生字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体,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增强生字的记忆和运用。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生分段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

  2、师指导朗读。

  3、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重点描写了什么?(概括时要简洁、准确,引导归纳大致内容)

  师边听回答边板书: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态

  4、再读课文。

  四、联系背诵,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最为喜欢的奇松文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黄山奇松“奇”在何处。

  板书设计:

  16、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实践目标:通过朗读、赏析感悟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体会黄山松的奇和美。

  难点: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合作探究法、讲读法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搜集《黄山奇松》的资料(图片、视频等),进一步了解黄山奇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知道这句诗赞美的是哪座名山吗?(黄山)你对黄山有哪些了解?指名说。

  2、欣赏“黄山风光”视频。

  设计意图:叶圣陶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学习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这里利用视频资料,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启动情感。

  3、看来,刚才大家已经深深地被黄山的风光吸引了,那么,在这美丽的黄山之中,最让人们情有独钟的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吗?

  出示课题,引出“黄山奇松”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首先请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指名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感受黄山山松的奇美!

  4、出示第一段,齐读

  你读出了什么?

  出示四绝图片。

  设计意图:展示黄山“四绝”图片,复习了“黄山四绝”所指,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了具体、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理解词语:情有独钟、陡崖、潇洒、挺秀等

  让我们美美地读读第一段。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 要看奇松,最好的去处就是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让我们登上玉屏楼吧! 出示图片。

  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指名说

  3、 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描写三棵奇松特点的语句。

  (1)品味迎客松

  ①小组代表汇报,出示“迎客松文段”,齐读。

  ②迎客松奇在哪里?出示句子“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品读。

  ③一奇在姿态,理解 “遒劲 ”

  ④二奇在历史悠久、生命力强 ,理解“饱经风霜”,出示老人图片。

  “饱经风霜”是本课需要重点理解的一个成语,对于阅历较浅的城市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采用以图解词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形象建立对词语的印象,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黄山松在生长过程中历经了很多艰难险阻。

  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指名说。

  这棵迎客松在成长过程中历经了多少艰辛啊,风吹不倒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真是一棵奇树!再读句子。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⑤三奇在热情好客

  出示句子:“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好客的迎客松正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交流发言,并加上动作。

  同学一起站起来,学一学迎客松,伸出你热情的手臂,表演读这句话。

  ⑥迎客松多好客热情啊!正因为这样,再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理解“象征”(代表,最重要的,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好客)

  ⑦学到这,我们不禁赞叹——(出示诗歌,齐读)“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

  设计意图:课外诗歌的出示,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增加了诗词句的积累,声情并茂地朗读,使黄山松的形象也因此更显高大。

  (2)感受陪客、送客松

  ①小组代表汇报,出示“迎客松文段”,齐读。

  读完,你发现了什么?陪客松有什么特点?

  “绿色的巨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绿色的巨人”突出了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茂盛。

  通过朗读来表现。指名读,全班读。

  看,陪客松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如果陪客松会说话,它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学生说话)

  ②小组代表汇报,出示“送客松文段”,齐读。

  送客松 ——小组代表汇报,出示送客松文段

  出示图片,观察一下送客松有什么特点?

  理解“蟠曲”、“天然盆景”。

  用朗读体会它的美,小组读,全班读。

  师小结: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奇,美在姿态奇特,更奇在它们仿佛通了灵性,好像成了黄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告别!真是奇松啊!

  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让我们再读一读第二段,感受黄山奇松的神奇魅力。

  4、争当小导游:介绍三大奇松。

  设计意图:本次小导游练习,既是对前文学习的一个回顾、总结,又再次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落实了课后第一题的背诵任务,减轻了学生课下学习压力。

  三、总结拓展

  1、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2、“屹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谁给我们做个动作看看。一生表演动作。

  3、大家想看看这些千姿百态的松树吗?

  播放松树图片,边展示图片,师边解读。

  4、看完了图片,再来读读这一段,读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指名读,全班齐读。

  5、这段话里有一个符号,(手指省略号)它有什么作用呢? (省略了松树的其他形态)

  6、那你还能想到松树的哪些形态呢?指名说。

  设计意图:此处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入口。学生在轻松、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脑中会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激励学生放飞想象。又引领学生揣摩、借鉴了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7、在课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同学也搜集了一些黄山松的图片,一起欣赏下吧!播放松树图片,师解读。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课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对黄山奇松充满好奇,积极搜寻黄山松的课外图片。课堂上的交流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课外实践情况,另一方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把学生带入“奇松”世界。

  这些松树可真是千姿百态啊!让我们再读一读最后一段吧,再次感受黄山松的千姿百态。(齐读)

  8、出示课堂小练

  关于黄山,真有说不尽的美景,道不完的神奇,中山某旅行社准备开辟“中山——黄山”的游览线路,请你为旅游公司设计一条“有创意又吸引游客”的广告词。先和同桌讨论一下,再写下来。

  全班交流。

  9、总结全文:同学们,我们今天真有眼福,有幸欣赏到了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并感受到了它的奇美。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亲眼看看黄山的奇松,浏览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祖国山河的美。

  板书设计: 黄山奇松

  千 迎客松 优美遒劲

  姿

  百 陪客松 绿色巨人

  态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黄山奇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美丽的黄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它以什么闻名于世?(课件出示“四绝”),是因为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人们对谁最情有独钟?(奇松)。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黄山松的奇特。

  二、赏析课文

  1、到黄山观奇松,最好的观赏点在哪呢?

  指读第二节第一句。(课件:玉屏楼)

  2、是啊!玉屏楼是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你在玉屏楼上,会看到哪些奇松?快速读第二自然段。(教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自由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喜欢哪棵松,就多读几遍,品味品味,把自己喜欢的理由说一说,也可以写在书的空白处。(课件出示要求)

  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5、品味迎客松: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样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一奇在姿态

  姿态优美遒劲(理解):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

  二奇在生命力强

  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800年,“饱经风霜”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想象一下:

  风撼不动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那么根深叶茂,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它还那么潇洒、挺秀,真是一棵奇树!再读: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读“饱经风霜”这个词时,稍慢一些,突出它的沧桑感。

  连起来把整个句子读一读

  三奇热情好客

  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里?

  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交流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5、欣赏完迎客松,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陪客松和送客松。请同学们自由读描写这两大奇松的句子。感受一下它们的奇特。

  6、交流。

  (1)出示陪客松或送客松图片,猜猜这是什么松?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再读课文,准备一下,将理由说得更充分一点。尽量地用书上的语言。(板书: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

  (2)交流:相机理解“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等词语。

  小结:这就是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特所在。

  朗读指导: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黄山奇松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它的奇特,三大名松名字是由于它们的形状而得名,是人们赋予它的。

  7、学生欣赏课件出示的黄山奇松。

  8、指导学生说话:请选自己喜欢的一棵,试着说两三句话。

  三、总结

  四、作业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绍黄山奇松。

  2、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选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把它画出来 。

  板书设计:

  迎客松 好客的主人

  黄山奇松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千姿百态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黄山奇松教案 篇4

  《黄山奇松 》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

  3、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导入,俗话说得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人赞叹,假如没有到过黄山,读了课文大饱眼福

  1、板书:黄山奇松

  齐读课题

  1、过渡:我们知道,学习一篇文章,要一边读一边想。我们就从读课题开始边读边想,好吗? 2、提问: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黄山在哪?黄山名称是怎么来的?黄山有哪些奇松?奇在哪里?为什么课文要以黄山奇松作题目?黄山除了有奇松,还有什么奇?……

  学生质疑

  2、简介黄山:黄山在安徽省地黄处黄山市境内,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长约40千米,宽约30千米,四季风景如画,要数松树最为神奇。今天,我们欣赏课文,重点就是描叙黄山奇松的。

  3、谈话:黄山风景秀丽,其中要数松树最为神奇。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重点就是描述黄山松的奇景的。

  (1)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陡崖 屹立 遒劲 郁郁苍苍

  宾客 一帆风顺 情有独钟

  按要求自学课文,理解字词意:陡崖:陡峭的山崖

  屹立:高高直立

  遒劲:雄健有力。

  郁郁苍苍:形容树木长得茂密,一片青绿。

  一帆风顺:长期经受过自然界的各种锻炼。

  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①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这是课文中的生字,⑴你会读了吗?你觉得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⑵谁愿意把生字组成词语,领着大家读一读?⑶这些生字你还能组成别的词语吗?

