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

时间:2022-03-04 08:53:5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短歌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短歌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1

  《短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引句、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导入新课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都是谁的诗句?这些诗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背景简介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语调,读出慷慨之情。

  2、结合注释,疏通诗句,教师巡回点拨。

  3、讨论诗歌的内容层次(板书)。

  ○1

  ○2

  ○3

  ○4

  四、局部深入

  1、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2、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

  五、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1、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把自己认为很有表达特色的句子画出来。

  2、品析所画出的句子,相互交流,自由发言,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

  A引用成句,不露痕迹。

  B诗歌采用一连串的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

  六、拓展延伸

  结合诗歌内容,联系现实,以“时间”或“人才”为话题,谈谈你的'认识。

  七、课堂练习

  阅读曹操的《龟虽寿》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1神龟:通灵的龟,活的寿命最长。○2腾蛇:传说中的神物,龙,能腾云驾雾。○3骥:良马。枥:马棚。○4烈士:有志建功立业的人。○5盈缩之期:人的寿命长短。○6养怡二句:谓对身心修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

  八、课文小结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选择诗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句子,然后写写感受。

  幻灯片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都是谁的诗句?这些诗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曹操,体现了作者统一中国的远大抱负和博大胸怀以及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雄心壮志。>

  幻灯片2

  曹操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终于统一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

  他的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如《蒿里行》《薤 露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等,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进取精神,如《观沧海》《短歌行》。著有《魏武帝集》。

  幻灯片3

  《乐府解题》根据《古诗》“长歌正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以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幻灯片4

  建安十三年,曹操已平定北方,率军南征至长江,与孙权决战。这年冬天11月15日夜,皓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他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短歌行》,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幻灯片5

  录音朗读

  幻灯片6

  短歌行

  1、人生短暂 借酒浇愁 忧--功业未就

  2、思慕贤才 宴饮嘉宾 思--求贤若渴

  3、忧思不绝 宴待贤士 迎--仰慕贤才

  4、贤才择主 搜揽人才 盼--天下归心

  幻灯片7

  《短歌行》音乐欣赏

  幻灯片8

  1、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作者为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历经坎坷,又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为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发出了人生短暂之叹,这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是渴望贤才帮助建功立业的英雄之叹,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间干一番大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2、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

  <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和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土,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忱,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有更多的贤能之士帮他实现其政治理想。>

  幻灯片9

  艺术技巧

  1、诗歌采用一连串的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

  2、引用成句,不露痕迹。

  3、苍凉悲壮,感情丰富。

  幻灯片10

  结合诗歌内容,联系现实,以“时间”或“人才”为话题,谈谈你的认识。

  幻灯片11

  课堂练习

  阅读曹操的《龟虽寿》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1神龟:通灵的龟,活的寿命最长。○2腾蛇:传说中的神物,龙,能腾云驾雾。○3骥:良马。枥:马棚。○4烈士:有志建功立业的人。○5盈缩之期:人的寿命长短。○6养怡二句:谓对身心修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

  幻灯片12

  作业:

  1、熟背全诗

  2、选择诗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句子,然后写写感受。

  短歌行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诗歌意象。

  2、 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1、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探讨法:把握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互动探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讨论中国古代帝王不同的“人才观”)

  商纣王自高自大,—意孤行,最终落得葬身火海;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进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唐太宗广纳贤才,开创 “贞观盛世”。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重视人才!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也是非常重视人才的,他广纳贤才,建立魏国,三分天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短歌行》,看看他的“人才观”。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然而南方“孙刘联盟”虎视眈眈,统一天下的大业久久不能实现,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出了这首千古名作。

  二、 整体感知

  1、范读。

  2、初步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忧”(全诗都有体现)

  3、齐读(带着忧的感情)

  三、 课文赏析

  一、抓住作者的情感脉络,理解诗歌大意。

  问:通读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在忧什么?

  [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得、功业未就

  诗的前八句写: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愁长久难以散去。靠什么来排解愁绪呢?唯有饮酒方可解脱。这八句就写出了曹操对人生短暂的忧叹。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化用典故表达对人才的渴求)。“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据说麋鹿找到了艾蒿就会遥相呼鸣)。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不能停止。远方宾客穿过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反复咏叹,人才难求,抱负难以实现。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比喻用人要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点名主题,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抒发了功业未就的忧愁。

  二、解读诗歌意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问:诗歌运用了那些意象来营造忧愁的情绪?

