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树教案

时间:2022-06-18 16:49:3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树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树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树教案

大班科学树教案1

  活动目标:

  1.运用观察、触摸等方法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叶子的基本特征,能初步鉴别两种树。

  2.感受树的美好,感受诗歌的优美,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与热爱。

  活动准备:

  1.各种常见树种的图片PPT。

  2.常绿树叶、落叶树叶若干,幼儿人手一片常绿树叶、一片落叶树叶。

  3.散文《树真好》课件。

  4.汉字“树”、“常绿树”、“落叶树”、“树真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常绿树和落叶树

  1.师:老师给你们看一个字,(把“树”字贴到黑板上)认识吗?

  (幼儿:树)

  2.师:我们的周围哪里也有树呢?

  (幼儿:学校大院;我家院里;森林;马路边;花园里;学校周围;植物园;广场……)

  3.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多的树当中,你认识什么树?

  (幼儿:柳树、桃树、苹果树、槐树、松树、杏树、杨树、梨树、柏树、丁香树……)

  师:你们知道的树真不少,比我知道的还要多,你们真厉害,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认一认吧。(给幼儿观看PPT)

  4.师:原来周围有那么多树,孩子们,这是什么树?

  (幼儿:柳树)

  师:夏天的时候满树都是绿绿的叶子,可是冬天它是什么样子的?

  (叶子全没了)

  5.师小结:孩子们,像柳树这种春天的时候叶子会发芽,一到冬天叶子全掉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的这种树,我们叫它(出示“落叶树”三个字并张贴到黑板上)看,认识吗?

  (幼儿读出“落叶树”)

  师:那有没有冬天不落叶的树呢?除了这种树,还有一种树它到冬天的时候叶子还是在树枝上的,而且叶子还是绿色的,那是常绿树(出示“常绿树”三个字并张贴到黑板上),认识吗?

  (幼儿读出“常绿树”)

  二、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叶子的基本特征

  1.师: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一样吗?

  (幼儿:不一样。)

  师:看,老师在周围的桌子上放了两种树叶,一种是落叶树的叶子,一种是常绿树的叶子,请你各拿一片(做出左手一片右手一片的动作语言),然后马上回来坐下。开始吧。(幼儿到身后的桌上去拿树叶,拿后回到原来的地方。)

  2.师:请你摸一摸,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一片厚一点,一片薄一点)

  师:除了薄厚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它的颜色,有哪里不一样?

  (幼儿:一个颜色深,一个颜色浅)

  师:还有哪里不一样,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它的表面?

  (幼儿:一片光滑,一片不光滑)

  师:(教师在“落叶树”叶子上画上表示不光滑的曲线)为什么常绿树的`叶子会亮呢?因为上面有蜡。

  (幼儿:常绿树叶子的正面颜色深,正面和反面颜色不一样)

  师小结:(指记录)孩子们,仔细看看,其实,常绿树和落叶树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常绿树的叶子表面非常光亮,叶子很厚,正面颜色深。我们在马路上看到好多树,即便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看它的叶子知道它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

  三、阅读活动:儿童散文诗《树真好》

  1.师: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树,那树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幼儿:给我们来带新鲜的空气)

  2.师:树真好,那我们一起来听下关于树的儿歌吧。(同时出现汉字)

  (幼儿:荡秋千,看书)

  3.师:小朋友们听得真认真,原来树真好,那你喜欢在树下干什么?这个散文诗真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了吧。

  4.师:那我们要爱护树,保护树。

大班科学树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秋天大树的美。

  2、指导幼儿学习用手掌印画,表现秋天美丽的树叶。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美感创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学习手掌印画,培养幼儿美感创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请家长配合带领幼儿去花园观察秋天大树的色彩变化及采集各种小树叶

  2、(物质准备)红、黄、橘黄、绿颜料,秋景图,绘有大树枝干的.大张画纸、抹布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谈话,说说秋天的大树出示秋景图:秋天到了,天气变凉,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公园里的小树叶变成什么样子?都有什么颜色?(认识红色、橘黄色、黄色、绿色)

  二、出示老师制作的范画,引出这是手掌印画,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师:大树上的小树叶到了秋天就会离开妈妈像什么一样飘下来?(蝴蝶)怎么飞的?(幼儿学一学)飞到哪里睡觉去,但树妈妈会想念它们,让我们的小手做小树叶一起把大树妈妈打扮漂亮起来吧!

  三、讲解手指印画的方法,重点讲解两手都要抹上颜色,才能使“树叶”丰满。

  1、老师示范一遍2、让幼儿练习:请幼儿把手伸出来轻轻的放在颜料上蘸一下,然后在枝干上印一下,最后再用抹布擦干净。

  四、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进行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和同伴要协调印画,并保持画面整洁。

  五、将作品粘贴在墙上,进行欣赏、评价。

  1、交流:你觉得哪片树叶漂亮?它是什么颜色的?

  2、分享快乐:用肢体动作扮演小树叶一起随音乐跳舞。

  活动分析:

  该老师在活动中针对小班幼儿小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些情境问题,促使幼儿在观察中理解、表达,欣赏秋天大树的美,在理解表达中尝试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时时以优美的语句去调动幼儿的兴趣,但要注意还要随机归纳幼儿的语言,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幼儿正是在这一自然的过程中感受“秋天”的美,习得用手掌印画的技能,突出情趣、体验快乐。

大班科学树教案3

  活动目标

  1、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感知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知道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

  2、用幼儿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构建“森林公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重点难点

  了解各种各样的树及树木给动物、人类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活动准备

  树叶的标本、各种树木的照片、相关树木的视频、彩纸、彩笔、蜡笔、橡皮泥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原始森林里,恐龙等多种野生动物在树林里在自由地玩耍,目的是将

  幼儿注意力吸引到这一活动中来。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树各种各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

  在教学中,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幼儿在树林里,通过亲自看、摸,充分感知树的各种各样,获取树的相关经验,“你还见过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3、观看视频,由于原始森林的破坏,大量树木被毁坏,恐龙及很多动物被灭绝了。现在很大城市出现沙尘暴。

