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西部畅想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品位诗歌跳跃的语言和节奏,感受其丰富的想象和诗意
2. 能够品位并找出本诗所蕴含的古诗词
3. 感受诗歌所 表现的西部历史、文化、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人眼中的西部形象。
2.难点:体悟结尾节,理解诗人对于今日西部的无限遐想。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所了解的西部。(学生:荒凉、贫瘠、落后 )
2教师出示西部风光。今天我们就要去了解西部的另一面。
二 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 指导学生朗读时可注意押韵、小节划分,读出气势。
3 全班齐读。
三 品味诗歌,整体感知
1、从诗歌题目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畅想 是什么意思?
交流:诗歌题目为“西部畅想”,“畅想 ”可以理解为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题目 的意思是“想象西部”。
2、在诗歌中诗人具体畅想了哪些形象?具有什么特点?
交流 :
(1) 畅想西部的过去:(1-4)
A、“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化用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体现西部的辽阔广袤)
B、“羌笛怨柳”“不度玉门”(化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凉州词》体现西部的异域风情:镇守边塞的孤寂)
C、“西出阳关”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金戈铁马”(化用辛弃疾的词,或者陆游《十一月 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故村 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体现西部豪迈的民族战 斗精神)
总结:借用古诗交待了西部的自然美景,特有的民间乐器。以及它是祖国的西北边防重地,突出了 西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原始般的纯自然美,是我们的梦中家园。
(2) 畅想西部的美景:(西部是祖国版图上的半壁江山)(5-8)
A、“丝绸古道” 等历史景观。(拟人,历史悠久)
B、“黄土高坡”等自然景观(奇幻美丽)
C、“信天游”等人文景观(独具特色)
总结:叙述了西部古老的艺术,特有的地理 风貌以及美丽的西北风光和它的灵物,由衷地赞叹这半壁江山。
(3)畅想西部的未来:(9-11)
A、黄河长江等的呐喊(拟人) B、昆仑山等的期盼(拟人)C、我听到西部开发的号角
总结:通过西部名山、名河的呐喊期盼,告诉人们开发西部的号角已经吹响,西部将带着它的原始与古老文化不如现代文明,成为新世纪最亮丽的风景线。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交流:诗人对祖国西部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同时向读者传达了对西部未来的无限憧憬。
4、诗歌按什么顺序来组合这些内容的?
交流:诗歌按从古到今,从过去到未来的顺序组合这些内容。
5、诗中,反复出 现“啊!西部,中国的西部”,又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表达了诗人对对祖国西部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同时向读者传达了对西部未来的无限憧憬。
四 作业布置
1 背诵积累文中化用的古诗。
2 词语抄写:长河落日 金戈铁马 征战 述说 半壁江山 呐喊 凝聚 期盼 亮丽
【西部畅想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5-28
《松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6-1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20
教学设计教案05-19
《怀念红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19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01
白色鸟(教学设计A ) 教案教学设计08-16
《秋天》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0-12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教案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