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鸦和妈妈》教学反思

时间:2024-11-02 04:21:4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乌鸦和妈妈》教学反思

  公开课上得沉闷、没有生气,这对于执教教师来说是最大的失败。然而那次公开课,我真的令听课领导老师们很“难受”,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很多困惑。

《小乌鸦和妈妈》教学反思

  那一天下午,快放学的时候,教导主任通知我明天市局领导要来我校检查教学工作,要听几节课,其中由我上一节语文课。接到任务后,我就开始准备《小乌鸦和妈妈》一课。本篇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会小乌鸦对妈妈的爱。

  那节课上,我揭示课题后,带领学生初读了课文。接下来我说“谁谈谈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小乌鸦很爱他们的妈妈。”发言积极的郝紫鑫不加思索的说。“小乌鸦们很乖”田晴站起来补充说。“小乌鸦们很心疼自己的妈妈”“小乌鸦们很懂事”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看着孩子们这样快的就进入了文本的学习,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你们说得太对了,三只小乌鸦的确很懂事、很乖巧,那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小乌鸦懂事的句子吗,说说自己的看法。”于是学生便开始了他们的讨论,我原计划讨论时间为8—10分钟,在这一段时间里我穿梭于各个讨论小组间,发现学生们有的在书上书上画一画相关的句子,有的在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我想:不错,看来部分学生已经会读书了。谁知课堂上“热闹”了大约5分钟就渐渐安静下来了。只好往下一个环节进行了。“看来你们已经准备好了,下面谁来说说你从哪看出小乌鸦很爱自己的妈妈,它们很懂事。”“小乌鸦问妈妈冷了吧,从这我可以看出小乌鸦很懂事,知道心疼妈妈。”“小乌鸦问妈妈饿了吧,从这我能看出小乌鸦很懂事。”“小乌鸦还知道问妈妈是不是渴了,从这我也可以看出小乌鸦很懂事。”就这样学生们在我们预料之中的粗浅的回答就结束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是相当不够的。备课中我已料到了这一点,于是我接着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平日里在你饿了、渴了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当我放学回到家,妈妈会迎上来说儿子饿了吧,快来吃点点心。”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我的问题。“你们从哪见到过嘴对嘴得喂食物,说说你的感受。”我接着引导。接下来是很勉强的有那么一两个学生回答我的问题。“我还从他们把窝铺得既松软有厚实看出小乌鸦懂事,他们怕妈妈冷。”总算又谈出了一点看法。看时间剩的不多了,要进行第五段的学习了,否则就要拖堂了。

  接下来5分钟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动作表演理解了“依偎”的意思。这时离下课还剩5分钟时间,按原计划行事进行课本剧表演。先让学生在组内进行简单的准备,然后我特意找了一组比较有表演能力的学生上台进行表演,上台前我还在组内嘱咐他们表演时尽量加上自己的话,加一些动作。结果表演的效果如何就不用我再赘述了。这堂公开课以失败而告终。

  这便是我那一堂失败的公开课。该课的失败应怪罪于谁呢?能说是学生年龄太小,不能对文本所渗透的情感进行深入感悟吗?显然这是没有说服力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对语文学科教育的反思,我也知道教学中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注重体验”也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可是本节课的教学,我体现这一重要的教学理念了吗?即使是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了,但引导的方法合理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到位吗?学生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收获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

  课下通过进一步对课标的学习,使我对“体验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时,我觉得还是应该引导学生回到综合的生活中,回到丰富的实践中,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悟。

  一、联系生活,感受情感。

  教育家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联系生活展开情境,把教材所写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才能领略文中表露的感情。把这种体验容入到对课文的朗读中,才能够真正把文章读懂。

  低年级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来源于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但在课文的学习中,低年级孩子往往不善于主动联系和体会这些经历过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

  如在《小乌鸦和妈妈》一课中,我想就可以用“回忆生活经历”的方法,帮助学生体验文章情感。文章一开头就写道:天冷极了,下着大雪,乌鸦妈妈年纪大了,没有力气飞行了,身上只盖着几片树叶,静静的躺在窝里。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你有没有过急需别人帮助的时候呢?理解三只小乌鸦帮助妈妈时,引导学生回忆你帮助过别人吗,当时你会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怎样说的?在生活情景的启发下,学生体会到了乌鸦妈妈渴望得到帮助的心情,进一步理解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同时为恰当的运用情感进行朗读作好准备。。

  我想学生只要在对以往感受的回忆中,产生了相应的感受,又把这种感受带到对课文的学习中,就会与文章情感产生了共鸣。

  二、参与实践,体验情感。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表演中的角色体验,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容易理解文章情感,运用好所扮演人物的语气。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经验,去体会、去感悟。

  学完《小乌鸦和妈妈》一课后,虽然我也请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表演。但由于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的感悟,当然是演不出什么了。如果再次执教,我首先会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进行充分的感情朗读,再把文本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表演时别忘了先为表演的学生带上头饰,放一段大雪漫天的录像,创设一下情景。只要同学们演得投入,角色的表演会使得学生体验到课文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语文课种的情感体验正是让学生去做这样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课的失败教训,使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这种强烈的体验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这时何愁上不出受学生欢迎的“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呢?我想学生在那样的课中才会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小乌鸦和妈妈》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乌鸦和妈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乌鸦爱妈妈》教学反思10-26

