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案

时间:2024-07-04 12:38:52 教案 我要投稿

计算机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教案汇总5篇

计算机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

  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课件,总结:

  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

  教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如果把计算机比如是一个人,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各个部件都起到人的哪个器官的作用。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讲解。

  CPU:犹如人的大脑,起运算和控制作用。

  主板:它是计算机的血管和神经,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件。

  显卡:相当于人的眼球,图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声卡:它是计算机的声带,计算机能发出声音全靠它。

  内存条:计算机的临时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内存储器。

  硬盘:犹如一个大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用于储存程序和数据。

  显示器:相当于人的脸,大脑处理后的信息,往往通过人的脸表现出来,它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音箱:是计算机的嘴,计算机由它发出声音,同样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键盘、鼠标:各种操作和命令由它输入计算机,它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打印机:相当于我们使用的笔,也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我们说内存是临时仓库,硬盘也是个大仓库,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和U盘等),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展示课件)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

  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

  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

  1 Byte=8 bit 1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3)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CPU信息

  双击“我的电脑”,单击盘符,在左边“详细信息”项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讨论本节的“讨论学习”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七、板书设计

  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位──二进制位(比特、bit或b)

  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 字节(Byte或B)

  8个位(比特)=1个字节

  存储容量(文件大小)单位:B、KB、MB、GB

  换算:1 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八、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知识,也认识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通过学生亲身探讨,实物接触,让学生觉得计算机不再神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九、巩固练习

  你了解常用的外存储器么?你、同学、朋友、老师身边都有哪些外存储器呢?请你做个小小的调查,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计算机教案 篇2

  计算机的软件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仅仅有硬件还是无法工作的,它的工作需要软件的支持,什么是计算机软件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1)软件的的概念

  支持计算机进行工作的各种指令,就称为计算机的软件。计算机要靠软件的支持,才能进行正常工作。

  (2)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如Windows 20xx/98/xp

  应用软件,如 Word20xx/Powerpoint20xx/Frontpage20xx、金山打字等。

  打开“金山打字”软件,让学生对软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认识键盘

  常用的计算机键盘上有101个键,为了方便操作,一般将这些键分为四个区:

  文字键区:这是键盘最常用的区域,也叫主键盘区。由英文字母键、数学符号键和一些输入辅助键组成。

  ①空格键

  ②回车键

  ③退格键

  ④上档键

  编辑键区:一般用于文字的处理和编辑。其中的.上下左右键是用来控制光标的。

  功能键区:作用是配合各种软件,执行特定的功能。

  小键盘区:按键与文字键区的数学键是一样的,把这些按键集中在一起是为了可以更快地输入数学。

  注意:在用键盘输入字符时,手指击键时要轻快、有弹性,就像弹钢琴一样。

计算机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1)多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2)目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看vcd,听cd,唱卡拉ok……还可以在家中上网.

  3,指导学生分段,归纳段意.

  思考: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知识呢

  (课文的2——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知识.)

  追问:课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第一自然段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将会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会越来越"神")

  4,再次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找有关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计算机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操作系统入门”第三课

  教学目标:

  1、学会设置Windows98桌面的背景和屏幕保护。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观。

  3、教育学生在使用机房电脑时,不随意更改桌面背景,保持多媒体教室电脑的整体美。

  教学重点:

  如何选择除Windos自带的背景之外的其他图片作背景。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除Windos自带的背景之外的其他图片作背景。因操作步骤较多,也是本节的难点。

  教具学具:

  在多媒体机房上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操作计算机时,每次打开机器首先看到的就是计算机桌面,看着始终一种颜色的桌面,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要能把计算机桌面变得更美丽些那多好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设置桌面的背景和屏幕保护,把我们的计算机桌面换个新面孔。

  (板书课题:让计算机桌面更加美丽——设置计算机桌面背景与屏幕保护)

  二:设置Windows98桌面的'背景。

  1、先请大家看一看这些桌面背景。(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分别用Acdsee看图软件出示几幅桌面背景画“有图案的桌面背景”“图片背景”“照片背景”其中照片背景用班级中一位同学的照片或老师的照片作背景。)大家觉得这些桌面背景怎么样?

