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

时间:2022-08-25 12:16:0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猫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猫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猫教案(精选9篇)

  猫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地描述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猫》的教案设计。

  2.学习按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学习围绕总起句具体描述的方法。

  3.分析判断句子的正确性,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和、折;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会用“彼此”、“无忧无虑”造句。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检查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划分段落,重点讲读第一段。第二教时讲读第二段,指导背诵第四节,总结课文,有感情朗读,小练笔(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

  教学主要步骤

  一、课前预习,提出要求。

  1.借助《词语手册》预习课文

  2.想想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3.想想从作者对猫的描述中,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哪些词语和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

  二、揭示课题,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并分清段落。

  1.指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预习题。

  2.课文写了有关“猫”的哪些内容? (让学生明确:课文写了有关“猫”的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二是小猫的活泼可爱。)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习课文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生动描述的,并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找出本段的重点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讨论后明确:本段的重点句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也是本段的总起句。)

  (2).轻声读课文,思考: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些地方?(讨论后明确: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以及“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都一声不吭;既“勇敢”又“胆小”。)

  (3)提问:猫的“老实”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乖、睡大觉、不过问。结合理解“无忧无虑”,并口头造句。)

  (4)接问: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一天一夜、任凭……也,教案《《猫》的教案设计》。)

  (5)再问: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书重点词语:闭息凝视、非……不可。)

  (6)追问:为什么从“闭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讨论后明确:从“闭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的专注的精神;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7)提问: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讨论后明确:连接“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内容的词是“可是”,懂得“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8)轻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明确:“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9)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10)指名读第二节,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结合解释:温柔可亲。)课文是怎样从猫的动作和叫声两方面写猫的“温柔可亲”的?(板书:蹭、跳、叫唤、咕噜。)

  (11)提问:这里的“几条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讨论后明确: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12)再问: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板书:无论……也)

  (13)默读第三节,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明确“胆小”与“勇猛”。)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讨论后板书: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14)小结第一段:

  ①课文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作者写猫的古怪性格,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感情?

  ②想想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学习第一段的?(归纳出:首先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接着弄清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如何写这些内容的;最后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看看这些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2.讲读第二段。

  (1)轻声读课文,找出本段的总起句,并想想句子的意思。

  (2)提问:第二段与第一段是怎么连接的?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明确:“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这一句承上启下,“更”这个词是把小猫与成年猫的性格相比,说明成年猫可爱,而小猫格外可爱。表现了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的感情。)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小猫的“可爱”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具体写这些内容的?划出重点词句。(讨论后明确:围绕小猫的“可爱”,主要写了小猫玩鸡毛、线团,摔交,打秋千。板书重点词语:耍个没完没了、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摔交、打秋千。)

  (4)提问:作者对小猫怀有什么感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明确:作者喜爱小猫,表现在“绝不会责打它们”等词语。因为作者从小猫的淘气可爱中看出它们的“生气勃勃”。结合理解“生气勃勃”。)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在讲清内容,理清层次,弄清句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也可引背,引语如下:小猫怎样的可爱?它们是怎么玩耍的?它们的胆子大到什么程度?作者为什么不会责打它们?

  四、反复诵读,体会感情;总结全篇,练习仿写。

  1.师述:课文通篇洋溢着作者喜爱猫的感情,想一想,应怎样朗读,才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感情?(明确: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亲切,因此朗读时语调要轻,感情要充沛。)

  2.教师指板书,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学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本文围绕总起句写,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师述:你能学习课文的写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具体的话吗? 出示总起句(任选一题):

  (1)猫真老实。

  (2)猫很尽职。

  (3)课间活动丰富多彩。

  (4)这堂自习课真静啊!

