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理念解读古人思想--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探索(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28:0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现代理念解读古人思想--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探索(网友来稿)

江阴市长山中学   余家宇

以现代理念解读古人思想--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探索(网友来稿)

近几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中学文言文教学愈来愈受到重视,增加文言文篇目的呼声日高,并已反映到新教材中。即便如此,有关人士和专家仍不满足,大有让文言文与现代文平分秋色之势。由此可见文言文在中学语言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文言文的地位提高了,但是要让文言文真正发挥其在语文学习中的应有作用,具体的教学操作还大有讲究。教学中有人疾呼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大耍花头;有人鼓吹返朴归真,实则是复古不化。更多的人是在二者之间骑墙,莫衷一是,跟着感觉走。自己懵懵懂懂,学生稀里糊涂。

本人认为,在当代,学习文言文的要义在于扫除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语言障碍,了解古代社会和古人生活,解读古人思想,从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因此,中学文言文教学采用什么模式是次要的,只要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即可。最为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和解读方式上打破古人训诂的思维框框,将现代理念注入教学过程之中,教会学生以现代理念解读古人思想。困为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这时如果用传统的学究式的教学思想去教学生,循规蹈矩,让学生在纯粹的古人世界里苦苦寻觅,非但不能轻松地理解古文,还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鉴于此,近几年我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作了一点探索与尝试。

一、 以现代言语习惯解读文言词句。

也许有人会说这纯粹是废话。不错,多年来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就是文白翻译。然而问题多半出在这翻译上面。翻开中学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的文言文篇目,我们不难发现,为了遵从传统的文言文翻译“信”的原则,有不少词句的翻译都让人感到那么生硬,甚至费解。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对《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一句的翻译。它是这样译的:“谁认为你多智慧呢!”按我们今天的言语习惯,要说某人智商高、有知识,就说他聪明智慧,这样简捷明了。其实文中两小儿之所以这样嘲笑孔子,就是因为当时孔子被人们看作博学和智慧的化身,而竟然答不出他们的问题。所以文中这句话完全可以译为:“谁说你很博学很智慧呀!”这样既没有误解原文的意思,又符合当代言语习惯,有何不可?为什么要死抠住一个“多”字而泥古不化呢?关于字词的解读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效果尚好。

(一)能新不古  对文言词句的解释、翻译本来就是要用现代汉语来理解古人的意思,如果说译出来的东西还是带着古味,那反倒不如不译,留个原汁原味的好。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师备课手册》第三册对《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的翻译是“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屋,只是由于我的德行高尚而远播芳馨。”这里的“远播芳馨”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又当作何理解?如果他不理解“馨”,那么这个翻译只能使他更迷茫;如果他弄清了“馨”的本义和引申义,那么这个尾巴就是狗尾续貂。实际上,这个句子只要把“馨”解释透彻了,全句大可以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句式来译:“这(尽管)是一间简陋的房屋,可是我的品德高尚(而不感到简陋)。” 所以,我认为,对于文言词句,要么不译,就让学生古代语境中去揣摩、领会文意;要么就在词义解释透彻的基础上,用纯现代汉语并富有时代气息的言语形式去解释或翻译。力戒文白夹杂,以免复训,给学生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能直不曲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喜欢凭直感根据字面直译。这是由学生的年龄和他们的知识积累决定的。可是文言文的语言习惯毕竟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有不少时候不能根据字面直译。这种情况下我们多半爱用曲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这样处理往往也容易造成学生费解。比如,郦道元的《三峡》中有一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里的“以”本义应该是“认为”,如果按照字面直译为:“……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认为快。”是肯定不行的。多数教参上都采取曲译的办法,译为“……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这样处理文面上自然是顺畅了,却可能使学生在词义和句意之间无所适从。实践中,我就采用“能直不曲”的方法来处,让学生既能轻松地掌握句意,又不至于混乱词义。上例中的句子我这样处理:“……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认为比乘船快。”

(三)能简不繁  有很多文言文的句子因为迁涉到一些古文常识,而这些东西又不能不解释,因而造成了译意的繁杂,让学生觉得烦琐。久而久之,便会感到文言文很枯燥。对于这类问题,我尝试着用“能简不繁”的办法来解决,初见效果。这里的“简”是指翻译时把已经讲透的文化常识能省的尽可能省去。例如《爱莲说》中的一句话:“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很多教学资料上译为:“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都很爱牡丹。”其实只要学生将这里与历史知识联系起来,明确李氏与唐朝的关系,翻译时大可不必将“李”译出来,简洁地译为“自从唐朝以来……”也绝对没有什么错误,为何要画蛇添足呢?再如《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句,有人就将其繁琐地译为:“没有管弦乐曲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这里似乎是将“丝竹”一词译准确了。其实不然,反而会因繁杂而害意。倒是删繁就简更加简明准确--“没有世俗音乐扰乱听觉,也没有公务劳累身心。” 哪一种译法更易为学生接受,不是很明白了吗?

