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4-09-24 12:12:15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科学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科学教案汇总5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小班幼儿平时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很少,对小草的熟悉度也是知之甚少,大自然中小草那新绿、嫩绿、鲜绿、翠绿,的各种开展此次活动。绿色,温柔着幼儿的视线。运用各种感官仔细观察草的特征。了解小草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草特点,表达自己观点。

  2.认识小草的种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户外草地、小兔手偶、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户外拔草

  小兔子要去小羊家做客,请小朋友帮忙,每人拔三种不同的草送给小羊,去户外找找。

  二、游戏:播放音乐,找不同

  1.找一个好朋友,把自己的小草和好朋友的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不同。

  2.第二次游戏:拿出另一种草,找朋友,比较,交流。

  3.第三次游戏:拿出第三种草,找朋友,比较,交流。

  三、再次观察,交流结果

  1.拿一棵小草看一看,说一说小草叶子是什么形状?

  2.看一看,你的小草根长什么样?

  3.闻一闻,小草有气味吗?像什么一样的气味?

  4.摸一摸小草,你有什么感觉?

  四、结束部分

  师幼一起回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能够自己去寻找发现不同种类的草,为比较小草的不同特点做铺垫。引导幼儿发现草的根部生长与土壤土质的关系。游戏进行三次,每次幼儿拿出的草都不同,为此幼儿在进行比较时,每次的发现都不同,找的朋友也不同,充满了兴趣和发现探究欲望。比较环节幼儿很认真的从草的叶子、茎部、根部去观察比较,能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发现。活动充满趣味性。

  不足之处:

  游戏的时间太短,没有更加透彻的比较三种草的特点。

科学教案 篇2

  分析:

  沙子具有细小、松软、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点,容易诱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但平时,幼儿园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经常是干的或是湿的,而且玩沙活动大多安排在户外活动时间,因此幼儿在玩沙时经常是在重复着铲沙、倒沙和堆沙动作,玩得不丰富,没有创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儿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河湿沙的区别,所以玩沙活动停留在浅表的动作上,玩法上没有创造性。

  目标:

  1.通过幼儿吹、分离、挖、塑造、经验回忆等活动,感知和探索沙轻、细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创造欲。

  3.引起幼儿对周围自然物的关注,培养幼儿爱护周围自然物的情感。

  4.学习能两人和四人合作玩。

  重点:

  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难点:

  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环节: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纱窗布代替筛子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干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塑料杯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4.寻找宝藏——通过用手扒开沙子找玩具的游戏。体验干沙松软的特点。

  二、体验干沙与湿沙的区别:

  1.爱喝水的沙——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在捏合上的区别,即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2.小组造型活动,体验湿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谈话、讨论,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分享关于沙的用途的经验。

  2.介绍沙漏。

  延伸:

  一、沙能不能种养植物:

  提供两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给于一定的阳光;浇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组做好纪录。

  二、制作“七色彩泥”:

  在细纱中加入水和颜料,混合搅拌,把沙染成多种颜色的沙,然后将彩沙晾干,分层装入或分色装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内。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幼儿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本次活动就是围绕幼儿的好奇心:果汁到底是多么颜色的?果汁的颜色与果皮是否一样展开的。活动中以帮助别人为导线,激起幼儿想帮助别人、更想知道结果的欲望,调动起幼儿实验的愿望,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体验成功的快乐,最后以回信的形式结束,不仅使幼儿巩固了知识技能,而且也能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从而产生相互帮助的意识。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会边实验边记录,并将同类的水果归类,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2、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苹果、梨、西瓜、橙子、橘子、葡萄等水果。

  2、各种水果图片、颜色标记。

  3、人手一份操作卡片(上面有一些水果的图片)、白布、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引起幼儿的实验兴趣。

  师:今天,小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给我们中二班小朋友的一封信。信里写的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哇!有这么多的水果卡片,还有一张信纸,看看上面写得什么?

  1、读信: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中二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小小班的小朋友,我们很想知道各种水果的果汁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想请你们帮帮忙,告诉我们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2、讨论: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是否一样?

  3、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与他们的果皮是一样的吗?王老师也不太明白,今天我们来做次小小实验家,看看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好吗?