  4、:幼儿讨论: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这里,一方面充分调动幼儿原有经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借助现代教学媒介,解决难点,采用碟片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通过真实、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5、:结合植树节,幼儿自选材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森林”,在这里,我们让孩子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做自己喜欢的事来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和爱护。教师始终参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支持、引导、帮助。

  结束部分:幼儿在“小树苗快长大”的音乐声中,载歌载舞,把自己想像成小树苗,让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进一步提高。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了各种树木的名称,而且对其特点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

  小百科:世界上树木年龄最长者,当数原产于中国的银杏树。山东省莒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据称已生长达3700多年。贵州省福泉市有棵古银杏树,经专家考证,树龄达4440年,树龄之长,堪称世界之最。树龄达千年以上的树木还有圆柏树、侧柏树、红豆杉树、香樟树、桑树、龙血树、红杉树、黎巴嫩雪松树等。

大班科学树教案4

  设计意图:

  深秋正是季节交替进行的时节,幼儿园里原先的一些树叶都纷纷掉落下来。在平时外出散步的时候,孩子们会在落叶的草地上打着落叶仗,观察着树的变化。因此,选择在这个时机进行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是再恰当不过了。

  其次,这个活动内容选自新教材学习活动中的内容,在整合精神的引导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身边的直接可探索的材料,来激发孩子们的观察比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在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与优美的音乐和诗歌渲染成的一个有意思的活动。

  活动的难点在于孩子们需要在具体的树叶间做对比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下位概念——落叶树和常绿树两个特征的概括。我试图运用实物观察比较、同伴共同验证的方法帮助孩子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明显的普遍性特征,在认识周围的世界的同时慢慢习得一些逻辑思维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关心树朋友的变化,学习比较、概括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明显特征。

  2、活动中能积极交流并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ppt,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

  一、说说树朋友的变化

  1、最近我们都在观察了解你的树朋友,那就说说你的树朋友吧!

  2、诗歌小结

  二、议议两类树的不同

  1、刚才有的孩子说树朋友落叶了,那你们的树朋友是不是都落叶呢?

  2、听听落叶树和常绿树的话。

  3、你能听出落叶树和常绿树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交替是什么意思?

  三、找找两类树叶的不同特征

  1、这些树叶你们都认识吗?这三片落叶树和三片常绿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2、观察要素:

  关注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是否指向xxx类的概括。

  3、交流梳理落叶树和常绿树不同特征。

  4、验证表述各自的想法。

  小结:如果看到树叶比较薄、暗、脆的树叶可能是落叶树;比较厚、亮、韧的树叶可能就是常绿树。

  活动反思:

  一次成功的活动,最主要是能吸引孩子积极参与,主动获得知识经验,体验快乐。引导孩子们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这正是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

  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慢慢地习得一种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通过关注树木变化,初步形成常绿树落叶树的概念,知道“像柳树这样春天树叶都发芽了冬天树叶一下子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一年四季都有叶子的,叫常绿树。”教学活动重过程、重情感体验、重能力的培养。

  活动前要充分做好材料的准备,要充分考虑材料能在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形式。那样孩子就能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收获。整个活动围绕着“叶子”,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感知,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如观察、比较、语言表达、倾听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战性的学习要求。

大班科学树教案5

  设计背景

  秋季,许多树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是孩子们日常生活常见的,活动“常绿树和落叶树”不仅符合季节特征,而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刚要》中指出内容的选择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观察到了有的树回落叶,有的树一年四季常青,却不知道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零碎的,因此,通过此活动,帮助幼儿提升应验。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里有哪些树落叶,有哪些树不落叶,了解两者的简单道理。

  2。教幼儿初步懂得观察、分析、比较事物的方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树常绿和落叶的原因。

  活动难点 提高幼儿观察、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常青树、落叶树的图片若干存入U盘。

  2。常青树、落叶树的树叶若干。

  3。有U盘接口的CD机、电视。

  4。小鼠标娃娃和奇奇头饰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感知青树和落叶树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它们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一起来听听。

  (教师讲述故事使幼儿理解常青树和落叶树)

  小结:

  落叶树:秋天天气慢慢干燥、树根喝的水少,树叶大而薄,失水快,树叶就变枯黄了,树叶就会慢慢的一片一片落下来。

  常青树:常青树是因为树叶很厚,叶面上有一层象蜡一样的东西,保护着叶子中的水分,所以不怕太阳晒也不怕北风吹,有的`树叶成针形,树叶面积小,水分不容易散发,这些树一年四季是绿色的,所以我们叫常青树。

  观察、比较、感知常青树和落叶树

  师:今天,我们的奇奇和鼠标娃娃不怕辛苦,带来许多常青树和落叶树的图片,想考考小朋友们,认识他们吗?

  (教师播放电视收集的各种青树和落叶树图片,让幼儿分辨它们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

  教师小结:重复再说一遍落叶树(梧桐树、杨树、柳树)和常青树(冬青树、柏树)落叶和常青的道理。

  三、游戏活动玩“我来请你做游戏”

  老师和小朋友一道拍手念儿歌一二三,三二一我来请你做游戏,请到谁谁就拿起桌上的树叶,向全体幼儿说出是什么树叶、外形特征、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为什么?

