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随想(七年级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17:42:0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随想(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论文)

11月中旬,一位同事请假,我被学校安排去接替她原来任教的那个班的语文课。这个班是学校里唯一的一个纯民族班,学生来自全镇最边远的大山深处的苗家子弟,原有的文化基础都很差,他们中的多数人习惯于用苗语交流,几乎不会说普通话。他们似乎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听原任课老师说,有几位学生还处于只会书写自己的名字,其他的课本知识几乎还是零的未开发的原始状态。

语文教学随想(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论文)

这个班是七年级(1)班,上他们班的第一节语文课,那是一个星期三的早晨,我拿着课本走进教室,全班学生用一种久违而又陌生的期盼的眼神愣愣的看着我,新奇的目光中更多的是期待,期待里隐隐约约的透出几分怀疑与不信任,--------这个又瘦又小的老师能把我们教好吗?一份惊喜交集的沉重感白驹过隙般掠过我的脑海,随即又是那样的如释重负.

上新课之前,我先询问他们,原来的语文老师是怎样上语文课的,已经上到哪篇课文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说是十六课,另一些人却说是十七课。我环视教室里所有的学生一眼,发现很多的学生还在手忙脚乱的在桌箱里翻找课本,很少的几个学生是已经把课本翻好平放在课桌上,并用一种渴望的神情盯着讲台前的我。几秒钟之后,我加重语调提高声音又问一句:

“到底是十六课还是十七课?”

悉悉索索的一阵之后,他们的声音算是统一了,一致的大声回答是:

“十七课!”十七课是《看云识天气》。

“这篇课文老师是否全部讲完了?”接下来,我问。

“早就讲完了!”回答的声音是那样的响亮和整齐而充满激情,我不由得被他们的热情所感动。心想,这个班和其他的班也没什么两样呀!内心里已经完全接纳了他们。

中途来接一个班的新课,我总喜欢用朗读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方式来了解他们。趁着他们的热情未退,我示意他们静下来,说全班齐读十七课《看云识天气》。6分钟过后,课文算是读完了,但让我想像不到的是,有学生把课文中“好象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中的“鳞”,读成“鱼”;把“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中的“绸”读成“周”;把“大风雨的征兆”中的“兆”读成“北京”的“北”等。我指出课本中读错的地方,把“鳞” “绸” “兆”等字用粗笔画重重的书写在黑板上,并注上拼音,让全班齐读三次,好让读错字的同学增加印象。之后我说:

“刚才读课文时,把黑板上的字读错的同学,现在明白这几个字的读音了吧。”边说边把目光不轻易的投向那位先前读错字的学生。在我的目光与他目光碰撞的那瞬间,我看到了他脸上一丝不易察觉的羞色和淡淡的歉意,但他却还是大声的说:“明白了!”顿时,我感受到了理解与宽容的力量。

快下课时,我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是:母亲。我想,这个每天都挂在我们身上的字眼,这个熟悉而充满人间关爱的词语,定然是每个学生都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吧。一星期之后,收作文的时间到了,学习委员却只把少得可怜的11个本子递到我手上。要知道,这个班坐在教室里的人数是64人呀,居然有这么多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按时完成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

工作几年来,我上过的班级,语文基础都比较差。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浓厚的,激情浓烈的,自觉性也是比较强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是很少的,也从没有有这么多人集体性不能完成任务的。如何激起这班可爱的苗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何使他们发挥学习语文的最大潜力,提高语文素养。这便是今后摆在我眼前最为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此后,白天我认真注意的观察他们,找时间接近他们,或与他们三五成群的交谈,或是个别对话,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熟悉了解他们,努力寻找他们学习语文的突破口,并主动联系他们的家长、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夜晚躺在床上,脑海里便会浮现出他们一个个活泼可爱的笑脸。于是,翻阅资料,冥思苦想,一个个新奇的想法瞬时在大脑闪现,激起阵阵莫名的惊喜,而又一次次被质疑和否定。最终,我还是循规蹈矩,从阅读课文入手,相信那句“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谚语的哲理。每天的语文课,我都会提前到教室,让他们朗读前节课学习过的课文,这样虽说枯燥无味,但他们并不反感。经几星期的反复训练,他们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原来金口难开、从不读书的那位留着齐腰辫子的男生杨国定,也会大声的摇头晃脑的朗读起来了,那位羞怯怯的小女生张明珍,也不再是一上课就把头埋藏在课本里了。他们对学习过的课文,每一课都反复读过几遍以后,我以点号数的方式抽样检查学过的内容,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上过的课文已能流利的独立诵读,有些课文(古诗词)和重要段落还能背诵了。