  出示图片,谁能看着图画说一说奇松怎样的潇洒(枝条舒展)与挺秀(树干高耸)?

  联系课文说说“四绝”、“情有独钟”的意思

  1.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义项选择: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得上的。) 3.文中哪一个词语是表示人们特别偏爱的?

  (钟:(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

  (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联系课文说说“一帆风顺”和“郁郁苍苍”的意思,并用“郁郁苍苍”造句。

  那么“一帆风顺”四个字中到底包括了迎客松生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充沛挖掘“一帆风顺”一词的内涵:

  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

  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

  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

  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

  可是黄山松树不只风撼不倒,雪压不时,而且根深叶壮,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溢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你说,这样的松还不能称为是奇松吗?

  迎客送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仍然充溢生机,被誉为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实在是当之无愧啊!

  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用意何在——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黄山

  1)默读第三节,想想“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文中列举了哪些不同的姿态?可以进入“图片集锦”欣赏千姿百态的松树。2、 动作理解“屹立”、“斜出”、“弯曲”、“仰”、“俯”、“卧”等。

  2、检查读书:课文读得怎么样了?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⑴当一个同学读的时候,我想请其他同学和我一起做评委,我们要认真听,并且要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好吗?⑵指名朗读,即时评价。

  ③课文每一自然段各讲了什么?

  同桌讨论小节意思

  ①指名分节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认真听读,指出存在的问题

  ③交流各自然段的意思

  总分总的结构。

  那么先总写什么,然后分写了什么,最后又总写了什么,现在你能说出来吗?

  总写了黄山的四绝,再分写了黄山的三大名松,最后又总写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第一段:写人们对情有独钟。

  集体交流

  ●第二段:具体描绘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让黄山更加秀美。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受奇特之处

  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朗读课

  1、 黄山松千奇百怪,姿态万千,其中以“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最有名。2、 课件出示三棵松树,让学生辩一辩。

  3、 交流并说出理由。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一帆风顺,郁郁苍苍

  黄山奇松的.代表 黄山的象征

  “陪客松”:高大挺拔,葱茏茂盛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天然盆景”

  (1)感受“迎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一帆风顺”、“郁郁苍苍”、“斜伸”等词体会,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

  C、读好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2)感受“陪客松”之奇A、学生读写“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并展示“陪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A、学生读写“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奇特,

  七.总结回顾:

  1.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地更加神气、更加秀美。黄山奇松的“奇”远不止这些,它们千姿百态,神奇秀美!让我们下节课一起去感受。“

  写字指导

  1、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

  陡:左窄右宽。“左耳旁”写法同“陵”的左部。右部是“走”上“土”扁小而下“ ”的撇捺宽放。

  遒:半包围结构,书写顺序先里后外。内容“酋”笔画密集须笔笔清楚,第七画是竖弯而不是竖;外部“辶”写法同“避”(第3课生字)的外部。

  郁:左右等宽。左部“胡”首横右端须收缩;右部“阝”体形较“左耳旁”宽大,其竖画须下伸至底部作悬针状。

  宾:上部“宝盖头”体形宽扁;下部“兵”首撇须取平势,两竖画左长右短,两横画上短下长,下面撇和点摆放匀称,底部平稳。

黄山奇松教案 篇5

  一、说教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单元的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在本单元中起着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扫除障碍,整体感知,并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精读第二自然段,品味课文“精当”的用词,体会三送的奇特,发挥充分的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句子里理解描绘黄山奇松的词语,通过学习能够背诵第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语文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黄山松的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反复诵读,了解黄山松树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四、说教法

  1、创设情境,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五年级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知,这就对课文的感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第一课时,我采用多媒体播放一组黄山风景图,并配以乐曲,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无形中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恰当和谐的感情基调。

  2、由扶到放,自主合作。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质疑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

  3、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以“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品读感悟”、“情感熏陶”等语文学科个性。采用“读—感—品”的方法,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重了引导。

  4、参与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指导背诵”的环节,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五、说学法

  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图片对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使计算机网络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引读课题后,让学生提取第一自然段的信息。

  (2)完成填空,并朗读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当

  2、精读课文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分别读描写三松的句子,并找出评价最高的松树。

  (2)重点介绍“迎客松”,从描写迎客松“奇”的词语出发,配合资料、造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迎客松的`形态的奇特,以及生命力的顽强。

  (3)用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背诵。

  (4)放手让学生自由解读描写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朗读课文时注意对重点词的分析,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5)对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安排,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填空,感受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3、拓展延伸

  (1)通过让学生介绍祖国的名胜,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作业的设置。我让学生在提供的图片中选择,仿照课文中三松的描写方式练习写话,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情感的升华。

  4、板书设计

  因为第二课时的重点在三松,所以我的板书也是以此为基础,直观地展示了课文的重点。

黄山奇松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三、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出示图片。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板书)。只要你来到黄山上,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2、那么黄山奇松“奇”在哪?(板书:“奇”下加着重号)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黄山。

  (二)感受名松,学习第二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文,去寻找一个最妙的观松处,你会选择什么位置?(玉屏楼)请你用书上的句子回答。指读第二节第一句(出示句子)。

  看,这就是玉屏楼,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也是大家公认的理想的观松处,你能把这种非常肯定的语气读出来吗?

  2、举目四望,在玉屏楼前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3、交流: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描写顺序能不能颠倒?

  4、这些松树究竟奇在哪里?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划出你觉得“奇”的地方。

  (在品读语言文字时我们要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感受特点)

  5、品味迎客松

  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一个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1)姿态奇

  a、相机理解“遒劲”并读好这个词。

  b、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同学们起立,请伸出你的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手臂?

  你看,它好像正在热情地欢迎客人,它会怎么说?

  (在人们的眼里迎客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热情好客的黄山人。)

  由此可见,称它为迎客松那是名副其实的,让我们一齐来读出迎客松的热情。

  (2)精神奇

  a、除了这种姿态奇你们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理解“饱经风霜”

  b、那么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生长环境,谁能结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

  (要点包括: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等。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

  c请大家想象迎客松在1600多米高的悬崖上生长,会遇到哪些危险呢?

  (暴雨如注,雷电交加的时候迎客松——;寒风呼啸,飞雪压顶的时候迎客松——)

  据说它已经生长了800多年,得经历多少的风吹雨打,这不正如课文中所说——饱经风霜,奇不奇?不仅如此,它还能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

  d好,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顽强,读出它的活力!

  (“饱经风霜”这个词稍慢些,读出它的沧桑感)

  过渡: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顽强、旺盛,姿态是那样的奇特,所以——齐读“如今,这棵——”,现在我们还明白了这棵迎客松也象征了什么?(热情好客的黄山人民)

  (3)正如有一首诗这样称赞它(范读、齐读)

  (出示)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这就是黄山第一奇松迎客松的生动写照啊。

  6、猜图品读“陪客送”

  (1)学到这儿,我们不妨轻松一下,来做个猜图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那棵松树?说出你的理由。

  a交流“陪客松”,出示句子,奇在哪里?

  (把陪客松比作了绿色巨人,在你眼中,陪客松成了亲密的朋友了),齐读句子。

  b“送客松”

  再来看看这是什么松?(送客松)

  送客松有奇在哪里?(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盆景同学们都见过,它是园丁精心制作出来的装饰品,为的是追求它姿态的优美,而制作送客松这盆“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黄山、大自然)

  送客松似乎在向游客道别,它好像在说什么?谁来做一做送客松?(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啊!)

  c现在,你能完成这个填空了吗?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陪客松”。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送客松”。

  7、齐读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玉屏楼前欣赏了黄山的三大名松,现在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三大松奇特的风采!

