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之势发微

时间:2022-04-14 11:34:0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攻守之势发微

李云飞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三篇,高中第一册选入的是第二篇,可谓写得最好、影响最大。这篇以气盛的特点而传颂不朽的经典之作,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为叙史实,一为发议论。叙史是议论的根据,议论是虚实的升华。叙述史实,以时序为经,以事迹为纬。先叙秦孝公时“兴”,继写历代帝王之强;接写始皇之盛,最后写“始皇既没,陈涉首难,使秦终而败之”。作者概括了秦“百有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由“攻势”转为“守势”的两大阶段。作者在纵笔泼墨,绘足龙腾云卷之势后予以点睛:“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使得文势充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后人常以“水到渠成、是非立分、结论自出、一目了然”之类的词语来评点这最后的结论。

然而细究其点睛之论,岂果如上所言“一目了然”吗?其实在含义或并非尽如教材所言。何为“攻守之势”?“仁义不施”与其关系如何?教材较为明确的注释为:攻,指秦以前攻打六国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守,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时期。我们姑且按这一说法关照全篇,那么,“攻守之势”与“仁义不施”之间的关系的关键则在于对虚词“而”的理解。如果它表因果,那么这句话的理解便是:“是因为不施仁义才使得秦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这就令人很费解:照书中逻辑,一个王朝一旦建立,“守势”便已自行开始。因此古人嗟叹“打天下易守天下难”便不难理解了。但既然“攻守之势”是自然转换的,与“仁义”施与不施又有何干?

有人又提出这样的看法,这里“而”表转折,此时的理解便是: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却没有实行仁义,所以导致秦丢天下。言外之意便是:秦处攻势时,可以法家思想统率全军进行兼并战争,而如今已为守势了,你还依法家思想守天下是行不通的,应施以仁政,才能守之,从而达到讽谏汉文帝的目的。而这种说法又显然是荒谬的。贾谊虽为一代大儒,却在当时显然意识不到这一点。

回过头来,问题还是如何理解“攻守之势”。贾谊的意旨无非在于:若施加仁义,就能永处于不败之地,即为“攻势”。这种攻势,笔者以为是一种战略上的攻势,它不仅指军事、政治,更包括思想心理、人心向背、统治之道等诸方面。即:若不施仁政治理国家,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虽攻犹守;若施以仁义,体恤民情,虽守也攻。作者写秦气锐气盛之时,其实也意图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在第一段就带出了秦能轻取易攻的原因:“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司马迁也评价说:“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戈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作者叙秦每一阶段都紧扣住这点。谈及战国四君子时,贾谊说:“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这样的士人最终皆败于秦,岂非从侧面衬出了秦国仁义之施更重于他国?而“及至始皇,天下已定”并非就处于守势,倘若始皇能勤政爱民,广施仁义,顺应民心,则在战略上仍为攻势。而观其系列作为“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使其在不觉中攻势尽失,守势亦不得已。

贾谊写《过秦论》的目的是为攻固汉朝统治,使汉统治者有所作为,始终保持对天下民心的“攻势”,警惕攻守之势的转化。若真步秦之后尘,天下就岌岌可危了。

通讯地址:河北省内邱中学 054200

Emil:guazier1978@sina.com

Tel:1308200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