  四、 结束

  老师:边重复常青树的道理,引导幼儿接下句共同创编儿歌(儿歌:冬天到天干燥,树叶枯黄往下掉,杨、柳、梧桐是落叶树,我们大家要记牢。冬青树叶面积小,又有蜡衣失水少,一年四季都常青,冬季天寒不怕冷,绿衣威武显英豪。)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学效果很不错,因为这些植物都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幼儿不陌生,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运用动手、动脑、比较、观察、分析的同时获得答案,直观具体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活动都非常感兴趣,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让他们积极愉快的学习,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操作,既要再现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有所提升。本课自始至终愉快积极,学习兴趣很高,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又为他们以后的创编提供了前提。

大班科学树教案6

  设计意图

  深秋正是季节交替进行的时节,幼儿园里原先的一些树叶都纷纷掉落下来。在平时外出散步的时候,孩子们会在落叶的草地上打着落叶仗,观察着树的变化。结合我班的“田园”特色主题活动《亲近大自然》,根据主题深入开展,很有必要在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叶的同时,让孩子更多关于树的一些秘密。因此,选择在这个时机进行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是再恰当不过了。

  活动目标

  1.关心树朋友的变化,学习比较、概括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明显特征。

  2.活动中能积极交流并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区分常绿树与落叶树

  难点:在具体的树叶间做对比的过程中,建立起概念--落叶树和常绿树两个特征的概括。

  活动准备

  PPT,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

  一、说说树朋友的变化

  1.最近我们都在观察了解你的树朋友,那就说说你的'树朋友吧!

  2.诗歌小结。进一步帮助幼儿感受树朋友的变化及生活中的美景。

  二、议议两类树的不同

  1.刚才有的孩子说树朋友落叶了,那你们的树朋友是不是都落叶呢?

  2.听听落叶树和常绿树的话。

  3.你能听出落叶树和常绿树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交替是什么意思?

  三、找找两类树叶的不同特征

  1.这些树叶你们都认识吗?这三片落叶树和三片常绿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2.观察要素:

  关注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是否指向-----类的概括。

  3.交流梳理落叶树和常绿树不同特征。

  4.验证表述各自的想法。

  小结:如果看到树叶比较薄、暗、脆的树叶可能是落叶树;比较厚、亮、韧的树叶可能就是常绿树。

  四、延伸活动

  你对树朋友还有什么想了解的?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活动反思

  课堂上带孩子到幼儿园里去找园里的落叶树和常绿树,孩子们找到了幼儿园边上的梧桐树、水杉树等是落叶树,香樟树、桂花树等是常绿树,结合课件里的各种树,松树、柏树,使孩子对常绿树和落叶树有了更好的认识。有好多的问题,我都让幼儿自己来回答,让他们共同来分享各自的经验,让孩子们去了解、去知道各种各样的树还是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经验,孩子们记忆深刻。如果能更清楚的归类,单从叶子的颜色上,就能很快的进行区分。以后,我会更加注意这些细节方面的问题。

  本次活动只在幼儿园内进行观察比较区分常绿树与落叶树的,如果带孩子去田野,让孩子观察更多的树,感知树,那么可能孩子积累的经验会更多。

大班科学树教案7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树与土壤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树与其它动植物的一些生态关系,萌发对树、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体验树与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难点:认识动植物间相互的联系活动准备

  经验基础:

  知道树的一般结构

  物质准备:

  与植物园的工作人员联系,作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参观植物园,看各种各样的树,发现它们的共性,如都有树叶、树枝、树根,树根都驻扎在泥土里等,初步感受它们的生活环境。

  二、观察树的不同种植位置与种植方式,了解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初步感受树与土的关系。

  三、观察树根,想象树根在地下是什么样的?它在土里干什么?初步探索树与土的关系。

  四、树荫下幼儿自由游戏,发现树与其他动植物的联系,如:掉落的果子、缠在树干上的藤条、树上的鸟窝、蚂蚁咬的树洞等,让幼儿与树亲密接触,体验树的生态意义,感受自然界错综复杂的联系。延伸活动生成活动:探索小动物怎样在树下做窝。

  (二)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土壤易松散的特性·进一步感知土壤与动植物的关系·体验种植的乐趣,萌发热爱土壤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土壤的特性,体验种植的乐趣,萌发热爱土壤的情感

  难点:进一步感知土壤与动植物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基础:幼儿玩过泥

  物质准备:各类挖土的工具、盆子、小树苗、小花苗等

  活动过程

  一、在户外的泥地上,为幼儿各类挖土工具,幼儿自由玩泥,体验玩泥的乐趣。

  二、看看泥土里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泥土里居住着许多小昆虫,如蚯蚓、蚂蚁、小爬爬虫等,泥土是它们的家,启发幼儿保护泥土的愿望。

  三、谈活:泥土有什么用?

  四、实验:给幼儿一盆水,把泥土放在水里,体验土在水里容易松散的特性。

  五、为幼儿易于幼儿种植的小树苗、小花苗,师生共同在土里孕育生命。延伸活动观察记录小树苗、小花苗的生长状况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麻雀远游》

  提问:

  1.小麻雀一开始生活在什么地方?

  2.小麻雀远游来到了什么地方?碰到了什么麻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3.小麻雀最后回到了什么地方?活动目标·进一步了解树与土壤唇齿相依的联系·萌发爱护自然、保护土壤的愿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土壤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难点:知道怎样爱护和利用自然

  活动准备

  经验基础:初步了解树与土壤的关系

  材料准备:泥土流失与沙尘暴给人类生活带来危害和体现树根在土里的生长状态及怎样从土里吸收水和养份的.课件

  二、演示课件,了解泥土流失,提问:1.泥土流失是怎么回事?2.泥土流失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三、怎样预防泥土流失的谈话,提问:1.为什么会造成泥土流失?2.我们该怎样做才能防止发生这样可怕的事?

  四、演示课件,了解树根在土里的生长状态及怎样从土里吸收水和养份。提问:1.树根是什么样的?2.树根在土里干什么?对土壤有什么好处?