  二、幼儿实验了解各种水果的果汁颜色,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水果,一些白布、还有一张实验记录表和一些颜色标记,请小朋友实验的时候一边做实验一边将实验的结果用颜色标记记录到实验表上。

  1、幼儿一边实验一边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回辅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实验记录。

  2、请个别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表。

  3、对有争议的实验结果,教师实验得出正确结果

  三、幼儿再次实验,将水果归类。

  师:这些水果的果汁颜色有的和果皮颜色一样,有的和果皮颜色不一样,那么,哪些是和果皮颜色一样的呢?哪些和果皮颜色不一样呢?我们再一起来做一次实验,一边做实验一边将水果进行归类,将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水果卡片放到一起,不一样的放到一起。

  1、幼儿实验,并将水果卡片归类。

  2、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3、送卡片:将水果卡片送到相应的筐中。(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放一个筐中,不一样的放另一个筐中。

  4、教师小结幼儿的操作结果,表扬鼓励。

  四、给动物幼儿园回信,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师:我们知道了各种水果的果汁颜色,可小小班的弟弟妹妹们还不知道呢?我们一起来回封信,告诉他们我们的实验结果好吗?

  1、出好的实验记录表,叠好放进信封。

  2、将归类好的水果卡片分别包好,写上说明装入信封。

  五、延伸活动:

  1、师生一起写回信。

  2、自己动手榨果汁,一起品尝果汁。

  附:

  橙汁和橙皮的颜色都是橙色的,橘子和橘皮都是橘黄色的,奇异果果汁和果皮的颜色都是绿色的。苹果果皮是红色的,梨的果皮是黄色的',葡萄的果皮是紫色的,而它们的果汁却都是无色的。西瓜的瓜皮是绿色的而果汁是红的。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秋天是水果分收的季节,每天孩子们都能吃到新鲜的水果,吃水果时总有幼儿不经意的将水果汁滴到衣服上,孩子们对衣服上的果汁颜色常常争论不休,有的幼儿甚至故意将果汁滴到衣服或手帕上,进行比较,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了满足幼儿的对水果的好奇心和探究水果的热情,同时为了开发幼儿的观察智力、记录智力、细心观察智力、比较智力、与同伴合作智力等。活动中主要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验活动得出问题的结论,同时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找一找、说一说、玩一玩中,感知光的直射、反射的传播特征。

  2.寻找方法逃脱“密室”,体验与同伴合作“逃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用镜子玩过光的反射。

  2.物质准备:光线较暗的“密室”;PPT课件;手电筒5个,镭射手电筒1个;玻璃镜子(固定于架子上)6面;小镜子镜子16面;投影墙;兔子图画一幅;兔子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倾听规则,进入密室。

  1.密室外引导,了解游戏的要求。

  2.倾听“密室主人”的叙述,熟悉周围环境。

  3、讨论:要怎样才能逃出去呢?

  强调活动室的规则:听清密室主人的每一句话;开动聪明的大脑;请光来帮忙。(提醒幼儿活动中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避免光的直射。)

  二、数字解密,寻找密码。

  1. 出示密码锁,引导幼儿寻找密码。

  第一次探索:幼儿观察周围,寻找密码。

  第二次探索:请手电光帮忙,观察5个数字及“投影墙”,尝试获得新密码。(数字板上预留了数字小孔)

  2. 讨论得到密码的'方法。

  师:你们是如何得到密码的?

  小结:光从有空隙的地方直直地射到投影板上,形成了光斑。这些光斑组成

  了数字。

  3. 输入密码,打开密码锁。

  三、收集光线,点亮屏幕。

  1.出示电池。引导幼儿将聚光灯的灯光收集到屏幕上的电池里,完成充电,点亮屏幕。

  讨论:光直直地射下来,怎么才能改变光的方向,让它射到屏幕上去呢?

  2.幼儿个别示范。

  小结:将镜面对准光源,找到反射出去的光斑,再调整镜子的方向,使光斑

  保持在电池格里,给电池充电。

  3.集体操作。

  幼儿操作手中的镜子,将光斑射到屏幕上,完成“密室主人”的要求,给电池充足够的电。

  4.完成收集,点亮屏幕。

  小结:利用镜子,将其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就可以改变光原本的方向。

  四、传递光线,找到钥匙

  1.最后一关:寻找钥匙。

  引导幼儿合作,利用镜子传递镭射光的方法找到隐藏钥匙的地方。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改变固定在架子上的镜子的角度,完成多次光线的传递,直至光线传递至6号镜子(墙壁上)。

  2.讨论:光线射到哪里了?有什么秘密呢?

