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2:29:1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祝福 教案教学设计

祝福   

祝福 教案教学设计

                                   鲁迅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彷徨》(包括《祝福》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散文诗:《野草》、 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小说中表现出对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写在〈坟〉的后面》)

一、理清思路

序幕      写祝福景象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被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再写祝福景象

倒叙手法

二、祥林嫂的形象

描写眼睛                                          展示残酷的社会遭遇

顺着眼    到鲁家做工

直着眼    讲阿毛的故事  

瞪着眼    别人嘲笑她的伤疤

眼光分外有神     捐了门槛之后

眼珠间或一轮     沦为乞丐

眼睛忽然发亮     问有无灵魂

2.描写衣着                                     显示贫穷的经济状况

两次到鲁家: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3.描写脸色                                     描绘惨痛的人生经历

第一次到鲁家: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脸上也白胖了

第二次到鲁家:脸色青黄,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死尸似的脸

捐了门槛仍不能祭祀:脸色灰黑

沦为乞丐: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木刻似的

4.描写语言                                   揭示沉重的心理压力

(1)自述阿毛之死

提问:为什么作者不厌其烦地写?

更突出了祥林嫂的痛苦与自责

(2)与柳妈对话

加重了精神负担

(3)与“我”对话

矛盾心理

希望破灭

5.描写空碗                                  暗示悲惨的命运结局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

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

着一只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

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聚焦镜头,由大及小,由远及近。

碗是破的,表明她很穷;碗中是空的,

表明她即便是乞丐,也活得不如意

三、概括祥林嫂形象

祥林嫂本是一个善良能干的劳动妇女,在正常的社会

里,她可以凭自己的劳动过幸福的日子。可是,她首

先受到包办婚姻的约束,嫁给了比她小十岁的男人;

丈夫死了,她首先受到婆婆的虐待,终于被卖进山里,

她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这并非自愿的“再嫁”,招

致了不贞节的罪名,后夫病死,又给她添上了“不详之

物”的恶谥。鲁四老爷不准她动祭品,给她精神上致命

的打击;柳妈告诉她死后将受锯刑,更增添了来世受

苦的恐惧;路人的冷漠也使她心灵受到伤害,她很快

衰老了,被鲁家辞退,终于冻死在雪地里。

提问: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刽子手?

三从四德      三纲五常

封建礼教      摧残     祥林嫂

具体阐述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刽子手

“我”以及鲁镇其他人对祥林嫂的态度。

1.“我”

A. “我”与祥林嫂的对话

B.“我”与短工的对话

对比:“我”:赶紧、紧缩、几乎跳起来

       短工:简洁地说、始终没有抬头、

            淡然的回答

2。鲁四老爷

  第一次见面:皱眉             原因:寡妇(标志:白头绳)

  第二次见面:           “败坏风俗     祖宗是不吃的”

      死后:谬种

  可取之处:照付工钱    并不凶残

 3。卫老婆子、柳妈

 加速祥林嫂的毁灭

     卫老婆子:能说会道(几次对话)

     柳妈:迷信

4.祥林嫂的婆婆

精明能干

绑、卖       欺压、虐待祥林嫂

5。其他人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

讲阿毛的故事

敛起笑容,陪出眼泪     同情,可怜

特意寻来,满足地去了   好奇心

再不见一点泪的痕迹

逗小孩:催她走;似笑非笑地问

烦厌和唾弃

和柳妈谈话之后:  可惜,白撞了一下  (嘲笑、挖苦)

附加:(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大家庭里。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

        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直读到17岁。在这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

   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父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而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

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      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