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意淫以及道德评判

时间:2022-04-13 18:41:5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上帝、意淫以及道德评判

作者:  唐唐 - tangtang60 

这是我在“教育在线”的一个跟帖,现在转贴这里,请大家批评指正。好久不来,很想来玩。原来帖子在此:http://www.eduol.com.cn/web-ia/bbs/dispbbs.asp?boardID=5&RootID=216171&ID=216171 

上帝、意淫以及道德评判 

--我读《我心飞翔》 

刊载在《人民教育》2002年第6期“管理-班主任”栏目里《我心飞翔》一文,经过正E和诸位网友的分析,大体可以肯定这是想象和虚构之作,而不是实际生活中真实经历的叙述,也就是说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所谓的“经验介绍”。现在,我想探究一下,这篇借用文学手法虚构出来的文章到底在传达什么?能弄清这一点,再来看看这种传达为什么是“好”的传达或者“坏”的传达。 

神话:老师如同上帝 

读过这篇文章,我们很容易判断作者在传达“师爱”的主题而不是“教师如何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学生”的主题。作者着力塑造的“年轻的新班主任”形象就是“师爱”的化身(“道德符号”)。行文采取第三人称叙述角度,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叙述视角”其实是属于这位“年轻的新班主任”的,文中被叙述的人/事都是这位“年轻的新班主任”的所见所感,一切都在“她的眼睛”里展开和确认,她被置于一个绝对中心的位置上,她看,她判断,她给予,她采取措施……总之,她处于一个类似上帝的位置。 

作者的叙述:这位年轻的班主任看见她的一个学生,“他照旧像往常一样,蜷缩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脸的无望和无助。”然后,她像袁卫星老师在《一堂课能否拯救一个学生》一帖子中曾经做过的那样,没有进行正常的“教学”,而是进行“拯救”活动:折叠飞机、写祝福、放飞,在人人都有欢乐和朋友的氛围中,只有他“不知道该送给谁”“泪水,从他眼角渗出。”然后,老师把自己的飞机和祝福放飞给这个苦命的孩子,“它洁白得耀眼,似乎可以照亮他的心扉。”写在“飞机”上的祝福语是:“别把自己独自锁在黑暗而孤独的世界里,打开心窗吧,快乐正注视着你。少一些忧郁,多一些勇气,没有什么不能被快乐所代替!”然后就是他“内心的孤寂和沉闷一下子消失了,沉积许久的坚冰在顷刻间消融,心中充满了希望。”于是“他迅速拿出扔进书桌里的飞机,认真地写下一句话,让它飞向老师。”“那上面写着:我心飞翔--老师,你为我打开了起飞的心窗!”于是,“新班主任欣慰地笑了,她知道,那颗孤寂的心从此将洒满阳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年轻的新班主任”被放在一个全知全能的位置上,她能够洞悉入微,既能把握学生的一举一动,也能把握住学生的细微的心理波动,而且她充满爱心,随时准备奉献给学生以打动心灵的爱,进一步地说,这种爱还能够被对方准确的感知、接受,并且立即转化为老师所期望的感激和动力……一切都在预想和设计之中,没有超越程序的悬念也没有例外,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我要说只有“上帝”。至于文中这位处于困境中学生,只是作者设计出来的表现教师“师爱”的“道具”,我们只能通过文中的教师目光来看他,像文中教师那样来感知他。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篇展示年轻班主任“如何” 拯救孤僻学生(“离群羔羊”)的“教育艺术”的篇什,毋宁说是一篇宣传“师爱”的“道德经文”。这里,看不到对真问题的探讨和真解决问题的“设想”,这里只有作者充满道德热情的想象--我看过一些所谓“充满智慧”的教育案例,其实有很多也是作者道德想象而已--这与现代教育要求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教育问题颇相违背:上帝已死。在现代这个“神圣”事物日渐消失的社会条件里,“道德想象”出来的“神圣形象”已经成为“黄昏事物”。现在是要用科学(譬如心理学)来探索教育问题的时代。 

