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09:52:1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网友来稿)

浙江省诸暨中学 陈卫国

浅谈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网友来稿)

经过六年的因陈变革,时至今日,话题作文早不是什么新鲜的作文形式。考察六年来话题作文的变迁,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出它在命题方式上的一些细微变化。这种变化,概括地说就是话题作文已由简单的概念型、判断型话题向复杂的关系型话题转变。这种转变不是单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而是对话题作文在写作范围、对象上制约的加强。这种制约的加强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提出了新的高标。

回顾2003年全国高考,“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关系型话题作文,因其制约因素的严格,几与前几年话题作文形成断裂,不少考生缺乏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不会审题或审题不严,作文答卷偏题离题者非常普遍。再看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除4份试卷外其余所有试卷均延续关系型话题作文模式,对考生审题能力再次提出高要求,但遗憾我们的许多考生依然未能从上年考生的惨败中汲取教训,好好把握关系型话题作文话题关系肢间的辩证关系,在审题上遭遇滑铁卢。纵观话题作文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断言,关系型话题作文代表高考作文新的发展方向,因为限制性的加强,必然要求考生在审题上加强训练,练就过硬的审题基本功,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高考作文中占据主动。

针对关系型话题作文特点,我们认为应将审题的重点放在审读话题这一环,在把握话题内部辩证关系上做文章。这就需要考生在平常多体悟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如能联系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 不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等等。并最终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的话题作文审题中加以灵活运用。

以2003年全国高考卷为例,面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关系型话题作文,考生首先应准确判断出其内部关系肢间存在的一种因果关系--因为感情的亲疏不同,所以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这样,考生在审题时就可以从两者的因果关系入手,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思考。其次,考生要运用辩证法思想,在把握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是否必然性上做文章。即思考是否感情亲就一定对认知事物产生正面影响,或者恰恰相反;是否感情疏就一定对认知事物产生负面影响,亦或者恰恰相反。最后,在种种不同的思考中把握住根本性、结论性的东西,将其作为文章的主题思想。

审读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话题,还要注意克服以下两种误差:

误差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个关系肢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而我们的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如笔者所在浙江省2004年高考话题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话题内部存在一种条件关系--人文素养的高或低,制约着发展空间的大小。考生在审题时即要全面审视这种条件关系。但从考生作文来看,许多离题作文都没有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人文素养,或大侃发展,这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当然最后“坑害”的还是考生自己。

误差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有人想,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只要能抓住话题内部两个关系肢关系,在关系上做足文章就行了,于是就在行文中泛论关系,最终使文章陷于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泥潭。关系型话题作文要突出关系不假,但文章还应该有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004年高考全国卷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在审题时考生当然应准确把握两个关系肢间的关系,但面对挫折,人们的选择有许多种,有人化解痛苦,有人放大痛苦,有人则以平常心视之,选择不同,人生的境界也大有高低。如果考生在审题时能以“遭遇挫折”为侧重点,能够从如何对待挫折这个角度切入去行文,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于两者关系间泛泛而谈,那么文章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有力的拓展。

作文审题是一个老问题,然常谈常新,面对关系型话题作文的逐步显山露水,审题问题则更应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作此拙文,权当抛砖之用。

作者邮箱: a-catcher@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