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古诗词复习: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观沧海、江城子密州出猎、山坡羊潼

时间:2022-04-14 17:53:2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下古诗词复习: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观沧海、江城子密州出猎、山坡羊潼关怀古、(苏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

 董淑瑷

九下古诗词复习: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观沧海、江城子密州出猎、山坡羊潼关怀古、(苏教版九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古诗词复习---九年级下册 复备栏

复习目标 :

1.背诵、默写诗词名句。

2. 把握诗词内容,理解作者感情,鉴赏诗词中的名句及艺术手法等。     

复习过程:

一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译文: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自得地采,偶一抬头,无意中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秀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二)赏析

1.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为“望”、“看”等字,表达效果是否一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包含深刻的含义。说说看。

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是有些人,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和宁静的大自然怀抱呢?这两句诗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上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4.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①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但我们也要注意到,陶渊明既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也有“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式的一面,我们诗中主要看到了他“柔”的一面,但也不要忽略他“刚”的一面。②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积极意义。③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

二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译文: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云帆,横渡沧海,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

(二)、赏析

1. “___ ”,“__”,“__”,“__”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生动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2.“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是以山川的险阻来比喻世路的艰难,紧承上文的“心茫然”来写“行路难”,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失意和无奈之情。

3.“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引用了典故,作用是表明了作者虽然认为世路艰难,但并没有对前途失去信心仍然希望有一天自己能被重用。

4.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5.情感主旨

这首诗感情跳跃,一波三折,情感由“迷茫”--“希望”--“失望”-“希望”强烈的表达了诗人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表现了诗人虽然怀才不遇,但在悲愤中仍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情怀。

                        三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一)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

(二)赏析

1.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

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什么?蕴含什么哲理?

这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这两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二)赏析:1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2. 请你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赏析。

(三)特色:

1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

2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五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示的画面。

2.“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4.“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几句,显然是把目标瞄准了宋朝西、北方的西夏和辽国。作者在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

6.这首词由描写打猎场面引向抒发爱国豪情,把打猎习武与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操。这一思想内容,在同时代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因此,它无愧是苏轼词中的名篇,是其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六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2)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答: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3)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九下古诗词复习: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观沧海、江城子密州出猎、山坡羊潼】相关文章: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03-04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04-14

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通用5篇)03-24

《江城子密州出猎》(七年级必修)教案03-03

雄健豪放 自是一家--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网友来稿)04-14

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学设计(鲁教版八年级上册)04-14

《游山西村》赏析04-14

游山西村教案02-15

游山西村的课件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