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的散文观(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17:53:0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消费时代的散文观(教学论文)

 20世纪90年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一个散文的年代。当代散文创作的繁荣,与人们所置身的日益世俗化的生存境遇和功利化的文化背景有关。今天的经济社会已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商品意识深入人心。一切成了商品,消费主体成了“上帝”,满足“上帝”的需要则成了一切社会活动的驱动力。物质生产如此而已,精神生产也是如此。90年代之后,一种受消费意识支配的文学写作动向逐渐凸显出来,一些高雅的文学刊物在经济杠杆的调节下,逐渐堕落为“花边刊物”、“地摊文学”,一些号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家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改弦易辙,大量炮制“媚俗”乃至迎合读者原始欲求的作品,从属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颓荡文风一发而不可禁。这一动向首先表现在散文领域,其结果直接导致了90年代的“散文热”潮流的发生。作为文学进入当代以来第一个受消费意识支配的文学潮流,分析其在市场化条件下的走向与模式,对于正确分析20世纪末中国文学市场化转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时代的散文观(教学论文)

回头看看新时期的散文,常常是“滥情煽情,自我陶醉,无关民生痛痒,缺乏艺术回味的小品摆设”。“文学是世上最孤独的事业”,而当代作家却放弃了对孤独的坚守,积极向热闹靠近,就怕自己被世人与时代冷落,缺失了一种平和与与世无争的心态。不再对自己的灵魂时刻守望,不再拥有独立内在的精神生活,对写作失去了虔诚,也就消极地解构了文学。他们努力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浮华的世上留下些什么。当作家开始寻找社会对自己的认可时,他就已蜕变成一个世俗的角色,什么都想得到,得到的亦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荡然无存。一个人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粟,对于消逝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当代作家的消逝是消费时代所给予的宿命,而作品的消逝则是无能为力的异化的作家所给予的宿命。科技文化的高度发展,新时期社会进入了“图像时代”,她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对散文,甚至文学,读者们遗忘了文本阅读的姿态,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图像时代以前,人们进行的是文学性阅读;而当代人们进行的是消费性阅读。消费意识的支配,直接导致了90年代散文领域的“散文热”潮流。洪子诚先生曾精辟的论述:“作为一种总体状况下的‘散文热现象’,却是与市场经济下的文化消费取向有密切的关联。……是对社会的物质化追求和消费性的文化需要所作出的趋同反应。”[1](P371)

在90年代,从某种程度上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及所谓的“文化散文”几乎代表了散文创作的大致方向。严格地说,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所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严肃地思考中国的文化或者命运,他所关注的“情”与“理”,只不过是从中国历史人物或历史文化形态所遭逢的周折、劫难或厄运之中抽绎出来的一些可资玩味、可资鉴赏、可资吟咏慨叹的情感和道理。陈思和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就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并入“文学读物”一类,并认为在90年代的中国内地文坛,这类作品“成为了一种精神奢侈品,堂而皇之的接管了各个阶层的读者,与影视文化、流行音乐鼎足而立,共同左右着现代城市的文化消费市场。”[2](P323)

20世纪90年代是散文大发展的年代,散文在内涵上,理性色彩增强,抒情意味弱化;在写作方法上,“写作”的成分增强,“创作”的成分弱化;在文体特点上,逐渐走向开放与多元。品牌化成为90年代散文最为重要的写作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散文文本的品牌化、散文家主体成为一种文化品牌的化身、散文客体的品牌化。90年代散文在整体上形成众多的品牌。以汪曾祺、张中行为代表的“文人散文”、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以季羡林、金克木为代表的“学者散文”;以张承志、韩少功为代表的突出人文关怀的散文;以及素素、周小娅为代表的“小女人都市散文”都有极为鲜明的市场经济的品牌化特征,核心在于历史、传统、文化与名人、现代都市格调等诸多因素的结合。在普遍的社会转型时期散文家们抓住社会与文化心理对消费者的巨大精神资源,着重打出历史品牌、文化品牌,而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导向、文学批评、出版发行部门对90年代散文品牌的打造推波助澜。