  8、争做小导游

  (1)同学们,黄山玉屏楼工作委员会最近招聘导游,条件是:口齿清楚,表达流利,落落大方,将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绍到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2)准备交流(导语: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黄山旅游,现在你们看到的是:——)

  (3)学生介绍(出示名松图)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有代表性,其实,黄山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松树,齐读弟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2、你们想看看这千姿百态的奇松吗?不过看时老师还想请你们给它取个名,再用几句话把它的奇特之处介绍给游客听。

  3、出示各种松树图。

  4、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5、完成填空:

  想象说话: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状如()……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6、这么多的松一棵有一棵的姿态,每一棵都不同,真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秀美。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难怪人们对它——情有独钟(指板书)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此时老师又不由得想起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玩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可见黄山的景色确实令人着迷。今天我们感受了松之奇特,老师希望课后同学么们能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去查找、搜集、了解黄山怪石、云海、温泉这“三绝”的特点,模仿课文的写作方式去介绍。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课后做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3、收集资料,了解黄山怪石、云海、温泉这“三绝”的特点。

黄山奇松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媒体:投影、录音、录像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

  20、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备课日期:4月18日星期三授课日期:4月23日星期一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读第一自然段,领悟作者是怎样引出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奇”,用“奇”组词。

  2、板书“特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齐读。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前鼻音:宾客盆景

  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

  翘舌音:状如黑虎

  (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

  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

  誉地情有独钟黄山绝胜处遒劲

  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结合理解“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

  4、练习:

  (1)黄山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四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4)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_____。所以课文

  说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_______”。

  卡片出示“情有独钟”,指导朗读。

  5、投影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

  自由读,齐读。

  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下节课学习。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

  誉:撇和捺要舒展。

  遒:“西”内别忘了一横。

  盆:撇和捺的位置要摆正。

  屹:右边不要多横。

  俯:右边“府”的一撇要到位。

  状:同“壮”要区别开来。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状()陪()府()盆()

  壮()部()俯()贫()

  备课日期:4月18日

  星期三

  授课日期:4月24日

  星期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卡片出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卡片出示“情有独钟”,齐读)。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观赏黄山奇松。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

  投影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映示迎客松)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

  (3)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4)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

  ①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所以文中说它饱经风霜(卡片出示“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卡片出示“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②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

  ③指名读第三句。把这句话改一个说法,用上“不仅……而且……”。(迎客松不仅是黄山松的代表,而且成了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投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____。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注意“乃至”后适当加重语气。)

  (5)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自由读、齐读)

  (6)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

  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比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部分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比赛朗读,师生评点。)

  7、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来观赏这三棵奇松。

  引读: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

  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

  播放录像。

  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请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作业: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投影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徐霞客的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备课日期:4月18日星期三授课日期:4月24日星期二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下列词语。(见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提示顺序:

  最妙观松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学生自由练背,同桌互背,指名背诵,小组赛背。

  三、指导造句:屹立郁郁苍苍

  1、读原句,理解词义及用法。

  屹立:可以说山、树、人,还可以说建筑物。

  郁郁苍苍:形容树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2、例句引路:

  屹立——举目远眺,云中山巍然屹立,在阳光照耀下,峰顶银光闪闪。

  屹立——一棵棵高大的雪松屹在道路两旁,伸出的枝叶挡住了强烈的阳光,树下一片阴凉。

  郁郁苍苍——雪松的树枝横着伸展,郁郁苍苍的枝叶平铺开来,如同孔雀打开它那美丽的羽毛。

  郁郁苍苍——柏树一年四季,郁郁苍苍,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更加美丽。

  3、学生口头造句交流。

  四、仿写片断。

  例: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1、朗读、背诵。

  2、观察校园内的雪松(布置预习),说说雪松的特点。

  3、仿照“迎客松”的写法,把雪松的特点写下来。

  把下列词语写进去:

  郁郁苍苍

  青翠

  如同

  装点

  秀美

  五、作业:

  1、造句。

  2、仿写片断。

  陡崖

  屹立

  饱经风霜

  姿态优美

  盆景

  宾客

  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枝干

  遵劲

  枝干

  蟠曲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奇松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简介黄山。

  初读课文

  自学课文。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

  3,理解词语。

  陡崖屹立遒劲郁郁苍苍

  宾客盆景饱经风霜情有独钟

  巡视、适时指导。

  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试读课文。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听写词语。

  指名读课文。

  细读课文

  指名读第1自然段。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闻名于世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情有独钟?

  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潇洒挺秀表现在什么地方?

  能说说黄山松的潇洒挺秀吗?

  齐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2自然段。

  第一句说了什么?

  这一句中的`绝胜和那个词语的意思相同?

  第二句说了什么?

  迎客松的姿态怎么样?地位怎么样?

  陪客松的位置在哪儿?他给人们怎样的感受?

  送客松的姿态怎么样?动势怎么样?他给人们怎样的感受?

  写三大名松用了两个如同和一个好象,这是为什么?

  齐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3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起什么作用?第2句有几个分句?

  分别说了什么?

  第三课时

  .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重点写黄山松潇洒挺秀,形象独特,千姿百态,把黄山装点得更加神奇、秀美。

  指导背诵。

  听录音。

  利用板书提示,串联背诵。

  各自轻声试背。

  全班齐背。

  练习

  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默读课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板书设计:

  处处都有潇洒挺秀

  优美遒劲郁郁苍苍

  迎客枝干斜伸如同迎接

  黄山奇松玉屏楼陪客如同巨人陪同观赏

  观松独特蟠曲

  送客深出好象告别

  屹立斜出弯曲

  千姿百态仰俯卧

  状如形似

黄山奇松教案 篇9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谁能用搜集来的资料介绍一下。

  3、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渐入意境。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

  三、细读课文,感悟生活。

  1、自由读课文,读完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具体描绘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板书:三大名松)

  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

  分别指名读: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细读课文,体会每棵松树的动人姿态。

  ●学习“迎客松”。

  ⑴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迎客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插图说话) (板书:迎客松)

  指名回答、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饱经风霜”什么意思?这里指谁饱经风霜?说明什么?谁来读一读?

  (2)作者为什么说饱经风霜的'迎客松是黄山第一奇松?(学生回答后板书:虽然……却…)

  “如同”相当于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想象迎客松的样子,做做动作。

  再读这句话,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因为他的姿态很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迎客松)

  (3)引读: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名松,古朴苍健,姿态雄伟,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 ),乃至( )。

  边读边想想这句话怎样用“不仅……而且……”来表达。

  (4)看图试背诵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和体会。

  ●学习“陪客松”

  过渡: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上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板书:陪客松)

  (1)自由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里把陪客松比作了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如果没有如“绿色的巨人”,效果有什么不同?(板书:……如同……)

  (3)再读句子,说说陪客松的样子,它与迎客松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试背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学习“送客松”

  过渡:当游客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板书:送客松)

  (1)指名读描写送客松的句子。(看插图)

  (2)比较描写送客松的第一句和迎客松的第一句,说说这两棵松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指名读第二句。

  想想这里的“好象”可以换成哪些词(板书:……好象……)

  说说送客松名字的由来。

  指导背诵。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松“奇”在哪里?边看图边朗诵描写黄山松的精彩词句,再次感受黄山松的神奇魅力。

  5、这么神奇的黄山松,在哪里观看最好呢?

