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时间:2022-04-14 17:37:1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药》(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药》教学设计

《药》(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3、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相关背景,把握作品的情节及双线结构特点。

一、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要求:(1)请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2)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归纳: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一方面是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另一方面是革命者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

补:作品的时代背景:略

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2.在学生通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完成以下思考和练习题。 

(1)题目中的“药”是指什么?这药用来治什么病?它是怎么来的?这是否“包好”的药?为什么? 

(2)小说是怎样围绕“药”而展开情节的? 

(3)小说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按社会关系给他们分类。 

(4)查字词典,解释文中应掌握的词语。 

 检查作业,教师订正。 

 1.标题“药”:指人血馒头。血是被害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给华小栓治痨病用的。这不是“包好”的良药。为什么不是良药,可以从三方面看:华老栓愚昧无知,受骗上当;刽子手以此骗人钱财;小栓病死。 

 2.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的结果。 

 3.人物: 

    华老栓(父)            夏瑜(子) 

华家    华大妈 (母)    夏家   老女人 (母) 

            华小栓(子)            夏三爷(叔) 

     康大叔(刽子手) 

其他 

茶客(民众) 

4.释词:略 

二、指名学生口头叙述华、夏两家悲剧故事的梗概。要求主要情节不遗漏,时、地、人、事交待清楚,并说清两家之间关系,口述时间不超过3分钟。教师订正: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一家茶馆。小茶馆业主华老柱的儿子小栓患了痨病,他到刑场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刽子手康大叔,用烈士夏瑜的鲜血沾在馒头上卖给华老栓。小栓当天早上吃了人血馒头,而第二年就死了。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家贫寒,参加革命后因夏三爷告密而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终于在敌人屠刀下英勇就义。想不到他的鲜血却被刽子手卖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小栓和夏瑜死后,都被埋在穷人的坟地里。这就是华、夏两家的悲剧。 

三、提问:两家故事就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 

明确:小说两条线索交织的关键是买人血馒头,馒头上血的献出者和买去治病的服用者发生了关系,这就把素不相识的两家自然地联系起来。小说情节的发展是在四个相对集中的场景中进行的,两条线索也就是在这些场面中交织的。在刑场上,由夏瑜被害、老栓买药而将两线连接,这是情节的开端;在老栓家,由小栓服下夏瑜的血而将两线交织,这是情节的发展;在茶馆里,由茶馆谈药并谈夏瑜而将两线汇集,这是情节的高潮;在坟场上,由华大妈与夏四奶奶同时为儿子上坟而将两线融合,这是情节的结局。 

教师边评讲,订正,边板书: 

故事 情节 地点 结构 

明线 暗线 

开端 茶馆刑场 老栓买“药” 夏瑜就义 

发展 茶馆 小栓吃“药” 夏瑜血被吃 

高潮 茶馆 茶客谈“药” 茶客谈夏瑜 

结局 坟场 华母上坟 夏母上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本文的双线结构和人物形象

一、讨论:这篇小说如果不采用明线和暗线相交织的方法来安排情节,可以不可以?比如,能否只用单线,或两条都用明线?请说出理由来。教师提示: 

    1.用单线有两种情况,一是只写华家的遭遇,这虽然也能构成小说,但主题难以深入开掘,恐怕无法超越“反迷信”“反愚昧”的高度;二是只写真家的悲剧,并把暗线变为明线,这当然也能构成小说,但主题难以深化或有可能使主题散而不集中。况且鲁迅写小说的时代,旧民主主义革命者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味对他们进行歌颂已不再符合历史的需要了。 

    2.如果小说都用两条明线展开,那么时空难以处理,情节容易零散而不集中,从而导致头绪紊乱。 

    3.这篇小说用明暗线索展开情节,不仅头绪清楚,而且开掘出了深刻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深刻在于,把家庭悲剧跟重大社会问题紧紧联系起来,使人们不仅深刻认识到“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不幸”在哪里,而且激起人们去思索如何“疗救”这个病态的社会。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略

三、讨论:让学生从自己设想的情节中择其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如为治儿子的病而烧香拜佛等),跟《药》中的情节进行比较,发表各自的看法。教师从中启发,评讲,以加深学生对情节知识的理解。 

 提示:①要注意情节的设计对表现人物性格的力度和深度。同样表现老柱的“愚”,因治病而去烧香拜佛是“愚”,因治病而吃人血馒头(血又是革命烈士的鲜血)也是“愚”,两者都是迷信,但后者更“愚”,因为这种“愚”,不仅造成个人悲剧,还造成社会悲剧。 

提示:②要注意情节的设计跟社会背景和当时生活习俗的关系。《药》中的情节,从总体看不仅符合当时社会一般生活实际,而且还体现出跟这两者有密切关系。小说情节的选择和安排,无不体现了时代特点,典型地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

一、讨论:环境,是人物生存的空间,人物活动都离不开特定情境。试举例说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特点以及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提示:《药》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十分清晰传神,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对作品典型环境的形成与主题思想的揭示起了重要作用。 

1.时代特点例:描写菜馆--点油灯,用洋钱,茶客无所事事。描写刑场--“士兵衣服前后有个大白圈”、“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看客;描写坟地--摆出菜、化过纸,等等。(交待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特定社会背景,社会习俗,或表现广大群众的愚昧和麻木)。 

2.景物特点例:小说开头写“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气氛阴森幽暗,基调冷峭深沉);华老栓得到人血馒头后,作品写到“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反衬出华家幻想的破灭);最后一节坟场描写,写天气“分外寒冷”,枯草“支支直立”,声音“愈颤愈细,细到没有”,乌鸦“铁铸般站着”,等等(烘托出夏四奶奶与华大妈无比沉痛与悲凉的心情,这些无不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提问:从小说前后描写着,“一圈红白的花”是指什么?它是怎么来的?这样描写是否脱离生活实际? 

