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诗歌教学策略(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09:31:2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诗歌教学策略(网友来稿)

西子湖畔  

中学诗歌教学策略(网友来稿)

转自科利华银川唐徕回民中学网上学校教学园地

作者张厚感

    近年来,文学教育似乎在升温。1959年报刊上开展“怎样教好语文课”讨论,提出“反对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现在看来,前者很中肯,后者虽有针对性,但有负面影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教育受到削弱,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对头。例如,常常把小说当作一般的记叙文来教;教诗歌,却不注重朗读、品味,而多作繁琐讲解,弄得索然无味。直到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情况才有所好转。1996年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也强调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教育更加引起重视。

    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感情最为丰富。可以说,欣赏诗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矗本文拟就诗歌教学策略谈一点个人意见。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抒情诗自不待言,即便是叙事诗或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含诗情,才能真切感人。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矗诗歌与其它文体相比,能较为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优秀的诗篇能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并启示真理。但它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当如何如何,而是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阅读欣赏诗歌,应从情绪和感情着眼,从语言入手。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歌遗产光辉灿烂,“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诗成绩斐然。中学语文课本编选了不少古诗、新诗,而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教学方法,众说纷纭,教学效果一直不怎么理想。

    我以为,总体说,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适当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点评、朗读、背诵。通过点评得其精要,通过朗读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进而背诵,加深理解,并且作为一种素养积淀下来既经济又受用不荆。

    先说古诗教学。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一般都比较浅显。当然也还有个语言障碍的问题,但只要引导学生参照注解,必要时讲一下背景作为辅助,就不难疏通内容大意,领会思想感情。但不要求理解得很透彻,不宜铺排讲解,一首小诗分析一两节课,占去大量教学时间。诗的意境可以不涉及,因为很难说清楚,学生也难于理解。诗的风格也难讲难懂,如陶渊明的朴厚,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三言两语讲不清楚,也不易理解,深入品味可以留待将来揣摩。炼字用词倒要有选择地讲一讲,因为有利于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古诗词在这方面很讲究,例子很多,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僧敲月下门”,“微风燕子斜”,“窗含西岭千秋雪”,“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春江水暖鸭先知”,“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其中加点的字都是很值得揣摩的。但最终还要集中精力朗读、背诵。朗读要处理好句中停顿,做到清晰流利,感情恰如其分,抑扬顿挫不作为硬性要求。一般不用借助手势动作。朗读流利后就可背诵,最好能在课堂完成;理解便于背诵,暂时不很理解也可以背诵。有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吟诵,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至于体裁、格律知识,很有用,要讲一讲,但要讲得通俗易懂。鉴于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语文教学发展不平衡,许多教师缺乏这方面的常识,这里着重介绍一些,供教学参考。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近体诗的对仗,又称对偶,主要有两层要求:一、声音要平仄相对,即仄声对平声,平声对仄声;二、意义要同类相对,即实对实,虚对虚,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甚至再近,名的鸟对鸟,兽对兽,等等,总之是类越近越好。例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对仗工整。汉字单音节,而且有四个声调,可以分为平、仄两类。古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指其中的平声,声调悠长;“仄”指其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声调险仄。现代汉语的四声来源于古四声,如果也按平仄分类,则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是“平”,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是“仄”。普通话没有入声。粤方言、湘方言等却保留入声。上面《绝句》的标调,是按古四声标的,因此与普通话有所不同,如“白”标为“仄”,而不标为“平”,因为它是入声字。这点知道一下就是了,不必指导学生去深究。又,其中“西”、“门”二字是平声。这里本应用仄声字的,但诗人没有因辞害意,用了平声字。当然也还有个“一三五不论”的灵活性,因此并不犯忌。这点下面再讲。至于这首诗意义相对,且同类相对对得很好,很容易看得出来。

    近体诗要求对句和出句平仄相对之外,还要求在一句诗里平仄相间,以便形成均匀而多变的节奏,从而加强音乐性。所谓平仄相间,就是诗句中逢双的字平仄必须交替。即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例如,该句的第二字为平声,第四字就要仄声,第六字又要平声;反之,如果该句的第二字为仄声,第四字就要平声,第六字又要仄声。还以杜甫《绝句》为例:

    两个(仄)黄鹂(平)鸣翠(仄)柳

    一行(平)白鹭(仄)上青(平)天

    窗含(平)西岭(仄)千秋(平)雪

    门泊(仄)东吴(平)万里(仄)船

    总之,平仄是句与句之间声调相对的关系,又是本句内部的声调关系,以两字为一节奏点,平仄交替。这里讲的是常体。古人作诗有变通、拗救之说,是例外,非常体,这不必向学生细讲。以上介绍的有关古诗的知识,给学生讲多少,讲哪些,或集中教,或分散点拨,教师可灵活掌握。

