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5:51:3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登岳阳楼(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登岳阳楼(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题。

2、 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写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二、 具体分析

1、 “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悲凉,早就听闻,现在才去,有沉郁之感,应和诗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感触。也与结尾相合。

2、 赏析 “坼”、“浮”二字。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景                                 情 

   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诗人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3、 第五、六句写什么?

转写自己的凄苦情状。

4、 第七、八句写什么? 

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又是忧国忧民的体现.

三、 总结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登岳阳楼(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二选修《登岳阳楼》教案设计03-04

《登岳阳楼》 教学设计03-03

《朱子语类》(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1-01

《魏公子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04-14

苏幕遮(周邦彦)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04-14

《心术》(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3-11

《登岳阳楼》优秀教案设计范文08-25

登岳阳楼教案11-10

《登岳阳楼》的教案03-05

国殇(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