  那么如何设置呢?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演示。

  2、①设置带有图案的背景

  第一步: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出现“显示属性”对话框。

  第二步:在“背景”标签的选项中选择一个图片,在对话框中的显示器里可以预览效果,选择后单击“确定”按钮,桌面背景就改变了。

  ②让学生尝试练习。

  ③设置用其他收集到的图片作背景。

  刚才有同学提出,他想采用老师最初演示给大家看的那些图片作背景,该怎么办呢?请接着看。

  在“背景”标签选项中,点击“浏览”按钮,在“打开”对话框中,从“搜寻”一栏中打开自己喜爱的图片所在的文件夹,选中这张图片,单击“打开”按钮,在预览窗口中就会出现这张图片,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了。

  请学生说操作过程,来“指导”老师操作。然后学生尝试操作。

  ⑤老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较易出现问题的选择其他图片作背景一项多个别指导。

  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演示一下操作步骤?要求: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操作步骤。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照片作为背景,就必须借助扫描仪或者数码相机来完成了。

  三、设置windows98的屏幕保护。

  先请同学们来看一些小动画(运行一些屏幕保护程序)

  这些小动画其实是一些屏幕保护程序,屏幕保护程序是一个当我们不操作计算机到一定时间就会自动运行的程序。它的主要功能是当我们长时间不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保护我们的显示器不被烧坏。那么如何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呢?请同学们参照课本第9页上的红色说明文字操作。如果遇到问题,同机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比比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

  ⒈怎样设置屏幕保护。

  第一步: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属性”。

  第二步:在“显示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屏幕保护程序”选项。

  第三步:在“屏幕保护程序”一栏中选择“三维迷宫”一项,选择后对话框中的计算机会显示预览效果。在等待一栏中,可以设置启动屏幕保护程序需要的时间,如:15分钟,当我们不操作计算机到这个时间后屏幕保护程序就会自动运行。

  第四步:设置完后,单击“确定”按钮。

  2、哪位同学觉得自己课本的说明读懂了,操作的也又快又好,愿意上来演示一下自己的操作方法,给同学们当一次小老师呢?(请学生上台演示,边演示边说操作方法。)

  有同学知道这个“预览”按钮是起什么作用的吗?(请学生回答,并请正在演示的学生操作)

  当屏幕保护程序执行后,怎样才能退出屏幕保护程序呢?你是从哪知道的?(提醒学生看第10页的“注意”)

  (当屏幕保护程序执行后,如果想退出,只需要动一下鼠标或敲一下键盘上的任意键就可以了。)

  3、尝试练习。

  在“预览”按钮左边还有一个“设置”按钮,老师还没来得及细细看里面的功能,请同学们尝试操作一下,一会儿告诉老师它有什么作用?

  请学生回答“设置”按钮的作用(可进一步对屏幕保护程序进行设置)

  出示任务要求:请同学们完成第10页”学习园地“中的第3题。老师要看一看哪组同学完成得最快。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设置电脑桌面背景和屏幕保护程序,大家掌握这些知识后,就可以把自己的电脑按自己喜爱的样子来打扮了,但在学校机房里,我们不能按自己的习惯随便改变桌面背景,因为如果每个人的爱好都不同,如果都按自己的想法来改电脑桌面背景,机房的电脑屏幕就各不相同显得不整齐,失去了整体美,同时其他班的同学也不一定喜欢你的设置。所以,要求同学们要有使用电脑的良好习惯,不能随意更改公共电脑的设置。在你使用电脑时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来设置,但下课时还要把这些设置改回来。

计算机教案 篇5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能力强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 5.计算机网络 6.人工智能

  四、巩固新课: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计算机教案汇总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计算机教案】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案05-15