    再说新诗教学。新诗教学与古诗教学的基本点相同,都要着重于朗读、背诵。 阅读欣赏新诗,没有时代的隔膜,没有语言障碍,知识也比古诗简单,这是方便的一面。但是,新诗受外来诗歌的影响,表现手法比古诗复杂了许多,给理解诗意带来一定的困难。况且现代人读新诗,理应要求高一些,深入一些。

    首先,要求真正领悟诗中的感情内涵,区别这种感情是否积极向上,是否给人美的享受。然而,要捕捉诗人切实的思想感情并不容易。有的诗命意鲜明、直抒胸臆,比较好懂;有的诗很含蓄,把真意藏匿起来,而以曲折或折射的方式加以暗示,就得费力揣摩了。读后一类诗,要注意领悟,少作一些无谓的解释,也许倒会接近或切合诗的真意。怎么领悟呢?下面介绍几种切入角度,也可看作方法,供教学参考。

    第一,从诗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例如,读艾青的《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从总体氛围看,这首诗揭示了一代海员的情怀。而千百万海员豪迈而丰富的性格,不正是亿万人民精神风貌的诗意的概括吗?

    第二,要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一味追求实指。就《盼望》的“出发”“到达”而论,说的是通常意义的出发、到达吗?不是。这是比喻,又是象征,诗中通过对这两种盼望的具象(具体形象)的描绘,表现的是海员们与大海“拼搏”的渴望,是到达“胜利”彼岸的期待。因此,我们阅读欣赏时需要了解,诗人往往表面说的是这个,所指的却是那一个。试看郭沫若“五四”时期写的《炉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烧到这般模样!

    这个“炉中煤”所“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中国的象征。“炉中煤”和“年青的女郎”又是形象的比喻,这两个比喻充分传达出诗人怀念祖国的炽热而深切的感情。

    第三,许多诗本身着重于虚写,阅读欣赏时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以艾青的《鱼化石》为例: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了你,

    依然栩栩如生。

    诗中表面出现的是化石,却弦外有音。化石是一种假借,隐藏的是诗人由于历史动荡发出的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当然,见仁见智,人们还可以有别的理解,因为“诗无达诂”,诗歌艺术的多义性和朦胧性是存在的,理解诗意的绝对模式却不存在。不过,作为读者,阅读欣赏一首诗,“猜测”也罢,“加入”也罢,再创造也罢,得以诗的意象为依据,不能脱离具体作品和作者,以及与之相关的背景材料。我们看看顾工的《黎明》:

    有人把黎明当作傍晚,

    有人把傍晚当作黎明。

    晚霞和早霞都有绚丽的色彩,

    星光和阳光都能引动诗情。

    穿过漫长漫长的黑夜,

    黎明却倍加令人高兴。

    你可以说,这首诗讽喻生活中的懒汉,赞美人生的进取;他可以说,诗人鞭挞的是黑暗,而追求的却是光明。这些理解,确切不确切呢?不要忙于下结论,也许读者还可以有更多的领悟。

    其次,阅读欣赏新诗,还要学习精粹的语言。诗歌遣词造句讲究精练、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试读艾青《跳水》:

    从十米高台

    陶醉于下面的湛蓝

    在跳板与水面之间

    描画出从容的曲线

    让青春去激起

    一片雪白的赞叹

    这首诗以色彩、线条取胜,语言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字词,而且词语搭配别有情致,如“陶醉湛蓝”,“从容曲线”,“雪白赞叹”等,很有创造性。再看《盼望》的第一、第二节,这两节诗是对称的,而从第二句的变化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前面用“喜欢”,后面用“高兴”,意思一样,文字错开;前面说“他最喜欢的”,后面说“最使他高兴的”,句式有变化,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揣摩、学习。

    还补充一点。诗歌教学中,可选择难易适中的古诗,让学生试译为新诗,或把新诗改写成现代散文。这样,既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例如,试译王之涣的《出塞》:原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试译

    远望黄河

    是条迤逦的绸带

    飘飞白云顶端

    近看塞上

    有座孤危的城堡

    依傍万仞高山

    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歌

    哀哀怨怨,

    凄凄惨惨

    春风这和暖的使者

    从来不愿吹到玉门边关

    最后,不避重复,再说一遍,我以为,诗歌教学要有好的态势,要着力于点评、朗读、背诵,少做无谓的分析。点评,是有选择地讲一下炼字炼句的精妙,重在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熟读成诵,重在积累。如能这样,可以期望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总而言之,与其铺排分析浪费时间,不如多读多背几首好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

 作者邮箱: wql722@21cn.com

【中学诗歌教学策略(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中学诗歌意象教学举隅(网友来稿)04-14

中学生诗歌创作(网友来稿)04-14

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网友来稿)04-14

美教诗歌(网友来稿)04-14

诗歌鉴赏纲要(网友来稿)04-14

漫谈诗歌教学(网友来稿)04-14

新课标下教学策略之探讨(网友来稿)04-14

诗歌鉴赏的解题策略(网友来稿)04-14

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网友来稿)04-14

古典诗歌鉴赏刍议(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