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2:26:2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中国现代诗三首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课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2、反复阅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感知诗歌语言,品味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

感知、分析诗的语言,把握诗歌意象。

教学难点: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学会评价诗歌及扩展自己的评价。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再别康桥》。

通过诵读和讲析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来体味其中的诗意。

教学步骤:

一、 导入《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见课文注释1)在语言形式上追求艺术美,但他不是钻到象牙塔中去为艺术而艺术。他有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悄悄的他走了,正如他悄悄地来。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的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要知道,不是每一个写诗的人都能被人牢记的。也许一个诗人生前是寂寞的,也许一个诗人死后就被忘却。历史有时显得十分冷酷。但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而且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他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仍然觉得他以35岁的年华而“云游”不返是个悲剧。但是,诗人的才情也许因为这种悲剧性的流星般地闪现而更显其光耀。在这一来一去之间,给我们留下了恒久的思念。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深情吟唱--《再别康桥》。                     二、诵读提示:

这首诗像一首忧伤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的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三、写作背景:

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度重阳,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七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有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四、内容大意: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以轻轻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二节:写了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柳枝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随微波起伏。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而“甘心”两字,也正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及由此引发的联想。

参照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见《语文读本》第三册),可知这所谓“榆荫下的一潭”即指拜伦潭,在康河上游,相传拜伦曾在那里游玩。那榆树浓荫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可以让人想象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淳厚的诗意!在这里,诗人融情入景,诗人的留恋全部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了,他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他“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高声放歌。诗人的快乐到达了顶点。

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

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消失了的梦境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的康桥,今晚也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第七节:呼应开头。

“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吧,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化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这一节当然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五、鉴赏要点:

1、构思别出心裁分,不落俗套。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衣顿足,其中总带点“伤别离”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其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创造出一种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荫下的长满浮藻的清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3、 表现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做“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六、课后练习第一题,1。

题旨:此问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诗作的结构形式和修辞特色对于表达感情、营造意境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使学生领会重叠反复的诗歌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首尾两节虽然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但并不让人觉得啰嗦,而在客观上强调了诗歌的抒情性,一唱三叹,反复回旋,强化了诗人心中那种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萦绕心头。

七、作业:

1、朗读本诗。

2、预习后3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 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2、 训练学生揣摩《我爱这土地》和《赞美》的诗歌意象,读出诗歌意蕴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 《死水》:                                                          1、导入《死水》:

《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柔美,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梦境”的康河。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2、诵读提示:

《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

闻一多创作诗注重“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首诗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字造句绘声绘色。具有“三美”。

3、写作背景: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的深层根基。

4、 内容大意:

《死水》全诗五节。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诗句背后。

第一节:总写这沟绝望的死水。

它已经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活力和生气,已无药可救。不如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诗人以深沉的失望和愤懑的心情,把黑暗的旧中国比作“一沟死水”。

第二节:直承第一节的三、四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

这四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揭示死水华美外表下丑恶的霉变。

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

霉烂的死水“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小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孼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死水的外在表象和内在本质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传达出诗人“尖锐讽刺”的本意。

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

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毫无生机。然而,青蛙的鼓噪又怎称得上是歌声,那不过是受死水恩赐的人的无耻吹捧罢了。

第五节,诗人在前四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

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

5、 鉴赏要点:

(1) 寄托和象征:(课后练习第一题,2)

对死水的寄托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流型的一种认为,全诗是一种隐喻。它以一沟死水比喻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是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的批判精神。

对《死水》的象征意义也有几种说法。(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在充满罪恶的社会。(2)象征北洋政府。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318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3)象征黑暗的中国现实。

(上述内容,可根据教学时间的长短,酌情介绍,开拓视野。)

(2)反讽手法的运用:

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琦、云霞等华丽词语描述的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3) 绘画美的语言色彩:

《死水》本来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死水,但所用的语言色彩却十分鲜明。这里有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有五彩缤纷的“罗绮”,有鲜艳照人的“云霞”。这些艳丽的色彩显示出的是油画般的“绘画美”。

二、《赞美》:

1、作者:剑客本主食。

2、诵读提示:

这首诗规模比较宏大,自始至终,澎湃着火热的激情。诵读时可以注意两点:一是体会蕴藏在诗行中的强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怆的真切感受;二是注意每节诗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带血的呼喊。

3、写作背景:

穆旦,原名查良铮,1918年出生,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至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1940年毕业后留校。1942年5月毅然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这些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抗日战争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回忆。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赞美》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

4、 全诗内容:

全诗共四节。

第一节:诗人仿佛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用密集的意象群来充分展现眼中所见。

这大地是辽阔美丽的,有走不尽的起伏的山峦,数不尽的密集的村庄,有美丽的河流草原,冬天的鸡鸣和狗吠,但这是一片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凉土地,低压的暗云下,滚滚东流水唱着单调的歌,表现的是诗人复杂的精神世界。“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一句,点出了时代的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这片土地既爱且愿的感情。诗人对土地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他要拥抱的人民是在耻辱里生活的佝偻者。但“我”是和这土地一起受难呻吟着过来的,对土地充满着爱,而且从这爱的力量中他感受到一个伟大的事实: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二、三节:诗人重点写了他--一个农夫。

这个农夫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他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他毕竟起来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上了抗战的行列。这是觉醒了的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这意味着他们除了忍受饥寒、疲劳外,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民啊,所以诗人要“拥抱每一个人”。

第四节,诗人以两种相互交叉的感情,写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

“悠久的年代的风”,年复一年吹过“倾圮的屋檐”,给人带来了“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吹过“枯槁的树顶”,“荒芜的沼泽”,与“虫鸣”及“乌鸦的声音”相应和。这一切使诗人感到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所以“我”并不失望,仍有勇气生存下去。

5、 鉴赏要点:

a) 广大的包容性。

本诗并不想以小见大,而是力图对所见所闻所感作整体的把握,以表现复杂深刻的感情。重要处不吝惜笔墨,铺排开去。

b) 民族生存力的讴歌。

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反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

6、 课后练习第一题,3:

(1) “我”可以指代一个中华民族苦难历史与觉醒的见证者,又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2) 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但在民族危难中觉醒并义无反顾地走上反抗道路,加入抗站的行列。

(3) 象征了无数的中国人,甚至整个中华民族。

(4) 意味着诗人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及诗人对民族抗战前途的坚定信念。

三、课后练习第三题:

赏析提示:

《老马》:

1、 老马形象塑造:舍其形而传其神。

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他的命运、感受和心境,增强了老马悲剧的感染力。老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旧中国受苦受难的农民的象征。诗人越是突出老马的忍辱负重、善良忠厚,就越能激发读者对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愤怒和诅咒。

2、 字句推敲显功力。

《老马》中,动词的运用尤为精彩传神,“扣”、“飘”字,准确、生动、逼真、有力地表现出老马受压迫的深重,平易中见神奇。

3、 体现了“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根据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一件作品的诞生,不仅要经过作家的创作,还要经过读者的再创造。以前,人们总是把作家写出来的书面文本称为作品,实际上,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读者通过阅读对它具体化,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充文本的空白处;以前人们总是认为作品的意义主要是由作家所决定和赋予的,实际上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所以要承认文学鉴赏中的差异性,也要承认的欣赏者的理解可能超过或者有别于作者的意愿。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鲁迅曾说过,“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见《集外集拾遗补编》)臧克家曾说过:从表面上看,写的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但几乎所有的读者和选本的注释家,都说写的是受苦受难的旧社会的农民。其实写这首诗,并没有存心用它去象征农民的命运。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诗贵含蓄,其中意味听凭读者去品评。

《断章》:

这首诗玲珑精巧,是短诗中有悠久生命力的一朵小花。作者用常见物、眼前景创造了象征性的画面,为读者想象留下开阔的空间。有人认为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装饰”二字上,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有人认为作者从虚处着笔,实写一位美人。作者撰文认为,意思着重在“相对”上,表达了一种哲学观念。

四、作业:

1、书面完成课后第五题。

2、完成两本练习册上本课部分的习题。

3、预习第三课《中国当代诗三首》。

五、课后练习第二题:

题旨:主要是让学生联系学过和读过的近现代诗歌作品,从整体上关注爱国主义诗篇。

近现代以来,反映爱国主题的诗歌作品大量涌现,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闻一多的《一句话》,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我爱这土地》,郭沫若的《炉中煤》等。

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诗篇,了解这种特殊的现象,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传统文化根源、社会政治背景。

教后感:

【中国现代诗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国现代诗三首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中国少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中国现代诗三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中国现代诗教案05-06

中国现代诗三首之一:再别康桥(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