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必修)

时间:2022-04-14 16:01:2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人教版必修)

 春天美丽因百花齐放,秋之让文人墨客喜爱因它未屈服人的意志。当然,要当一位好老师,上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样才会不使一些学生黯然神伤,形容憔悴。若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那么,学生的态度一定会改变,一定会开颜振奋,着迷而沉醉。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往往不自觉地陷入一种误区:“老师树立绝对的权威,这个权威或者是教师本人的,或者是名人的著作、经验,或者是教科书的提示、小结及教参的观点,或者是练习、考试所设的标准答案。”的确,很多老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精辟的论断何以让人信服。在教师行列中,不乏有人把这些人称“大师”,把他们当作偶像,渐渐地这类人得意忘形,趾高气扬,同时他们也自命不凡。哪知在学生面前采取经验之谈,满堂灌。这也成了学生的“偶像”,只不过是呕吐的对象。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常处于低迷状态,睡眼朦胧,大师们于心又何忍呢?是否你们曾遇到过这样的事:在公众场合中,一个有强烈表达欲望的人,常被长者或者领导的滔滔不绝或“一言堂”所震慑,只能唯唯诺诺。这样的态度好吗?当然在自由、平等的社会中,人人都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更何况学生?他们的思维还未定型,他们的欲望是那样的强烈。不忍目睹的笔者提出强烈的呐喊: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自主权,让青少年像鲜花一样自由的竞放,去装点春天般的世界。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人教版必修)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显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课改下的老师,应顺应潮流,让学生自主性学习。当然,在教师队伍中,很多人不明白自主性学习的内涵,而让学生放任自由,这样一来,还用得着老师?而实际上,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均是学生自主解决或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解决,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地“参政议政”,充分地“当家作主”,既是学习的决策者,又是学习的实施者。

      如果用固定的铃声招唤狗,用简单的话语教鹦鹉学舌,就只会让它们对一事物敏感,从而导致思维固定,我们对待个体的人,特别是成长的学生,在课堂中,要激发他们的兴趣,采取的教学形式应具多样性,才会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第一,小组活动模式 。有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社会在传递中、在沟通中生存。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因此,通过小组活动来组织课堂是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小组来开展阅读、写作、背诵等学习兴趣活动。比如:“阅读大比拼”,通过同伴的鼓励与竞争,阅读共同感兴趣的书籍,相互探讨并相互交流阅读心得,以此来互相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背诵会”上,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比赛,看谁背得多,彼此增加对一些不知道的美文的了解。在写作教学上,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各自推出优秀的作品,在小组之间进行探讨,总结得失。

第二,问答式模式。在教学流程中,采取问答式教学,虽说很传统,运用好了也有四两拨千斤的妙用。例如:在上人教版第四册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设计如下一组问题:1.为什么杜十娘要和攒百宝箱?从这个简单的问题中,让学生能理解主人公的命运。2. 杜十娘自己有银两,为什么不早告诉李甲,而让他为难?当筹集到银两赎出后,这时就应该告诉他实情,又是为什么?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去思考李甲这个人,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3.有人说:“爱是要经得起考验的才叫爱。”那你是怎样看待的?这个问题是拓展型的,有利于将人格教育落到实处。当然可以看出,采取问答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我深入思考。

第三,反思评估模式。这里所说的反思评估不仅仅说的教师,当然也包括学生。作为教师,应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估,我们应该摒弃过去那种以“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的单一评价模式,树立起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的新模式。在现代教育中,有很多老师一味地赞扬学生,没有给同学一个正确的定位,导致有一些学生飘飘然。同时,如给学生过低的估量,当然也会使学生认为老师看不起他。所以,我们对待学生一定要谨慎,一要叫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时刻反思。二是要正确的估价自己。

当然,教学中教学模式很多,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生,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生有他们的表演欲望,只不过很多教师一味的武断,导致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局面,从而做不了课堂的主人。于是,我提倡个性化应从教师做起。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组织设计和引导活动必然要受自身经验的影响,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对学生往往有示范作用,一个善于教学的教师总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的。在上高中课本第四册《守财奴》之前,我叫班上的学生到街上去买东西,故意少给商贩的钱,看他们是什么反应。让他们从中认识到钱的重要性。同是又叫一些学生在闹市区,见一个人就说:我给你钱你要不要?让他们认识到钱在有些地方不一定起作用。同时班上很多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学生要什么买什么,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呀,而这些学子往往养成挑肥吃精的习惯,更有甚者父母给得不够就掠夺,走上犯法的道路,于是叫学生们探讨作为现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来认清自己和社会。