  。延伸活动师生共同制作大幅宣传画:爱护树木、爱护土地。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激发其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使其在很小的时候就真正地去喜欢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关心这个世界是我设计本次活动的宗旨。本次系列活动围绕着幼儿所熟悉的“树”与“土壤”展开三个活动。

  活动一,利用幼儿园有利的地理环境,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使幼儿在与树、土壤的亲密接触中体验树的生态意义。

  活动二,侧重于让幼儿在运用工具进行玩泥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泥土与动植物的关系。

  活动三,利用直观形象的课件,深层次地向幼儿介绍树与土壤唇齿相依的联系,使幼儿了解到一些平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内容。三个系列活动各有侧重,逐步提高深度。本次系列活动让幼儿在玩中探索,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将认识提高到利用自然、重视自然界的高度。

  二、活动评析通过几次活动,发现幼儿对事物,特别是对自然物关注能力提高了,探索的欲望增强了,喜欢对事物的来龙去脉穷追不舍。对植物、动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常常会自发地为小动物找家,给植物浇水,并对成人不经意的破坏活动大声抗议。

大班科学树教案8

  活动目标

  1、认识秋天的树,知道几种常见树与季节发生着同步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图示记录自己发现的树的不同特征,感知树的多样性。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18号;幼儿用书。

  2、活动前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树在秋季来临后发生的变化。

  3、事先寻找一块有各种树木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幼儿观察桂花树、兰花树、梧桐树。

  ①提问:你认识这些树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说说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树?它们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

  ②秋天到了,你发现这些树有什么变化?

  ③你还知道关于这些树的特别的秘密吗?(引导幼儿说出树有先长叶再开花、先开花再长叶之分)

  2、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秋天多美好》第18-19页“各种各样的树”的画面。

  ①提问:这些树你认识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你是用什么办法认识它的?

  ②这些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

  3、幼儿进入树林(幼儿园的操场),在寻找认识树的过程中,巩固对各种各样树的名称和特征的认识。

  ①(教师出示几种树叶)提问:这些树叶分别是从哪棵树上落下来的?你能将这些树叶送回到树妈妈的身边吗?找到后站在这棵树妈妈旁边。

  ②幼儿说出判断的理由:你是怎么知道这片树叶就是这棵树妈妈的宝宝呢?

  ③观察树妈妈:这棵树妈妈长什么样?

  ④游戏“摸摸××跑回来”,巩固对各种树的认识。

  幼儿聚集在教师身边,教师说出一种树的名称,如“摸摸桂花树跑回来”,让幼儿跑去,找到桂花树后摸摸树干跑回来,看哪个小朋友的速度快。

  4、收集自己最喜欢的树叶带回教室,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教师收集幼儿对树感兴趣的问题,指导幼儿将有关树的问题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张贴在主题墙上。

  5、绘画:我眼中的树。

  ①幼儿绘画。

  ②分享交流,感受树的多样性。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我结合主题和幼儿一起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我们一起从教室出发,一路走一路看,和着春天的气息,孩子们对这次亲临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公园,我们看到了垂柳,看到了罗汉松,看到了柏树,看到了梅树……在幼儿的作品中,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各种各样的树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王伊诺小朋友一个内向的小姑娘,她把柳树画成了一个俏姑娘,有着长长的辫子,随着风在左右摆动,因为在她眼里柳树姑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她的好朋友。心仪的桃树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红的,黄的,紫的……因为在她心中桃花是最漂亮的,是她最喜欢的。

大班科学树教案9

  大班科学:四季的树

  活动背景:

  初秋,马路上、小区里、幼儿园内,各种高高低低的树都还郁郁葱葱,树叶挺拔地迎着阳光摇曳着。但是,不久之后,有的树叶渐渐泛黄掉落,而有的树叶依然挺拔,并保持着绿色迎接寒冬。

  树的千姿百态、悄然变化,孩子们是否能感受到、观察到?于是,我询问了孩子们,他们告诉我:“春天,树开始长叶子;夏天,树叶长大了;秋天,树叶落下了;冬天,树变得光秃秃的。”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顺手指着一棵树问:你们能不能告诉我,这棵树的树叶过一阵子是否会落下来?“孩子们纷纷摇头,他们的行为引发了我以下两点思考。

  思考一:在初秋,是否可以预设有关常绿树、落叶树的集体学习活动呢?

  基于二期课改教师用书中“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公告栏”的设计,我将本次活动开展时间设在初秋,即所收集到的树叶大部分还没有变色,以增加孩子们观察的难度,让孩子们在比较树叶的不同的过程中,掌握一些观察方法,通过对树叶的观察,判断出哪些树是落叶树,哪些树是常绿树。

  思考二:各种树在一年四季中变化是相同的吗?

  只有对树的认识是全方位、深入而多角度的,才能引起孩子们的积极思考,并对树产生好奇。所以,我重点选择周围生活中常见的香樟树、广玉兰和柳树,运用照片排列同季节比较等手段丰富孩子们对树的感知,从而让他们对树有全面的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感知常绿树和落叶树树叶的明显特征。

  2、感受四季中树的不同变化,产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利用散步等环节,观察不同的树;熟悉园内的香樟树、广玉兰和桂花树等。

  2、物质准备:剪一些树叶(各种树),洗净或擦净;许多树的照片;柳树、广玉兰和香樟树三种树的四季照片各一张;一些树四季变化的PPT。

  活动过程:

  一、交流经验——突出树与人类的关系

  1、说树名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树,我们周围有哪些树?

  (幼儿一一报出树名:水杉、广玉兰、香樟树、桂花树、柿子树、橘子树……等)

  2、议作用

  (1)提问:我们周围有那么多树,人们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树呢?

  (幼儿回答:橘子树可以结出橘子;树可以抵挡沙尘暴;树可以吸废气,给大自然提供新鲜的空气……)

  (2)提问:有道理,仔细看看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用树木做的?

  (3)小结:是呀!树上会结出果实,我们可以享用;树还能为大自然提供新鲜的空气、美丽的'风景;树还能抵挡沙尘暴,为一些动物提供住所,树还能做成很多我们的生活用品,所以,树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需要树。

  二、观察比较——感知落叶树、常绿树树叶的明显特征

  1、启发引导

  (1)再过一阵子,随着天气变冷,有点树会掉叶子,而有的树不会,你们知道不掉叶子的是什么树?掉叶子的是什么树?

  (2)树可以分成落叶树和常绿树(出示PPT,许多树的照片)。你能看出哪些树是落叶树,哪些树是常绿树吗?