  猫教案 篇2

  活动名称:老猫睡觉醒不了

  活动目标:

  1、练习轻轻的走和跑。

  2、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老猫头饰一个,小猫头饰若干。在场地周围放些障碍物供幼儿躲藏。活动前学习游戏中的儿歌。

  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岁音乐做模仿小猫走的`动作。

  2、展开: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2)游戏中教师应指导和提醒幼儿走和跑时角邀轻轻落地,以免被老猫听见。

  (3)幼儿熟悉游戏后请幼儿轮流扮演老猫。

  3、结束:带领幼儿散步。

  猫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动画片《猫和老鼠》是一部深受幼儿喜爱的片子。故事讲述了黑猫汤姆受尽老鼠杰利欺负的事情,诙谐、幽默。幼儿对于老鼠那种不畏强大、机智勇敢、聪明幽默的表现非常喜欢。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了一首情节幽默、诙谐的歌曲——《老鼠画猫》,让幼儿感受歌曲的不同风格,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并尝试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目标】

  1、能自然、轻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滑音的唱法。

  2、初步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

  3、尝试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大老鼠头饰一个,小老鼠胸饰与幼儿相等。

  2、纸、笔与幼儿人数相等;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宝宝们,前几天,妈妈发现了一个地方有好多油,我们现在去弄点来吃吃吧。(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幼儿律动)

  2、遇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播放课件),使老鼠们的觅食行动受到了阻碍,猫趾高气昂地走了。(猫来了,赶紧躲起来呀!)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探索的一种动力和成功的诱因。所以,活动一开始,我采用了游戏的口吻激起幼儿的兴趣,我做鼠妈妈,孩子们做鼠宝宝,夸张的语调再配以随乐的律动,迅速挑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把孩子们带进我预设的情景。很好的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做好了全方位的铺垫。)

  3、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看,这是被猫爪子抓的,好疼呀!要是猫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

  (评析:随着游戏的进一步深入,我通过受伤来让孩子们提炼出歌词的相关内容:眼睛小,爪子少…。为下面的理解歌词做准备)

  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

  1、初步感受旋律:

  (1)鼠妈妈:看来这儿并不安全,我们还是回家吧!(随着歌曲旋律,鼠妈妈带着鼠宝宝回到座位上。)

  (2)鼠妈妈:宝贝们,我们折腾了一天,很累了。赶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觉吧!

  (3)(睡眠曲响起,众鼠作睡觉的样子,其间鼠妈妈不断发出笑声。)"哈哈,我刚才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有只能干的小老鼠把讨厌的大野猫变得不厉害了,你们猜猜看,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小老鼠"们议论纷纷,鼠妈妈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评析:提出问题,引导"鼠宝宝"们自由交流讨论,如何让野猫变得不厉害?在这里我融入了语言领域的教育;《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

  (4)鼠妈妈:乖宝宝,你们的想法和能干的小老鼠是一样的,都想让野猫的眼睛变得小小的,爪子变短,牙齿也没有了…我们来看看梦中的小老鼠是怎么画猫的!(教师边慢速唱歌边将猫的样子给画出来)

  (评析:在此环节中,我边慢速唱歌边按歌词顺序把猫的滑稽样子画出来,以悄然渗透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熟悉歌词,并为后面的孩子边唱边画打下基础。)

  2、理解、熟悉歌词:

  (1)鼠妈妈:小老鼠画的猫和大野猫一样吗?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眼睛要变得小小的,腿变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翘(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小老鼠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逐步出示课件上的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评析:在充分分析、理解教材后,我觉得这首歌曲中,幼儿对老鼠画猫的顺序不容易掌握,很容易把歌词颠乱,于是,我在让鼠宝宝观察、比较梦中的野猫和现实中的野猫的区别以后,教学时尝试运用歌词记忆图来记忆歌词。)

  (3)"宝宝们,一起跟着妈妈来说说小老鼠是怎样画猫的。"(指着课件上的图片随着歌曲旋律按节奏读歌词。)

  (4)"看着这样的猫,小老鼠的心情会怎样?"(很高兴、很得意、很开心。)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图片上小老鼠的眼神、尾巴、姿态等)请幼儿学学小老鼠得意的样子。

  (5)"我的宝宝们真能干,那我们一起学着小老鼠来得意地唱一唱。

  (6)我的宝贝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有趣、滑稽。)那我们再来唱一遍,要把小老鼠的得意和歌曲的滑稽味儿唱出来。