  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6、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登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观赏姿态独特的黄山奇松。配乐朗诵课文第二部分。

  四、引读课文,移步赏景。

  1、引读:黄山松不愧是黄山第一绝,它们千姿百态,近看或……或……或……远看或……或……或……从整体上看有的……有的……。省略号说明什么?理解“千姿百态”一词,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师生引读,生生引读,指名引读。

  (板书:千姿百态)

  2、这里写出了黄山松的什么?谁来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体验情感。

  1、黄山松树以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闻名天下,此时你对黄山奇松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可以朗读文章的精彩语句、可以写一段话或一首诗,可以画一幅画,也许你还有更好的方式,那就更好了。

  2、交流展示。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黄山奇松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网络、结合课文语言文字,以迎客松为突破口,感悟黄山松之奇。(姿态之奇、经历之奇、精神之奇)从黄山松成长的艰辛中了解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课前准备:

  训练学生熟练上网搜索的能力、大量搜集有关黄山及黄山松的资料、做好课前充分的预习。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录像导入

  师旁白: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在黄山上处处可见姿态各异的松树。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黄山奇松》。

  二.揭题,明确学习任务

  齐声读题。从课题我们可以知道本文重点是写——黄山松树的奇。

  三.学习第一段:

  自读本段,交流。以学生自己设计提问、解答的方式进行。

  师诱导:谁愿意当小老师提问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

  可能的提问有:

  1.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义项选择: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得上的。)

  2.黄山以哪四绝闻名于世?

  3.文中哪一个词语是表示人们特别偏爱黄山奇松的?

  (钟:(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

  (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4.黄山奇松都生长在哪里?出示:潇洒挺秀

  师小结:大家自学得很好。

  练习齐声感情朗读。

  过渡:那为人们情有独钟的黄山松树到底奇在哪里呢?

  四.整体感知全文:

  轻声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思考:

  本文写法上你认为好在哪里?——有详有略,主次分明

  (详写了三大名松,略写了其他千姿百态的松树;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棵中主要写了迎客松,次写了陪客松和送客松。)

  根据学生回答形成下表:

  详写

  主写

  迎客松

  次写

  陪客松

  送客松

  略写

  其他

  五.学习第二段:

  1.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棵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展示迎客松图片。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换词析义:乃至——甚至

  感受迎客松的地位: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会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

  2.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有何奇之有呢?(出示语句)

  一奇在模样: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填表)

  看图诠释:“它有一丛……宾客的到来。”一句。

  模样

  详写

  主写

  迎客松

  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

  次写

  陪客松

  送客松

  略写

  其他

  二奇在饱经风霜,却仍然……

  (师可作适当引导:松树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并不稀奇啊!)

  那么“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

  请学生网上搜索黄山松艰难生长材料,组织整理后备交流。

  充分挖掘“饱经风霜”一词的内涵:

  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

  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

  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

  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

  可是黄山松树不仅风撼不倒,雪压不断,而且根深叶壮,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你说,这样的松还不能称为是奇松吗?

  迎客送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仍然充满生机,被誉为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实在是当之无愧啊!

  指名试读,你想读出迎客松的什么?齐声朗读。

  三奇在顽强的精神。

  3.陪客松和送客松也是同样的环境成长,模样也各有所奇。

  展示两松图片,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填表。

  模样

  详写

  主写

  迎客松

  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

  次写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送客松

  独特、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

  略写

  其他

  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用意何在——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黄山

  齐声朗读

  4.这一段的一、二两还告诉了我们去黄山要观赏三大名松首选何处——玉屏楼。因为——

  5.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

  六.学习第三段:

  过渡:下面我们学习第三段。

  1.展示图文,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抓中心句的手法概括)

  模样

  详写

  主写

  迎客松

  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

  次写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送客松

  独特、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

  略写

  其他

  千姿百态

  齐读,感受黄山松数量之众,姿态之多、之奇。

  2.赏析排比句的妙处:这是一句什么句式?用排比句好在哪里?可是作者觉得啊用排比句还不足以充分反映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故而又……

  3.练习朗读,表现出黄山松千姿百态。

  4.指导“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三大名松中你认为哪一棵用屹立比较恰当?

  先让学生试用“屹立”造句,再同时用上“郁郁苍苍”造句。

  5.再读。

  七.总结回顾:

  1.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地更加神气、更加秀美。“黄山不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不松不奇”。因而我们将黄山这一独特的松树品种冠名为“黄山奇松”。

  2.填空:

  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认识到了纪律的可贵;

  从至死不渝的“蚁国英雄”那里,我学到了可贵的合作、奉献精神;

  从黄山奇松那里,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后实践活动:

  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本文只介绍了一绝。课后请大家借助网络,查询资料,模仿《黄山奇松》,将另外三绝任选一绝写下来,还可以配上图片,通过Email信箱发给我。让老师“无须跋山涉水,黄山胜景一览无余。”

《黄山奇松教案合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黄山奇松教案】相关文章:

《黄山奇松》教案10-02

黄山奇松教案11-30

[通用]《黄山奇松》教案02-19

关于《黄山奇松》教案09-25

《黄山奇松》教案优秀05-16

《黄山奇松》教案15篇09-01

黄山奇松说课稿07-02

《黄山奇松》说课稿12-22

《黄山奇松》说课稿10-17

黄山奇松教案15篇【优秀】11-07

黄山奇松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山奇松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山奇松教案合集10篇

黄山奇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出示黄山全景图课件。

  同学们,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完黄山之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出示徐霞客诗句

  2、黄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让古今中外的许多游人如此迷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黄山奇松》,读通了课文,我们从中知道了那是因为黄山有四绝。哪四绝呢?(学生回答)

  出示第一段课件,齐读、理解。

  3、同样是四绝,人们为何对黄山松树特别偏爱呢?(指名回答)

  用因为所以说话

  这就叫情有独钟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欣赏黄山奇松吧。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

  出示玉屏楼图课件。

  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著名的奇松呢?它们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纲,自己读读课文第2小节。

  出示学习提纲课件。

  (1)站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

  (2)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分别用

  表示出来。

  (3)这三大奇松

  奇在哪里?在表示特点的词句下加小圆圈。

  3、交流学习成果

  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过度:这三棵松到底奇在哪呢?我们一一来学习

  板书:奇?

  学习迎客松部分

  1、出示迎客松图片

  瞧,迎客松已经在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课文里是怎样来描写迎客松的呢?迎客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请一个同学找出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老师的问题

  (出示句子)

  2、听了朗读之后,你觉得迎客松奇在哪里(指名说)

  (1)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怎样的枝干才是遒劲的?结合图片说说(枝干苍劲有力)

  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之奇

  指名读,齐读

  (2)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想象一下:迎客松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千多年里,迎客松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她的表现又怎样呢?

  *

  请做下列的填空:

  狂风来了,迎客松()

  暴雨来了,迎客松()

  电闪雷鸣,迎客松()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电闪雷鸣,课文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饱经风霜)

  请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

  虽然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

  多少风吹雨打,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

  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生命力之顽强

  指名读,齐读

  (3)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是一个什么句?(比喻句)

  把()比作()。(把斜伸出去一丛青翠的枝干比作好客的主人伸出的手臂)

  同学们可以伸出手臂,边做动作边反复读这段文字。

  指名读,齐读

  (学生做动作、读课文)

  远远望去,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伸出的手臂,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比喻。

  是啊,其实这就是迎客松(名称的由来)

  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一说

  想象:如果现在老师是宾客,在座的各位同学来演一演迎客松,说说在宾客到来时,迎客松会说些什么呢?

  3、如今,只要人们一提到黄山就会想到迎客松

  ,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黄山。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4、朗读课文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让我们怀着赞叹,喜爱之情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陪客松部分

  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陪客松)

  1、出示图片,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陪客松又奇在哪呢?

  2、绿色的巨人说明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过度:是呀,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正在陪同客人欣赏黄山风光呢!所以给它取名叫陪客松。

  3、指名读,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棵松,介绍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

  齐读

  学习送客松部分

  当游人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送客松)

  1、指名读送客松的句子,想想送客松奇在哪里?

