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事改革:不跑的马儿吃不到草
中国教育报 2002-12-17 杨绍伟 记者 胥茜
本报讯(杨绍伟 记者 胥茜)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通过创造性地成立“教师交流管理中心”,变教师人头管理为岗位管理,全面推开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解决了一直制约该区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遂宁市市中区是一个典型的百万人口、丘陵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教育大县。面临经费缺、摊子大、师资力量薄弱等困难。2001年,新上任的区文教体育局操刀改革“人的问题”。
全区文教体育局机关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实行合同制、任期制管理。全局7个股室的中层干部全部轮岗,新聘中层干部10人,彻底改变过去一职定终身的干部人事制度。
学校领导全面进行聘任制、任期制改革,由文教体育局聘用校级干部,校长聘用中层干部,每届聘期3年。教育局明确规定:年龄超限、文凭不达标、业绩考评、信任度投票低于70%的,不予聘任。同时,校长年度民主测评中不满意票超过30%的,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连续两年居全区后3名的,有“三乱”行为,师德师风、教学管理中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一票否决,就地免职。
在此基础上,区文教体育局会同人事、公安、财政、监察部门,五局会审,创造性地建立教职工“中心式”管理聘用模式。由文教体育局成立“教师交流管理中心”,变教师人头、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所有教师人档分离,档案在区“教师交流管理中心”,人在学校。每年各校按编制数量到中心自主选择竞争上岗的教师。同时,教师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学校。
满一年后,所有教师全部回到“中心”,进行新的“双向选择”。未受聘者则实行试聘和待聘,只发部分工资和生活保障金,连续3年未受聘的作辞退处理。为防止拉关系走后门,教育局硬性规定:教学业绩处于后3名的教师,不得在原校应聘。
此举一出,即在全区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教师们惊呼:“资格不敢摆了,麻将不敢打了,不跑的马儿吃不到草了!”
【人事改革:不跑的马儿吃不到草】相关文章:
初中作文辅导第四讲:文不跑题题不跑文09-26
马儿啊,你快些跑[学生习作](网友来稿)10-10
《草》教案09-24
改革追求什么?08-07
草教学反思07-23
古诗《草》教案09-23
《草》教案范文07-09
《草》优秀教案08-04
草的教学反思12-20
教学课程改革总结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