认识计算机教案09-25

计算机教案模板04-20

(集合)计算机教案05-15

【优选】计算机教案05-15

计算机基础教案10-27

计算机教案精选15篇05-15

(经典)计算机教案15篇05-15

认识计算机小学教案09-03

计算机教案三篇08-15

计算机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教案汇总5篇

计算机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

  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课件,总结:

  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

  教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如果把计算机比如是一个人,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各个部件都起到人的哪个器官的作用。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讲解。

  CPU:犹如人的大脑,起运算和控制作用。

  主板:它是计算机的血管和神经,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件。

  显卡:相当于人的眼球,图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声卡:它是计算机的声带,计算机能发出声音全靠它。

  内存条:计算机的临时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内存储器。

  硬盘:犹如一个大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用于储存程序和数据。

  显示器:相当于人的脸,大脑处理后的信息,往往通过人的脸表现出来,它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音箱:是计算机的嘴,计算机由它发出声音,同样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键盘、鼠标:各种操作和命令由它输入计算机,它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打印机:相当于我们使用的笔,也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我们说内存是临时仓库,硬盘也是个大仓库,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和U盘等),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展示课件)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

  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

  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

  1 Byte=8 bit 1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3)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CPU信息

  双击“我的电脑”,单击盘符,在左边“详细信息”项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讨论本节的“讨论学习”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七、板书设计

  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位──二进制位(比特、bit或b)

  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 字节(Byte或B)

  8个位(比特)=1个字节

  存储容量(文件大小)单位:B、KB、MB、GB

  换算:1 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八、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知识,也认识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通过学生亲身探讨,实物接触,让学生觉得计算机不再神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九、巩固练习

  你了解常用的外存储器么?你、同学、朋友、老师身边都有哪些外存储器呢?请你做个小小的调查,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计算机教案 篇2

  计算机的软件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仅仅有硬件还是无法工作的,它的工作需要软件的支持,什么是计算机软件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1)软件的的概念

  支持计算机进行工作的各种指令,就称为计算机的软件。计算机要靠软件的支持,才能进行正常工作。

  (2)软件的分类

  系统软件,如Windows 20xx/98/xp

  应用软件,如 Word20xx/Powerpoint20xx/Frontpage20xx、金山打字等。

  打开“金山打字”软件,让学生对软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认识键盘

  常用的计算机键盘上有101个键,为了方便操作,一般将这些键分为四个区:

  文字键区:这是键盘最常用的区域,也叫主键盘区。由英文字母键、数学符号键和一些输入辅助键组成。

  ①空格键

  ②回车键

  ③退格键

  ④上档键

  编辑键区:一般用于文字的处理和编辑。其中的.上下左右键是用来控制光标的。

  功能键区:作用是配合各种软件,执行特定的功能。

  小键盘区:按键与文字键区的数学键是一样的,把这些按键集中在一起是为了可以更快地输入数学。

  注意:在用键盘输入字符时,手指击键时要轻快、有弹性,就像弹钢琴一样。

计算机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1)多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2)目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看vcd,听cd,唱卡拉ok……还可以在家中上网.

  3,指导学生分段,归纳段意.

  思考: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知识呢

  (课文的2——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知识.)

  追问:课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第一自然段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将会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会越来越"神")

  4,再次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找有关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计算机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操作系统入门”第三课

  教学目标:

  1、学会设置Windows98桌面的背景和屏幕保护。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观。

  3、教育学生在使用机房电脑时,不随意更改桌面背景,保持多媒体教室电脑的整体美。

  教学重点:

  如何选择除Windos自带的背景之外的其他图片作背景。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除Windos自带的背景之外的其他图片作背景。因操作步骤较多,也是本节的难点。

  教具学具:

  在多媒体机房上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操作计算机时,每次打开机器首先看到的就是计算机桌面,看着始终一种颜色的桌面,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要能把计算机桌面变得更美丽些那多好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设置桌面的背景和屏幕保护,把我们的计算机桌面换个新面孔。

  (板书课题:让计算机桌面更加美丽——设置计算机桌面背景与屏幕保护)

  二:设置Windows98桌面的'背景。

  1、先请大家看一看这些桌面背景。(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分别用Acdsee看图软件出示几幅桌面背景画“有图案的桌面背景”“图片背景”“照片背景”其中照片背景用班级中一位同学的照片或老师的照片作背景。)大家觉得这些桌面背景怎么样?

