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下

时间:2022-04-14 13:33:1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下)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刘新亚

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下)

(2)搭建舞台,让教师充分施展才华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校把工作重心放在搭建舞台,创造条件,将教师推到课程实施的舞台中心上。如:

组织各教师课题指导小组面向全体学生设擂台展示自己的研究主题,让学生当评委,对教师的展示评头论足。

不定期地从每个教师组指导的学生课题组中选择一个组,在全年级做交流评比。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教研活动,由各指导教师指导小组口头报告前期工作,交流情况,提出问题,介绍经验。

要求每个教师指导小组都分别承担一个校级课题的研究,并经常开展研究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体会、论文的征集活动,向有关报刊杂志推荐发表。

(3)加强对教师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管理

学校统一制订《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老师备课笔记》,明确提出学校对这一课程的要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和工作记录,鼓励其中的创新和努力,提出不足,并作为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工作考核的依据。

规定每个教师指导小组每周在学生开展活动前至少必须备课一次,时间不定,主要讨论本周的活动内容和预期目标、学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为了能做到全员参与,教师课题组在组内要有进行具体分工。角色大致有如下几类:召集人,这一角色大多由各班班主任担任,主要是负责每周备课活动的教师召集和对学生每周活动的管理,尤其是学生外出时的管理;研究员,负责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资料员,负责小组资料的保管、分析和归类,并指导学生的资料搜集工作;记录员,负责集体备课内容的记录,对每次备课作出客观的评价,并负责指导和检查学生的活动记录;电脑员,负责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工作。

除了集体备课外,学校还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10课时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工作,随时记录每次独立指导学生的内容、观察学生的表现、自己的设计意图、自己的知识更新情况和课程中的收获和体会等。这一工作计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年终个人考评的依据。

(4)组织教师参加科研项目,让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学会搞科研

我校采用专家组的建议,采取了师生同步开展课题研究的办法。在学校研究性学习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确立了一个名为《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学校“十五”规划科研课题,鼓励所有参加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师参与该课题的研究。在课题开展两个月,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有了感性认识后,在教师广泛交流了“哪些是研究性学习实践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的基础之上,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这个课题下,确定了12个子课题,如《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研究》、《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教学设计的研究》、《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教学组织管理研究》、《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对学生动态管理的研究》……供各教师课题指导小组和全校各处室招标选择。这些子课题都来自实际,是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一边实施课程,一边开展研究,课程实施为研究提供了素材和灵感,研究的结果又可以推动课程的进展。真正起到了培养教师和推进课程建设的双重作用。

这种在科研中学习科研的方法,对教师有很大的作用。调查数据显示,有78.4%的老师认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和参加课题研究带来的最大收获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认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很大提高的教师占54.1%,认为跨学科综合知识有很大提高的教师占40.5%。

 

三、我们的收获和反思

比较学生的进步和收获,一年来,课题组教师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可能更令我们惊喜,也更为我们所关注。这主要表现在:

1、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对自身工作和任务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常规教学中,我们关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现在我们更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教师也由过去的想尽千方百计挑剔学生转变为今天的欣赏学生。

如在我所指导的一个课题组中,有个学生课题组的课题是《沙溪与周庄旅游资源对比研究》,我们在看到这个课题时,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表示怀疑。因为这个课题涉及的地域非常大--两个县市,研究的范围非常广。考虑到这一课题组的几个学生的能力都非常强,我们让他们去试试看,万一研究不下去了,再换课题。当学生把《开题报告》递上来时,他们的研究热情实在令我们感动,在《背景说明》中他们是这样写的:

眼睁睁看着近邻周庄因旅游而名扬天下,并随之暴富,便想到了自家深藏闺中的沙溪,至今默默无闻,游人寥寥,近日才打出“第二周庄”的招牌,何以称作“第二”呢?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好奇心;两者之间迥然不同的境况,更值得我们思考了,我们想从旅游六要素--游、吃、住、行、购、娱中最关键的“游”着手,以最根本的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揭开谜团。

当学生把他们的《结题报告》递上来时,我们的感受再也不是感动,而是惊喜。在长达一万多字的报告中,他们紧扣旅游资源,将两地的建筑、名人、小桥、等方面一一进行对比,并逐一进行评价。最后认为沙溪的不足主要是在宣传上和发掘上,可谓有根有据。当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报告送到沙溪镇政府部门时,镇领导对他们的研究进行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在学校的课题结题活动中,这个组以其详实的材料,从容的演说,征服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领导和教师,结果负责课题评审的专家一致给他们打出了最高分--100分。

学会欣赏学生,这一点对我校教师来说,感受是最为真切。

2、激发起继续学习的热情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范围大大超出了教科书中的规定,教师第一次有“不学不行”的感觉。

从广泛阅读各种书报杂志到看电视,教师们开始有意识地注意从新闻报道、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经济视窗、财经动态、法律与道德等栏目中获取与所指导的课题有关的知识和典型案例。

从上网查找到进行社会调查,教师们开始主动深入社会,走访政府部门、工厂、公司、乡镇企业等,有目的地进行攻关、社会活动,接触社会上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部门职员等,从中掌握确凿的数据和鲜活的材料。

有位历史老师曾写下这样的体会:

我是教历史的,应该说“太仓文化名人的调查与研究”这一课题与我的专业非常贴近,但由于我的学习与教学从来都是立足于教材、教参、大纲,更着高考、会考、学期考走,很少关注家乡的文化,这一次真的发现了自己知识的大缺口。自从我担任学生的专业指导教师这一角色的那天起,我就从未轻松过。有次,本课题组的两个学生拦住我,问:“我们已找到了唐文治、陆宝忠、刘师竹、俞庆堂,太仓还有哪些教育家?”我当时心理一阵发慌,因为我所知道的也就是这么几位,大概学生看出了我的尴尬,马上说:“徐老师,您再帮我们找找吧。”事后,我赶紧去查阅太仓的文化丛书,了解到太仓的教育家还有“女界师表”钱希令、创办学堂十多所的蒋汝坊以及钱诗棣、王舜成等。

这件事使我下了决心,必须赶紧去补补这一课,而且要赶在学生前面。我阅读了《太仓志》《太仓院士录》《太仓》,参观了张溥故居、吴晓邦艺术馆、王锡爵故居,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太仓。尽管如此,学生还是会提出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在这门课程中,教师要找回点自信是多么不容易。

3、发现其他教师的长处,学会合作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社会实际活动,它首先强调的就是组内成员的精诚团结,一个课题组的凝聚力的往往课题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败。要学生学会合作,首先教师必须学会合作。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使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个体工作者,而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从个体走向集体,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教师不仅要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而且要从习惯于孤芳自赏走向学会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

有位老师在体会中这样写道:“传统的教师关系是‘文人相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自视清高甚至妒忌。而我们课题组的几未老师一直渴求合作,乐于合作。由于我们的课题涉及营养方面的知识较多,当学生有困难时,生物老师主动承担了这方面的指导任务,同时还聘请了医院和卫生防疫站的营养学方面的专家,对工作加以指点;当学生拿着一叠统计数据不知从何下手时,数学老师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研究性学习使我们真正理解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感受到了文人相亲、愉快合作的魅力。”

4、从研究的角度去进行教学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中,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开始被广大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迁移到学科教学中。在我校的问卷调查中显示,54.1%的教师认为在本学科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71%的教师认为在自己学科教学的备课中已经自觉考虑把“备学生之需”放在首位。语文、英语、政治等学科的教师开始鼓励学生提问,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来解决他所提出的问题;数学、生物、理化等学科的教师在教时也开始注意把所教内容与社会实际、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教会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

也许有老师会说,我们一直在鼓励学生提问。事实上,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学生所提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学生所提的问题,完全可以由其他同学回答出来,也就是说提问的难度并不大。如果学生真的学会了提问,对教师来说,这决不是一件好事。有件事我体会很深:

我是教语文的,高一新教材有篇文章叫《逍遥游》,内容本来就晦涩难懂,为了教学的方便,我为学生专门做了一次《高洁旷达的哲隐--庄周》的讲座,集中介绍了庄子的生平、思想、世界观和价值观。想不到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研究庄子的热情,第二天,一个学生跑来问我:“唐老师,庄子的‘有用即无用,无用即大用’是什么意思?”对这个问题,我早有准备,于是我给他讲了庄子的《不才之木》的故事。学生对我的回答很满意,但没过两天,他又来了,说:“唐老师,《庄子》里说:‘有次他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决定杀鹅招待他。朋友家养了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童子问杀哪一只,庄子的朋友说,杀不叫的那一只。’你上次说‘无用即大用’。可这只鹅因为无用,最先被杀,这怎么理解?”我想不到这个学生竟然钻得这么深,于是只得尽下心来给他详细地谈庄子的“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说实话,自从开设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后,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我真有点胆怯。因为他们的胃口实在太大了。

如在《读本》中有篇余秋雨写的《老屋》,我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你们课后好好看看。没过几天,就有学生跑来问我:“唐老师,老屋的没落是必然的,可余秋雨却写得那么哀婉动人,这种情绪是不是有点不对?”我随口说了句:“这大概是生活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人对农业文明的一种向往吧?”这句话害得我苦了足足一星期,因为学生说:“唐老师,什么是农业文明,您给我们讲讲吧?《老屋》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您不如给我们鉴赏鉴赏。”为了讲清什么是农业文明,我看了《空寂的神殿》《震撼心灵的古旋律》《精神守望》《湮没的辉煌》《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七八本课外书。当我把农业文明介绍完后,我也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让他们以《有感于农业文明的衰落》为题写篇议论文,不少于1000字。(顺带说一下,在高中阶段,我采用的是我自己的“三说”作文训练法。高一阶段:与其无说,不如胡说。尽量把文章写得长些;高二阶段:与其胡说,不如无说。尽量把文章写的短小精悍,以适应考试的需要;高三阶段:有话好好说。尽量把话说得生动,说得曲折。)

这个题目对学生来说近乎刁难,一方面他们还未真正开始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对议论文的认识还相当肤浅;另一方面,这个内容对他们来说几乎是空白,所以我心理早有准备。可当学生把作文交上来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吃惊,因为有些同学竟然写了五六千字,大多数同学都写了一两千字。我问这些同学,你们怎么能写这么长?学生理直气壮地说:“抄来的。”接下来他们分别谈了自己是从那些地方抄的,怎么抄的。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这显然要归功于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的开设。因为这门课程让学生知道了怎样去寻找,而不是等待,更不是放弃。

【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下】相关文章:

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上) (教师中心稿)04-14

研究性学习之我见(教师中心稿)04-14

研究性学习 别有洞天 ------ 语文研究性学习探微04-14

研究性学习总结04-21

新课程环境下的研究性教学04-14

浅谈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教师中心稿)04-14

语文研究性学习挑战教师素养(网友来稿)04-14

化学研究性学习总结06-08

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04-27

研究性学习研究计划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