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案

时间:2022-05-15 18:53:55 教案 我要投稿

桥教案范文集合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桥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桥教案范文集合4篇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

  教学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看到过桥吗?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见过的桥。(学生自由谈)今天有位叫兰兰的小朋友要向我们介绍的桥可与小朋友们说的大不一样,大家想知道吗?(板书课题)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教师设问使学生对此有了极大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读顺。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读。

  4、去掉拼音读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些字?

  (识字教学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进行识记,体验了学习的乐趣。)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小组内读文,说说兰兰都过了什么桥?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读课文,互相评一评。

  (检验学生识字情况的同时,培养边读边想的习惯,并在读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使用评价的激励作用推动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兰、各、坐、座”引导认读。

  2、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同桌互相评价。

  (采用同桌互相评价写字效果,不仅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认读,并给生字找朋友。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小组内接读课文,互相说说兰兰过的桥分别有什么特点?

  2、师生合作读文。兰兰的爷爷太神奇了,老师今天特别想当一回爷爷,带着兰兰去走一走这两座神奇的桥,你们愿意当一次小兰兰吗?(师读叙述部分和爷爷的话,学生读兰兰的话。)

  3、出示第十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想一想爷爷真的会变魔术吗?

  (学生在合作读书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更深入的理解内容。)

  三、拓展延伸

  1、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桥梁知识的图片或文字材料。

  2、如果你是桥梁设计工程师,你会设计怎样的桥?画一画,画好后向同学们介绍。

  (在展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当工程师,发挥想象力,动笔画,动脑想,动口说,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带、急”引导认读。

  2、观察,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评析: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

  1、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2、注重情境的创设。无论是导入环节、识字环节,还是读悟环节,教师都力求将学生带入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参与学习。如师生合作读文,教师当爷爷,学生当兰兰,学生乐于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

  3、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进行拓展活动。解放多种感官,画想象中的桥,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桥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绘本内容,感受作品惊险的情节。

  2、根据画面线索,用合理的语言进行猜测、想象。

  3、初步体会狐狸和兔子同时遇险时化敌为友的过程,感知沟通、合作、关心是化解矛盾的最好的.途径。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介绍主角与地点,出示书名。讲述事件的发生。

  二、遇险

  他们都来到了这座摇摇晃晃的独木桥上,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呢?

  太危险了!怎样才能保持平衡呢?

  三、化敌为友

  1、 争执

  虽然原木保持了平衡,但两只可怜的小动物只能抓住木头一动不动,心情如何?好象在说什么?

  你觉得他们最后的结局会是怎么样呢?

  2、 交流

  狐狸和兔子就这样趴着直到深夜,天黑了,周围静悄悄的,呼呼的山风吹得周围的树木沙沙作响,在这漫长又恐怖的黑夜,狐狸和兔子心情如何?

  他们的表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 关心

  发生什么事?为什么狐狸会关心和帮助兔子呢?

  4、 关心与合作

  教师讲述情节,T: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狐狸这时候会对兔子说什么?

  兔子为什么救狐狸?你觉得狐狸还会抓兔子吃吗?为什么?

  四、完整欣赏讲述

  狐狸说什么?为什么不吃这只兔子了?

  小结

桥教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以故事角色的身份进行想象,思考,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懂得同伴间有困难时要热心相助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挂图2幅,录有雨声和轻快音乐的磁带,录音

  2..鸡妈妈的头饰(1个),小鸡头饰(同幼儿数)硬纸板做的`乌龟数个并用鱼线串成一长条(做小桥)

  3.活动室内布置故事场景:小鸡的家,对岸的小树林.河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以《小鸡的家》谈话为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鸡屋里(播放雷雨声),鸡妈妈启发小鸡们想想,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外面会发生什么事

  2.雨停了,鸡妈妈推开门一看,房子被水包围了,启发小鸡们想想过河的好办法。(幼儿积极展开想法)

  3.师:有一个故事也讲到小鸡的家也象我们家一样的被雨水全部包围住了,你们想不想知道那些小鸡是用什么方法过河的吗

  (二).教师边出示挂图边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一遍,讲述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有谁

  3.奇怪的桥是谁搭出来的

  4.你喜欢故事中的乌龟妈妈和小乌龟吗?为什么喜欢?小朋友在平时有帮助过别人吗?