  那么如何设置呢?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演示。

  2、①设置带有图案的背景

  第一步: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出现“显示属性”对话框。

  第二步:在“背景”标签的选项中选择一个图片,在对话框中的显示器里可以预览效果,选择后单击“确定”按钮,桌面背景就改变了。

  ②让学生尝试练习。

  ③设置用其他收集到的图片作背景。

  刚才有同学提出,他想采用老师最初演示给大家看的那些图片作背景,该怎么办呢?请接着看。

  在“背景”标签选项中,点击“浏览”按钮,在“打开”对话框中,从“搜寻”一栏中打开自己喜爱的图片所在的文件夹,选中这张图片,单击“打开”按钮,在预览窗口中就会出现这张图片,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了。

  请学生说操作过程,来“指导”老师操作。然后学生尝试操作。

  ⑤老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较易出现问题的选择其他图片作背景一项多个别指导。

  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演示一下操作步骤?要求: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操作步骤。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照片作为背景,就必须借助扫描仪或者数码相机来完成了。

  三、设置windows98的屏幕保护。

  先请同学们来看一些小动画(运行一些屏幕保护程序)

  这些小动画其实是一些屏幕保护程序,屏幕保护程序是一个当我们不操作计算机到一定时间就会自动运行的程序。它的主要功能是当我们长时间不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保护我们的显示器不被烧坏。那么如何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呢?请同学们参照课本第9页上的红色说明文字操作。如果遇到问题,同机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比比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

  ⒈怎样设置屏幕保护。

  第一步: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属性”。

  第二步:在“显示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屏幕保护程序”选项。

  第三步:在“屏幕保护程序”一栏中选择“三维迷宫”一项,选择后对话框中的计算机会显示预览效果。在等待一栏中,可以设置启动屏幕保护程序需要的时间,如:15分钟,当我们不操作计算机到这个时间后屏幕保护程序就会自动运行。

  第四步:设置完后,单击“确定”按钮。

  2、哪位同学觉得自己课本的说明读懂了,操作的也又快又好,愿意上来演示一下自己的操作方法,给同学们当一次小老师呢?(请学生上台演示,边演示边说操作方法。)

  有同学知道这个“预览”按钮是起什么作用的吗?(请学生回答,并请正在演示的学生操作)

  当屏幕保护程序执行后,怎样才能退出屏幕保护程序呢?你是从哪知道的?(提醒学生看第10页的“注意”)

  (当屏幕保护程序执行后,如果想退出,只需要动一下鼠标或敲一下键盘上的任意键就可以了。)

  3、尝试练习。

  在“预览”按钮左边还有一个“设置”按钮,老师还没来得及细细看里面的功能,请同学们尝试操作一下,一会儿告诉老师它有什么作用?

  请学生回答“设置”按钮的作用(可进一步对屏幕保护程序进行设置)

  出示任务要求:请同学们完成第10页”学习园地“中的第3题。老师要看一看哪组同学完成得最快。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设置电脑桌面背景和屏幕保护程序,大家掌握这些知识后,就可以把自己的电脑按自己喜爱的样子来打扮了,但在学校机房里,我们不能按自己的习惯随便改变桌面背景,因为如果每个人的爱好都不同,如果都按自己的想法来改电脑桌面背景,机房的电脑屏幕就各不相同显得不整齐,失去了整体美,同时其他班的同学也不一定喜欢你的设置。所以,要求同学们要有使用电脑的良好习惯,不能随意更改公共电脑的设置。在你使用电脑时可以按自己的习惯来设置,但下课时还要把这些设置改回来。

计算机教案 篇5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能力强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 5.计算机网络 6.人工智能

  四、巩固新课: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