  利用兔子图画的线索找到兔子手里的钥匙。

  五、逃出密室,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逃出密室”,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再探索的热情。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一共分为2大环节。导入环节确定了整个活动的基调和氛围,让幼儿感知“密室逃脱”的基本规则,为后续的活动环节和解谜做好铺垫。同时烘托活动的神秘气氛为幼儿制造紧张感,激发幼儿积极逃出“密室”的情绪。

  第二环节环节是游戏,有三个关卡等待孩子们去挑战。第一关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前期经验: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并通过失败――尝试――成功的过程,激发幼儿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为后续活动的进行做好情绪上的铺垫。第二关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体验和感受光线改变方向的过程。通过提供镜子,让幼儿尝试改变光的方向,以提升幼儿关于光的反射的经验。第三关是活动的高潮部分,通过改变固定架子上的6张镜子的位置、角度来传递光线,完成解谜。经由“密室主人和教师的语言引导,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最后通过找到的兔子图画,找到钥匙,最终完成逃离密室的任务。

  活动符合大班下学期幼儿年龄特点,主要让幼儿感受光的2大特性:直射和反射,而活动中出现的时钟、规则要求等也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科学探究所需的生态瓶,并对生态瓶中生物关系作出科学解释。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正确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

  3、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生态瓶(缸)样本(或相关图片、课件)。

  2、供学生实验所需的小型水生动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教师课前准备小型水生动植物,学生自备容器。农村学校可在教师带领下到浅水池塘或水沟现场采集水生动植物。

  3、清洁砂、水、水槽、毛巾或卫生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探究问题:

  1、复习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

  2、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个简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选择水生生物种类?

  3、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容器,如果让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个小生物瓶,你认为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4、出示生态瓶(缸)样本,如果将生态瓶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你认为动植物能正常生长吗?为什么?

  二、制订活动方案

  1、学生根据刚才所见的生态瓶样本,分小组讨论制作小生态瓶应该准备什么材料,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制作?

  2、小组讨论,将所需材料名称填写在39页空框中,制作方法和步骤记录在草稿纸上。

  3、小组汇报。阅读课本39、40页制作步骤,与自己选用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对照,补充遗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学的'材料。

  4、小组讨论课本上提示性语句所反映的问题: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沙?为什么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学生用自来水做实验为什么要放置24小时以后才加入生态瓶内?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选择小型健康的动物?

  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来保证生态瓶中生物正常生长。

  5、分小组展开讨论。

  6、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评讲。

  7、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40页空框内。

  三、绘制生态瓶制作图

  1、学生根据所学,初步设计绘制小生态瓶设计图。

  2、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小生态瓶设计图,相互交流经验。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四、课外参观实践

  学生参观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销售店,向专家请教,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料,对自己小组绘制的小生态瓶设计图进行修改完善,将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第二课时

  一、分小组制作小生态瓶。

  1、学习小组各成员讲述参观实践活动所见所闻。发表自己修改设计图的意见。

  2、教师展示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相关图片或播放录像(课件)。

  3、小组讨论修改设计图。

  4、各小组汇报修改小生态瓶设计图的内容和原因,相互取长补短。

  5、各小组有秩序地在讲台前方不同位置领取不同的材料。

  6、分小组按制订的方案和设计图有步骤地制作小生态瓶,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活动,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指导。

  二、交流和讲评。

  1、做好了的小组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认为合格者,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在课本上规定地方画三面小红旗。评选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小组,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画四面小红旗。

  2、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三、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每位同学由家长陪同,在家乡池塘采集小型健康生物活体和无污染水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态瓶,保证水生生物存活一周。

  四、安排准备“自由研究”课堂教学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进行抽查,要求学生下一节课将“自由研究”调查表带来。

《有关科学教案汇总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10-13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经典】08-16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精选]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8-20

