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堂实录(高一必修四)

时间:2022-04-14 09:05:0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一、导入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下面开始上课

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湖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由此而形成了中国古代诗词王国里的一道风景--怀古诗词。

宋代文人苏东坡来到黄州的赤壁,不禁触景生情,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苏轼笔下的这首词。

(教师板书题目)

二、环节

(一)对于苏轼,我们都不陌生,以前学过他的许多篇章,那么就请大家谈一谈自己对苏轼有怎样的了解呢?

学生1: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好的,你是从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方面来说的。谁再来说说?

学生2: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在宋神宗时期曾受重用,但后来屡遭贬谪(zhe),最严重的的一次“乌台诗案”差点儿让他小命不保,好在最后大难不死。

师:回答的非常好,你是从诗人的生平经历方面介绍的。你的介绍也正交代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过不够详细,老师来做一下补充。

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词人在“乌台诗案”后被贬谪到黄州时期所作。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的思想情绪,但他毕竟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也正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体现。

下面我们就和老师一起走进全词。

(二)题目

“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著名的歌妓,调子因此而得名。题目“赤壁怀古”则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不禁触景生情,缅怀古人。

(三)上片

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朗读全词,着重分析上片,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其中所展示的画面,并思考它的特点是怎样的,用一个精确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学生朗读

(教师板书:勾画美景,缅怀古人)

师:好了,大家读完了,那么谁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概括景色特点的?

生一:雄浑壮阔

生二:气势恢宏

生三:撼人心魄

师:大家概括的都非常棒。我们虽然都没有亲眼目睹过赤壁的景观,但却能感受到它雄浑壮阔的意境来,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用词的艺术。你觉得上片中那些词用的别有韵味儿呢?下面就请和你的同桌一起品读上片,讨论得出答案。

好了,下面请()来回答

生一:我们认为“淘”字用的好,它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和写人相融合。(教师板书:淘)

师:说得非常好,一个“淘”字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而且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谁再来说一说?

生二:我们认为“穿”字用的好,它形象地写出了山崖的陡峭。

(教师板书:穿)

师:嗯,“穿”字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态势。谁还有想法?

生三:我们认为“卷”字用的好,写出了浪花的汹涌。

(教师板书:卷) 

师:概括的很好,老师由此想到了柳永的《望海潮》当中也有一个“卷”字,(学生齐应和)“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个“卷”字也同样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可谓是有声有色。

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跟随老师感受这雄浑壮阔的景观。

老师朗读上片

好了,上片的景色就到此描绘完毕了。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入下片,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三)下片

首先,老师找一位同学朗读以下下片,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下片描绘的主人公,并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读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师:读的不错,不过在情感上稍微欠缺一点味道,我们在理解完下片的内容之后,老师相信你能读的更好。

那么大家告诉老师下片的主人公是(学生应和:周瑜)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主人公的,并按照先后顺序找出来。

1、第一句“遥想公瑾当年”,这是从(学生应和:称呼方面)来说的。公瑾是周瑜的字,我们要知道,古人称呼字而不是直呼名讳,则表示的是一种亲切和尊敬的态度。而这里正是体现苏轼对周瑜的尊敬。

2、第二句“小乔初嫁了”,是从周瑜的(婚姻方面)介绍的。但是大家一定在这里有所困惑,我们平常所说的“出嫁”是表示出去的那个“出”字,而这里却用的是表示刚开始的这个“初”字,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想一想,苏轼忆周瑜,主要是记起赤壁之战,但在此却插入十年前的生活细节,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如果按原本的那个“出”字来写,小乔则已变成了老乔,便已不够美了,而周瑜也在变化。所以美女衬英雄,以“小乔刚出嫁”来衬托周瑜的年轻有为。艺术嘛,为了表达需要,有时是可以虚构的。

3、“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从周瑜的(外貌方面)写的,(教师板书)

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他束装儒雅,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更显示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潇洒与从容。

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教师板书),是从他的(作战能力方面)进行介绍的。打仗却还在谈笑,对于作战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然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的从容与沉着。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由“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塑造了一个青年将领周瑜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形象。

面对这样的周瑜,苏轼内心自是有个比较。(教师板书:对比自己)

周瑜24岁被授予“建威中郎将”,并娶了东吴的美女小乔,34岁成为了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而苏轼呢? 

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是才华横溢的,却也是屡遭不幸的。(教师板书)

他47岁时身心疲惫地来到黄州这个荒凉小镇,老之将至,却功业无成,由此产生一种壮志难酬之感,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学生应和,教师板书)。他的心中难免有一种惆怅与失意,但作者并没有被困住,而是把它消解在酒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学生应和,教师板书)。

这其实正是作者的一种人生态度。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难免有一种苍凉之感,但是作者毕竟是旷达之人。“人生如梦”,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是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而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执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苏轼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

因此,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由最开始的慷慨激昂,到后来的惆怅失意,最后趋于平静。

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学习作者这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

(四)结语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请同学们课后分析这首词哪里体现豪放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着重分析和鉴赏豪放词的具体妙处。 

本课教学设计下载地址见:/news/184950.htm

曹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