  (三).创设情景,乌龟帮小鸡过河.

  1.小乌龟出场,搭成小

  2.“鸡妈妈”带着“小鸡”们过桥

  3.游戏:“小鸡”们在小树林中玩耍,吃虫子

  (四).“鸡妈妈”启发“小鸡”们想想如何用小树林里的东西自己搭桥过河

  (五).活动结束:小鸡的一家在快乐的音乐声中为自己庆贺.(公开课)

桥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小小说《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本第10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为“他们让我感动”,其他几篇文章均为革命传统教育故事。本组单元训练重点为两个方面:一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高风亮节,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跌跌撞撞”、“依次”等重点词语,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简洁而丰富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洪水的肆虐与可怕,体会灾难面前的村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三、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四、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准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5遍,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大致了解小小说的基本特点:语言简练,大量留白,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结尾出乎意料。

  六、教学过程

  (一)检查初读效果,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本文写()在山洪暴发的黎明,指挥一百多村民通过小桥撤退,最后和儿子()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慌乱。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中相关片段(1—6自然段)

  2.师生合作朗读,再次感受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1)出示课文第一部分文字,用不同颜色标出描写洪水和人们慌乱的句子。

  (2)师生合作,老师朗读环境描写内容,学生朗读人们的慌乱。

  3.理解关于桥的句子,再次感受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慌乱。

  (1)出示句子: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思考: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也描写了人们的这种状态?

  (2)汇报交流,出示相似表达的另外两个词句。

  (3)讨论交流产生如此状况的原因,朗读描写山洪暴发的句子。

  (4)重组课文,师生再次合作朗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你拥我挤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疯了似的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村支书的先人后己。

  1.师生合作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故事的发展过程。

  (1)出示7—13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

  (2)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描写群众的句子,学生读描写老汉的句子。

  生: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生: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生: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生: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师: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2.理解关于桥的句子,感受村支书先人后己的品质。

  (1)出示句子: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回答:

  问题:“依次”是什么意思?人们一开始是依次上桥吗?

  问题:老汉如何让人们从“乱哄哄”变成“依次”的?

  (2)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师:老汉是这样要求一百多人依次过桥的:群众——党员——老汉。

  讨论:老汉有机会先过桥吗?不过桥意味着什么后果?

  问题:老汉有机会先过桥,但他不过,而是组织别人先过,这样的行为叫什么?

  (3)再次与学生角色对话。

  (四)指导朗读课文第三部分,体会老汉的舍己为人。

  1.学生齐读课文中相关片段(14—23自然段)。

  2.师生合作朗读。

  生: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师: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生: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师: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师: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生: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师: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师: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生: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3.理解关于桥的句子,感受村支书舍己为人的品质。

  (1)出示句子: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回答:

  问题:桥塌造成什么结果?

  问题:小伙子有机会先过桥吗?

  (2)体会老汉的舍己为人。

  讨论:过桥的顺序实际上变成怎样?(村民——党员——儿子——老汉)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儿子,这已不仅仅是先人后己,更是——舍己为人。

  (3)师生分角色朗读,体会父子之间的爱。

  “你先走。”

  “少废话,快走。”

  ……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指导学习课文第四部分,理解课题的含义。

  1.师配乐诵读: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2.理解课题“桥”的含义。

  (1)讨论:课文主要写的是老汉,课题却用桥,你怎么理解?

  (2)汇报交流。

  3.拓展写话。

  七、板书设计

  16 桥

  村民——党员——老汉 先人后己

  村民——党员——儿子——老汉 舍己为人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教案09-09

关于桥的教案04-04

家乡的桥教案08-25

美丽的桥教案07-19

《家乡的桥》教案09-26

美丽的桥教案03-17

桥教案范文03-24

桥之美教案07-29

《桥之美》教案11-19

桥教案9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