  [明确]:“酒”、“朝露”、“鹿”、“明月”、“乌鹊”

  1、“酒”意象

  “酒”这一意象历来被文人运用,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表达了人们对美满团圆的追求和愿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这是离别的酒,前路渺茫,愁绪在胸。“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是思乡的酒,家园迢迢,感叹唏嘘。酒似乎总是被用来表达忧愁,所以人们常说“借酒消愁”,“酒”似乎成了忧愁的代名词。曹操在这里用“酒”意象同样要表达的是自己的那份忧愁——人生短暂。

  问:然而,作者在这里对人生是抱有一种消极的态度还是积极地态度?(请同学们思考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

  [明确] 猛一看很像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面对美酒应当高歌,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好像是在叫人们要“及时行乐”。但是我们说了,学习这首诗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知人论诗,曹操是胸怀大志的人,他是要干一番事业的。(赤壁之战后,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而且结合全诗我们就会发现曹操在这里感叹人生短暂,不是要人及时行乐,而是要抓紧有限的时间及时地建功立业。

  问:但是这样强烈地目的,曹操为什么要用这样低沉的笔调来写呢?

  [明确]实际上曹操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就会说得非常真切,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贤士的心扉。所以说曹操的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2、“朝露”意象(重点)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汉乐府《长歌行》。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这里主要是表现的春天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但也暗含了“要趁年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了一事无成”,所以诗歌后面才有“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曹植)“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阮籍)也都借“朝露”表达人生、生命的短暂。

  3、“鹿”意象。据说麋鹿找到了艾蒿就会遥相呼鸣。这里比喻作者渴望找到贤才。

  4、“明月”意象

  “明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运用也是相当多的。“床前明月光”(表达思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思念故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以月寄情爱)。曹操在这里以”明月”喻贤才,气魄非凡。一般人是不敢说自己要摘取天上的月亮的,然而曹操气魄宏大,他就是要摘取那天上的皎洁的明月。而这明月正是贤才。贤才那么美好,我多么想得到他们啊!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所以“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对贤才的那番渴求,感人至深。

  5、“乌鹊”意象

  诗人以“乌鹊南飞”之景隐喻无所依托之贤才,这毋庸置疑。“乌鹊”一词有多种理解:乌鸦和喜鹊;乌鸦;泛指飞鸟。清代沈德潜亦指出:“‘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古诗源》卷五)。但“乌鹊”这一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承载了很多的文化信息。古人常以乌鸦的鸣叫、飞行或出行作为判断人事吉凶的依据,叫做鸦占。鸦占之俗可溯久远。《诗经》中就有“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诗经·小雅·正月》)意思是说乌鸦知道谁家富贵就会飞落到谁家的屋顶,这系吉兆。其后以乌鸦判断吉凶的信仰一脉传承下来。

  三、概括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突出重点)

  问: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呢?

  [明确]比兴、典故、抒情与言志相结合

  1、比兴(首先温习什么是比兴手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早晨易逝的露水比喻人生短促。

  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用明月不可拾掇比喻理想可望而不可即。

  用暮色苍茫中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贤者的四处奔走,以乌鹊的绕树而飞、择木儿栖喻指贤者的择主而事,都自然贴切的表达了作者渴慕贤才、以共图大业的思想。

  2、典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自己说:“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3、抒情与言志相结合

  诗歌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有对贤才的渴求,有既得贤才的欣喜,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有坚信天下贤才尽归己有的的自信。诗人把这些复杂的感情,通过似断似续,低廻沉郁的笔调表现了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加强作品感染力的艺术效果。抒情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四、 课文小结

  《短歌行》是一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然而他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了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兴、用典等手法,来达到寓情于理,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人以貌似颓废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渴慕人才和一统天下之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最后,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这首诗

  五、 拓展练习

  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他对人才的态度?可以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引出曹操的用人观。

  项羽: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

  曹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六、 作业

  通过学习这首诗,大家一定受益匪浅。写一篇短文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对你的启示。

  提示:

  从写作的角度——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

  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

  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

  板书设计

  《短歌行》 人生苦短

  渴望贤才

  忧(抒情) 人才难得 言志

  一统天下

  功业未就

【短歌行教案】相关文章:

短歌行的教案(精选5篇)10-12

短歌行教案的教学设计07-30

《短歌行》教学教案(精选14篇)07-06

短歌行教学设计07-29

短歌行教学反思02-03

短歌行(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0篇)11-02

短歌行教学设计(通用5篇)07-29

小班教案_课件教案09-22

语言故事教案中班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