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

时间:2022-03-03 19:41:1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爱莲说》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莲说》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莲说》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蕃”“濯”“鲜”等实词的意义和“之”的用法。

  2、了解“说”的特点,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3、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

  重难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搜集“说”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周敦颐yí,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是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不媚权贵。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背景链接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周敦颐做南康郡守时,命人在官衙东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作者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3、关于“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蕃( fán ) 颐( yí ) 濯(zhuó) 淤(yū ) 涟(lián)

  蔓( wàn) 亵( xiè) 噫( yī ) 鲜(xiǎn)有闻

  2、我会根据给课文划分出朗读节奏。

  点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解释重点的词语。

  可:值得。    蕃:多    独:只。

  自:从。    予:我。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过分艳丽。   焉: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茎。

  香远益清:香气传的越远就越清幽。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鲜:少。   闻:听说。  宜:应当。

  4、疏通文意。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四、布置作业:

  一词多义:

  下列“之”的用法和意义。

  (1)水陆草木之花 ( 助词, 的. )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花之隐逸者也 ( 助词,的 )

  (4)莲之爱 ( 宾语前置的标志 )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 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

  香远益清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第二课时

  一、合作交流,探究文章主旨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描写莲花的句子。你发现作者笔下的莲具备了哪些品质?

  点拨: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

  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洁身自好。

  体态(外在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正直。

  香气(外在美):“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风度(感受):“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庄重。

  2、作者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点拨:“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3、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点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菊花象征避世的隐士,牡丹象征追求荣华富贵的人。莲花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你同意作者对菊花、牡丹的评价吗?

  点拨:同意,因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所以他对菊花、牡丹做出这种评价。

  5、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点拨:“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社会上也许会有一些污浊的现实,如果逃避现实,特立独行,不可取,我们要做到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洁身自好。

  二、课堂小结

  同学们,周墩颐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希望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三、对比阅读,体会语言风格

  1、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点拨: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2、《陋室铭》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和《爱莲说》开头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法上相同吗?

  点拨:不相同。《陋室铭》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爱莲说》开头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是来衬托作者的“莲之爱”,表达自己爱君子之德的主旨。

  四、布置作业

  1、就你所喜欢的花(木)仿写《爱莲说》,以“爱______说”为题,30字左右,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所托之志。

  2、课外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

  3、背诵《陋室铭》和《爱莲说》。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菊 隐逸者

  牡丹 富贵者 衬托

  莲 君子者

  爱君子之德 托物言志

  政哥

  《爱莲说》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巩固对中心意思的理解。

  【教学重点】

  对中心意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与内容】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哪几位同学能为大家描述一下荷花的形状?

  2、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它的区徽主要以什么作图案?你认为这样设计的理由什么?

  【答案要点】

  ①、它的区徽主要以荷花作图案,因为澳门的地形宛如一朵出水芙蓉。

  ②、澳门长期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受外族管制,但澳门人民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宛如荷花一般,志趣高洁。

  同学们知道,春有桃花、夏有莲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澳门人民之所以用莲花作为区徽的图案,由此看来,荷花在澳门人民心目中有不凡的意义。 对莲的这种认识自古就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人颂莲言志的短文 ——《爱莲说》(板书课题)

  二、配乐朗诵,初领文意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认真地听一遍本课的配乐朗诵,听的时候要注意两个问题:①、把你对莲的描绘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上横线;②、思考如何复述课文内容。

  三、课文复述,感知文意 (学生发言)

  刚才听了一遍课文朗诵,之前,同学们在预习课上已经结合课下的.注释,对本课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哪几位同学能为我们复述一遍课文内容?(提示:可以按原文内容直述,也可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主要观点进行变式阐述)

  四、录像欣赏,加深文意

  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把握、理解课文,请欣赏、感知一段精彩的录像。

  五、课文分析,探究文意(展现莲的定格画面)

  悠扬的音乐、声声入耳;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一段精彩的录像,确实把我们带入了对莲的一片遐思之中。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文,我们一起对课文作进一步的品味和探究性的分析。

  首先,请一名学生起来有表情地把课文朗读一遍,其他同学带着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分析)

  1、作者在文中把莲比作什么?——把莲比作君子。

  2、你认为我们生活中君子的标准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生活中的君子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具有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3、文中是从哪些角度、用了哪些语句来展现莲花的品格?你认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写体态、香气方面的句子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写风度方面的句子有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样写的用意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以上几位同学对莲的感悟和分析都很全面,对赞美莲的语句找得非常准确。为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莲的美好印象,请同学们一起把描写莲的语句齐诵一遍。

【《爱莲说》教案】相关文章:

《爱莲说》教案08-19

《爱莲说》教案12-08

爱莲说教案09-05

爱莲说的优秀教案02-25

爱莲说初中教案04-01

【精选】《爱莲说》教案三篇05-28

【精选】《爱莲说》教案四篇07-02

《爱莲说》的教案(精选12篇)05-25

《爱莲说》教案15篇03-13

《爱莲说》教案(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