  出示送客松图文课件,

  (1)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刚才学习的迎客松,比较这两棵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陪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从中不难发现作者观察非常细致,抓住枝干的特点来写,我们读读送客松的句子。

  (2)理解天然盆景

  为什么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

  什么是盆景?

  (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

  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

  (3)指名回答:谁来说说为什么叫他送客松?

  送客松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配乐朗读第二小节

  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小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三棵奇松,好吗?

  出示描写三松的文字课件

  配乐齐读

  总结:黄山松真是很神奇!(板书:?改!)

  学习课文写作方法

  文中描写的三种松树,其中迎客松写得比较具体,而陪客松、送客松写得比较简单,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是不是陪客松和送客松没有迎客松长得好呢?

  (习作时有详有略,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其实黄山松数量成千上万,形态不一,用一个词那就叫千姿百态。

  出示第3自然段课件。

  这样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你们喜欢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齐读

  2、黄山奇松的姿态仅仅是课文里介绍的这些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山松都有哪些姿态?

  出示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图片课件,

  3、发挥你的想象,仔细观察它们的姿态,试着给这些松树取名字,并说说理由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全文围绕一个奇字,为我们具体介绍了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作者用词贴切,比喻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带着赞美之情,来赞美一下黄山奇松!

  五、布置作业,总结延伸。出示作业课件。

  1、记一记把奇特的黄山松记在脑海里。

  2、找一找收集更多的关于黄山资料。

  (可以是黄山的来历;

  关于黄山的传说;有关黄山的诗词;有关黄山的名言;黄山风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人文景观;)

  板书设计:

  迎客松

  16、黄山奇松

  陪客松

  奇?(!)

  送客松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卧龙松的腾云驾雾,有凤凰松的展翅高翔,有团结松的簇拥相抱,有扇子松的娇小玲珑,有贴壁松的攀龙附凤,有蒲团松的厚重稳健,有黑虎松的虎虎生威它们有的倚岸而立,有的独钓寒江,有的悬空绝壁;它们有的亭亭如盖,有的尖削似剑,有的迎风展翅它们在风雨中碧如大海,在阳光下颜如翠玉,在大雪中状若珊瑚每一棵黄山松都是一处独立的风景,以各自独有的本色展示其个性的魅力。

黄山奇松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出示黄山图片,师:面对这茫茫的云海,嶙峋的怪石,苍翠的树木,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幻灯出示)

  2、▲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徐霞客

  3、通过前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你对黄山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说,引入欣赏“黄山四绝”图片,(点明:在四绝之中,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4、▲ 板书课题,指导读题并质疑。

  (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一下黄山松的奇美。先扫清字词障碍。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前期的预习和自身生活知识的积累,有效带动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合作探究,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

  誉 陡 屏 宾 屹 卧

  ①小组合作学习。

  ②提醒区别“宾”“屏”的读音

  2、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投影。

  (2)观察,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重点指导:卧、誉(引导分析笔顺、结构等)

  (3)师范写,学生描红。

  (4)听写检查,评讲。

  3、由词入句,指导朗读。

  (幻灯出示)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姿态优美

  饱经风霜 枝干遒劲 充满生机

  千姿百态 潇洒挺秀 神奇秀美

  ①各形式读,及时纠正。

  ②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4、我们试着将词语放回课文,一起来朗读课文。

  分节赛读课文(及时正音,指导读难读的句子)。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生字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体,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增强生字的记忆和运用。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生分段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

  2、师指导朗读。

  3、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重点描写了什么?(概括时要简洁、准确,引导归纳大致内容)

  师边听回答边板书: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态

  4、再读课文。

  四、联系背诵,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最为喜欢的奇松文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黄山奇松“奇”在何处。

  板书设计:

  16、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实践目标:通过朗读、赏析感悟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体会黄山松的奇和美。

  难点: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合作探究法、讲读法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搜集《黄山奇松》的资料(图片、视频等),进一步了解黄山奇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知道这句诗赞美的是哪座名山吗?(黄山)你对黄山有哪些了解?指名说。

  2、欣赏“黄山风光”视频。

  设计意图:叶圣陶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学习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这里利用视频资料,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启动情感。

  3、看来,刚才大家已经深深地被黄山的风光吸引了,那么,在这美丽的黄山之中,最让人们情有独钟的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吗?

  出示课题,引出“黄山奇松”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首先请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指名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感受黄山山松的奇美!

  4、出示第一段,齐读

  你读出了什么?

  出示四绝图片。

  设计意图:展示黄山“四绝”图片,复习了“黄山四绝”所指,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了具体、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理解词语:情有独钟、陡崖、潇洒、挺秀等

  让我们美美地读读第一段。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 要看奇松,最好的去处就是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让我们登上玉屏楼吧! 出示图片。

  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指名说

  3、 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描写三棵奇松特点的语句。

  (1)品味迎客松

  ①小组代表汇报,出示“迎客松文段”,齐读。

  ②迎客松奇在哪里?出示句子“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品读。

  ③一奇在姿态,理解 “遒劲 ”

  ④二奇在历史悠久、生命力强 ,理解“饱经风霜”,出示老人图片。

  “饱经风霜”是本课需要重点理解的一个成语,对于阅历较浅的城市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采用以图解词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形象建立对词语的印象,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黄山松在生长过程中历经了很多艰难险阻。

  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指名说。

  这棵迎客松在成长过程中历经了多少艰辛啊,风吹不倒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真是一棵奇树!再读句子。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⑤三奇在热情好客

  出示句子:“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好客的迎客松正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交流发言,并加上动作。

  同学一起站起来,学一学迎客松,伸出你热情的手臂,表演读这句话。

  ⑥迎客松多好客热情啊!正因为这样,再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理解“象征”(代表,最重要的,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好客)

  ⑦学到这,我们不禁赞叹——(出示诗歌,齐读)“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

  设计意图:课外诗歌的出示,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增加了诗词句的积累,声情并茂地朗读,使黄山松的形象也因此更显高大。

  (2)感受陪客、送客松

  ①小组代表汇报,出示“迎客松文段”,齐读。

  读完,你发现了什么?陪客松有什么特点?

  “绿色的巨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绿色的巨人”突出了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茂盛。

  通过朗读来表现。指名读,全班读。

  看,陪客松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如果陪客松会说话,它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学生说话)

  ②小组代表汇报,出示“送客松文段”,齐读。

  送客松 ——小组代表汇报,出示送客松文段

  出示图片,观察一下送客松有什么特点?

  理解“蟠曲”、“天然盆景”。

  用朗读体会它的美,小组读,全班读。

  师小结: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奇,美在姿态奇特,更奇在它们仿佛通了灵性,好像成了黄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告别!真是奇松啊!

  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让我们再读一读第二段,感受黄山奇松的神奇魅力。

  4、争当小导游:介绍三大奇松。

  设计意图:本次小导游练习,既是对前文学习的一个回顾、总结,又再次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落实了课后第一题的背诵任务,减轻了学生课下学习压力。

  三、总结拓展

  1、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2、“屹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谁给我们做个动作看看。一生表演动作。

  3、大家想看看这些千姿百态的松树吗?