  (评析:本环节提高了难度,要求幼儿将歌曲诙谐有趣的情绪通过声音和动作表现出来。对于滑音的处理,我设计了一个箭头向上的标记;说白的一句要求幼儿正确表达并得意地演唱;唱到"胡子要画翘"的"翘"字时提醒幼儿语言要突出。对于这些细节,由于处理得当,幼儿掌握较好。)

  (7)鼠妈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也画一只这样的猫?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吧!(音乐旋律起,幼儿根据音乐歌词画猫。)

  (评析: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歌曲有更深的印象,我让幼儿一边听歌曲,一边来画画。在唱唱、画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8)"小宝贝,你们的猫画好了吗?让我们用歌声来检查一遍。"(拿着自己的画,随音乐一起表演唱)

  三、结束部分

  一声猫叫——(课件上的猫出现,众鼠蹲下)鼠妈妈:看来,我们梦想的猫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结束)

  (评析:《老鼠画猫》整首歌曲幽默、诙谐,所以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也运用了游戏的形式:一声猫叫后,众鼠随乐一起跳起来,活动结束。和整首歌曲的风格相呼应。)

  猫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13-15个月宝宝刚学会走路,总喜欢走来走去,这个时候,给宝宝设计丰富的走活动,既满足了宝宝的需求,又增强了宝宝行走的稳定性,促进了宝宝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另外,这个月龄段的宝宝手指抓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大把抓,这个时候给宝宝提供大小适宜的操作材料,能让宝宝在反复摆弄物体的过程中享受乐趣。根据宝宝的月龄段特点,我设计了“能干的猫宝宝”活动。

  活动目标:

  1、增强宝宝行走的稳定性,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

  2、指认红色和黄色,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抓握能力。

  3、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奖励小粘贴,愉快的背景音乐或轻音乐。

  2、红色和黄色小筐,红色、黄色、蓝色积木。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播放愉快的背景音乐,舒缓宝宝的情绪,引导宝宝上亲子课。

  二、点名活动

  1、目标:宝宝能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增进宝宝间的友谊。

  2、准备:头饰、可爱的奖励小粘贴。

  3、步骤:

  (1)配班老师戴着小猫头饰,模仿小猫的叫声“喵—喵—喵”走进教室,老师寻找声源,看到小猫说:“哇!是一只小猫!”小猫向宝宝问好:“宝宝,你们好!我叫小猫!”宝宝说:“小猫好!”

  (2)老师说:“小猫带来了很多礼物,谁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就送给他。”老师点到谁,谁就大声说出自己的姓名。小猫伸出大拇指,说:“宝宝,真棒!”

  家庭指导:宝宝不会说自己的名字或害羞,不要强求,可以由妈妈代替宝宝说。

  注意事项:点名活动需让每个宝宝都参与,不可只让部分宝宝说出自己的名字,而忽视了其他宝宝,使妈妈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

  三、健康活动

  1、目标:通过这个活动训练宝宝的行走能力,同时学习按节奏走。

  2、准备:背景音乐。

  3、步骤:

  (1)“宝宝真能干,让我们一起学小猫做操吧!”老师示范小猫做操的整个环节,并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播放小猫操的节拍音乐,引导宝宝随音乐节拍,一下一下走向小朋友,家长牵着宝宝的手,一起慢慢走成圆,绕圈走。

  家庭指导:如果宝宝初次尝试按节奏走,家长可牵着宝宝的手,和宝宝一起走。

  注意事项:这个环节要求宝宝由不规则的按节奏走,到规则的按节奏走,中间的过渡环节需要家长配合,牵着宝宝的手,走成圆形。另外,老师做操的动作要夸张,具有感染力。

  附:操节说明:小猫操

  第一节:小猫喵喵喵(两手在嘴两侧做动作)

  第二节:小猫叉叉腰(宝宝做叉腰动作)

  第三节:小猫拍拍手(宝宝做拍手动作)

  第三节:小猫点点头(宝宝做点头状)

  第四节:小猫走走走(宝宝做向前走的动作)

  四、认知活动

  1、目标:指认红色、黄色。

  2、准备:箱子,红色积木、黄色积木和蓝色积木人手各2个,红色小筐和黄色小筐人手1个。

  3、步骤:

  (1)“宝宝看,这里有个箱子。”老师拿起来摇一摇,说:“箱子里有东西,是什么呢?”老师从箱子里一一取出红色积木、黄色积木,放到地板上。

  (2)老师拿起红色积木,说:“我是红颜色宝宝,我的'宝宝跑去哪里了?请宝宝帮我找一找!”宝宝把红色积木放到指定的红色小筐内。(指认黄颜色积木的方法同上)

  家庭指导:妈妈引导宝宝拿出相应颜色的积木,宝宝拿对了,给宝宝一个笑脸;宝宝拿错了,可以摇摇头,表示宝宝拿错了,让宝宝重新拿。

  注意事项:积木的颜色一定要鲜艳,当宝宝把相应颜色的积木拿在手上时,老师应引导宝宝放到指定的小筐内。

  五、探索活动

  1、目标: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抓握物体的能力。

  2、准备:红色积木、黄色积木、蓝色积木若干,每人3-4块。

  3、步骤:

  (1)“小猫要盖楼房了,让我们来帮小猫搭高楼吧!”老师出示红色和黄色积木,示范搭高楼的方法。

  (2)妈妈引导宝宝用积木搭高楼,老师巡回指导。

  家庭指导:宝宝搭好高楼后,妈妈可问宝宝高楼的颜色,宝宝不会说,就由妈妈自问自答,告诉宝宝高楼的颜色,搭了几层高楼。

  注意事项:老师要观察、指导宝宝搭高楼,让妈妈学会正确的引导方法;宝宝搭高楼时要注意安全,以免宝宝的手指被积木压伤或夹伤。

  六、亲子活动

  1、目标:锻炼宝宝走的平衡能力,感受旋转的快乐。

  2、准备:背景音乐。

  3、步骤:

  (1)“高楼盖好了,让我们一起来开飞机吧!”老师出示布娃娃,老师和布娃娃面对面站着,老师伸开布娃娃双臂,上下摆动双臂后退走,布娃娃向前走,模仿开飞机。

  (2)播放背景音乐,宝宝随音乐节奏开飞机。

  家庭指导:妈妈和宝宝一起开飞机,妈妈后退走,宝宝向前走,做好保护宝宝的工作,同时能够灵活举放宝宝,让宝宝获得快乐体验。

  注意事项:宝宝在感受旋转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紧张或害怕的现象,可暂停旋转开飞机,让宝宝休息一会儿。

  附儿歌:开飞机

  第一节:飞飞飞,飞飞飞;(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妈妈后退走,宝宝向前走)

  第二节:宝宝的飞机飞上天!(妈妈举起宝宝向前飞)

  第三节:飞飞飞,飞飞飞;(妈妈举着宝宝原地转圈飞)

  第四节:宝宝的飞机降落了!(妈妈把宝宝放下)

  七、活动结束

  “小宝宝,快快来,我们一起点点头,点点头,我们一起拍拍手,拍拍手,我们一起说再见!”老师和宝宝说再见,结束活动。

  家庭延伸:妈妈可以把宝宝的玩具不规则的摆放在地板上,让宝宝拉着车子去捡地板上的玩具,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宝宝行走的稳定性,还可以锻炼宝宝绕着障碍物行走,促进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另外,妈妈还可以在家里引导宝宝指认玩具、珠子或海洋球的颜色。

  猫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共两课时。《猫》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小说,文本围绕“养猫”这一中心,讲述了“我”及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三只猫的外貌、性情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最后无一例外地亡失了,令“我”与家人悲痛、遗憾,以至于最后“我家永不养猫”。

  【教学目标】

  1.通过表格的方法,进行对比阅读,了解三只猫不同的外貌、性情及家中的地位等;

  2.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样貌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3.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解读文章主旨;

  2.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尤其是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导学题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由小学课文《燕子》片段导入新课;

  2.介绍作者郑振铎,引导学生抓住“名、时、地、评、作”五点记住文学常识;

  3.借助导学题卡,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

  二、初步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课文,圈点勾画重要部分,完成导学题卡中的表格一;

  (设计意图:继续联系默读课文,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好习惯。)

  3.学生自主梳理文章结构,划分层次;

  4.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对比前两次养猫的经历并汇报;

  5.通过表格,不难看出第二只猫比第一只猫更活泼、更受宠爱,而它的失踪案也给“我”及家人带来了更大的打击。请学生细读第二只猫的部分,还原“猫失踪案”的预兆、经过和结局。

  6.学生再以小组形式讨论:如果你是“猫失踪案”的嫌疑人、目击者或受害者之一,你当时的心理活动是什么?从其中能看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文本,分析人物性格,感受作者的情感。)

  7.“猫失踪案”之后,“我家”为什么很久不养猫?