  (3)有没有办法现在就能判断呢?

  2、着手比较

  (1)教师拿出标着落叶树、常绿树标志的篮子,里面放着一些树叶。

  (2)提问:两个篮子中分别放了落叶树、常绿树的树叶,请你各拿出一片,左手拿落叶树,右手拿常绿树,千万不要换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上来取树叶,并作比较。)

  3、梳理不同

  (1)落叶树树叶和常绿树树叶有什么不同?

  (一片树叶摸上去很粗糙,另一片树叶摸上去很光滑。)

  (2)哪只手拿的树叶摸上去比较光滑呢?(右手)

  (3)是常绿树,你们认为呢(教师举起树叶面向全体孩子)?

  (幼儿再次触摸,都表示赞同。教师在记录纸上用图夹文的形式予以记录。)

  (一片摸上去很厚,另一片摸上去很薄)

  (4)让我们一起对着光线再来看看、比比,这样会比较清楚。

  (5)看着图表小结(由教师或幼儿小结):比较之后,我们发现落叶树树叶粗糙,而常绿树树叶光滑,像涂了一层油一样;落叶树树叶薄,而常绿树树叶厚;落叶树树叶软,而常绿树树叶硬……

  4、再次比较

  (1)我们找到这么多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树叶的要点,如果将树叶混在一起,你还能区分吗?

  (2)教师将所有的树叶混在一起,抛撒在地上。

  (3)孩子们自由取树叶,并进行辨别,分别将它们放置在标有落叶树、常绿树标志的两个篮子中。

  (4)大家一起检验放得是否正确。

  三、激发思考——进一步感受树在四季中的不同

  1、图片排序

  (1)落叶树到了秋天开始落叶,树在四季中还会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变化一样吗?

  (2)教师提供柳树、广玉兰、香樟树三种树的四季照片,让孩子们根据树在四季中的生长规律进行排序。

  2、共同验证

  (1)小结柳树的特征(落叶树,春天发芽长叶,夏天枝繁叶茂,秋天落叶,冬天没有树叶。)

  (2)小结广玉兰的特征(常绿树,春天开花,夏天枝繁叶茂,秋天不落叶,冬天还是有绿叶。)

  (3)小结香樟树的特征(常绿树,春天树叶换绿叶,夏天树叶长大,秋天不落叶,冬天还是有绿叶。)

  小结:原来不同的树在四季中有着不同的变化。

  3、延伸探究

  欣赏一组分别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树的PPT,感受树在四季中的不同和美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是学习活动《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中的第一个小主题“街心花园”,根据其线索“常绿树和落叶树”的这一要求,设计了本次的集体教学活动,意在将这一个线索要求融入到“四季的树”这个集体活动中来。整个活动执教下来,有以下几点思考:

  1、虽然活动内容的量十分丰富,既有主题要求的“常绿树和落叶树”的认识,又有一年四季中根据树的不同变化进行排列,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十分积极主动的,也乐于去探索的,可是部分孩子的前期经验不是很足,如一些常见树树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孩子们对此有些陌生,在排列的时候出现了困难,因此我想是否整个活动的量有些大,意图是好的,但是没有完全达到本次活动中所预设的第二个目标。

  2、活动中的提问和小结我都能比较注意,比如提问方式的多样,开放,追问的及时,当孩子们说到:“白玉兰”时,我会及时的追问:“你知道白玉兰是哪个城市的市花吗?不经意中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小结能做到简洁明确,但是在评价时,我又出现了难题,当孩子们根据树在四季中的生长规律进行排序完后,我只是让四组幼儿排序的结果呈现在黑板面前,一个人在讲评他们的结果,这一点我做的还是很欠缺的,作为大班的活动,应该适时的给予幼儿自主讲述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

  3、活动中我比较注重细节的处理,如在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这一环节中我强调要让幼儿右手拿常绿树,左手拿落叶树,意在不仅要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还要让幼儿逐渐认识左右手,无意的操作,有意的设计。但是如何能处理好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一环节,又成了我本次活动中的一个难题,在区别混在一起的时,孩子们明显乱了,有个别的幼儿争抢树叶影响了这个环节的设计,我应该用一些提示的话,如女孩子先捡几片,再让男孩子捡几片,或者是学号单数的先捡,双数的后捡,这样来缓解因为人多而出现争抢树叶的情况。

大班科学树教案10

  设计意图:

  深秋正是季节交替进行的时节,幼儿园里原先的一些树叶都纷纷掉落下来。在平时外出散步的时候,孩子们会在落叶的草地上打着落叶仗,观察着树的变化。因此,选择在这个时机进行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是再恰当不过了。

  其次,这个活动内容选自新教材学习活动中的内容,在整合精神的引导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身边的直接可探索的材料,来激发孩子们的观察比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在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中与优美的音乐和诗歌渲染成的一个有意思的活动。

  活动的难点在于孩子们需要在具体的树叶间做对比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下位概念--落叶树和常绿树两个特征的概括。我试图运用实物观察比较、同伴共同验证的方法帮助孩子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明显的普遍性特征,在认识周围的世界的同时慢慢习得一些逻辑思维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关心树朋友的变化,学习比较、概括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明显特征。

  2、活动中能积极交流并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ppt、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

  一、说说树朋友的变化

  1、最近我们都在观察了解你的树朋友,那就说说你的树朋友吧!

  (通过已有经验回忆,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2、诗歌小结(进一步帮助幼儿感受树朋友的变化及生活中的美景。)

  二、议议两类树的不同

  1、刚才有的孩子说树朋友落叶了,那你们的树朋友是不是都落叶呢?

  (了解幼儿已有经验。)

  2、听听落叶树和常绿树的话。

  3、你能听出落叶树和常绿树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交替是什么意思?

