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出家与通灵宝玉

时间:2022-04-14 15:25:1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宝玉出家与通灵宝玉

◎朱昆槐

  从书中一开始就设计的神话故事来看,《红楼梦》可以说是一本悟道的书,书中用种种神话象征,旨在点出宝玉?这块无才补天、被弃置在青埂峰下的美玉顽石、幻形入世,经历人间至乐与悲苦的磨炼,终于完成其人间的学习之旅,成为名符其实的“宝玉”,最后回归太虚真如境地。这一历程又扯出了许许多多冤情孽债的女子,一起投胎入世历劫,由她们向世人示现“色空情幻”的最终澈悟。

  一、幻形入世?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宝玉被警幻仙姑称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这“淫”字着实把少年的宝玉吓了一跳。其实警幻所谓的“淫”,不同于一般“皮肤滥淫的蠢物”乃是“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即所谓“意淫”者,这正是宝玉之所以可贵可爱的地方。简单的说,宝玉是古代男性中心的社会中难得一见的多情种子。宝玉对女孩子的多情是全心全意的欣赏、赞叹、爱情与同情。他的一颗心全在女孩儿身上,甚至大发奇论,说什么女孩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一见女孩就觉清爽干净,见了男子就觉浊秽不堪。这种近乎“女性崇拜”的论调,在当时简直是惊世骇俗、闻所未闻的。难怪大家视他为异类、说他有“痴病”。

  宝玉原本就是“怪胎”,一出生就衔了块五色晶莹的美玉来的。而他这“泛爱众生”,对姐妹们见一个爱一个的“异秉”,也是古今少有。然而正因为这情与爱的充沛生命力使宝玉“由色悟空”,最终走上悟道出家的结局,更增加了整个故事的吊诡与曲折迷离的色彩。

  二、宝玉的蒙尘与出走

  宝玉一出生即堕落在脂粉堆里、姐妹丛中。光是服侍他的大小丫鬟、奴婢就多得数不清。除了袭人、晴雯这些贴身的大丫鬟,其他叫不出名字的四儿、五儿之辈连宝玉都不知道她们的存在。宝玉在这样一个富贵温柔乡中,不但受尽祖母、母亲上上下下的宠爱,更可以随心所欲的享尽人间的一切欲乐。在大观园这样一个污浊而充满欲乐的深渊,不沉溺也难。

  因此宝玉蒙尘了。只因他与生俱来的“通灵宝玉”(清净本性)变得混浊不明。

  第一次家人见识到“通灵宝玉”的重要是因为宝玉与凤姐两人被赵姨娘请人作法、受到邪祟、竟同时发疯。本来一个普普通通的道婆怎可能对凤姐与宝玉这两个运势盛极的人起作用?何况宝玉有“通灵宝玉”随身?这时候宝玉的灵界导师?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化身为癞头僧与跛道人及时出现,说明了其中原委:“通灵宝玉”原是至灵之物,只因在过度污浊的环境中失去了它的灵性。于是他拿起“宝玉”持诵一番,说道:“此物已灵,不可亵渎。”这才拯救了凤姐宝玉叔嫂二人命。从此以后贾府上下所有人都知道这命根子是丢不得的。失落了玉,“宝玉”就没命了。却不知“通灵宝玉”已恢复了灵性,而人世的宝玉却继续陷溺在更深的爱欲之中,继续漂溺生死大海,这其中也不免造了无心之孽。

  宝玉对女孩的用心原是温柔体贴至极。然而他身边几个最钟爱的女子却因他而死。先是晴雯被逐、金钏投井。最后则是宝玉至爱的灵魂伴侣?黛玉在宝玉失玉的昏聩中,金玉结合之日,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造成此一大悲剧的原因正是“通灵宝玉”莫名其妙的失踪了。据作者的说法,一是为避祸,一是为了撮合宝玉与宝钗的姻缘。所谓“避祸”应该是堕落尘世的宝玉再也忍受不了这其中的污浊淫乱,就干脆出走了。从此“形”与“质”分离。留下了空有躯壳的宝玉。他好像得了失心病一般,痴痴傻傻,如同行尸走肉。不但往日的聪明灵巧全无,对女孩子的体贴疼惜之心也全不见了。甚至到最后竟至滴水不进、昏迷不醒,气息全无。眼见就等着办后事了,这时癞和尚却又送回了通灵宝玉。人世的宝玉说了声:“嗳呀,久违了!”顿然清醒,却因追赶师父、灵魂出窍,魂游太虚幻境,会晤了仙境的绛珠仙草,也就是潚湘妃子林黛玉,又翻阅小时候梦中曾见过的册子,这才了悟一切前因后果。这时候宝玉已经找回真正的自己,形质合一,回归本然,再也不需要那块象征清净本性的石头了。而家人不知,仍把那块玉当作命似的死抱着不放。于是演出了“阻超凡佳人双护玉”这一幕精彩的情节,袭人与紫鹃两位丫鬟死命拉住宝玉不让他还玉给和尚,宝玉说:“我已经有了心了,要那玉何用?”袭人为了上回丢玉,几乎急得没命,这回说什么也不肯放玉。宝玉说:“为一块玉,这样死命的不放,若是我一个人走了,你们又怎么样?”最后还是宝钗明智,索性说:“放了手,由他去就是了!”袭人放手,宝玉这才笑道:“你们这些人,原来重玉不重人哪!你们既放了我,我便跟着他走了,看你们就守着那块玉怎么样?”?这真是《红楼梦》写得最精彩透彻的一段话。宝玉人留下了,内心更是笃定,对家人一切人与事都报以超然的微笑,例如惜春出家之事,众人都以为万万不可,豪门富家之女怎可以长伴青灯古佛终了一生?只有宝玉只是微笑而已。还口中念念有辞,道是“勘破三春景不常,缁衣改尽昔年妆”?一切了然于心,似乎人生的谜团已经全部打破。故事写到这里,宝玉身虽未出家,其实心早已出家了