记得学校安排第三次“月考”检测那周,由于有其他工作安排,我没有被安排监考和批改检测试卷,也不知道这次检测的情况怎样。之后到教室上课,坐前排那个性格外向、大胆活泼叫杨正翠的女生轻声的问:“老师,我们班这次有人及格吗?”我如实的告诉她,我不知道,但我答应会尽快到教务处查询后告诉他们。第二天,我抱着试卷走进教室,全班立即潮水似的沸腾了起来,有人说:老师,别念分数!有人却说:老师,念,念分数!但不希望念分数的人占多数。我平时也没有当着全班念分数的习惯。发第一份试卷,我点到“汪育英”这个名字时,全班安静极了,教室里轻微的回荡着我的声音。几秒钟之后,汪育英把试卷拿下去了,有几个声音在小声的问:多少分?我随口而出,100分!因为汪育英是这个班的班长。第二个是杨荣章,也有几个声音在问多少分,我还是那句100分,并微笑着环视教室一眼,随即有几学生笑了起来,之后是大家都笑了起来!发第三份试卷时就没有人再问了。试卷发完,教室里就更是沸腾了,有人开始在问你多少分他又是多少分的,有人竟在教室里穿梭了起来,看这个人的试卷后又去看另一个人的,有人干脆拉别人拿试卷的手说,让我看看你的嘛!我想,这种对待分数的关心与热情,不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吗?为什么不借机激励他们,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呢?于是,我示意他们坐好,全班安静后我认真严肃的对他们说:

“看得出,你们是非常关心自己的分数的,对吧?”

“是的!”他们也毫不掩饰的大声回答说。

“那你们希望自己应该得多少分才满意呢?”

“肯定是及格或是更高一些了!”

“那及格的分数是如何得到的呢?上课趁老师不注意说话、睡觉、做小动作,能得吗?”

“是经过努力学习才能得到的!”

“不是!”他们回答的声音总是很响亮。

“要有好的成绩,今后将怎么办呢?相信我不说你们也知道了吧!从今天开始,知道上课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吧!

“知道了!”全班齐声回答说。

这之后的语文课堂上,原来那位叫田应周的爱说话的小男生,只要他开始东张西望,或是手不自觉的乱动时,就会有人悄无声息的暗示他,他又惊醒似的看一眼讲台上的我,严然一副安静的神态,认真的听起课来。

今天,他们的学习成绩,他们掌握的文化知识,比不上基础较好的其他班级,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对知识的渴望,并不比其他的人差。明天,只要他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的思考问题,主动的站起来朗读课文,背诵诗词,涌跃的回答提问,完成学习任务,进步就会是无法估计的。今天的课堂上,他们已找回了自信,鼓起了学习的风帆,不再为成绩的好坏而失望悲伤,他们能笑着说不知道,也能笑着说我下次努力。作为老师,并不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心中美好的梦想。关键是能让那些失去信心的人能找回自信,相信自己,战胜自悲,克服困难,全身力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即使进步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让人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但他们发自内心真心愉快的笑声,积极上进幸福乐观的精神,面对困难,笑对生活的人生态度,不也是落差中完美的笑声吗?

 

【语文教学随想(七年级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让语文回归生活大课堂(教学论文)04-14

浅谈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论文03-03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感想(教学论文)04-14

贯彻课程理念,培养语文素养(教学论文)04-14

语文七年级教学反思11-22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教学论文)04-14

七年级语文教学心得12-01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02-02

七年级语文下教学总结05-13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