  三、深入读文

  1.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重要部分,完成导学题卡中的表格二;

  2.第三只猫的结局依然是一桩惨案,当芙蓉鸟惨死笼中的时候,家里人的反应是什么样的?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3.请学生小组合作,借助表格二分析:在芙蓉鸟惨案中,家里人都把矛头一致指向第三只猫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利用表格进行对比分析并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请学生细读第三只猫的部分,找出“芙蓉鸟惨案”之后,“我”的三处心理描写,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探究。

  5.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对第三只猫逐步加深的内疚、忏悔的心理描写。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文,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6.随着三只猫的离去,作者对猫的感情逐层递进。作者借着写猫,更阐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哲理?教师播放公益视频《再也不回来的乞丐》,帮助学生理解。

  四、小结

  我们借助表格,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我”养猫的`三次经历,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文章主旨:讲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感情-阐述了什么哲理。

  (设计意图:教师锻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文章主旨,练习完整地表达观点。)

  【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第一只伤心、安慰

  第二只难过、气愤

  第三只愤愤-内疚-悔恨

  得猫-养猫-失猫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如下:

  1.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本课教师多次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中,让学生反复读文。从带着问题默读、精读到有感情地齐读,使学生充分从读中理解文章的情感。

  2.坚持“一课一得”,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每节课都力求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如抓住5要点记住文学常识、利用表格对文章进行情节梳理和对比,让学生在今后的读文中能够学以致用。

  同时,本节课在教学设计、课堂互动等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如:

  1.对本文精彩的描写手法,没能进行深入地揣摩和分析。郑振铎先生擅长以简练、精准的语言和修辞对动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本文对三只猫的不同描写也是文章的精彩部分,但由于时间关系,教师没能引导学生对其描写方法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和仿写,日后的教学设计中应更加注意。

  2.教师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学生回答问题能力锻炼不足。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过于零散,提问频繁,这种方式不利于锻炼学生自主思考、完整表述的能力。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够准确,语言不够精准、不够丰富、对学生的启发性不强,还学要推敲。

  3.学生读文时间太短,不能进入文本理解作者感情。教师在初读课文时,没能给学生更多时间读文,也没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使学生没有进入文本理解作者情感,耽误接下来部分的学习。

  猫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划分层次,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感情基调,讨论结尾处语言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对弱小动物的同情和关注。

  2、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在本文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投影图片)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作者简介(投影):(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写作背景(投影):本文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他深受“五四”精神影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二、朗读课文,梳理字词

  1、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

  2、梳理字词。

  污涩sè:文中指猫身上的毛变得污秽,不光滑,且因干瘦而失去了光泽。

  红绫líng

  怂恿sǒngyǒng:鼓动别人去做。

  怅chàng然:不愉快的样子。

  蜷quán伏:弯着身体卧倒。

  悲bēi楚:悲伤凄楚;悲苦。

  惩chéng戒:通过惩罚来警戒。

  妄wàng下断语:不经考虑地说出断定的话。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从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我的情感变化几个方面,完成下表。

  2、以刚才表格里填写的内容为素材,用作者的口气为这三只小猫写一则悼词:

  天堂里的花白小猫:

  示例:虽然你在人世间只停留了两个月,但你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你的病来的如此突然,即使是三妹的红铃铛,也无法挽救你的生命。你离去后,全家人的心里都很酸辛,最难过的莫过于三妹了,因为她早已把你当作她的小侣了。

  “远方”的黄色小猫:

  再也不能看你爬树了,再也不能看你捉蝴蝶了,再也不能看你晒太阳了。你的到来让我们快乐,你的亡失让我们怅然。我诅咒那个不知名的捉去你让我们失去欢乐的人,同时,我也祈祷那个不知名的捉去你的人能够善待你。愿你生活得无忧无虑

  冤死的花白小猫:

  (1)、你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你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长得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你,你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你的死亡使我的良心受到无尽的煎熬!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2)、你的离去不能不说是我的过失,可这一切再也无法挽回,假如我能够说猫语抑或是你听得懂人话,我愿意说,对不起。

  记得打你的一棒是很用力的,现在我宁愿我自己也被人打,而你,是那么的无辜。你走了之后,我多想找到你,把你抱在怀里给你吃喜欢的东西,可是这一切都不能成了……

  你已不再,离开家的日子你吃了多少苦?下雨的时候你能找到避雨的地方么?那些坏坏的流浪猫有没有欺负你?这都不得而知了。

  我所知道的,你走了,再也不回来。

  你去了天堂了罢?一定是的,你这小小的委屈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定会得到安慰和温暖。

  你现在定能听懂我的心声,原谅我,好么?你这善良的宝贝,愿你安息!

  四、研读课文

  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1)“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2)“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3)“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2、小结。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

  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积累字词。

  2、熟读有关写第三只猫的部分,思考:

  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板书)。

  (1—2段)第一只猫:可爱小猫因病亡病亡—一缕酸辛首次养猫善待生命

  猫(3—14段)第二只猫:活泼有趣却亡失丢失—怅然、愤恨久不养猫

  (15—34段)第三只猫:平白无故蒙冤屈屈死—难过、愧疚永不养猫同情弱小

  技巧总结:理解课文内容:_______抓住相关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中心:_______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

  2、这节课我们着重探究有关写第三只猫的部分。

  二、精读探究—体会情感把握中心

  师:下面我们来一个案件调查:“芙蓉鸟事件”。

  芙蓉鸟被害案[森林123号刑事案]

  1、案发现场情况:

  (1)、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2)、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2、犯罪嫌疑人:丑猫

  3、犯罪嫌疑人作案证据:

  (1)、案发前的表现:

  ①、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②、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2)、案发后的表现: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我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5、案件真凶:一只黑猫(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

  (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品读课文30—34自然段)

  (2)、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中心理解)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3)、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三、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

  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

  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四、拓展迁移

  1、假如你就是那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

  2、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五、情感提升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

  (投影图片)请欣赏这些可爱而又可怜的“猫”,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关注弱小尊重生命善待他人共建和谐

  六、课堂总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郑振铎先生的《猫》,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时,一定要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发扬长处并让它超常发挥。这样,你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因为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七、布置作业

  1、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请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写成200字的片段作文。

  提示:第二只猫是宠物,若它咬死芙蓉鸟。当然也觉心疼,但会把责任归咎于张婶不小心,至于猫呢,还会觉得它越来越能了。

  网络答案供参考:

  (1)主人,您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我真的没有偷吃鸟,我久久凝望着它们,只是出于好奇信心,没有一点不轨的图谋只是您不分青红皂白打了我一通,深深地伤了我的自尊。我真的是被冤枉的,请您相信我,好吗?

  (2)主人,我是冤枉的。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但是你们救了我,我很感激你们,我怎么会做出对不起你们的事情呢?我凝望鸟笼是觉得他们长得很美,请你们相信,我真的没有吃鸟。

  (3)主人,你冤枉我了。我真的没有想吃那只芙蓉。虽然我丑陋、懒惰,你们不喜欢我,我不怪你们,因为是你救了我,把我养大,我要感谢你们,我怎么会去吃那只芙蓉鸟呢?主人,你真的冤枉我了。

  (4)主人,你误解我了。那只芙蓉鸟不是我吃的,是那只可恶的黑猫吃的。我经常盯着鸟笼看是因为我想和他们交朋友,而且我一直在保护他们,就是因为那天我们在家,才使黑猫有机可乘。请您一定要相信我啊。