  三、宝玉参禅?丈二金身,还藉你一茎所化

  不论有玉无玉,宝玉这回可是澈澈底底的觉悟了,再也不会迷失了。狂飙的少年时代,惨绿的青春年华,谁不曾发过几次热病?这当中总要有人来点化它,才能澈底的治好病根。然而在这苦海尘世之中,谁能够点化宝玉?不是宝钗袭人,除了黛玉,又有谁能成为宝玉灵性的知己?因此宝玉曾对黛玉说:“我丈二金身,还须藉你一茎所化。”

  想当年宝玉和姐妹们闹情绪,也曾好几次赌气要出家,像有一回无端听了一支“寄生章”的曲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就当真以为四大皆空,顿悟禅机了,结果被黛玉一句话问得哑口无言。宝玉也曾欣赏出家人妙玉的心静:“静则灵,灵则慧。”宝玉在灵性上虽及不上黛玉惜春,然而比起一般俗世男人还是较有慧根的。难怪妙玉对一般男人都视为粪土,唯独对宝玉另眼相看。

  黛玉虽然聪明灵巧绝顶,却有着心病,绐终不放心宝玉。宝玉为了叫她安心,就和黛玉打起禅机来了。以下是他们俩人心灵的对话:

  宝玉:“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瓢之漂水,奈何?”

  宝玉:“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水止珠沈,奈何?”

  宝玉说:“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这段精彩绝伦的对话,应是宝玉两人关系的最佳公案。无疑的,宝玉这一生中唯一的灵性伴侣只有黛玉一人而已,黛玉内心深处何尝不明白这点?只是外在的环境并不容许宝玉依自己的心意来选择伴侣,正如黛玉所说的:“瓢被水漂走了,又怎么办呢?”宝玉虽说:“水自流、瓢自漂”?不管水怎么流,瓢应该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方向。然而终究瓢的分量太轻了,抵不过外在环境的左右。黛玉是女孩儿家,又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她的命运完全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宝玉又何尝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也无形中受着命运环境的摆布,这一觉悟触及了《红楼梦》这部悲剧最深层的悲哀。从未尝过失落滋味的宝玉,终于深深体验到佛家所说的“求不得苦”。

  四、“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为天下女子一掬同情之泪。

  《红楼梦》中众女子的命运,没几个有好下场的。或许正如作者藉甄士隐之口所说的:“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大凡古今女子那‘淫’字固不犯,只这‘情’字也是沾染不得的。”(作者对于女子的情显然是双重标准,与男子不同,因而英莲的命运,反不及士隐家中的丫鬟娇杏。)如果连“情”字都沾不得,那岂不成槁木死灰,又有何可爱?又何必来尘世走这一遭?或许他们只是贬到凡间来受苦的,正如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子所暗示的:“万艳同悲”、“千红一哭”!这正是多情的怡红公子为天下薄命女子一掬同情之泪的菩萨心肠。所谓菩萨就是“觉有情”。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李后主的词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痛苦的精神。唯有这种精神才能净化宝玉,得到救赎。众女子既已回归太虚幻境,真如福地,这也正是宝玉悟道的时机了,“仙草归真,焉有通灵不复原之理呢?”

  五、余韵

  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之后,既已了悟三世因果,本为就此飘然远去,又为何写了一大套高魁贵子,复兴家道的俗套呢?作者对宝玉出家以后的后续问题一一作了交待,这是负责任的作法。否则一走了之,丢下一大家子弱女子,难道就一了百了了吗?因此我觉得整个过程写得合情合理,也合乎原先安排的十二金钗的结局。宝玉心境上的变化也写得入情入理,在一切有了安顿之后,在出考场的龙门口,人一挤就不见了,这样自然而然的出走,对谁都好。

  至于写得最美的一段,还是宝玉在雪地里拜别贾政的那一幕:白雪茫茫之中,身披大红斗蓬的宝玉,只是不语,似悲似喜。这是出离尘世前最后的“悲欣交集”。而雪地里传来的歌声:“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一僧一道加上这块荒唐无稽的美玉,岂不是一则极美的神话?

【宝玉出家与通灵宝玉】相关文章:

《宝玉挨打》说课稿03-04

也谈《宝玉挨打》04-14

《宝玉挨打》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珠宝玉器购销合同11-01

赏读《宝玉挨打》中的三(网友来稿)04-14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赏析08-27

《宝玉挨打》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关于由易卜生《玩偶之家》想到东方玩偶贾宝玉03-06

宝玉挨打,小中见大(教师中心稿)04-14

贾宝玉――阶级与社会性别角色的双重叛逆者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