然而现在很多学生的语文课堂却近乎“戴着镣铐跳舞”,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很多时候,学生不是在简单的读书,而是在做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需要学生在课堂中把他们应有的思想展现出来。摆在他们面前的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往往前有“阅读提示”,后有“思考练习”,它们像“伏敌”和“追兵”一样,把阅读“逼”向编者根据所谓的知识系统与能力层级而设定的“训练目标”。在这种前后夹击的阅读处境中,鲜活的文本大多成了诠释与印证某个知识或某项读写技能的“例子”。 有人戏说,现在的语文课,特别是中学语文课,其实是“生理解剖”课和“信息处理”课,不仅语文教师自觉地成为“生理解剖”、“信息处理”的恭行者,而且学生也尽最大可能地被要求成为这方面的高手。在师生们看来,仿佛只有熟练掌握这两项技能,才能让语文这块薄田有上好的产出。问题的根本还在于语文教学在高考大棒之前低下了它本该高昂的头颅。高卷评判标准的“大一统”,“一言卷”的流弊造就了一大批限于“一言堂”的教师、苦于“一言堂”的学生。在上《满江红》时,作者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他一生精忠报国却被秦会陷害致死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说岳飞是爱国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富有情趣的欣赏,没有深入内质的思考,没有自由平等的对话,没有教师的创意,没有学生的创造,只有违心无奈的曲从,何来活泼的形式、美好的情感和动人的效果!这样学生只会无味并痛苦着。其实在上这一首诗时,思想活跃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岳飞是“爱国”还是“忠君”?有同学说:读词的上阕,诗人那种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真是震撼人心,但当读到末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时,岳飞的高大形象在我心中大打折扣。所持理由是:“朝天阙”显然是朝见皇上啊;前面还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诗人以臣子自居,“怒发冲冠”是因为“靖康耻”和“臣子恨”为雪耻灭恨诗人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看来,“收拾旧山河”就只是出征前对皇帝立下的一份军令状,而并非豪情满怀的战斗誓言了。甚至有学生进一步假设:假如出征时刚好又发生农民起义,诗人会不会又屈从于昏君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而毫不犹豫地披挂上阵去剿灭起义的农民呢,而历史上岳飞的确残酷镇压过农民起义。这样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的展现,往往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如果上一节缺少了情感的语文课,只能像听一次空洞乏味的报告,让人打不起精神来。  话又说回来,高考固然有很多的弊端,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还不能找出一条较之高考更为合理的选拔人才的途径。既然“山不过来”,何不试试“我过去”呢?

著名作家吴伯箫先生生前十分关心语文教学,曾对语文教学提出过言之灼灼的忠告:“现在的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阅读原文上。” 为什么不能在紧张的语文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挪出一方空间,让学生进行轻松自由的自主阅读呢?在《读书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先生也有过类似的妙论:“什么才叫做真正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读,这者叫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该对读书发生狂喜” 。一周中,何必安排一两节自读课外书的时间,让他们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去读喜欢读的书。在课堂上应不拘于形式,课本固然有它的价值,何必我们把课本当作消遣,再给予延伸,多以哲理故事为主的文章介绍给他们,让学生掌握主动权。相反在课堂上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老师,也必被学生厌弃。《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中摘要刊登一封学生来信:“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信中还写道,如果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语文,那么高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和初三毕业生是没有区别的。当然,这就给我们语文老师一种极大的挑战,也是给我们一种深思。我们在课堂上兢兢业业,为什么会得到这种结果呢?自然是我们没有给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尊重他们的权利,所以也得不到他们的尊重。

许多学生有着这样一种共识:语文课多读少读一个样,多写少写一个样,在语文这门课上费热情、下功夫,不值。多读多写,是否一定能提高语文成绩,自有公论。但如果我们仅仅把语文理解成一架登上高考堡垒的云梯,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功利性太强,它势必把语文知识、应试能力当作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这样的语文教学,除去分数,别无意义。  字、词、句、章,结构特点、思想情感,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说明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一切就像是闲置在墙角的农具,缺少了语文本该有的魅力、本该有的力量。语文的力量,来自于欣赏者文学趣味的生成、美好情感的孕育、价值观念的树立、审美能力的提高等等。语文的动人,源于研习者纯正、成熟的趣味。鉴赏莫泊桑的《项链》时,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做课堂的主人,针对文章结尾发挥他们的想象空间,取得了好的效果。外国文学作品《项链》生动地刻画了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的这一典型形象。最终惨失三万多法郎,最后存在着悬念,当佛来思节夫人感动的说到她的项链是假的时候,那么码蒂尔德听到这个事实,究竟会有怎样的结局?针对于此,学生们讨论便热烈地展开了。有的说路瓦栽夫人因为她爱慕虚荣,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于是她跳楼自杀了;有的认为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她看破红尘,削发为尼;还有的说路瓦栽知道这件事情后,当时就提出与他的夫人离婚,最终家破情断……这些观点虽然有很多带有中国特色,但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

给自己松绑,还学生自由,从语文教师做起。语文教师是语文学习的先行者、促进者,他应该成为文学欣赏的策划者、师生对话的组织者和语文“合唱”的指挥者。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让对话在语文课堂中自然展开,让情感在语文课堂中到处涌动! 

鱼缸里养不出肥美之鱼,盆景中长不出参天大树,羁笼中养不出翱翔千里的雄鹰,同样限制学生行为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所以,只有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才会激发他们的兴趣,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必修)】相关文章:

学生自主 教师做教学的主人04-14

做自己的主人叙事作文11-26

稳定镇静 学做情绪的主人04-14

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网友来稿)04-14

做自己的主人叙事作文11篇11-27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教师中心稿)04-14

《锦瑟》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四)04-14

让学生做作文改评的主人04-14

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做主人--新课标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教师中心稿)04-14

我上《品质》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