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这就是我所接受的大学教育
中国青年报 2002-09-11
我们是一群三流大学的学生,但我们并不曾因此而自卑或有怨言。但三年过去了,学校在教育体制上的弊病却让我们深受其苦。我们更多的时候在怀疑:从这里走出去,我们是否算得上大学生?
举一个例子吧!上学期,我们有一门课程设计叫《可编程电路设计》。相信同门的师姐弟妹们看到此就会想起课程设计要求的查资料苦钻研之类的事情。但我们不是,系里的设计课是这样完成的:设计时间为三个星期,前几天,老师发给每个班一份报告,只要每个人复印一份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就这么简单,你一定能通过这门课程,至于成绩是优是良,就看你和老师关系怎么样了。
3年来的设计课都是这样过来的。依照常规,完成设计后放暑假,大家交了复印完的报告就打算回家了。但系里规定不到7月12日不准回家,这期间就有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日子。于是,有同学忍受不了一走了之。
结果是:留下来无事可做的同学得了学分,提前回家但请别的系的同学代为签名的同学得了学分,回了一趟家又在12日前赶回学校的同学也得了学分,提前回家但没做手脚的同学没了学分,需要重修。
几年里,几次设计课,都这样让人想不明白---无聊的规章制度比设计课本身重要百倍。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既然是大学,既然招了学生,就应该对他们负责。可像我们学校这样,算不算误人子弟?学生
【这就是我所接受的大学教育】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接受孩子09-15
孩子到底该接受怎样的早期教育06-30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03-19
家庭教育心得:教育孩子,做好这五点09-26
这让我感动初二作文11-29
《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08-16
《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05-17
《我就是喜欢我》教案10-15
教育随笔:孩子就是我们镜子04-17
《我爱这土地》的教案设计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