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吧,被折断了脊梁就别想站起来!--对学术争鸣与政治漩涡的关系的思考

时间:2022-04-14 09:27:0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算了吧,被折断了脊梁就别想站起来!--对学术争鸣与政治漩涡的关系的思考

  对政治问题的研究本来应该是学术研究的一部分,学术研究理应站在更高的位置来审视政治问题,对政治现象进行科学深入的理性分析,判断其正误,指出其发展的方向等等,这本来就是学术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学术研究的任务决不该如此的狭隘,它不能只反观政治,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在他研究的范围之内,学术研究没有禁区,研究政治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很现实而又很小的部分。 

  政治问题的出现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材料,提出了新的研究任务,更因为政治问题直接关乎民生,学术研究以人为本的精神就要求学人必须关注政治,学人对政治的批判责无旁贷,政治家必须真诚地接受并及时地矫正。从这个角度上讲,政治家和政客们无权干涉学术研究,没有资格来规定学术研究的内容、确定学术研究的方向,甚至于粗暴地践踏学术研究。 

  政治家和政客对社会的影响是现实的,学术研究者对社会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却又是前瞻的,这就使得政治家和政客产生了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做整个社会至高无尚的主宰,而且具有了把持学术研究的权力,让学术研究成为自己的附庸,让学术研究必须服从政治的需要,把学术研究当做自己达到政治目的的工具,于是学术研究被政治家轻松地打断了脊梁,因为政治家对社会的影响是现实的,他们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学人的生存(吃穿住行),进而阉割学人的精神。 

  一切学术机构都归政府所有这是极其可怕的事情,因为这就使学人沦落为乞食者,他们必须搞政府喜欢的学术和伪学术才能换得口食,否则首先要面临“阿Q”所说的“妈妈的生计问题”,如秦晖和余杰一般,政府要员的干预而使“学术机构”将他们拒之门外,因为他们所做的学问不合政府政客的口味,生计问题不能解决,搞学术研究的有衣食之忧,他一个人饥肠漉漉倒也无妨,但如果还要养活一家老小,你说他还能去捍卫自己的精神家园吗?!不要要求学人都像马寅初、傅雷和老舍一样有骨气,那真是社会的悲哀,况且学人也是俗人,他们首先要生存。 

  当学人到了必须依靠政府才能混一口饭吃的时候,他们已经被折断了脊梁骨,只好如狗类爬着生存,仰人鼻息,看人脸色。在这种情况下,学人的精神产生了变异,他们也分化成狗类和像狗类两种:一部分人被阉割了精神品格,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火气”,成为真正的狗类;一部分人委曲求全,隐藏真实的思想,靠说言不由衷的话来苟延残喘,他们像狗类地生活。发表论文要在政府的媒体上才能算数,职称评定需要政府的人事部门批准才能通过,研究立项需要政府的审批才能获得资助……学术研究完全变成了政府行为,实用学术和伪学术大行其道,学术界的腐败不可避免! 

  于是学术争鸣往往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使用的也不是单纯的学术手段,狗类的学人依靠政治来确立权威,依靠政治来棒杀异己。而政客们也能堂而皇之地走进大学的校园指手画脚,颐指气使,那些专家教授们,或摇尾乞怜,或听之任之,或惶惶不安,因为他们面对的政客便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操持着他们的前途命运。少有几个像狗还不甘为狗的想有自己的思考,进而想发表自己的思考,他们首先面对的是狗类的狂吠,这些狗类最能咬出致命伤,因为狗类并非不懂学术,所以咬起来又准又恨,这最合政客们的心意,如果你不信,看一看批判马寅初时哪些文章最有份量最有学术气息,那绝不是简单的政客的文章!每一次所谓的学术论争,都先是一阵狗类的撕咬,然后再由政客大棒作结,最终天下太平。 

  学术研究不回归到民间,学术论争就只能毫不例外地陷入政治的漩涡;政客们不远离学术,学术研究就只能走向实用和作伪。学术精神已被毒化,学人的最终的前途是能被利用就已万幸。 

  算了吧,被折断了脊梁就别想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