  (关注孩子们的倾听理解能力。)

  三、找找两类树叶的不同特征

  1、这些树叶你们都认识吗?这三片落叶树和三片常绿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2、观察要素:

  关注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是否指向-----类的概括。

  3、交流梳理落叶树和常绿树不同特征。

  4、验证表述各自的想法。

  小结:如果看到树叶比较薄、暗、脆的树叶可能是落叶树;比较厚、亮、韧的树叶可能就是常绿树。

  (由于孩子们是针对具体的树叶进行比较,挑战点是对两类树种的主要特征进行归类概括。我试图运用实物观察比较、同伴共同验证的方法帮助孩子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明显的普遍性特征,在认识周围的.世界的同时慢慢习得一些逻辑思维的方法。)

  四、延伸活动

  你对树朋友还有什么想了解的?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提出问题,为以后进一步探索活动做好延伸。)活动点评金晓燕执教的集体活动《落叶树与常绿树》则激励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深入观察、细腻体会、专注探索落叶树和常绿树树叶的不同,并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等高科技媒体将灵动的PPT、悠扬的散文诗作为手段激发幼儿大胆表达、深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活动离不开多年的积累和磨练。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学前部主任、特级教师黄琼在点评中表示,看着金晓燕老师一路成长、成熟,今天又看到了金老师非常强烈的幼儿发展意识、课程意识和创新能力。整个活动让与会同行感受到孩子们专心、专注、倾听、善思和质疑等学习品质的不凡表现,折射出金老师平时对培养学习品质的关注。她说,优雅是一种境界,幽默是一种风格,金老师在活动中展现的是一个优雅中不失幽默的优秀教师形象。

大班科学树教案11

  设计思路: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探索的特点,所以我选择生活中孩子们常见而又感兴趣的大树作为活动题材。让幼儿通过一些自然物来测量大树的粗细,通过教师准备的材料如卷尺、纸条、绳子,进行操作和探索发现结果,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思考。

  活动目标:

  一、 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树的粗细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测量的结果进行排序。

  二、 在测量活动中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任务,让幼儿体验到伙伴间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重点:

  重点是正确掌握用自然物测量树木粗细的方法,以及对树木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

  掌握用绳子测量的方法。

  活动准备:

  提前创设了适合本次活动主题的环境:自制四棵粗细差异不太明显的树并标有1—4的序号;测量用的工具:卷尺、长纸条、绳子;每组一张测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 播放音乐《郊游》,全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扮演小司机做开车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 课程主体:

  (一)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说出这四棵大树有哪些地方不同

  教师:小朋友们看我们这里有几棵大树?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回答(有四棵大树,它们有的粗有的细,它们身上的数字不同……)

  教师:你们说这四棵大树哪棵最粗哪课最细呢?

  幼儿回答(三号大树最粗,一号大树最细。)

  教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幼儿回答(用眼睛看出来的)

  教师:有的小朋友说是用眼睛看出来的,老师告诉你们这种方法叫目测,可是在两棵大树粗细差距不明显的时候这种方法就不实用了,那谁知道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大树的粗细呢?

  (二)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说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测量。

  教师讲解每位幼儿想出的好办法。引导幼儿说出用各种自然物去测量树木。

  (三)教师为幼儿准备几种测量工具(卷尺、长纸条、绳子)还有记录结果的笔和记录表。

  1.幼儿自主的去选择测量工具,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和研究如何去使用自己手中的测量工具,并会把测量结果正确的记录下来。

  教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测量大树的工具,现在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测量工具,我们分组去进行测量,测量以后你们小组的几名成员一起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比一比几号大树最粗,几号大树第二粗,几号大树第三粗,几号大树最细。

  2.注意让幼儿在测量的同时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体验到伙伴间合作的`乐趣。

  (四)教师总结幼儿的测量结果。

  教师:现在我来检查一下看哪组小朋友测量后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

  三、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要学会保护树木。教师为幼儿提供测量工具,带幼儿到户外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练习。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大树的粗细,现在我们拿着自己的测量工具到外面去给我们幼儿园的每一棵大树量一量,比一比哪棵大树最粗,哪棵最细,好不好?(带领幼儿去户外进行测量)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设计安排。按照《纲要》的指导精神,使活动环节紧紧围绕教学活动目标,注重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的发展与提高。

  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的自然环境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目测观察法有的放矢,在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由探究环节,教师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幼儿在自己动手、动脑、观察或帮助同伴操作过程中有不同的体验。师生互动自然而默契。自由宽松的探究环境使幼儿身心放松,在参与合作互助的气氛中逐步实现了教学活动目标。

  在每一小结中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进行适时适当的讲解或指导,使幼儿的态度、情感、技能上有所发展。幼儿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帮的关系,营造了一种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互相合作的学习气氛。

  本次活动存在许多不足。教师语言语调有时把握不当,语言组织的不够灵活;在幼儿选择测量工具尺子时对尺子的刻度使用方法上欠缺讲解,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改进的。

大班科学树教案12

  设计背景

  秋季,许多树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是孩子们日常生活常见的,活动“常绿树和落叶树”不仅符合季节特征,而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刚要》中指出内容的选择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观察到了有的树回落叶,有的树一年四季常青,却不知道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零碎的,因此,通过此活动,帮助幼儿提升应验。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里有哪些树落叶,有哪些树不落叶,了解两者的简单道理。

  2.教幼儿初步懂得观察、分析、比较事物的方法,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树常绿和落叶的原因。

  活动难点 提高幼儿观察、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常青树、落叶树的`图片若干存入U盘。

  2.常青树、落叶树的树叶若干。

  3.有U盘接口的CD机、电视。

  4.小鼠标娃娃和奇奇头饰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感知青树和落叶树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它们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一起来听听。

  (教师讲述故事使幼儿理解常青树和落叶树)

  小结:

  落叶树:秋天天气慢慢干燥、树根喝的水少,树叶大而薄,失水快,树叶就变枯黄了,树叶就会慢慢的一片一片落下来。

  常青树:常青树是因为树叶很厚,叶面上有一层象蜡一样的东西,保护着叶子中的水分,所以不怕太阳晒也不怕北风吹,有的树叶成针形,树叶面积小,水分不容易散发,这些树一年四季是绿色的,所以我们叫常青树。

  观察、比较、感知常青树和落叶树

  师:今天,我们的奇奇和鼠标娃娃不怕辛苦,带来许多常青树和落叶树的图片,想考考小朋友们,认识他们吗?