  播放松树图片,边展示图片,师边解读。

  4、看完了图片,再来读读这一段,读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指名读,全班齐读。

  5、这段话里有一个符号,(手指省略号)它有什么作用呢? (省略了松树的其他形态)

  6、那你还能想到松树的哪些形态呢?指名说。

  设计意图:此处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入口。学生在轻松、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脑中会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激励学生放飞想象。又引领学生揣摩、借鉴了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7、在课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同学也搜集了一些黄山松的图片,一起欣赏下吧!播放松树图片,师解读。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课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对黄山奇松充满好奇,积极搜寻黄山松的课外图片。课堂上的交流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课外实践情况,另一方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把学生带入“奇松”世界。

  这些松树可真是千姿百态啊!让我们再读一读最后一段吧,再次感受黄山松的千姿百态。(齐读)

  8、出示课堂小练

  关于黄山,真有说不尽的美景,道不完的神奇,中山某旅行社准备开辟“中山——黄山”的游览线路,请你为旅游公司设计一条“有创意又吸引游客”的广告词。先和同桌讨论一下,再写下来。

  全班交流。

  9、总结全文:同学们,我们今天真有眼福,有幸欣赏到了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并感受到了它的奇美。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亲眼看看黄山的奇松,浏览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祖国山河的美。

  板书设计: 黄山奇松

  千 迎客松 优美遒劲

  姿

  百 陪客松 绿色巨人

  态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黄山奇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美丽的黄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它以什么闻名于世?(课件出示“四绝”),是因为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人们对谁最情有独钟?(奇松)。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黄山松的奇特。

  二、赏析课文

  1、到黄山观奇松,最好的观赏点在哪呢?

  指读第二节第一句。(课件:玉屏楼)

  2、是啊!玉屏楼是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你在玉屏楼上,会看到哪些奇松?快速读第二自然段。(教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自由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喜欢哪棵松,就多读几遍,品味品味,把自己喜欢的理由说一说,也可以写在书的空白处。(课件出示要求)

  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5、品味迎客松: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样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一奇在姿态

  姿态优美遒劲(理解):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

  二奇在生命力强

  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800年,“饱经风霜”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想象一下:

  风撼不动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那么根深叶茂,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它还那么潇洒、挺秀,真是一棵奇树!再读: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读“饱经风霜”这个词时,稍慢一些,突出它的沧桑感。

  连起来把整个句子读一读

  三奇热情好客

  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里?

  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交流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5、欣赏完迎客松,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陪客松和送客松。请同学们自由读描写这两大奇松的句子。感受一下它们的奇特。

  6、交流。

  (1)出示陪客松或送客松图片,猜猜这是什么松?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再读课文,准备一下,将理由说得更充分一点。尽量地用书上的语言。(板书: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

  (2)交流:相机理解“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等词语。

  小结:这就是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特所在。

  朗读指导: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黄山奇松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它的奇特,三大名松名字是由于它们的形状而得名,是人们赋予它的。

  7、学生欣赏课件出示的黄山奇松。

  8、指导学生说话:请选自己喜欢的一棵,试着说两三句话。

  三、总结

  四、作业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绍黄山奇松。

  2、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选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把它画出来 。

  板书设计:

  迎客松 好客的主人

  黄山奇松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千姿百态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黄山奇松教案 篇4

  《黄山奇松 》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

  3、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导入,俗话说得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人赞叹,假如没有到过黄山,读了课文大饱眼福

  1、板书:黄山奇松

  齐读课题

  1、过渡:我们知道,学习一篇文章,要一边读一边想。我们就从读课题开始边读边想,好吗? 2、提问: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黄山在哪?黄山名称是怎么来的?黄山有哪些奇松?奇在哪里?为什么课文要以黄山奇松作题目?黄山除了有奇松,还有什么奇?……

  学生质疑

  2、简介黄山:黄山在安徽省地黄处黄山市境内,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长约40千米,宽约30千米,四季风景如画,要数松树最为神奇。今天,我们欣赏课文,重点就是描叙黄山奇松的。

  3、谈话:黄山风景秀丽,其中要数松树最为神奇。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重点就是描述黄山松的奇景的。

  (1)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陡崖 屹立 遒劲 郁郁苍苍

  宾客 一帆风顺 情有独钟

  按要求自学课文,理解字词意:陡崖:陡峭的山崖

  屹立:高高直立

  遒劲:雄健有力。

  郁郁苍苍:形容树木长得茂密,一片青绿。

  一帆风顺:长期经受过自然界的各种锻炼。

  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①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这是课文中的生字,⑴你会读了吗?你觉得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⑵谁愿意把生字组成词语,领着大家读一读?⑶这些生字你还能组成别的词语吗?

  出示图片,谁能看着图画说一说奇松怎样的潇洒(枝条舒展)与挺秀(树干高耸)?

  联系课文说说“四绝”、“情有独钟”的意思

  1.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义项选择: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得上的。) 3.文中哪一个词语是表示人们特别偏爱的?

  (钟:(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

  (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联系课文说说“一帆风顺”和“郁郁苍苍”的意思,并用“郁郁苍苍”造句。

  那么“一帆风顺”四个字中到底包括了迎客松生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充沛挖掘“一帆风顺”一词的内涵:

  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

  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

  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

  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

  可是黄山松树不只风撼不倒,雪压不时,而且根深叶壮,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溢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你说,这样的松还不能称为是奇松吗?

  迎客送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仍然充溢生机,被誉为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实在是当之无愧啊!

  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用意何在——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黄山

  1)默读第三节,想想“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文中列举了哪些不同的姿态?可以进入“图片集锦”欣赏千姿百态的松树。2、 动作理解“屹立”、“斜出”、“弯曲”、“仰”、“俯”、“卧”等。

  2、检查读书:课文读得怎么样了?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⑴当一个同学读的时候,我想请其他同学和我一起做评委,我们要认真听,并且要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好吗?⑵指名朗读,即时评价。

  ③课文每一自然段各讲了什么?

  同桌讨论小节意思

  ①指名分节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认真听读,指出存在的问题

  ③交流各自然段的意思

  总分总的结构。

  那么先总写什么,然后分写了什么,最后又总写了什么,现在你能说出来吗?

  总写了黄山的四绝,再分写了黄山的三大名松,最后又总写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第一段:写人们对情有独钟。

  集体交流

  ●第二段:具体描绘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让黄山更加秀美。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受奇特之处

  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朗读课

  1、 黄山松千奇百怪,姿态万千,其中以“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最有名。2、 课件出示三棵松树,让学生辩一辩。

  3、 交流并说出理由。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一帆风顺,郁郁苍苍

  黄山奇松的.代表 黄山的象征

  “陪客松”:高大挺拔,葱茏茂盛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天然盆景”

  (1)感受“迎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一帆风顺”、“郁郁苍苍”、“斜伸”等词体会,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

  C、读好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2)感受“陪客松”之奇A、学生读写“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并展示“陪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A、学生读写“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奇特,

  七.总结回顾:

  1.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地更加神气、更加秀美。黄山奇松的“奇”远不止这些,它们千姿百态,神奇秀美!让我们下节课一起去感受。“

  写字指导

  1、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

  陡:左窄右宽。“左耳旁”写法同“陵”的左部。右部是“走”上“土”扁小而下“ ”的撇捺宽放。

  遒:半包围结构,书写顺序先里后外。内容“酋”笔画密集须笔笔清楚,第七画是竖弯而不是竖;外部“辶”写法同“避”(第3课生字)的外部。

  郁:左右等宽。左部“胡”首横右端须收缩;右部“阝”体形较“左耳旁”宽大,其竖画须下伸至底部作悬针状。

  宾:上部“宝盖头”体形宽扁;下部“兵”首撇须取平势,两竖画左长右短,两横画上短下长,下面撇和点摆放匀称,底部平稳。

黄山奇松教案 篇5

  一、说教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单元的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在本单元中起着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扫除障碍,整体感知,并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精读第二自然段,品味课文“精当”的用词,体会三送的奇特,发挥充分的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句子里理解描绘黄山奇松的词语,通过学习能够背诵第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语文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黄山松的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反复诵读,了解黄山松树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四、说教法

  1、创设情境,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五年级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知,这就对课文的感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第一课时,我采用多媒体播放一组黄山风景图,并配以乐曲,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无形中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恰当和谐的感情基调。

  2、由扶到放,自主合作。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质疑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

  3、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以“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品读感悟”、“情感熏陶”等语文学科个性。采用“读—感—品”的方法,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重了引导。

  4、参与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指导背诵”的环节,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五、说学法

  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图片对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使计算机网络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引读课题后,让学生提取第一自然段的信息。

  (2)完成填空,并朗读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当

  2、精读课文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分别读描写三松的句子,并找出评价最高的松树。

  (2)重点介绍“迎客松”,从描写迎客松“奇”的词语出发,配合资料、造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迎客松的`形态的奇特,以及生命力的顽强。

  (3)用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背诵。

  (4)放手让学生自由解读描写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朗读课文时注意对重点词的分析,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5)对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安排,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填空,感受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3、拓展延伸

  (1)通过让学生介绍祖国的名胜,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作业的设置。我让学生在提供的图片中选择,仿照课文中三松的描写方式练习写话,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情感的升华。

  4、板书设计

  因为第二课时的重点在三松,所以我的板书也是以此为基础,直观地展示了课文的重点。

黄山奇松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三、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出示图片。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板书)。只要你来到黄山上,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2、那么黄山奇松“奇”在哪?(板书:“奇”下加着重号)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黄山。

  (二)感受名松,学习第二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文,去寻找一个最妙的观松处,你会选择什么位置?(玉屏楼)请你用书上的句子回答。指读第二节第一句(出示句子)。

  看,这就是玉屏楼,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也是大家公认的理想的观松处,你能把这种非常肯定的语气读出来吗?