(精选)科学教案08-20

科学教案[精选]08-13

科学教案12-25

科学教案12-2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有关科学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科学教案汇总5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小班幼儿平时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很少,对小草的熟悉度也是知之甚少,大自然中小草那新绿、嫩绿、鲜绿、翠绿,的各种开展此次活动。绿色,温柔着幼儿的视线。运用各种感官仔细观察草的特征。了解小草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草特点,表达自己观点。

  2.认识小草的种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户外草地、小兔手偶、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户外拔草

  小兔子要去小羊家做客,请小朋友帮忙,每人拔三种不同的草送给小羊,去户外找找。

  二、游戏:播放音乐,找不同

  1.找一个好朋友,把自己的小草和好朋友的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不同。

  2.第二次游戏:拿出另一种草,找朋友,比较,交流。

  3.第三次游戏:拿出第三种草,找朋友,比较,交流。

  三、再次观察,交流结果

  1.拿一棵小草看一看,说一说小草叶子是什么形状?

  2.看一看,你的小草根长什么样?

  3.闻一闻,小草有气味吗?像什么一样的气味?

  4.摸一摸小草,你有什么感觉?

  四、结束部分

  师幼一起回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能够自己去寻找发现不同种类的草,为比较小草的不同特点做铺垫。引导幼儿发现草的根部生长与土壤土质的关系。游戏进行三次,每次幼儿拿出的草都不同,为此幼儿在进行比较时,每次的发现都不同,找的朋友也不同,充满了兴趣和发现探究欲望。比较环节幼儿很认真的从草的叶子、茎部、根部去观察比较,能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发现。活动充满趣味性。

  不足之处:

  游戏的时间太短,没有更加透彻的比较三种草的特点。

科学教案 篇2

  分析:

  沙子具有细小、松软、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点,容易诱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但平时,幼儿园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经常是干的或是湿的,而且玩沙活动大多安排在户外活动时间,因此幼儿在玩沙时经常是在重复着铲沙、倒沙和堆沙动作,玩得不丰富,没有创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儿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河湿沙的区别,所以玩沙活动停留在浅表的动作上,玩法上没有创造性。

  目标:

  1.通过幼儿吹、分离、挖、塑造、经验回忆等活动,感知和探索沙轻、细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创造欲。

  3.引起幼儿对周围自然物的关注,培养幼儿爱护周围自然物的情感。

  4.学习能两人和四人合作玩。

  重点:

  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难点:

  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环节: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纱窗布代替筛子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干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塑料杯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4.寻找宝藏——通过用手扒开沙子找玩具的游戏。体验干沙松软的特点。

  二、体验干沙与湿沙的区别:

  1.爱喝水的沙——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在捏合上的区别,即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2.小组造型活动,体验湿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谈话、讨论,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分享关于沙的用途的经验。

  2.介绍沙漏。

  延伸:

  一、沙能不能种养植物:

  提供两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给于一定的阳光;浇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组做好纪录。

  二、制作“七色彩泥”:

  在细纱中加入水和颜料,混合搅拌,把沙染成多种颜色的沙,然后将彩沙晾干,分层装入或分色装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内。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幼儿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本次活动就是围绕幼儿的好奇心:果汁到底是多么颜色的?果汁的颜色与果皮是否一样展开的。活动中以帮助别人为导线,激起幼儿想帮助别人、更想知道结果的欲望,调动起幼儿实验的愿望,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体验成功的快乐,最后以回信的形式结束,不仅使幼儿巩固了知识技能,而且也能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从而产生相互帮助的意识。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会边实验边记录,并将同类的水果归类,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2、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苹果、梨、西瓜、橙子、橘子、葡萄等水果。

  2、各种水果图片、颜色标记。

  3、人手一份操作卡片(上面有一些水果的图片)、白布、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引起幼儿的实验兴趣。

  师:今天,小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给我们中二班小朋友的一封信。信里写的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哇!有这么多的水果卡片,还有一张信纸,看看上面写得什么?

  1、读信: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中二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小小班的小朋友,我们很想知道各种水果的果汁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想请你们帮帮忙,告诉我们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2、讨论: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是否一样?

  3、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与他们的果皮是一样的吗?王老师也不太明白,今天我们来做次小小实验家,看看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好吗?