  (教师播放电视收集的各种青树和落叶树图片,让幼儿分辨它们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

  教师小结:重复再说一遍落叶树(梧桐树、杨树、柳树)和常青树(冬青树、柏树)落叶和常青的道理。

  三、游戏活动玩“我来请你做游戏”

  老师和小朋友一道拍手念儿歌一二三,三二一我来请你做游戏,请到谁谁就拿起桌上的树叶,向全体幼儿说出是什么树叶、外形特征、是常青树还是落叶树,为什么?

  四、 结束

  老师:边重复常青树的道理,引导幼儿接下句共同创编儿歌(儿歌:冬天到天干燥,树叶枯黄往下掉,杨、柳、梧桐是落叶树,我们大家要记牢。冬青树叶面积小,又有蜡衣失水少,一年四季都常青,冬季天寒不怕冷,绿衣威武显英豪.)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学效果很不错,因为这些植物都是幼儿平时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幼儿不陌生,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运用动手、动脑、比较、观察、分析的同时获得答案,直观具体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活动都非常感兴趣,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让他们积极愉快的学习,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操作,既要再现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要有所提升。本课自始至终愉快积极,学习兴趣很高,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又为他们以后的创编提供了前提。

大班科学树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细致观察并感受秋天树木的细微变化,体验幼儿园环境美丽。

  2、愿意和同伴合作,完成测量的任务。

  3、能用多种方式记录和测量。

  活动准备

  1、教师要认识全园的树木和它们的基本特征。

  2、事先让幼儿自备可以测量树木粗细的工具,如,软尺、软绳、毛线等。

  3、做记录的本子(最好可以挂在脖子上)、笔、相机。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话题交流,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天)你看大街上都有什么变化呢?我们身边的树木也发生了变化,谁发现了它们的变化,请说一说。

  教师提议幼儿去看看树木的变化,并记下来。请幼儿自由结伴,商量分工,带好本子和笔。

  2、带幼儿到户外,分组观察记录。

  教师与全体幼儿一起在园内边走边说,引导幼儿发现树木的.变化,自由表达。

  教师布置观察记录的第一项:幼儿园有多少种树,你认识几种,说出它们的名字,并拍照做记录。

  第二项:数一数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大树有多少,小树有多少。

  第三项:量一量幼儿园里最粗的树和最细的树,并记录分别有多粗多细。(测量前告诉幼儿测量时应注意什么,如每次测量注意软尺首尾相接,在接到的地方用笔做标记。)

  第四项:找一颗自己做喜欢的树,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3、组织幼儿逐项交流观察结果。

  请幼儿围坐一起,说一说自己所做的记录。(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说出它们的名字;分组说一说自己记录的结果,通过核对结果,让幼儿考虑为什么有的答案和大家的不一样。)

  4、再次带幼儿观察树木,边走边说。

  (1)走到幼儿不认识的,未说出树名的树前,教师说出树名,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征。

  (2)教师随机指树木询问,如果这颗树是某幼儿最喜欢的树,请他说出他给这棵树起的名字,大家一起分享。

  (3)如有落叶,可以请幼儿捡起带回班级。

  活动延伸:

  1、教师可将拍摄的树木照片做成PPT,在餐前或者是离园前播放,并请幼儿说出树名。

  2、带回的树叶放在美工区,可制作树叶标本。

  3、提醒幼儿常去看看自己喜欢的树,观察他们有什么变化。

大班科学树教案14

  设计意图:

  《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正在班中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因此,在此主题的开展中,我们就带领幼儿充分的接近大自然,而此时,树也就自然而然地再一次跃入孩子们的眼中。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树”,孩子们对它知道的可不少,特别是对于树的作用更是产生了关注的兴趣“我知道树可以做成铅笔的。”“我们家的桌子、椅子也是树做成的。”那么,怎样将幼儿掌握的零星的经验进行归纳提升?内化成优美规范的语言?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我根据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学习倾向,设计了这样的一次散文诗的欣赏、创编活动,试图在丰富孩子认知的同时,不仅培养孩子的语言欣赏能力,而且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树真好》,并尝试创编散文诗。

  2、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活动准备:轻音乐、大图书、木制项链、记录纸、笔

  活动重点:感受、理解散文诗,并根据自己所知道的树的作用进行创编。

  活动难点:创编散文诗。

  教学课时: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感知树的好处

  (价值取向:经验交流,归纳提升)

  1、提问:树有什么好处?(随机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提升)

  2、小结:树的好处真多,可以保护环境、可以净化空气、可以美化环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

  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

  (价值取向:理解散文诗,熟悉散文诗的语言、格式,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一)欣赏散文诗(老师朗诵)

  1、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关于树的散文诗,请你们仔细地听一听,然后说说听了这首散文诗后,你有什么感觉?

  2、幼儿欣赏散文诗。

  3、提问:听了这首散文诗后,你有什么感觉?

  (二)再次欣赏散文诗(出示大图书)

  提问:你觉得里散文诗里什么东西很美?

  (三)第三次欣赏散文诗(配上轻优美音乐)

  1、想不想再来听听这首优美的散文诗?这一次请你们听听散文诗里是到底是怎么说的?

  2、幼儿欣赏散文诗。

  3、提问:散文诗里到底怎么说的?