  主人,冤枉啊!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我根本就没打芙蓉鸟的主意一个朋友罢了,我又怎么会吃它呢?我真是有口难辩啊!啊!我之所以凝望着芙蓉鸟,是因为我羡慕它拥有如此华丽丽的外表,祥和它交

  2、完成课后练习二

  八、板书设计

  (1—2段)第一只猫:可爱小猫因病亡病亡—一缕酸辛首次养猫善待生命

  猫(3—14段)第二只猫:活泼有趣却亡失丢失—怅然、愤恨久不养猫

  (15—34段)第三只猫:平白无故蒙冤屈屈死—难过、愧疚永不养猫

  猫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情达意。对于斑羚飞渡优秀教案。培养学生感情读文,品味揣摩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同情、垂怜弱小的思想感情,交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处事规定。

  3、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引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难点: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

  板块式课堂结构,阅读活动课,既要阅读,又要说发现。让学生反复、宽裕读文,不同角度读文,不同创意读文。在此基础上,宽裕发挥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职位地方。

  1.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主动读书。

  3.讨论法:其实斑羚飞渡说课稿。指引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设想

  本文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生动传神地记叙了三只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时长:两课时。

  第一课时

  —、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板书课题、作者)

  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思每以下问题: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四、研习课文第—部分:第—只猫的故事

  1.学生齐读课文第—部分。

  2.指名学生复述第—只描的故事。

  3.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

  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是自身的形态,刚宋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五、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了第—只猫的故事。作者运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第一只猫的可爱有趣,让人“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同口寸,也表达了对第—只猫亡失的酸辛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继续预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2.思考文章的主题。

  3.整理课文字词,学会运用。

  第二课时

  一、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

  1.听写上节课所学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二、研读文章第二部分:第二只猫的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部分。

  2.思考以下问题:

  ①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指名回答后,明确: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②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明确: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得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明确: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④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讨论后明确: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内容。

  1.默读第15、16段。

  思考:

  ①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指名回答后归纳: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思考:

  ②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

  讨论后明确:第—、三句话是—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

  2.学生自由诵读第17—29段。

  提问: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学生讨论回答后归纳: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为“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3.学生齐读第30—34段。

  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阅读讨论后归纳: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四、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讨论文章的主旨。

  明确:阅读文学作品,允许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应该多侧面地理解,从中吸收更多的思想营养。对于课文的主题,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不作统一答案:

  2.本文采用了第—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么好处?

  明确: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3.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五、小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熟读全文,领悟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猫教案 篇8

  学习目的:

  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3、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

  学习重点:

  学习文章的第二或第三部分,探究第二只猫的失踪或是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在感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步骤:

  一、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小猫。从养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

  二、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几只猫?

  明确:

  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

  2、文章按什么顺序和线索叙写了“我”养猫的情况?

  明确:

  养猫是全文记叙的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按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了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板书)。

  3、在作者养猫的经历中,哪一次养猫,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第二或第三次养猫的经历。

  三、重点研讨

  1、快速找出文中养第二或三只猫的有关段落。

  2、理解作品内容——

  学生按句式说话:“读 ,我看到了一只 猫。”

  教师择要点引导深入(引导学生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上去认识猫):

  A“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一只更活泼更有趣的小猫。

  这一个镜头,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小黄猫圆圆的脑袋、转来转去的眼睛、伺机捕捉的形神跃然纸上,真是妙笔生辉。

  …………

  或:

  B“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一只可怜的猫。

  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对于它不加注意,仍不活泼,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

  去得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

  …………

  3、品味“我”的感情——

  “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就是思想感情的宣泻”,本文在朴实的笔墨和平静的叙事中其实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学生按句式说话:“读 ,我体味到 。”

  师范例: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A、“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我”失猫的怅然,对恶人的愤恨! 这些损人利己的人实在可恨!

  三妹怪隔壁周家的丫头:“他们看见了……”

  提问深入:

  ①周家的丫头代表了怎样的人?“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代表了怎样的人?

  ②为什么周家丫头的这种人也应该责怪?

  ③按作者的想法,怎样做才是好人?

