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4:44:3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屈原列传(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屈原列传(总第1~4课时)

屈原列传(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难点、重点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2、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三、教学时数

4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三、逐段解释难句,编写内容提纲。  

     1.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进谗被疏远         “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  

搏踩醚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市”,是指丰厚的礼物,“市”,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  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 绌到见迁  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    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二、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泪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泪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泪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三、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做法:先讲明这一段为什么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疏通文意和难句;(3)思路分析;(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1、关于《离骚》的简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春客(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溢(?,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2、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二)《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介              内容:明道德、治乱  

  《离骚》         写作特色:文约辞微  

           (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卜“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流’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3、关于这段的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泪罗。     

     四、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难句,并分析两段的行文思路;最后介绍点司马迁的政治遭遇,讲明议论中寄托着司马迁本人的政治幽愤。  

    1、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关于这两段的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重点研读与渔父的对该段。  

    这段的议论,性质跟前两处沉然不同,因此研读的方法也应跟前两处有些差异。具体步骤是指名学生朗读,正音正读后,教师先用导语引路,然后才流通文意、难句,分析行文思路,最后反复诵读。无论哪个步骤,都要引导学生体味议论的形象化特征。  

   (1)关于导语引路:  

    教师提示:这段是化用《楚辞》中的《渔父》篇写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辞赋,是一种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的作者历来有争论,有的认为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认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谁,创作的目的都是设为问答来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虽是议论,却跟一般的议论不同。作品中的渔父是一个避世隐者,不是一般的渔父。因此研读这一段要紧紧扣住两个问题:①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②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  

   (2)关于文意、难句的疏解:  

   “屈原行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慌粹,形容枯槁。”  

    --让学生明确:紧承上文,“江滨”是沅、湘一带的水滨;“被发行吟”,“被”,通“披”“颜色”,指面容、脸色,“形容”,指整个身影。按:“被发行吟”是一种潦倒到了极点的举止,“推淬”、“枯槁”,是一种近死的容色;一句话就把读者带入到充满悲剧气氛的境地,正因为这样,所以渔父见而问屈原“何故而至此”。“何故而至此”,就是怎么弄到这种地步的意思。  

   “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  

    --让学生明确:“铺,读?,“食”的意思。这句话是用譬喻的说法问屈原为什么不同流合污。上句的“随流场波”,下句的“怀瑾握瑜”,都是譬喻说法。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让学生明确:“沐”,指洗头;“浴”,指洗澡。这里是用“洗头洗澡”的比喻说明不愿让干净的身子再被灰尘玷污。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让学生明确:“察察”、“汉汉”均定语后置,整句可译为“人们又谁肯让洁净的身子,受到污浊的东西(玷污)呢。”这句仍是切“沐浴”而言。  

    “又安能以皓昭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让学生明确:“皓皓之白”,喻高洁的品格。这句是说:“又怎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的尘垢污染呢?”  

   (3)关于行文思路:  

    提出两个问题指名学生口答。(1)本段与全文的脉络关系怎样?(2)回答“导语引路”所提的两个问题,说说本段内部的脉络和写法。

    对三处议论进行小结。  

    提示:请大家回顾三处议论,回答下面的一组问题:  

   (1)三处议论,彼此间的关系怎样?是否带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2)三处议论,分别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  

     (3)三处议论,在笔调上有何共同特点?  

      点拨性小结: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彩的充满感情的咏叹笔调,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二、归纳、拓展有关秦以后历史散文知识。  

      教师先纵向板书名称,然后依次指名学生按项目回答有关知识。《汉书》、《三国志》中的文章学生没有学过,由教师补充。板书只写明书名、作者、史体、是通史类还是断代史类就够了,其他口头上说一说即行。  

    《史记》:西汉人司马迁撰,纪传体,通史,内容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时。选为中学课文的有:《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救赵》、《毛遂自荐》、《屈原列传》等。  

    《汉书》:东汉人班固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  《苏武传》曾一度选为中学课文,今删。  

     《后汉书》:南朝刘宋时人范晔(炉)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选为中学课文的有《乐羊子妻》、《张衡传》。  

    《三国志》:西晋人陈寿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天下。选为中学课文的原有《隆中对》,今删。我们读过的诸葛亮《出师表》,该书已全文收入《诸葛亮传》。  

     《资治通鉴》:北宋人司马光为主编撰,编年体,通史,内容上起战国,下迄五代。选为中学课文的有:《赤壁之战》、《李停?雪夜人蔡州》。  

      教师补充说明:前四部纪传体史书,因为是旧时“二十四史”中头四部史书,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均高,所以合称“前四史”,为旧时读书人必读的史书。《资治通鉴》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也高,因非纪传体,没有列入“二十四史”。  

     三、词语提示: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 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四、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五、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一、 文学常识填空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即       ,       时人。司马迁所以把这两个相距百年的人放在一起立传,除了因他们二人有许多共同点和一定关联外,也是因为作者对他们有着共同的敬仰、同情,而且,作者也通过为屈、贾立传而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    使他遭受屈辱的极大不满。所以,该传用        的方法来写人记事。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但是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个成就辉煌的文学家、诗人。他创作了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是“楚辞”的顶峰之作,也是和风、雅、颂并称的       诗的奠基之作。他的诗作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的              的一代新风。

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惨怛    枯槁    濯淖    憔悴    谗谄蔽明   靡不毕见      相随属     啜其醨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本字。

离骚者,犹离忧也 靡不毕见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屈平既绌                         亡走赵,不内

厚币委质事楚                     被发行吟泽畔

四、解释加点的的词语。

1.博闻强志

2.平伐其功

3.厚币委质事楚

4.三致志焉

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6.颜色憔悴     

7.形容枯槁    

8.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五、解释下列多义词。

屈平属草稿未定

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

其后秦欲伐齐

口诛笔伐

伐  伐薪烧炭 南山中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此五霸之伐也

   王怒而疏屈平

其于计疏矣

疏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十三经注疏

顷襄王怒而迁之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迁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

战、守、迁皆不及施

新沐者必弹冠

弹   莫辞更坐弹一曲

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其后楚日以削

皆好薛而以赋见称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蠼乎

以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皆以美于徐公

日以尽矣

以啮人,无御之者

深林杳以冥冥兮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乎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六、说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作解释。

1.方正之不容也

2.明道德之广崇

3.皆谦而礼交之

4.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5.其后楚日以削

6.内惑于郑袖

七、下列句子哪些是判断句,哪些是被动句?

1 .父母者,人之本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4.兵挫地削。

5.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6.此不知人之祸也。

7.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9.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今见放为?

八、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4.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屈原列传(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屈原列传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屈原列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屈原列传》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

《屈原列传》教案范文03-04

第六册《屈原列传》学案 (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屈原列传(词句疏通)(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屈原列传》导学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

咬文嚼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04-14

边城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04-14

《魏公子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