道德经文:意淫式解决问题方式 

不研究真问题和不用现代科学知识为指导去解决问题,而是通过“道德经文”塑造出“感人”形象来解决学生面对的实际的困难(包括心理问题),这是一种“想象性满足”的方式,借用现代性学词汇来指称就是“意淫”。 

从作者角度来看,无疑这一位作者面对着学生孤僻、无望和无助的“问题”,作者的解决之道在于假想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形象,通过她的发现问题、施与爱心到皆大欢喜地解决问题,在想象的世界里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完美地解决”。无论其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是否是这个样子、无论是是否能够得到解决,但是在至少作者在虚构的过程中将这一问题解决了。这种“虚构的解决”无疑缓解了作者面对现实困难的焦虑和紧张,故称之为“想象性满足”。对于要解决“问题学生”的教师来说,确实也是办法之一,当然它无关遭遇真实问题的学生能否解决无望和无助的困境。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读者能够跟着作者的文章思路,与作者认同,在主要价值取向上与文章保持一致的态度,通过阅读也可以得到“想象性满足”的。当然它也无关遭遇真实问题的学生能否解决无望和无助的困境。这也可能就是很多现代教育理论好看却不管用的问题所在。如果读者恰好就是那遭遇真实问题的学生,他也许也会得到“想象性满足”,但是他所遭遇真实问题仍旧没有解决,或许因为这种阅读带来的压力缓解而暂时放松下来或者暂时被遮蔽,但是学生心理中“无望和无助的问题”依旧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读者不能认同作者的价值取向上,不能认同作者“用塑造道德形象的来解决真实的问题”的“虚构”(事实上,这种方法正在失去它古来有之的优势),用我们旧有的批评话语就会指称它的“虚假”。正E从这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无疑,编辑者编选这篇文章,把它放在“管理-班主任”专栏里发表,是认为读者(主要是教育工作者)阅读这篇“道德经文”能够受到启发并且也用类似的方式实际地解决真正处于无望和无助中的学生问题的。这或许可以看着编辑被“想象性解决”所迷惑,把幻想当成现实,越美好的想象越可能被当成现实,至少是当成可以实现的未来的现实和需要努力就能达到的现实--就像上帝要在地上建立天国一样--这是前科学时代的梦想,但是我要说:就像意淫解决不了性问题一样,道德经文所蛊惑的“想象性满足”也解决不了现代教育问题。做为现代社会教育杂志的编辑,具有这一点判别力应当是最起码的了。 

道德评判:对科学标准的遮蔽 

问题似乎还要复杂一些。或许编辑就没有被“想象性解决”所迷惑,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这是虚构的文字。但是,因为文章在“道德上的正确”(一如“政治上的正确),所以,虽然不那么“真实”,但是确实它渲染了“师爱”,可以给读者以道德上的“熏陶”。许多网友也从作者或者编者的道德取向角度给予了好人式的宽容或者辩护,譬如“教育在线-语文沙龙”斑竹干干(得罪了!)就在跟帖中写道“仅仅只为一点善意,这篇文章也有生存的价值”。这里,我觉得要辨析一个问题:我们评价一篇研究论文(包括经验式总结)的优劣,标准到底在哪里:是科学标准重要还是道德标准重要?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追问一下我们写文章的目的何在。一般来说,现代教育类研究刊物,以科学地探讨问题、解释问题并且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构想为己任的,其特征是讲求“科学性”,简单的说,就是“是什么就说什么”,探求的是“知识”。这与古代对教育问题的探讨是不相同的,因为古代的教育更为关心的是“教化”问题,是把一元的、既定的某一种“思想”涵化到被教育者的头脑和言行中去,强调的是“应该怎么样说就怎么样说”,主要探求的是“信仰”(思想教育)。因此,古代教育特别强调“道德的至上”(其变种就是政治上的正确),甚至“为学致知”都染上强烈的道德色彩,泛道德化倾向(其变形为泛政治化倾向)特别严重。现代教育更强调的是科学和知识。在现代教育研究里,知识和信仰,在教育过程里被分割为两个领域。当然,即使是“信仰”问题,也要在科学研究的框架里得到广泛的探讨和辩论,譬如从社会学人类学角度看探讨“信仰”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有关信仰的道德/政治诉求。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也意味着教育研究从道德标准向科学标准的变化。因此,可以毫不含糊的说,现代教育研究是以“科学”为唯一的标准的,持双重标准即道德上正确和科学上贴切事实是不可想象的。 