  B、“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突然间失去了一个亲爱的同伴,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在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干脆不养了。 朗读指导:重读“好久不”,读得低沉、余味无穷。

  学生朗读。

  或:

  C、“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了自己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朗读指导:重读“永不”,读得沉郁、果决,读出伤痛。 学生朗读。 重点品读“我心里十分难过……”一段。

  (1)指名读。

  (2)朗读指导:为了读出“我”的难过、后悔、自责之情,本段的朗读在语速语调上要有讲究;语速由舒缓而稍微加快,语调由低沉到略有升高。

  (3)生齐读。

  (4)品味语言。 扣“十分难过”“良心受伤”深入到“妄下断语”(没有事实根据地作出判定);设疑、讨论。

  A、“我”为什么暴怒,挥舞大棒虐待可怜猫?

  B、我根据什么迹象断定它咬死了“我”的芙蓉鸟?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C、“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我”的证据确凿吗?

  D、可怜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想当初,那只可怜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忧郁,它不活泼—— 可能是由于生活上什么不幸,或许是失去了亲爱的父母吧,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天伦之乐,而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吧……

  E、谁是咬死“我”的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 凶恶的黑猫。“逃”:作贼心虚;“衔着”:铁证如山。

  F、为什么“我”明白自己的错误后会感到如此痛心?

  G、应该怎样对待错误,特别是伤害他人的那种错误?

  (5)补充介绍作者,交代本文写作背景《教学参考用书》P274。

  4、感悟作品思想——

  一种丰富的情感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无声无形地流淌着,不断积淀,直至喷发。通过我们的朗读、理解、品味,我相信你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一定有对作品更深层次的感受甚至有超越作品的感悟。

  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 ,我想说: 。”

  示例:

  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教师赠格言: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小结:这些对作品深层次的感悟,其实就是作品的主题。有许多作品,从不同角度看,对主题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所谓主题的多义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播放美丽可爱的猫的视频)请欣赏这些可爱而又可怜的猫,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五、布置作业:

  试着按照课堂分析“我”养第二或三只猫的思路来自学“我”养第二或三只猫的情形。

  猫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和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养过猫吗?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对它的感受吗?我国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也非常喜欢猫。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老舍笔下的猫。

  板书课题《猫》。

  2、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指名让学生读。

  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1、检查: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只猫?主要从几方面来写的?结合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小、大既然小猫更可爱,我们先来学习描写小猫的这一部分内容。

  2、出示自学指导(一):把作者喜欢小猫的句子画出来,注意读出感情。学生自学两分钟。

  3、指名回答、板书。淘气

  朗读指导“生气勃勃”和“天真可爱”。

  过渡: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洋溢着淘气与生气,他长大以后又怎样的.表现,下面自己学习长大了的猫。

  4、出示自学指导(二):作者为什么说大花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谁也不理,它什么“都怕”,可又很“勇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学生自学四分钟。

  三、检查交流,深入探究。

  1、课文开头一句就告诉我们:“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表现在哪几方面呢?听老师读课文。

  课件展示:猫在睡觉,猫出去玩,猫等老鼠。

  指名回答,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2、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课文用什么词语把猫的这些不同特点联系起来的?

  课件出示句子,其中“说……,的确……可是……”加着重号,强调“可是”的作用,并且在读中体会。

  3、说他古怪吧,可是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也谈不上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拟人、喜爱)

  谁能用读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3、下面的内容又讲了猫怎么古怪,你觉得哪几句能概括自然段内容,层次怎么分,详略怎么安排,用的什么表现手法等。

  指名回答,板书。温柔可亲一声不出怕、勇敢

  4、指导感情朗读,注意停顿和语调。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同学们看板书,想一想课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用彩笔加着重号。为什么作者写猫的老实、尽职、温柔可亲、勇敢比写猫的贪玩、一声不出、胆子小要详细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喜爱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留心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猫

  小淘气

  老实、贪玩、尽职

  大、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喜爱

  怕、勇敢

【猫教案】相关文章:

《猫》教案02-01

关于猫教案01-13

关于猫的教案09-06

《猫》美术教案09-30

《我是猫》教案02-23

猫教案范文04-19

有关猫的教案03-25

《猫》教案(精选15篇)07-30

猫教案3篇03-09

猫教案4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