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应走出的误区

时间:2022-03-23 17:23:3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庭教育应走出的误区

  误区一、启蒙教育越早越好

家庭教育应走出的误区

  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家庭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家庭教育应走出三大误区。但是,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很多家长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会写字、唱歌、画画。于是,只要孩子能勉强开口说话了,识字就成为他们每天的必修课,有些家长甚至还会“双语齐下”。与此同时,什么画笔啦、小钢琴啦,都挤进了孩子狭小的生活空间,使这些尚未领略人生乐趣的心一开始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使这些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承上了他们不应承载的担子。从生理学的角度讲,人一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是三至十岁之间,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学习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如果硬要强迫这样的幼儿学习,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顺应自然,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去玩,在“玩”中学会认识世界。所以说,启蒙教育并非越早越好。

  误区二、教育内容越全越好

  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可能今天不知晓的已为数不多了,但真正理解其内涵的恐怕不是那么理想,特别是对于不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家长之友《家庭教育应走出三大误区》。在这一部分家庭中,许多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是一个“全才”,对孩子提出了能写会画、能唱会跳、文武双全等一系列目标,哪一方面都不能逊色于别人。于是,本来已经在学校满负荷运转的大脑回到家里也不得轻松,除了双休日家长与老师给安排的各种作业外,还得利用其它时间参加五花八门的培训班、补习班和各种夜课,使得自己的孩子一天疲于奔命。不是这样的话,社会上“这班那班”哪能办得那么红火?真不知道这些家长究竟准备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全才”!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发展特长,不是培养“全才”,因为“全才”本来就太少。

  误区三、考试分数越高越好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当然无可非议,而且也是应该的。但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太高了。在小学,如果上次考试语、数得的是双百分,那么下次非得还是双百分;如果第一次考了九十五分,第二次哪怕考九十四分也免不了一次揍。到了中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家长的要求只会更高,甚至从来不考虑什么叫“实际情况”。结果,到了中学,孩子们是挨打的机会多,受表扬的机会少,整天提心掉胆,神经似乎是一根绷得不能再紧的弦。请问,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怎么能够静下心来搞好学习呢?还有,家长们为了过分的要求高分,给他们以高压政策,会严重伤害其幼小的心灵,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有时甚至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从另一方面讲,孩子的考试分数与今后的实际能力不是成正比例的。分数与能力不能划等号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高分低能”者在近几年来我们所见到的难道还少吗?其实,家长们应该把目光多注意一下孩子的实际能力,至于考试分数只不过是评价孩子学习的一项指标而已。当今社会,我们宁愿要分数低的、但具备上进心与创新意识的孩子来继承我们的事业,也不要那种分数高却只会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的“未来人才”。所以家长们如果真是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未来的有用人才,那就应该尊重教育规律,不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了。

【家庭教育应走出的误区】相关文章:

走出早期教育的误区11-25

家庭教育的几个误区09-06

家长要走出择校热的误区04-14

帮学生走出思想的误区(网友来稿)04-14

高职教育亟待走出学历误区04-14

走出创新作文的误区(网友来稿)04-14

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写作的误区(网友来稿)04-14

走出家教误区 (教师中心稿)04-14

儿童家庭教育也有误区08-16

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心理规律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