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17:43:4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文能力 思维能力 培养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

近年来,人们对阅读教学越来越予以重视,可是阅读教学的低效率仍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那么,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既能让学生有足够的阅读自由,又能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语文阅读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进而改进语文阅读教学则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

(一)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说到语文能力,大家心中都很自然地想到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各有其存在的独立性,但也有内部统一的运作机制,因为它们都以思维活动为核心,思维活动伴随着这四种活动的始终,且这四种能力都受到思维能力的制约。如果一个人的思维不敏捷,思路不开阔,思考不周密,思想认识不深刻,思维缺乏创造性,那么他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可能是高水平的。因此,只有大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

思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白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与听说读写截然分开,它们应当是相互关联,互相促进。

(二)阅读与思维的关系尤为密切

我认为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一般地说,“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尽管这一定义仍然有一些可商之处,但已经大体规定了阅读活动的要素构成。

阅读心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感知、理解、评价三个不同的阶段。而思维活动则贯穿这三个阶段的始终。

阅读感知是指对阅读材料的感觉和知觉,也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者通过视觉向大脑进行输送信息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大脑通过直觉思维对阅读材料进行初步的认识。

阅读理解通常是指阅读过程中读者从语言文字获得意义的思维活动。这一阶段充满了读者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读者必须极大地调动自己的智慧去领会作者的匠心,体验作者在作品中所表露出来的情感。

阅读评价与阅读理解不同,阅读理解以读懂为目标,阅读评价以读懂为基础。也就是说,阅读评价是要在读者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激活调动读者已有的相关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显看出,阅读过程是一个高度提取、概括、抽象、评价的过程,在其过程中最活跃的就是大脑的思维。阅读过程如果没有思维活动的投 入是无法想象的。

(三)阅读教学应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了,又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选入课本用来作为阅读教学的材料,一般都是典范的语言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其中总要反映出作者观察的敏锐,分析的精辟,推理的周密,想象的新奇,联想的丰富等。一句话,这些作品总有值得借鉴和效仿的地方。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自觉地注意这一点,努力让学生把握作品语言所传递的作者的思维轨迹,并在寻找思维轨迹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去思考、辨析、探索、研讨,那么自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大误区。他们由于不了解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接受,更是在于创造,所以他们通常只注重语言文字外在形式的讲解,习惯于解剖教材,图解概念,人为地将一篇美文搞得支离破碎,这样就自觉或不自觉得把学生置于一种被动、消极的阅读心态之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被无情地熄灭了,思维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遏制。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师以讲解为务者尚不乏其人,今日而言教育,此一点首宜打破。”教师这种在具体操作中常常将课文按照自己的思路采取客观的理智的分析,却恰恰忽略了语文的阅读主体――学生,他们是有感情、有个性、有思想的人。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如何能够得到培养?

任何一种语文行为,它都包括形和质两个方面。阅读教学中,文字符号、词汇 语句、语音语调、行文格式等都是形; 思想观点、思维过程是质。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形和质互相转化的基本条件。阅读教学中,这二者的有机融合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应追求的目标。

二、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 变“自在”为“自觉”,形成培养思维能力的习惯。

通常,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不同的是,有的教师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有的教师是无意识地进行。也就是说,这里存在一个“自在”与“自觉”的问题。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恰当地传授一些思维方面的知识,传授一些思维的方法,那么,其教学效果和不这样做是绝对不一样的。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变“自在”为“自觉”,增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并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应该说,,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已经较以往有很大的进步,能够注意到对学生思维能力及情感的培养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的时候,不仅要钻研某一年级的教材,还要研究整个初中段或高中段的语文课本,从中了解它的逻辑体系,并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思维发展的知识融入其中,使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争取到方式多样并且系统化。

有的中学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哪有时间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其实,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这是因为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完成预定教学任务之后,另外添加上去的教学内容,而是自始自终融注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师在具体教授一篇课文时,总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分析,或综合,或比较,或归纳,或迁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激发需要感,培养思维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和谐共创的脑力劳动过程,阅读教学也如此。仅有教师的“自觉”行动是远远不行的,只能是单方面的。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使学生开展积极的脑力劳动,促使学生去主动思维。要开动学生的脑筋,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需要感。需要是获取知识的动机,是进行智力训练的动力。需要的意识越是强烈,智力的发展潜力就越大。当需要变成追求的时候,大脑就趋于高度的兴奋和紧张,思维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那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体如何去激发学生的需要感呢?笔者结合本人实践认为通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1、妙设导语,引发阅读需要。