  二、幼儿实验了解各种水果的果汁颜色,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水果,一些白布、还有一张实验记录表和一些颜色标记,请小朋友实验的时候一边做实验一边将实验的结果用颜色标记记录到实验表上。

  1、幼儿一边实验一边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回辅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实验记录。

  2、请个别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表。

  3、对有争议的实验结果,教师实验得出正确结果

  三、幼儿再次实验,将水果归类。

  师:这些水果的果汁颜色有的和果皮颜色一样,有的和果皮颜色不一样,那么,哪些是和果皮颜色一样的呢?哪些和果皮颜色不一样呢?我们再一起来做一次实验,一边做实验一边将水果进行归类,将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水果卡片放到一起,不一样的放到一起。

  1、幼儿实验,并将水果卡片归类。

  2、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3、送卡片:将水果卡片送到相应的筐中。(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放一个筐中,不一样的放另一个筐中。

  4、教师小结幼儿的操作结果,表扬鼓励。

  四、给动物幼儿园回信,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师:我们知道了各种水果的果汁颜色,可小小班的弟弟妹妹们还不知道呢?我们一起来回封信,告诉他们我们的实验结果好吗?

  1、出好的实验记录表,叠好放进信封。

  2、将归类好的水果卡片分别包好,写上说明装入信封。

  五、延伸活动:

  1、师生一起写回信。

  2、自己动手榨果汁,一起品尝果汁。

  附:

  橙汁和橙皮的颜色都是橙色的,橘子和橘皮都是橘黄色的,奇异果果汁和果皮的颜色都是绿色的。苹果果皮是红色的,梨的果皮是黄色的',葡萄的果皮是紫色的,而它们的果汁却都是无色的。西瓜的瓜皮是绿色的而果汁是红的。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秋天是水果分收的季节,每天孩子们都能吃到新鲜的水果,吃水果时总有幼儿不经意的将水果汁滴到衣服上,孩子们对衣服上的果汁颜色常常争论不休,有的幼儿甚至故意将果汁滴到衣服或手帕上,进行比较,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了满足幼儿的对水果的好奇心和探究水果的热情,同时为了开发幼儿的观察智力、记录智力、细心观察智力、比较智力、与同伴合作智力等。活动中主要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验活动得出问题的结论,同时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找一找、说一说、玩一玩中,感知光的直射、反射的传播特征。

  2.寻找方法逃脱“密室”,体验与同伴合作“逃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用镜子玩过光的反射。

  2.物质准备:光线较暗的“密室”;PPT课件;手电筒5个,镭射手电筒1个;玻璃镜子(固定于架子上)6面;小镜子镜子16面;投影墙;兔子图画一幅;兔子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倾听规则,进入密室。

  1.密室外引导,了解游戏的要求。

  2.倾听“密室主人”的叙述,熟悉周围环境。

  3、讨论:要怎样才能逃出去呢?

  强调活动室的规则:听清密室主人的每一句话;开动聪明的大脑;请光来帮忙。(提醒幼儿活动中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避免光的直射。)

  二、数字解密,寻找密码。

  1. 出示密码锁,引导幼儿寻找密码。

  第一次探索:幼儿观察周围,寻找密码。

  第二次探索:请手电光帮忙,观察5个数字及“投影墙”,尝试获得新密码。(数字板上预留了数字小孔)

  2. 讨论得到密码的'方法。

  师:你们是如何得到密码的?

  小结:光从有空隙的地方直直地射到投影板上,形成了光斑。这些光斑组成

  了数字。

  3. 输入密码,打开密码锁。

  三、收集光线,点亮屏幕。

  1.出示电池。引导幼儿将聚光灯的灯光收集到屏幕上的电池里,完成充电,点亮屏幕。

  讨论:光直直地射下来,怎么才能改变光的方向,让它射到屏幕上去呢?

  2.幼儿个别示范。

  小结:将镜面对准光源,找到反射出去的光斑,再调整镜子的方向,使光斑

  保持在电池格里,给电池充电。

  3.集体操作。

  幼儿操作手中的镜子,将光斑射到屏幕上,完成“密室主人”的要求,给电池充足够的电。

  4.完成收集,点亮屏幕。

  小结:利用镜子,将其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就可以改变光原本的方向。

  四、传递光线,找到钥匙

  1.最后一关:寻找钥匙。

  引导幼儿合作,利用镜子传递镭射光的方法找到隐藏钥匙的地方。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改变固定在架子上的镜子的角度,完成多次光线的传递,直至光线传递至6号镜子(墙壁上)。

  2.讨论:光线射到哪里了?有什么秘密呢?

