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4-14 09:21:0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新课改的一些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推进以来,广大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就。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过去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的传授,在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要求下,课堂教学中既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产生心理体验,课堂设计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 

   〈三〉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 新课程标准下,社会是个大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如课外阅读,书法训练,诗歌背诵,看电视报纸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 四>课程评价的转变,由过去的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由考察知识为主向以考察能力为主转变。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这些成绩固然可喜,但笔者同时也发现,有些老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由此而对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此试作分析,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新课程不需要老师讲了吗

    课改以来,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此起彼伏。稍作注意的话,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活动。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讲”难道就是“满堂灌”、“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有利于培养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讲。

    从以前教师的繁琐分析到现在教师谈“讲”色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加上精当的评点,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加上启发引导,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老师加上精妙的点拨,学生便能感悟得更深。课堂上的“兵教兵”运用得当,固然有效,但教师大多还是能见学生所未见,思学生所未思。教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能,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少不了的。

二、这样的合作学习有用吗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合作学习的这些作用就无法发挥。因此,领会合作学习的精髓,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应当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需要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认识的差异性,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三、怎样提问更有效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

    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这一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分时间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所思所见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的基本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的适时启发,才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门扉。

    作为教师,我们每一节课都应该考虑: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提问需进一步改进。 我认为,提问题,首先要讲究实效。有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像前面提到的诸如“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粗浅,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而要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再读自悟,或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另外,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要有趣味性,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

总之,笔者认为在课改大潮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不能迷失方向,也不能盲目跟从,只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鸟语花香

【对新课改的一些思考】相关文章:

新课改教学总结05-21

新课改教学反思04-07

新课改教学反思05-07

与新课改同行(网友来稿)04-14

新课改物理教学反思11-28

语文新课改教学总结04-26

新课改心得体会09-23

新课改心得体会02-04

新课改挑战好课标准04-14

山东:艺术新课改提前露面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