就这一篇文章所在栏目来说,是要为读者提供教师工作或者狭义的班主任工作提供知识和经验的,因此,我们就必须以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它,就《我心飞翔》这一篇具体的文章来说,我们要看到的是文章能否帮助我们认识学生面临的无望和无助问题、探索怎么来解决这一教育问题。既然是“论文”,我们需要的是切实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的指导和在这些知识指导下的“行为”研究。但是,很遗憾,我们在这一篇文章中没有看到这些内容。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的道德想象,或许编辑者也是从作者“道德上的美好”来肯定该文价值的吧。这就是“以德判文”,对于现代科学研究来说,是“反动”行为,是对“科学标准”的遮蔽,就像“以德治国”是对现代社会“以法治国”理念的遮蔽一样。即使我们不从“研究论文”角度来看,我也觉得这种旨在传递概念化的“爱”之信仰的文章,除了让那些还沉浸在把教育变成造成信仰的人们以意淫的快感之外,大概是于事无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粉饰了现实。根据编辑的道德意图(善良)来肯定这篇文章的存在价值,那更是荒谬不经的糊涂。 

如果作者、编者和读者“同谋”,一起沉浸在这种“想象性满足”里,不知道异样的“科学”,彼此乐陶陶地赏鉴这空洞华丽的说辞,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面对真实的问题,作者、编者、读者选择的不是认知,而是将问题搁置起来,仍旧试图以“制造信仰”的方式来完成“教化”,行之于看文章,就是透过“道德色镜”评判和取舍,文章还被罩在“道德的影子”里。 

[附录]《我心飞翔》原文 

这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他照旧像往常一样,蜷缩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脸的无望和无助。 

上课铃响了,年轻的新班主任走进教室。她没有立即讲新课,而是微笑着对学生说:“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她拿出一张纸,一招一式地教学生们叠着。很快,一只纸飞机在她手中诞生了。演示完毕后,她对学生说:“大家每人叠一只飞机,写上你最真诚的祝福,让它飞到你要给的人那里!” 

学生们兴奋了,立刻行动起来。只有他无动于衷,他的飞机叠好了,很精致,但他不知道该送给谁。从小生活在父母打骂斥责中的他养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虽然是男生,还是班里的大个子,但他却像小姑娘一样文静寡言.他很少跟同学们说话,也没有朋友. 

学生们都在虔诚地写着祝福,而他却握着笔,愣愣地望着窗外。 

班主任兴奋地宣布:“开始起飞!”顿时,教室变成了飞行基地,一只只纸飞机“飞”了起来。 

但是他却闭上了眼睛。收到飞机的学生发出一阵阵欢呼,在他的耳边此起彼伏.泪水,从他眼角渗出. 

突然,一个轻轻的东西飞进他的臂弯.他睁眼一看,一只小巧的飞机正泊在他面前.它洁白得耀眼,似乎可以照亮他的心扉.他打开飞机,一行清秀的字体映入眼帘: 

“别把自己独自锁在黑暗而孤独的世界里,打开心窗吧,快乐正注视着你.少一些忧郁,多一些勇气,没有什么不能被快乐所代替!” 

一抬头,他看见班主任明媚的笑脸,对他而言,这是一张从未见过的灿烂得如杏花春雨般的笑脸.他内心的孤寂和沉闷一下子消失了,沉积许久的坚冰在顷刻间消融,心中充满了希望.他迅速拿出扔进书桌里的飞机,认真地写下一句话,让它飞向老师. 

那上面写着:我心飞翔--老师,你为我打开了起飞的心窗! 

新班主任欣慰地笑了,她知道,那颗孤寂的心从此将洒满阳光。 

教育,只有触及心灵,才会在学生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痕.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心灵的震颤中,生命才变得充盈而美丽!

                                来自:k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