  2、举目四望,在玉屏楼前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3、交流: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描写顺序能不能颠倒?

  4、这些松树究竟奇在哪里?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划出你觉得“奇”的地方。

  (在品读语言文字时我们要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感受特点)

  5、品味迎客松

  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一个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1)姿态奇

  a、相机理解“遒劲”并读好这个词。

  b、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同学们起立,请伸出你的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手臂?

  你看,它好像正在热情地欢迎客人,它会怎么说?

  (在人们的眼里迎客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热情好客的黄山人。)

  由此可见,称它为迎客松那是名副其实的,让我们一齐来读出迎客松的热情。

  (2)精神奇

  a、除了这种姿态奇你们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理解“饱经风霜”

  b、那么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生长环境,谁能结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

  (要点包括: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等。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

  c请大家想象迎客松在1600多米高的悬崖上生长,会遇到哪些危险呢?

  (暴雨如注,雷电交加的时候迎客松——;寒风呼啸,飞雪压顶的时候迎客松——)

  据说它已经生长了800多年,得经历多少的风吹雨打,这不正如课文中所说——饱经风霜,奇不奇?不仅如此,它还能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

  d好,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顽强,读出它的活力!

  (“饱经风霜”这个词稍慢些,读出它的沧桑感)

  过渡: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顽强、旺盛,姿态是那样的奇特,所以——齐读“如今,这棵——”,现在我们还明白了这棵迎客松也象征了什么?(热情好客的黄山人民)

  (3)正如有一首诗这样称赞它(范读、齐读)

  (出示)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这就是黄山第一奇松迎客松的生动写照啊。

  6、猜图品读“陪客送”

  (1)学到这儿,我们不妨轻松一下,来做个猜图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那棵松树?说出你的理由。

  a交流“陪客松”,出示句子,奇在哪里?

  (把陪客松比作了绿色巨人,在你眼中,陪客松成了亲密的朋友了),齐读句子。

  b“送客松”

  再来看看这是什么松?(送客松)

  送客松有奇在哪里?(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盆景同学们都见过,它是园丁精心制作出来的装饰品,为的是追求它姿态的优美,而制作送客松这盆“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黄山、大自然)

  送客松似乎在向游客道别,它好像在说什么?谁来做一做送客松?(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啊!)

  c现在,你能完成这个填空了吗?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陪客松”。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送客松”。

  7、齐读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玉屏楼前欣赏了黄山的三大名松,现在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三大松奇特的风采!

  8、争做小导游

  (1)同学们,黄山玉屏楼工作委员会最近招聘导游,条件是:口齿清楚,表达流利,落落大方,将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绍到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2)准备交流(导语: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黄山旅游,现在你们看到的是:——)

  (3)学生介绍(出示名松图)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有代表性,其实,黄山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松树,齐读弟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2、你们想看看这千姿百态的奇松吗?不过看时老师还想请你们给它取个名,再用几句话把它的奇特之处介绍给游客听。

  3、出示各种松树图。

  4、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5、完成填空:

  想象说话: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状如()……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6、这么多的松一棵有一棵的姿态,每一棵都不同,真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秀美。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难怪人们对它——情有独钟(指板书)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此时老师又不由得想起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玩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可见黄山的景色确实令人着迷。今天我们感受了松之奇特,老师希望课后同学么们能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去查找、搜集、了解黄山怪石、云海、温泉这“三绝”的特点,模仿课文的写作方式去介绍。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课后做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3、收集资料,了解黄山怪石、云海、温泉这“三绝”的特点。

黄山奇松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媒体:投影、录音、录像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

  20、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备课日期:4月18日星期三授课日期:4月23日星期一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读第一自然段,领悟作者是怎样引出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奇”,用“奇”组词。

  2、板书“特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齐读。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前鼻音:宾客盆景

  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

  翘舌音:状如黑虎

  (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

  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

  誉地情有独钟黄山绝胜处遒劲

  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结合理解“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

  4、练习:

  (1)黄山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四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4)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_____。所以课文

  说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_______”。

  卡片出示“情有独钟”,指导朗读。

  5、投影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

  自由读,齐读。

  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下节课学习。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

  誉:撇和捺要舒展。

  遒:“西”内别忘了一横。

  盆:撇和捺的位置要摆正。

  屹:右边不要多横。

  俯:右边“府”的一撇要到位。

  状:同“壮”要区别开来。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状()陪()府()盆()

  壮()部()俯()贫()

  备课日期:4月18日

  星期三

  授课日期:4月24日

  星期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卡片出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卡片出示“情有独钟”,齐读)。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观赏黄山奇松。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

  投影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映示迎客松)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

  (3)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4)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

  ①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所以文中说它饱经风霜(卡片出示“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卡片出示“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②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

  ③指名读第三句。把这句话改一个说法,用上“不仅……而且……”。(迎客松不仅是黄山松的代表,而且成了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投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____。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注意“乃至”后适当加重语气。)

  (5)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自由读、齐读)

  (6)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

  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比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部分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比赛朗读,师生评点。)

  7、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来观赏这三棵奇松。

  引读: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

  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

  播放录像。

  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请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作业: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投影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徐霞客的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备课日期:4月18日星期三授课日期:4月24日星期二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下列词语。(见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提示顺序:

  最妙观松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学生自由练背,同桌互背,指名背诵,小组赛背。

  三、指导造句:屹立郁郁苍苍

  1、读原句,理解词义及用法。

  屹立:可以说山、树、人,还可以说建筑物。

  郁郁苍苍:形容树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2、例句引路:

  屹立——举目远眺,云中山巍然屹立,在阳光照耀下,峰顶银光闪闪。

  屹立——一棵棵高大的雪松屹在道路两旁,伸出的枝叶挡住了强烈的阳光,树下一片阴凉。

  郁郁苍苍——雪松的树枝横着伸展,郁郁苍苍的枝叶平铺开来,如同孔雀打开它那美丽的羽毛。

  郁郁苍苍——柏树一年四季,郁郁苍苍,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更加美丽。

  3、学生口头造句交流。

  四、仿写片断。

  例: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1、朗读、背诵。

  2、观察校园内的雪松(布置预习),说说雪松的特点。

  3、仿照“迎客松”的写法,把雪松的特点写下来。

  把下列词语写进去:

  郁郁苍苍

  青翠

  如同

  装点

  秀美

  五、作业:

  1、造句。

  2、仿写片断。

  陡崖

  屹立

  饱经风霜

  姿态优美

  盆景

  宾客

  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枝干

  遵劲

  枝干

  蟠曲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奇松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简介黄山。

  初读课文

  自学课文。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

  3,理解词语。

  陡崖屹立遒劲郁郁苍苍

  宾客盆景饱经风霜情有独钟

  巡视、适时指导。

  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试读课文。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听写词语。

  指名读课文。

  细读课文

  指名读第1自然段。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闻名于世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情有独钟?