小乌鸦爱妈妈教学反思07-21

《小乌鸦爱妈妈》教学反思15篇09-20

音乐课《小乌鸦爱妈妈》教学反思09-01

《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06-12

《乌鸦和狐狸》教学反思06-02

《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范文11-17

《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15篇10-08

《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15篇)06-22

小学语文《乌鸦和狐狸》教案及精选教学反思06-28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小乌鸦和妈妈》教学反思

  公开课上得沉闷、没有生气,这对于执教教师来说是最大的失败。然而那次公开课,我真的令听课领导老师们很“难受”,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很多困惑。

《小乌鸦和妈妈》教学反思

  那一天下午,快放学的时候,教导主任通知我明天市局领导要来我校检查教学工作,要听几节课,其中由我上一节语文课。接到任务后,我就开始准备《小乌鸦和妈妈》一课。本篇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会小乌鸦对妈妈的爱。

  那节课上,我揭示课题后,带领学生初读了课文。接下来我说“谁谈谈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小乌鸦很爱他们的妈妈。”发言积极的郝紫鑫不加思索的说。“小乌鸦们很乖”田晴站起来补充说。“小乌鸦们很心疼自己的妈妈”“小乌鸦们很懂事”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看着孩子们这样快的就进入了文本的学习,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你们说得太对了,三只小乌鸦的确很懂事、很乖巧,那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小乌鸦懂事的句子吗,说说自己的看法。”于是学生便开始了他们的讨论,我原计划讨论时间为8—10分钟,在这一段时间里我穿梭于各个讨论小组间,发现学生们有的在书上书上画一画相关的句子,有的在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我想:不错,看来部分学生已经会读书了。谁知课堂上“热闹”了大约5分钟就渐渐安静下来了。只好往下一个环节进行了。“看来你们已经准备好了,下面谁来说说你从哪看出小乌鸦很爱自己的妈妈,它们很懂事。”“小乌鸦问妈妈冷了吧,从这我可以看出小乌鸦很懂事,知道心疼妈妈。”“小乌鸦问妈妈饿了吧,从这我能看出小乌鸦很懂事。”“小乌鸦还知道问妈妈是不是渴了,从这我也可以看出小乌鸦很懂事。”就这样学生们在我们预料之中的粗浅的回答就结束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验是相当不够的。备课中我已料到了这一点,于是我接着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平日里在你饿了、渴了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当我放学回到家,妈妈会迎上来说儿子饿了吧,快来吃点点心。”一个孩子站起来回答我的问题。“你们从哪见到过嘴对嘴得喂食物,说说你的感受。”我接着引导。接下来是很勉强的有那么一两个学生回答我的问题。“我还从他们把窝铺得既松软有厚实看出小乌鸦懂事,他们怕妈妈冷。”总算又谈出了一点看法。看时间剩的不多了,要进行第五段的学习了,否则就要拖堂了。

  接下来5分钟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动作表演理解了“依偎”的意思。这时离下课还剩5分钟时间,按原计划行事进行课本剧表演。先让学生在组内进行简单的准备,然后我特意找了一组比较有表演能力的学生上台进行表演,上台前我还在组内嘱咐他们表演时尽量加上自己的话,加一些动作。结果表演的效果如何就不用我再赘述了。这堂公开课以失败而告终。

  这便是我那一堂失败的公开课。该课的失败应怪罪于谁呢?能说是学生年龄太小,不能对文本所渗透的情感进行深入感悟吗?显然这是没有说服力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对语文学科教育的反思,我也知道教学中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注重体验”也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可是本节课的教学,我体现这一重要的教学理念了吗?即使是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了,但引导的方法合理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到位吗?学生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收获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

  课下通过进一步对课标的学习,使我对“体验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时,我觉得还是应该引导学生回到综合的生活中,回到丰富的实践中,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悟。

  一、联系生活,感受情感。

  教育家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联系生活展开情境,把教材所写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才能领略文中表露的感情。把这种体验容入到对课文的朗读中,才能够真正把文章读懂。

  低年级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来源于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但在课文的学习中,低年级孩子往往不善于主动联系和体会这些经历过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

  如在《小乌鸦和妈妈》一课中,我想就可以用“回忆生活经历”的方法,帮助学生体验文章情感。文章一开头就写道:天冷极了,下着大雪,乌鸦妈妈年纪大了,没有力气飞行了,身上只盖着几片树叶,静静的躺在窝里。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你有没有过急需别人帮助的时候呢?理解三只小乌鸦帮助妈妈时,引导学生回忆你帮助过别人吗,当时你会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怎样说的?在生活情景的启发下,学生体会到了乌鸦妈妈渴望得到帮助的心情,进一步理解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同时为恰当的运用情感进行朗读作好准备。。

  我想学生只要在对以往感受的回忆中,产生了相应的感受,又把这种感受带到对课文的学习中,就会与文章情感产生了共鸣。

  二、参与实践,体验情感。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表演中的角色体验,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容易理解文章情感,运用好所扮演人物的语气。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经验,去体会、去感悟。

  学完《小乌鸦和妈妈》一课后,虽然我也请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表演。但由于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的感悟,当然是演不出什么了。如果再次执教,我首先会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进行充分的感情朗读,再把文本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表演时别忘了先为表演的学生带上头饰,放一段大雪漫天的录像,创设一下情景。只要同学们演得投入,角色的表演会使得学生体验到课文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语文课种的情感体验正是让学生去做这样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课的失败教训,使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要时刻注意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这种强烈的体验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这时何愁上不出受学生欢迎的“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呢?我想学生在那样的课中才会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