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叹不去教师心里的悲苦

时间:2022-04-14 13:25:3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声叹息,叹不去教师心里的悲苦

 

一声叹息,叹不去教师心里的悲苦

--读《一教师从17层跳下 谁拿教师生存当回事》有感

 

K12评论     2001-01-12     盛夏 

 

    一位教师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前夕随风逝去。可是,不会有人铭记她的姓名--只有叹息!如果他病倒在三尺讲台上,很可能成为一个献身教育事业的先进典型,一定会受到领导的表彰和媒体的追捧。可是,他选择了逃避,所以连他的死都被某些人抹成了懦弱。只有教师们在一起议论,发出几声感慨。因为最了解和最理解教师的只有教师自己。 

    记得一位从教师队伍走出去,之后成为电台记者的老兄说过:当看到有“只因学生……教师竟……”的文章时,他总要对那些愤愤不平的记者同行们说,有时候事实不是“只因……”的问题,指责教师的文章中常常淡化学生的错误。他说只有真正成为一名教师,才能知道一个教师的心态,了解为什么有的人从工作之初的宽厚仁爱变成后来的暴躁麻木。 

    必须承认,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在这几年中确实有了显著的提高。否则绝不会使教师这一职业成为热门,但它还远没有达到令人羡慕的地步。绝大多数教师的收入只能维持温饱。(个别地区甚至依然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如果单靠他们自己的收入,他们房子买不起,有病看不起,孩子的书念不起。社会上尊师重教的风气也远没有报纸上宣传的那样好。迈出校门,更很少会因为你是教师而得到尊重,受到礼遇。因此,教师的心理上难免产生一些不平衡。对于此,我们不能强迫教师都学会“精神胜利法”,故做清高。而应当真真切切的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要等到每年教师节时无聊的给教师们唱高调,戴高帽,和搞“优惠教师”的假促销。 

    如果说对于身份和地位,教师普遍能保持一种“清高”的话,工作压力却是每个教师都回避不了的。学生的成绩是衡量教师工作能力高低的唯一尺码。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们放弃了休息时间,早上陪学生七点到校早自习,而且不计报酬;晚上坚持到七点,九点……周末、假期补课,一切都为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不这么做可以吗?恐怕除了几个教育专家,成千上万的教师只能这么做,难度过深的教学内容,激烈竞争的升学考试,加之解聘的威胁,都迫使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减负”不减“质”的结果又是“综合素质”被篡改为“分数”。教师们身心疲惫,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考核、评比、总结,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累倒不算稀罕事。 

    然而最使教师不能接受的是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对教师的不理解,对工作的不支持。用四句话能概括现状:学生敢顶撞教师,家长敢状告教师,校长敢解聘教师,媒体敢指责教师。 

    个别学生敢理直气壮的不完成作业,考试不及格。他们已经听烦了教师的说教,直到教师不能处罚他们,平等原则被他们用来顶撞教师。即使他们赌气出走也会受到贵宾一样的礼遇,到头来受到批评的还是教师,何乐而不为呢?而作为学生应承担的义务--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和遵守管理制度,他们不理不采。 

    家长都是很忙的,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以为万事大吉了,成绩下降就埋怨教师;而一旦学生在校期间出现意外伤害,就状告教师,连一些不应该由教师承担的责任都要求教师承担。搞得很多学校不敢组织学生活动,以免发生意外纠缠不清。而实际上家长才是孩子的监护人,作为监护人他们有义务使未成年人完成规定的义务教育,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在这里不是推托教师的管理责任,而是说家长有更大的责任。 

    随着教师聘任制的实施,校长有了更大的权力,甚至解聘教师。校长现在都爱把“解聘”挂在嘴边上。可是谁来评价校长的工作呢?作为校长应具有管理教师的权力,但是否校长的管理都是正确的呢? 像末位淘汰制,背对背评议,本身就缺乏科学性。校长们除了用“解聘”给教师很大压力的同时,是否想过,如果给教师们更多的动力,不是更能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吗? 

    近来关于教师的报道屡见报端,教师体罚学生,教师补课收钱等等。媒体纷纷指责教师的各种行径。却很少听到维护教师权益的呼声。听到最多的是教师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伤害学生的事件。而很少听过有维护《教育法》,要求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教育,使之完成学习任务,保证教师正常行使教育职权的。对教师补课也是对收钱说“不”。却忘记了《劳动法》中,对劳动者付出劳动时应给予报酬的法律规定。 

    唉,说到底,教师的权力是什么?教师的权利又是什么呢? 

    尊重教师不是简单的将花环戴在教师的头上,而是应该为他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对他们的工作求全责备。重要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社会和家庭都做了什么,是否尽了自己的应尽的那份职责。其实对教师的工作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来自舆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来自家长们的帮助。 

    一声叹息,叹不去教师心里的悲苦。声声叹息,叹不去教师心理的郁闷和无助。 

    唉,什么时候,不再叹息! 

 

【一声叹息,叹不去教师心里的悲苦】相关文章:

一声叹息--关于《行道树》的删节(网友来稿)04-14

小学生看婚外恋 众家长一声叹息04-14

流不去的高洁(教师中心稿)04-14

在悲苦的深渊里我从事讴歌欢乐(论坛华帖)04-14

一声《何满子》04-14

韩寒:我不去复旦04-14

在潜能学生心里耕耘(教师中心稿)04-14

悲苦社会,凄美人生--以对比解读《促织》点滴 (网友来稿)04-14

难得一声你错了(网友来稿)04-14

孩子,你心里有老师教育随笔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