学生都有一种迫切地认识社会、人生和自然的需要,他们的求知欲特别旺盛而且似乎永远得不到满足。作为教师在具体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把这种需要感和阅读教学挂起钩来,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设计好每堂课的导语,引起学生阅读的需要。

导语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从旧知到新知的诱导作用,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针对文章饱含深刻的社会意蕴,我在教授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一个人背井离乡是痛苦的,再回到故乡应当是一种幸福,但在文中的鲁迅(当然是指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再次回到已阔别了二十多年的家乡时,看一看故乡的景,看一看故乡的人,他还会快乐吗?他还会幸福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从这篇课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解答的。”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肯定会引起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阅读、钻研课文,寻求答案。

2、抓住关键语句设疑,引起解疑的需要。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激发学生的动力。而有了疑问,就会有解疑的需要。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是学生理解课文的有效依据。但由于学生思维往往处于肤浅的或跳跃的状态中,他们不易发现课文中的关键性语句,即使有所发现,他们通常也不善于从上下文逻辑关系中去理解和把握。教师通常要在此处设置疑点,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在《孔乙已》一文的教学中,我就抓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关键性的句子,就“站着喝酒”、“穿长衫”、“唯一”几个关键性的词语设疑,便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了孔乙己的经济状况、思想意识、畸形性格。

3、及时肯定,激发表达需要。

设置疑点引起学生解疑的需要,当学生的疑点解决之后,教师还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任何人都有体现自我价值获取别人承认的需要,学生尤其如此。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中有价值的部分应当大力肯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保护这种表达的需要。

将阅读获得的信息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这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常常会有这种情况,有的同学自以为想清楚了,可是在表达的时候却显得语无伦次,其实,他并没有真正想清楚。表达是检验学生思维是否通顺流畅的外部标志。因此,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也是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分层递进,把思维导向深入

当学生有了需要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的时候,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把思维活动导向深入。

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层次性决定了人类对同一种或同一类事物的认识有层次和水平上的差异。人们常将阅读技能分为五大类:认词技能、词义技能、理解技能、阅读学习技能和欣赏技能。这五项技能的训练必须循序渐进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指导学生由语言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开始,逐步过渡到认识文体、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并初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理性认识阶段,最后开始到欣赏评价阶段,无论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还是语言能力的培养,都是以这种滚雪球的方式进行。所以,整个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内容的安排,技能的培养应当遵循由易到难、分层递进的原则,让学生逐步开阔眼界,在已知的基础上不断地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开拓。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学生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表达的生动性容易理解,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中它究竟起多大作用,学生往往理解不了。为此,教师就应当适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他们结合孔乙己的社会经济地位、思想意识加以综合考虑,从而使理解更为深刻了。

(四)运用初读、研读、品读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语文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在局部深入的基础上更深入理解作者融注于作品中的内在思路,从而形成了对一篇课文的整体观念。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课文若干要素是如何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这就能在更深层次上培养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但是在通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对整体综合印象的把握,其思维的通道没能顺畅地接通,他们常常对于老师的讲解感到茫然,学生头脑中所留下的印象也只能是肤浅的,支离破碎的,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初读、研读、品读的阅读方法,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初读阶段就是在教师讲析课文前,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去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从而对课文作出没有外界干扰的属于他个人特有的情感评价,让学生从整篇课文出发,把一篇课文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心里形成一种主观的整体知觉,借助课文提示,初步感知课文。

研读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课文结构关系,主题含义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教师在此阶段应作比较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传统方法中从正音释字到分段讲解再到概括大意,把具体知识拆散,孤立地讲解段落层次,从而破坏整体情境的不足,而要在初读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在理解和训练方面特别注重段与段、层与层的联系和作用。

品读阶段是对课文更高层次的综合,它的主要内容应是对全文技巧和情韵上的充分领悟。经过前两个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已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显得更加准确、深刻。

采用这种阅读教学的方法,较好地注重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注重了知识的联系,因而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点,遵循了教学的整体性,也使学生的思维更趋整体性、系统性。这样的过程也符合人的思维认知规律,易为学生所接受。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则又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钻研阅读教材,以科学的方法去训练,去培养。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学引论》阎立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阅读本质论》权曙明。《语文学习》1999年11期。

3、《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教育部2000年制订。

4、《试论阅读教学对教材的处理原则及其方法》姜健荣《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3期。

5、《心理学》叶奕乾、祝蓓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阅读教学中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04-14

要重视阅读教学中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04-14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04-14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管见04-14

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下)04-14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04-14

中学语文文言文的阅读教学04-14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浅论(网友来稿)04-14

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网友来稿)04-14

搞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