  利用兔子图画的线索找到兔子手里的钥匙。

  五、逃出密室,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逃出密室”,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再探索的热情。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一共分为2大环节。导入环节确定了整个活动的基调和氛围,让幼儿感知“密室逃脱”的基本规则,为后续的活动环节和解谜做好铺垫。同时烘托活动的神秘气氛为幼儿制造紧张感,激发幼儿积极逃出“密室”的情绪。

  第二环节环节是游戏,有三个关卡等待孩子们去挑战。第一关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前期经验: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并通过失败――尝试――成功的过程,激发幼儿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为后续活动的进行做好情绪上的铺垫。第二关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体验和感受光线改变方向的过程。通过提供镜子,让幼儿尝试改变光的方向,以提升幼儿关于光的反射的经验。第三关是活动的高潮部分,通过改变固定架子上的6张镜子的位置、角度来传递光线,完成解谜。经由“密室主人和教师的语言引导,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最后通过找到的兔子图画,找到钥匙,最终完成逃离密室的任务。

  活动符合大班下学期幼儿年龄特点,主要让幼儿感受光的2大特性:直射和反射,而活动中出现的时钟、规则要求等也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科学探究所需的生态瓶,并对生态瓶中生物关系作出科学解释。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正确修订自己的探究方案。

  3、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所遇到的现象作出判断和解释,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

  4、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事实、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生态瓶(缸)样本(或相关图片、课件)。

  2、供学生实验所需的小型水生动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教师课前准备小型水生动植物,学生自备容器。农村学校可在教师带领下到浅水池塘或水沟现场采集水生动植物。

  3、清洁砂、水、水槽、毛巾或卫生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探究问题:

  1、复习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样保持生态平衡的?

  2、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个简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选择水生生物种类?

  3、让学生拿出自备的容器,如果让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个小生物瓶,你认为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4、出示生态瓶(缸)样本,如果将生态瓶放在教室的讲台上,你认为动植物能正常生长吗?为什么?

  二、制订活动方案

  1、学生根据刚才所见的生态瓶样本,分小组讨论制作小生态瓶应该准备什么材料,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制作?

  2、小组讨论,将所需材料名称填写在39页空框中,制作方法和步骤记录在草稿纸上。

  3、小组汇报。阅读课本39、40页制作步骤,与自己选用的材料和步骤进行对照,补充遗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学的'材料。

  4、小组讨论课本上提示性语句所反映的问题:为什么生态瓶内要装沙?为什么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学生用自来水做实验为什么要放置24小时以后才加入生态瓶内?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选择小型健康的动物?

  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来保证生态瓶中生物正常生长。

  5、分小组展开讨论。

  6、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集体订正、教师小结评讲。

  7、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40页空框内。

  三、绘制生态瓶制作图

  1、学生根据所学,初步设计绘制小生态瓶设计图。

  2、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小生态瓶设计图,相互交流经验。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四、课外参观实践

  学生参观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销售店,向专家请教,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料,对自己小组绘制的小生态瓶设计图进行修改完善,将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第二课时

  一、分小组制作小生态瓶。

  1、学习小组各成员讲述参观实践活动所见所闻。发表自己修改设计图的意见。

  2、教师展示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相关图片或播放录像(课件)。

  3、小组讨论修改设计图。

  4、各小组汇报修改小生态瓶设计图的内容和原因,相互取长补短。

  5、各小组有秩序地在讲台前方不同位置领取不同的材料。

  6、分小组按制订的方案和设计图有步骤地制作小生态瓶,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活动,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指导。

  二、交流和讲评。

  1、做好了的小组展示给大家看,大家认为合格者,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在课本上规定地方画三面小红旗。评选小生态瓶设计得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小组,该小组所有同学可以画四面小红旗。

  2、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三、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每位同学由家长陪同,在家乡池塘采集小型健康生物活体和无污染水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态瓶,保证水生生物存活一周。

  四、安排准备“自由研究”课堂教学

  对学生“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的进度进行抽查,要求学生下一节课将“自由研究”调查表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