以上是对文言文词句的解释方面所作的一点尝试。其根本原则是在充分利用古汉语训诂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调动现代理念,力求使文言文词句的解释新鲜、灵活而不失准确。当然文言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对文言文内容的研究和对古人思想的解读。

二、 以现代思想观念解读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文言文的存留为我们了解古代生活,接近古人思想,感受古代文化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但是,毕竟历史的长河隔开了古人与今人的生活时空,今人再读古人的文章,即使解决了语言的障碍,也必定会存在思想上的隔阂。对于初识文言文的中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恐怕尤为严重。这样以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思想,感知古代文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想首先得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是为了解古代文化而学习文言文,不是为古代而学习班文言文;我们要培养的是为现代社会服务的新型人才,而不是为了专门培养古汉语、古文学的研究人员。所以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是应该讲究实用,不能脱离时代生活,以古解古。基于此,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点探索:

(一)结合时代精神解读古人思想  古人生活距离今天已经十分遥远,古代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卷,所展示的思想情怀,学生往往难以想象。如果将相关的古代作品与当代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学生就容易理解得多了,并且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到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时,如果按照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先让学生明确王维此次出使的背景是被排挤,出行时的感情基调是郁闷、孤独。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全诗,那么学生就有可能难以理解诗歌的主题。究竟是要抒发这种郁闷、孤独的情感呢,还是要赞美壮丽奇伟的大漠风光呢?这时,我就引导同学:如果现在让我们去采访祖国的西北边陲的话,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多数同学回答说一定会因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感到自豪,喜悦,兴奋。因为我们的祖国是如此繁荣富强。我抛开王维的个人身世不说,再让同学将自己想象成王维,去出使边疆。一路上出了汉塞,经数日到达居延,又继续迤逦北进,来到萧关,沿途征蓬飘飘,归雁唳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打探一下自己的目的地,原来还在遥远的燕然山……大唐的江山如此壮丽,怎能不让我油然而生对国家的热爱与自豪!这是学生在诵读全诗后不禁发出的感慨。我想这种解读方式既没有误解古人的意思,又是一次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二)结合当代生活方式解读古人  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对古人所描绘的生活情境感到较为陌生。 这与今天的生活方式迥异于古人有很大关系。对文中描绘的情境不能体会,自然也就不能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将文章中的生活情境拉近现实生活,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环境中找出相似的场景,让学生比照起来体会,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沈复的《闲情记趣》一文时,文中描绘了两个情境:素帐喷蚊和土墙花台观虫斗。这两场景学生都难以理解。因为现在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好,已没有蚊帐。农村城镇化了,也见不到凹凸的土墙花台,学生很难想象,这样的地方有什么“物外之趣”可言呢。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场景,比如说,几只蚊子被你关进了洁白的卫浴间,你拿来蚊香来熏它们,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你是否到过建筑工地,是否在工地的砖堆上扔过石子,捉过虫子?这些是否引发过你的幻想?你上过网吗?面对一个见不到面,听不到声的网上朋友,你是否浮想联翩?再细品课文,同学就能够领会“物外之趣”从何而来了。

(三)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解读古人  刘禹锡的《陋室铭》由于韵律和谐、意境优美、格调高雅而倍受同学青睐。但是,刘禹锡在文中所表达的遁身世外,安贫乐道的消极思想也在同时影响着同学们的人生观。有同学甚至仿出“(不读书)可以打游戏,看电视,无老师之鸹噪,无作业之劳形,何苦之有?”的“名句”来。这分明是对诗人的意思一知半解。教学中,我发现这一问题后,就让学生将自己和刘禹锡作比较:刘禹锡所处的是怎样时代?(奸佞当道的封建王朝)我们所处的又是怎样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民族腾飞之时)刘禹锡个人的命运如何?(二十三年弃置身)我们的个人命运如何?(家庭幸福、一帆风顺)刘禹锡想不想“出世”干一番事业?这时同学设身处地,都领悟了:他何尝不想有所作为?不然为什么样大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只是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不给他一点机会罢了。所以文中这种消极遁世思想只能理解为他万般无奈之下的精神寄托。而我们青少年学生,正值华年,应该是“入世”的时期,是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基础的时期,应该学习刘禹锡高洁的品质。同时也应该以他自警,勉励自己抓住机遇,早日成才。教学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只要抓住学生思想特征,找到其与古人思想的交叉点,再带着问题去解读古人,不但能够赋予古文以新的理解,还可以用古人思想教育学生,古为今用,这不正是文言文教学的最终归宿嘛?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中学文言文教学最终是为二十一世纪服务的。让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文言文教学中多一点现代理念。

               作者邮箱: yujiayu@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