  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潇洒挺秀表现在什么地方?

  能说说黄山松的潇洒挺秀吗?

  齐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2自然段。

  第一句说了什么?

  这一句中的`绝胜和那个词语的意思相同?

  第二句说了什么?

  迎客松的姿态怎么样?地位怎么样?

  陪客松的位置在哪儿?他给人们怎样的感受?

  送客松的姿态怎么样?动势怎么样?他给人们怎样的感受?

  写三大名松用了两个如同和一个好象,这是为什么?

  齐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3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起什么作用?第2句有几个分句?

  分别说了什么?

  第三课时

  .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重点写黄山松潇洒挺秀,形象独特,千姿百态,把黄山装点得更加神奇、秀美。

  指导背诵。

  听录音。

  利用板书提示,串联背诵。

  各自轻声试背。

  全班齐背。

  练习

  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默读课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板书设计:

  处处都有潇洒挺秀

  优美遒劲郁郁苍苍

  迎客枝干斜伸如同迎接

  黄山奇松玉屏楼陪客如同巨人陪同观赏

  观松独特蟠曲

  送客深出好象告别

  屹立斜出弯曲

  千姿百态仰俯卧

  状如形似

黄山奇松教案 篇9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谁能用搜集来的资料介绍一下。

  3、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渐入意境。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

  三、细读课文,感悟生活。

  1、自由读课文,读完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具体描绘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板书:三大名松)

  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

  分别指名读: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细读课文,体会每棵松树的动人姿态。

  ●学习“迎客松”。

  ⑴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迎客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插图说话) (板书:迎客松)

  指名回答、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饱经风霜”什么意思?这里指谁饱经风霜?说明什么?谁来读一读?

  (2)作者为什么说饱经风霜的'迎客松是黄山第一奇松?(学生回答后板书:虽然……却…)

  “如同”相当于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想象迎客松的样子,做做动作。

  再读这句话,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因为他的姿态很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迎客松)

  (3)引读: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名松,古朴苍健,姿态雄伟,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 ),乃至( )。

  边读边想想这句话怎样用“不仅……而且……”来表达。

  (4)看图试背诵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和体会。

  ●学习“陪客松”

  过渡: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上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板书:陪客松)

  (1)自由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里把陪客松比作了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如果没有如“绿色的巨人”,效果有什么不同?(板书:……如同……)

  (3)再读句子,说说陪客松的样子,它与迎客松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试背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学习“送客松”

  过渡:当游客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板书:送客松)

  (1)指名读描写送客松的句子。(看插图)

  (2)比较描写送客松的第一句和迎客松的第一句,说说这两棵松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指名读第二句。

  想想这里的“好象”可以换成哪些词(板书:……好象……)

  说说送客松名字的由来。

  指导背诵。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松“奇”在哪里?边看图边朗诵描写黄山松的精彩词句,再次感受黄山松的神奇魅力。

  5、这么神奇的黄山松,在哪里观看最好呢?

  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6、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登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观赏姿态独特的黄山奇松。配乐朗诵课文第二部分。

  四、引读课文,移步赏景。

  1、引读:黄山松不愧是黄山第一绝,它们千姿百态,近看或……或……或……远看或……或……或……从整体上看有的……有的……。省略号说明什么?理解“千姿百态”一词,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师生引读,生生引读,指名引读。

  (板书:千姿百态)

  2、这里写出了黄山松的什么?谁来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体验情感。

  1、黄山松树以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闻名天下,此时你对黄山奇松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可以朗读文章的精彩语句、可以写一段话或一首诗,可以画一幅画,也许你还有更好的方式,那就更好了。

  2、交流展示。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黄山奇松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网络、结合课文语言文字,以迎客松为突破口,感悟黄山松之奇。(姿态之奇、经历之奇、精神之奇)从黄山松成长的艰辛中了解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课前准备:

  训练学生熟练上网搜索的能力、大量搜集有关黄山及黄山松的资料、做好课前充分的预习。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录像导入

  师旁白: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在黄山上处处可见姿态各异的松树。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黄山奇松》。

  二.揭题,明确学习任务

  齐声读题。从课题我们可以知道本文重点是写——黄山松树的奇。

  三.学习第一段:

  自读本段,交流。以学生自己设计提问、解答的方式进行。

  师诱导:谁愿意当小老师提问检查大家的'自学情况?

  可能的提问有:

  1.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义项选择: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得上的。)

  2.黄山以哪四绝闻名于世?

  3.文中哪一个词语是表示人们特别偏爱黄山奇松的?

  (钟:(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

  (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4.黄山奇松都生长在哪里?出示:潇洒挺秀

  师小结:大家自学得很好。

  练习齐声感情朗读。

  过渡:那为人们情有独钟的黄山松树到底奇在哪里呢?

  四.整体感知全文:

  轻声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思考:

  本文写法上你认为好在哪里?——有详有略,主次分明

  (详写了三大名松,略写了其他千姿百态的松树;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棵中主要写了迎客松,次写了陪客松和送客松。)

  根据学生回答形成下表:

  详写

  主写

  迎客松

  次写

  陪客松

  送客松

  略写

  其他

  五.学习第二段:

  1.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棵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展示迎客松图片。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换词析义:乃至——甚至

  感受迎客松的地位: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会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

  2.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有何奇之有呢?(出示语句)

  一奇在模样: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填表)

  看图诠释:“它有一丛……宾客的到来。”一句。

  模样

  详写

  主写

  迎客松

  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

  次写

  陪客松

  送客松

  略写

  其他

  二奇在饱经风霜,却仍然……

  (师可作适当引导:松树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并不稀奇啊!)

  那么“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

  请学生网上搜索黄山松艰难生长材料,组织整理后备交流。

  充分挖掘“饱经风霜”一词的内涵:

  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

  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

  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

  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

  可是黄山松树不仅风撼不倒,雪压不断,而且根深叶壮,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你说,这样的松还不能称为是奇松吗?

  迎客送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仍然充满生机,被誉为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实在是当之无愧啊!

  指名试读,你想读出迎客松的什么?齐声朗读。

  三奇在顽强的精神。

  3.陪客松和送客松也是同样的环境成长,模样也各有所奇。

  展示两松图片,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填表。

  模样

  详写

  主写

  迎客松

  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

  次写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送客松

  独特、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

  略写

  其他

  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用意何在——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黄山

  齐声朗读

  4.这一段的一、二两还告诉了我们去黄山要观赏三大名松首选何处——玉屏楼。因为——

  5.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

  六.学习第三段:

  过渡:下面我们学习第三段。

  1.展示图文,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抓中心句的手法概括)

  模样

  详写

  主写

  迎客松

  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

  次写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

  送客松

  独特、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

  略写

  其他

  千姿百态

  齐读,感受黄山松数量之众,姿态之多、之奇。

  2.赏析排比句的妙处:这是一句什么句式?用排比句好在哪里?可是作者觉得啊用排比句还不足以充分反映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故而又……

  3.练习朗读,表现出黄山松千姿百态。

  4.指导“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三大名松中你认为哪一棵用屹立比较恰当?

  先让学生试用“屹立”造句,再同时用上“郁郁苍苍”造句。

  5.再读。

  七.总结回顾:

  1.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地更加神气、更加秀美。“黄山不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不松不奇”。因而我们将黄山这一独特的松树品种冠名为“黄山奇松”。

  2.填空:

  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认识到了纪律的可贵;

  从至死不渝的“蚁国英雄”那里,我学到了可贵的合作、奉献精神;

  从黄山奇松那里,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后实践活动:

  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本文只介绍了一绝。课后请大家借助网络,查询资料,模仿《黄山奇松》,将另外三绝任选一绝写下来,还可以配上图片,通过Email信箱发给我。让老师“无须跋山涉水,黄山胜景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