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选择语文课堂走向

时间:2022-04-14 10:50:1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谁选择语文课堂走向

作者姓名 王开俊 学校名称 贵州省都匀市奉合中心校

谁选择语文课堂走向

课题组成员姓名 许玉葵

学校地址         贵州省都匀市奉合水族乡         

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0854-8527024                  移动电话:13985790950

论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付出,只是徒劳。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平等对话;需要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的目的,注重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对书本和教师质疑的超越,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潜心“育人”。

   当前语文教学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育人”根本,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先学后教,遵循人类认知规律,追求循序渐进,讲究养成教育,讲究人人互动和人与资源互动。不科学的价值取向会减弱教师的主体性,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会使学生陷入了自我蒙蔽;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实现课堂民主、实现先学后教、实现语文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并付诸行动,实践之,我们就赢在课堂。

谁选择语文课堂走向

都匀市奉合中心学校王开俊

【内容摘要】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付出,只是徒劳。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平等对话;需要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的目的,注重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对书本和教师质疑的超越,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潜心“育人”。

   当前语文教学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育人”根本,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先学后教,遵循人类认知规律,追求循序渐进,讲究养成教育,讲究人人互动和人与资源互动。不科学的价值取向会减弱教师的主体性,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会使学生陷入了自我蒙蔽;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实现课堂民主、实现先学后教、实现语文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并付诸行动,实践之,我们就赢在课堂。

   

【关 键 词】     民主         先学后教          终身学习

【正    文】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付出,只是徒劳。《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平等对话。这是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状态,解决满堂灌教学方式的可行措施。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可回避的,传统的满堂灌仍然没有摆脱。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是封闭化乃至僵化的知识结构需要发生变化,这需要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在课堂中是引领者、引导者,作为一个发言的参与者,学生进步的支持者。如何能成为真正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笔者从教10多年,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进行了多年实践和深入思考,在大量的教学实践案例中发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发展的。传统语文课程和教学都把教与学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客体性、被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教师失去其主体性,他们被动地接受教学大纲,执行教学大纲,依赖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组织教材进行教学,找不到教师主体性;没有教师的主体,学生主体性难以体现或言之不可能体现,他们被动地依赖教师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原本应有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灌输式课堂教学中不断销蚀,师生变成了学习的盲从者和工具。目前,语文教学急需要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的目的,注重学生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对书本和教师质疑的超越,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对此笔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实践语文教学民主化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笔者在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一定成果的一所中学参观学习中,实地参与了七年级一个班级《皇帝的新装》教学课。上完后,师生开始对话。老师问:“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回答多种多样。表示要向孩子学习的,占百分之四十多。表示要向骗子学习的也占百分之四十左右。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骗子只骗皇帝和大臣,是一种“义骗”,他骗的方法很巧妙,是“巧骗”。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表示:“向孩子学习,敢讲真话,很好;向骗子学习,进行‘义骗’‘巧骗’,也很好。”这个教师为什么敢这么说呢?我想可能有一种理念在支持他: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老师不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不能为课堂的任何价值取向负责,也不能为对话的水准负责,教师忽视新型师生关系中的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着地位,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盲带,没有真正的民主,只是劳作散布、散漫的行动,任由学生无目的地发挥,这是不可取的方式,即便是一时的做法也不行,因为是理念实施中的“人言我言”、“尽信书”的错误思路和思想。案例中的老师,他至少在两个方面处理不当。第一,他离开了《皇帝的新装》的文本实际。安徒生在童话中讽刺了三种人:皇帝、骗子、随大流的群众。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能得手,反衬出皇帝的愚蠢。但是,在安徒生那里,骗子也是“坏人”,他们在道德上是丑恶的。首先,他们骗人,并不是为了什么高尚的目的;其次,他们骗的虽是坏人,但是,骗坏人并不能就变成好人。离开了文本的实质,提出要学习骗子,这在逻辑上犯了偷换概念或者转移论题的错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既是传授知识,又是在“育人”,而当前语文教学往往把教学目的定位在知识传授上,而忽视了“育人”这个根本。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二、先学后教 

   