由此可见,当代社会是个消费的时代、世俗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这个世俗世界中苟延残喘……于是,大家都为自己配备了精致的面具,过着“理想的、美化的”生活,人与人的联系与沟通失去了真实,生活失去了真实,让艺术去何处寻找它的“源头”呢?当散文家无法用心真正去体味生活时,怎会有好的作品?作品,大概也随波逐流带上了面具了吧!生活失真了,信仰丧失了,人们在荒原苦苦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却无果而终,于是我们的思想也成了一片可怕的荒原。一个失去反思的社会,一个不能说真话的社会,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喧嚣热闹的时代,宁静淡雅的散文也披上了浮躁的外衣。在目前的情况下,读者的阅读情趣大体上向两个维度靠拢:一是需要在阅读后获得一种思想的震撼、精神的享受、理想的寄寓。这种要求势必使散文写作向富于思辨性的“形而上”方向靠拢,阅读后产生大快朵颐的感觉。二是在那些真切抒写普通人的生存景观、生活情趣、凡人小事中寻求一丝温馨与慰藉。这样势必要求使一部分散文的写作向善于表现生活的“形而下”方向靠拢。90年代的散文创作热潮,显示了散文由传统向现代的艺术转换。1.从中心到边缘。传统散文对中心意识形态、主流文化的归附,显示出写作者本质主义的写作走向。于坚的《高原上的高原》、张锐锋的《飞箭》等,是对既存的“文化现实”、“神圣存在”的重新叙述。这种叙述不是在已有的存在中添加一些新质,而是对既定存在的唯一性、合法性、自然性的质疑和动摇。2.从真实到虚构。对传统散文“真实”写作观的质疑还是来自于坚等人,他们的写作一方面消解了传统散文创造“真实”的神话,另一方面确立了散文新的本体论存在--虚构,它开启了散文存在的多重空间,消解了散文的本质。3.从所指到能指。所指、能指本是语言学范畴的术语,在文学看来,读者的文学,其实是所指,它所规定的读者形象是被动的、强制的,读者的阅读行为只能是从能指到所指,这种文学在文学的形式中,完成了某种意识形态的教化。作者的文学,其本质在能指,不存在从能指到所指的平滑过渡,所指的存在是延宕的,它的存在只是一条若隐若现的踪迹。它使读者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但是,不论散文创作如何变化,现代散文如何消解传统散文,散文的本质还是应该存在的,否则散文也就不称其为散文了。消费时代对散文创作提出挑战,散文创作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1.散文创作模式化,趋同化,这不仅仅是体裁上的“一窝蜂”,比如历史文化散文走红,就一窝蜂都去写这类体裁。更重要的是我们很多感觉来自媒体信息,出现媒体时代特有的特征,使思想观念和意识不约而同地走向一个模式,虽然是“我”的口吻,但意识已经不是自己的。个性淡弱,共性强化,散文生产“批量化”都会影响散文的生命力。2.相当一批散文表现出姿态化的特点。过去的散文创作“我思故我在,我心写我口”,真诚地表现自我,而商业化的时代,信息过剩,一些作家为了能够吸引读者,扩大、强化信息量来避免被埋没,出现姿态化问题,姿态与真诚对散文孰轻孰重?如果牺牲真诚追求吸引力,便泯灭了散文基本特征,散文建设就无从谈起。3.散文创作中诙谐、幽默、调侃增加,但这应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如果仅仅是插科打诨,离开了思想及生命体验,会造成散文低俗化。4.技术主义问题,很多人认为散文是很容易写的,这就从一个方面导致散文深刻的含量不足,一些青年作家把诗的语言带入散文,在意象营造上煞费苦心,造成散文行文的雕琢。

散文的成长过程需要多种元素的滋养才能完成。散文之所以打动人心,首先是作家倾入其中的情感成分,情感是作家的一种感悟,一种发现,一种与土地血脉相通的精神,散文如果丢失它们,就会苍白虚浮,构建不起散文生命的质感。“当散文不再成为拷问灵魂的哲思时,当散文的性灵的鬼魅一次次被驱逐瓦解时,当散文那个隐在的精神的向度被颠覆时,当散文仅仅成为女人撒娇、男人显摆的华丽外衣时……我便怀疑起散文的生命力来了。我们实不指望散文在虚假的繁荣中有什么大的作为,只盼着它能够回到作者的性灵之中,成为守望灵魂的自我故里。”这是著名学者丁帆教授对当代散文的阐释,我们信然。无独有偶,著名学者刘锡诚也说:“散文就如同弹唱艺人手里的竖琴,从那颤动着琴弦上飞流出来的,都应是真实的思想情感,都应是发自肺腑的真话。”[3]

 “真情实感”是散文的生命,离开真实散文也就失去了意义。好的散文总归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产儿。思想和情感的真实在散文来说,是最重要的。没有真实的思想的散文和没有真实的情感的散文,都难以成为散文,更难以成为好的散文。换言之,散文贵在“真”这一个字上。巴金老先生总结他大半生的创作经验,将散文的创作概括为三个字“说真话”。在此,我认为,在商业化的今天,对待散文也不能随意贴标签,合理的散文概念的提出,是散文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前贤之士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散文是一种散以成行的,善于运用抒情、叙事、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真实地表达自我情感与思考的一种文体。

注    释: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刘锡诚.给我一把竖琴[J].文汇报笔会,2001年6月5日.

参考文献:

1、梁向阳.泛文学化时代散文研究的几个问题[J].理论与创作,2003(2).

2、梁向阳.困惑与突围[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6月.

3、张健.消费社会里的散文生产与消费[J].贵州社会科学,2004(6).

4、胡彦.从传统到现代--论90年代散文艺术范式的转换[J].当代文坛,1999(1).

 

【消费时代的散文观(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消费观调研报告07-12

《合理的消费》思品教学反思05-02

高一《树立正确消费观》说课稿12-29

把学生打开:例谈钱梦龙先生的学生观(教学论文)04-14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反思05-02

价值观议论文11-10

爱情观议论文11-11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反思(通用10篇)04-19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教学反思05-03

小时代观后感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