明确:坟上的花,“圆圆的排成一圈”“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显然是人为的,是别人放的花圈。谁放的呢?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夏瑜的战友或同情者前来献上以寄托哀思的。 

献花圈这一情节,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认识到,写烈士为革命而牺牲,没有被所有的人遗忘,还有人纪念他们,这符合时代精神和生活真实。另一方面也不可讳言,这“花圈”是“平添”上去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添一个花环”。所谓“平添”不仅指小说前面无伏笔可寻,清末也没有用花环寄托哀思的习俗,还指不够恰当地拔高了严重脱离群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历史地位。 

三、提问:坟上“平添”一个“花环”,对表现人物性格以及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否有影响? 

明确:鲁迅认为坟上的“花环”是“曲笔”,是“平添”上去的,这是对自己作品从严解剖。严格说来,情节的选择一定要符合生活实际,哪怕细节也应该这样。“平添”花环是小说美中不足,但也不能因此否定这篇小说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从总体看,添“花环”并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对表现人物性格,倒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作为艺术创造的更高要求来说,应该忠于生活实际。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小说的主题

一、《药》的主题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提问:小说以“药”为题,是否还有哪些深意?

明确:“药”的表层意思是人血馒头不是治痪病之“药”,它是使人早日丧生的迷信之药。但它的深层意思还在于让人们思索如何去探索济世良方。题目语带双关,小栓得了痨病眼错药而死了,“病态”的社会要眼什么“药”才有“疗救”的希望呢?民众是愚昧的、痛苦的,革命者是悲哀的、寂寞的,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人们需“上下以求索”。

文题《药》有着揭示主题的作用,可以有三种理解: 

① 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决不是愚昧的群众所想象的医治病者的良药; 

② 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也决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③ 只有唤醒群众,动员群众起来革命,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通过夏瑜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及华老栓等群众对他牺牲的反应,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出唤醒民众,使其摆脱封建阶级的精神毒害的重要,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追问:同学们学过近代史和现代史,请说说马克思主义的济世良方该是什么?明确:革命者不能脱离群众,只有唤醒愚昧群众的觉悟,才能取得革命胜利。

 

 三、提问:1、怎样把握《药》中主要人物?并说说主要人物和主题的关系。 

 难点提示:有的小说有主人公,有的没有,只有群像,《药》属于后者。要确定谁是主要人物,先要分类别,定主次。前课讲过,这篇小说有三类人,一是民众,二是革命者,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这三类人如果并重齐观,那小说主题将会由三个并列部分构成。如果只重在民众,那主题则落在表现民众愚昧上,从而提出怎样唤醒民众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只重在革命者,那主题则落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上,从而提出应该怎样总结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教训问题上;如果只重在封建统治的帮凶,那主题则落在控诉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上。那本文应重在哪类人物上呢?为了回答这问题,既要弄清小说描写的倾向,又要了解作者创造这篇小说的动机。 

2、追问:《药》一文侧重描写哪类人物?作者塑造这些人物的动机是什么? 

明确:小说《药》花了大量篇幅描写民众,而且都是正面描写。他们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都有共同特点,那就是愚昧麻木。作为民众的典型人物华老栓,他的悲剧贯穿小说始终,所以小说要表现的主要人物应是愚昧的民众。但由于民众的悲剧和革命者的悲剧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革命者为民众而牺牲,而愚昧的民众却用他的鲜血治病,可见革命者也是主要人物。这种理解也符合鲁迅创作的动机,他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愚昧的民众和革命者都是“不幸的人们”。 

3、讨论:既然革命者也是主要人物,那小说中描写夏瑜在狱中坚持斗争,英勇不屈,性格特点很突出,能否以此认为这篇小说重在歌颂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明确:夏瑜在狱中英勇不屈,的确令人感动,他是作者笔下的正面人物,但从总体看,作者不重在歌颂他的“勇”,而重在表现他的“悲”。他在狱中宣传革命道理,劝牢头造反,不但得不到同情支持,反而挨打,连衣服都被红眼睛阿义剥去。对他的牺牲群众并不理解,认为他“疯了”,连母亲都感到“羞愧”。更有甚者,他的血被愚昧的华老检买去治儿子的肺结核病。他是悲剧性的人物。

 

 四、提问:《药》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小说既写群众愚昧,又表现革命者的悲哀,但能否以此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就是怀念革命先烈,是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是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的? 

明确: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由于自己“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所谓“呐喊”,即以后鲁迅在《怎样做起小说来》中所说的,注重“揭出病苦”,希望“引起疗救注意”。可见当时鲁迅还只是在黑暗中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战士,还没有找到救世良方,对革命的对象、任务、途径和前途,还不可能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我们不能脱离作者的创作实际,而随意拔高作品的主题。 

    

 

【《药》(高二必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高二必修《登高》教案设计03-08

《雷雨》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1-14

哈姆雷特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11-28

《我为什么而活着》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3-03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师说》教案设计12-16

人教版高二必修《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03-04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案设计04-28

《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精选6篇)05-16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哈姆莱特》教案设计12-16

人教版高二必修四柳永词两首教案设计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