   在组织课堂学习中,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教师把学生安排在书本和教师提出的问题中学习,学生的主体性就会被抹杀。笔者有这么个转变做法,上课前让学生在即将学习的内容中先进行自己的学习,把遇到的问题作个人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不论学生采取调查、访问、观察乃至实验活动等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先行建构,然后再把没有解决好或是还是困难的问题带到课堂集体中。在课堂中采取小组、集体探讨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综合学生对已经发现问题的解决小结,之后再提升到师生共同探讨这些困难和学生原本没有发现的问题之中。这是一种习惯,开始实施时有些困难,需要3-5周的时间进行培养,在完成这一阶段的努力后,师生的课堂出现根本的变化,备课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备课建立在结合学生、教材、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自主、自发的内需上。所谓的“先学后教”正如笔者在开家长会时一位姓蒙的家长说“先作业后上课”一样,其本义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鼓励学生先自由、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这时需要教师鼓励、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最后方才进入师生集体的学习中,这里的“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交流对话。包括自己对话、生生对话 、小组对话、班级对话、师生对话、资源对话和网络对话等。先学后教,遵循人类认知规律,追求循序渐进,讲究养成教育,讲究人人互动和人与资源互动。

   

   三、提高教师素质  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学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就不会有好的教学质量,我们应树立“育人百年大计,兴师千载功绩”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笔者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个离别场面:贵州师范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期时间,给学校初三年级学生授课结束后离开。校门内一位姓蒙的年轻老师在里面放声痛哭,连声喊着:“同学们!我舍不得你们啊!……我给你们的太少了啊!……你们回去吧!……别让家里的爸妈为你们担心啊!……”接着又是一阵痛哭……旁边有几位年轻老师搀扶着她,叫她回去休息,但是她只是站着不动,非要让校门外的学生先走了她才回去休息不可。没有办法,搀扶她的那几个年轻老师也跟着哭了起来。校门外二十多个男女学生总是不愿回家,一直在那里安慰着这位蒙老师:“别哭了,……老师,……你们休息吧!……明天你们还要赶路呢!我们会走的,……我们马上走……”接着又是一片哭泣声。这时门内门外的哭泣声混成了一片。这个场面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多小时,真是令人感动不已。这时,学校门口有位老教师看到这种场景,漠然地说:“这些学生也真是的,教他们十多年了,都没有见他们流过一滴感恩的泪,这些大学生一来,只上了他们十多天的课,居然哭得这么伤心,犯得着吗?”。这是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到奉合中学“感恩行动”的最后一个晚上出现的一幕感人场面。师生们依依不舍的情景和那位老教师淡然说的话让我想起了“新课程改革中师生关系的转变”这一令人深思的问题。

   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在不断更新,我们不能再一味“死教书、讲教参”,要让学生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那么老师自己必须有良好的素质和渊博的知识,我们不再只是有“给学生一滴水、一碗水,一桶水”的观念,而应有“江河之水,有源源不断的水”,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才能面对现实21世纪人才的培养。所以,努力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充分发挥自我、学有所获。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次活动,让接受过贵师大学生假期无偿授学的部分学校学生,请他们谈谈参加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通过学生的发言,各抒己见,由学生自己归纳,最后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①、感觉和他们在一起没有距离感。 

   ②、在我们的心目中,这些老师是我们的哥哥、姐姐、朋友,我们有什么心事都可以向他们诉说。 

   ③、他们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对学生不分等次,一视同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我们可以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④、他们总能在我们伤心时给予安慰,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 

   这个调查体现了他们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所以说,师生的主体性都不能忽视。教师要在研读教材、科学运用教学理念于教学之中体现主体性,在课堂学习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外学习活动中努力实践。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让学生的思绪灵动起来,让他们的理想在语文学习中飞翔起来,“回归主体,发展主体”,师生主体意识的回归,成为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模式,变任务型、应试型的语文课为自主性、体验性的语文课,语文课堂教学必将万紫千红。  

   教学中笔者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改革和转变那种“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 的学习方式,这是多元价值的对话与价值虚无的碰撞。不科学的价值取向会减弱教师的主体性,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会使学生陷入了自我蒙蔽;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实现课堂民主、实现先学后教、实现语文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并付诸行动,实践之,我们就赢在课堂。

    

王开俊

【谁选择语文课堂走向】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何方(教师中心稿)04-14

走向远方作文08-21

走向生活教案11-22

《谁轻谁重》教案05-02

谁轻谁重大班教案04-29

语文课堂教案02-17

大班数学:谁轻谁重04-29

《走向自立人生》教案03-22

写在语文课堂---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网友来稿)04-14

庄子利害唯己,谁贵谁贱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