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的复调叙事艺术

时间:2022-04-14 15:35:3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鲁迅小说的复调叙事艺术

俄罗斯著名的评论家巴赫金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复调小说。这是从音乐理论借用的术语。复调的原意即指在一首曲子中,有着两个以上的主旋律。如果一首音乐作品在整体上是和谐的,那么,这两个主旋律就不是各自表述和展开,而是有一种对话的关系。否则就是一种独白了。古典意义上的音乐,就是典型的单一主旋律,音乐的美感来自和谐。但是,在现代的音乐美学中,和谐不再是美学的最高追求,在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人的灵魂被撕裂开来,存在着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普遍分裂。人在自我意识和潜意识里,有着多重的构造。所以古典美学中的单一的旋律就无法表现现代人的心灵深度。于是10世纪初出现了无调性音乐。用迷乱的音响组合表现人的复杂的灵魂世界。

鲁迅小说的复调叙事艺术

小说也是这样。一个作家,作为一个叙述人,也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就不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可以把一个故事讲述的非常完整,因为他自己的灵魂深处也可能是割裂的,在他的人物设计和情节讲述中,无意识地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在故事中流露出来,因此也就把自己表露的更加深刻。复调小说,其实,就是指作者自己多个人格的对话。

《在酒楼上》、《孤独者》都是由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来叙述的,但叙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作品的主人公。可是,这个“我”又不是简单的旁观者,而是独立的角色。他们不但对各自的作品的环境氛围和抒情基调承担着极大的作用,而且自身就融入到小说情节中,和主人公构成对白的关系,甚至成为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对偶式人物。 “他们似乎是一对有着独特心灵感应的孪生人,虽各各不同,又密切相关,骨头连筋。”(注:旺晖《反抗绝望》第33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究其实,这两组对偶式主人公,都各自是作者鲁迅内心的两个侧面。他们的对话背后,正隐藏着20年代中期鲁迅内心深处的冲突。《在酒楼上》、《孤独者》(还有《头发的故事》)的叙事特点是将自己的内心体验一分为二,化成两个人物--两个孪生兄弟似的人物,一部分以单纯独白的主观的方式呈现,另一部分则以客观的、非“我”的形式呈现。这种独特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自身经验过的许多内心矛盾,是鲁迅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尝试。

【鲁迅小说的复调叙事艺术】相关文章:

鲁迅小说《药》评点04-14

丰子恺漫画与鲁迅小说04-14

鲁迅小说作品中人物取名艺术琐谈(网友来稿)04-14

《故乡》与鲁迅小说里的人物04-14

中学师生对鲁迅小说需求状况的分析(网友来稿)04-14

用串联法巧记鲁迅小说篇名(网友来稿)04-14

由《阿Q正传》看鲁迅先生做小说的深层动机04-14

金庸小说形式与语言艺术刍议(网友来稿)04-14

鲁迅、闻一多的《庄子》散文艺术研究04-14

质朴自然妙理如画──浅谈鲁迅先生的白描语言艺术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