  (四)完整欣赏散文诗(鼓励孩子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讲述)

  1、和老师一起念念这首优美的散文诗。

  小结:原来树的好处还可以用优美的散文诗来表达出来。

  三、创编散文诗

  (价值取向:在理解散文诗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散文诗,表现散文诗优美的意境。)

  1、教师示范(戴上木制项链并示范创编)

  2、那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说的树的好处都编进这首好听的散文诗里呢(幼儿个别尝试)?请你们四个人一组先把你编的话记录下来(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画或标记进行记录),然后和你的好朋友去说说吧。(幼儿之间的互动)

  3、集中交流

  4、与客人老师说说散文诗。

  四、延伸活动

  其实树的好处还有很多,区角活动时你们可以再去编编,让这首散文诗越变越长吧。

  教学评析:

  1、凸显层次性,层层递进

  这里所说的层次性,不仅表现在大环节的设计上层层递进,更是体现在细微的每一处。如在欣赏散文诗中,从纯听觉上的听赏到出示情景图后的再一次欣赏,再到配上优美的轻音乐后的第三次欣赏,到最后的鼓励孩子一起随着音乐进行讲述,整个欣赏的过程也是层层递进的。

  又如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充分地体现了层次性,从“听了这首散文诗后,你有什么感觉?”到“你觉得里散文诗里什么东西很美?”再到“散文诗里到底是怎么说的?”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帮助孩子感受理解散文诗,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最后在创编散文诗时从教师示范到个别幼儿示范再到全体幼儿尝试,也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整个活动处处凸显层次性,层层递进。

  2、凸显幼儿主体性,相互学习

  在本次活动中处处凸显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如第一环节的经验回顾交流中,孩子们在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同时,与同伴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协调中自主的学习,在和同伴知识碰撞的同时积累着经验。又如在创编散文诗时,四人一组的小组合作创作,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的能力,更使能力层次不同的幼儿通过同伴互助,更为有效的学习。

大班科学树教案15

  大班科学:树的作用大

  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有美化环境、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和防风、防沙、防洪等作用。

  2、认识3月12日植树节,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意识。

  3、体验在不同环境下人们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知道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活动准备

  电子课本、幼儿用书、沙漠等等图片、自制节日牌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活动。

  1、教师讲述《大森林的故事》。(故事内容见附页)

  2、引导幼儿思考故事的启示。

  ——师:村子被风吹垮了吗?被沙埋了吗?被洪水淹没了吗?(没有)

  ——师:刚刚的故事告诉我们,树可以防风、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防止土地沙化。

  ——师:请你们再想一想如果没有了树,还会怎样呢?

  二、教师借助图片和多媒体,引导幼儿认识树的其他作用。

  1、美化环境的作用。

  ——教师出示两幅不同的画面,请幼儿说一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一幅有花草树木、一幅是沙漠)

  ——师:如果这两个环境不同的地方让你选择,你愿意住在哪儿?为什么?

  ——师:树木(花草)可以把周围环境打扮得非常美丽,使人们心情舒畅,这是树的其中一个作用。这种作用我们叫它“美化环境”。

  2、净化空气的作用。

  ——教师选择两幅空气差别比较大的图片。(一幅绿树成荫,蔚蓝天空,人们的脸上有笑容;一幅有人在雾霾的天气里咳嗽,看不到任何的树)

  ——师:两幅图中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师:如果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呛得咳嗽、恶心,时间长了,还会生好多疾病呢。

  ——师:后来,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树多的地方,空气特别新鲜,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出氧气,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于是,人们就在不同的地方种很多很多的树。

  ——师:这是树的另一个作用,这种作用叫“净化空气”。

  3、调节气温的本领。

  ——师:天气炎热,我们户外活动时,你们喜欢在哪里玩?(树下面)

  ——请幼儿说一说在树下面玩和在太阳底下玩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有树的地方就会凉快呢?原来夏天天气炎热,树木里的水分大量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可以使温度降低,这种作用叫“调节气温”。

  三、激发爱护树木的意识,认识植树节。

  ——师:树有很多作用,我们该怎样爱护树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师:树有很多作用,为了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人们就共同选择了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来宣传努力保护我们的环境,并鼓励大家多种树、爱护树,这个节日叫“植树节”,就在每年3月12日这一天,以后有机会,希望小朋友能和家人多植树,保护我们的环境。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鼓励幼儿阅读,了解树的作用。

  科学区:将树的作用的图片与“美好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词配对。

  美术区:鼓励幼儿画爱护树木、植树的情景。

  家园互动

  有条件的可以请家长带幼儿去种一棵树,并给幼儿讲解植树的意义,引导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随机教育

  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不折树枝、不摘花,爱护绿色植物。

  相关链接

  《大森林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它的周围种了好多好多的树。

  但是在离村子不远处,住着三个恶魔王,风魔王、雨魔王、沙魔王。

  有一天,这三个恶魔王凑到一起要比试本领,风魔王说:“我的本领最大,我可以把村子吹得稀巴烂!”雨魔王说:“我的本领大,我拼命下雨形成洪水,把村子全淹没!”沙魔王说“你们的本领都不如我大,我可以把村子用沙全埋了!”

  他们的话被过路的小喜鹊听到了,小喜鹊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村的人,人们听了非常害怕,,可是又没有办法,决定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

  这时,忽然听到大森林里树叶“哗哗”作响,一个声音在喊着:“别害怕,我会保护你们的!”

  风魔王来了,它鼓起腮帮子“呼呼”拼命地吹;雨魔王来了,倾盆大雨“哗哗”地下;沙魔王来了,狂风卷着黄沙“呜呜”地刮……可是不管三个魔王用多大的力气,这个美丽的村庄依然没有被破坏,因为它有大树的保护。

  三个魔王很生气地走了,美丽的村子没有被风吹垮,没有被洪水淹没,也没有被沙子埋起来。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大树的保护,又种了很多很多的.树,而且一直在种树。

  附录:植树节的来历

  为了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特定每年的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鼓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到绿化祖国,改善环境的队伍中来。同学们也要积极投身到植树的活动中,争取每位小朋友每年都能够亲手种一棵树!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后,民国四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大班科学树教案】相关文章:

《树》大班科学教案09-30

大班科学教案:树真好10-30

大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树10-30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秋天的树》(通用9篇)05-07

《心愿树》大班教案09-19

去年的树大班教案10-23

《爱心树》大班教案11-07

爱心树大班教案11-13

心愿树大班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