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塘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12 18:53:1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池塘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池塘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池塘教学反思

小池塘教学反思1

  《我爱门前的小池塘》是著名作家金波的一篇散文,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运用拟人的手法,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和口吻,形象地描绘了家门前小池塘和池塘周围万物生长一片生机的美妙景象,令人读来,感受到一种童话般的美妙,文中语言生动形象,极富童真童趣,字里行间表现出一个孩子热爱自然,富于幻想的纯真之情。在我教学中紧紧抓住了“美”字,让学生读出它的美,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审美情操得到熏陶和感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促进孩子们积极自主学习,我设计了“你觉得谁也喜欢小池塘?”“大家为什么喜爱小池塘?”“你最喜爱哪个部分”等问题,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他们自读自悟,体验情境,进人情景,品味语言,学生带着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去读书,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在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中,自然地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部分第一条就指出低年级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可见,语文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直观的挂图、生动的课件演示来调动孩子的视觉器官,老师精彩的范读配以优美的音乐作用于孩子的'听觉器官。让每个孩子都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孩子在朗读课文时能领悟到小池塘那充满生命力的美。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让孩子在老师的评价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你读得又轻又柔,怕吵醒了小池塘。”“我已经看到小蜜蜂、蚱蜢、小鸟快活地生活在小池塘边。”“我仿佛看到了那一池碧绿的荷叶,粉红的睡莲盛开在绿叶之中。”……这些贴近孩子心灵的评价语言,必将促使孩子不断的进步。同时,老师多元化的评价语言,也感染了学生。孩子们也学会了用心去聆听同伴的朗读,并学会了赞美或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让我欣赏到了一幅美景。谢谢你!”“你读得太好了,我要向你学习。”“你读得很流利,只是……”……

小池塘教学反思2

  上完《小池塘》公开课后,细细体会这节课的得失,课堂预设和生成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小池塘》一课,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课文通过对池塘里水波、芦苇、白云、太阳、月牙、星星在水中的倒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人一种美得愉悦,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感和生命。教学《小池塘》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设定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尽情的发挥想象,去理解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五彩的世界”。孩子们善于发现,他们喜欢把他们知道的,别人还没发现的说出来,头脑很活跃。

  但是这节课,因为课前准备和学科专业知识的欠缺,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没有注意到,导致这节课有一些遗憾。第一:对课标把握不准去,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默读,语文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默读要求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但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不会默读,一般从二年级才可以训练,学生需要在训练中逐步做到,这点我需要注意。第二:关于比喻句,在教学中,我有一个解释比喻句的环节,让学生理解比喻句,这是很不妥当的,让孩子们自己造比喻句的`时候前面的铺垫不够,导致学生不太容易理解。除此之外,PPT的页数过多,应该删除一些重复的内容,上课朗读指导的方法太单一,效果不好。这堂课中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继续去反思,作为老师,我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好的教学经验,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更乐于学~

小池塘教学反思3

  《小池塘》一篇课文,文字优美、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美丽景象。课文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静态的池塘以生命的动态方式呈现。学完课文,我播放了一段课文配套录象,加深学生美的体验,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看完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交流自己情感的'积极性很高。

  生:小池塘太美啦。

  生:大自然真美呀!我想到各地去看看。

  生:老师,小池塘太美了!可是在我们村子里有个池塘,水黑黑的,上面都是些垃圾,到了夏天满是苍蝇、蚊子,一阵阵臭味。一点都不美。

  师:同学们,那该怎么呀?

  生:我们要保护这些池塘,不乱扔垃圾。

  生:看到那些乱扔垃圾的人,我们要去批评他。

  ……

  这一点在教学设计中显然我没有预设到,没有想到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于是在上完课后这样写到:多么聪明的孩子,想法这样独特。他能够跳出我的思维圈,想到了我们没有想到的,他的感受是新颖的,带领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认识世界,感悟到美丽的大自然需要我们大家努力,大家伸手来保护;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课堂的不可测因素很多,预设实施中总会遇到意外,就需要我们教师对预设进行调整,使预设贴近文本,贴近课堂,贴近学生,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小池塘教学反思4

  在《小池塘》一课中有很多“比喻句”,教学时,我抓住这个教学资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比喻句”,使学生对“比喻句”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模仿练说“比喻句”,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突破。

  认识:

  师:出示“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让学生数一数,句中出现了几种事物?哪几种事物?

  学生很快地找出:白云和白鹅

  点拨:白云和白鹅本来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他们哪儿相象呢?

  生:白云的颜色和白鹅一样都是白的。

  生:白云的倒影在小池塘里的形状和白鹅相象。

  点拨:看来,只要相象的两种事物都可以来打比方了,你能说几个吗?

  生:弯弯的月牙像小船。

  生:小蜻蜓像一架小飞机。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学生只要能想象到的,他们都可以说出比喻句。】

  辨别:

  师:“小红长得非常像她的妈妈。”这是个“比喻句”吗?

  生:我认为应该是吧!

  师:说说看,为什么?

  生:她们是两个人,长得又像。

  生:我不同意,应该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才可以打比方,这样打比方就好象我们拿小鱼和小鱼比没什么两样,变成同一事物了。

  生:我也这么认为,如果相象的都可以打比方,那么“这块山石像那块山石”也能叫打比方吗?

  【争论激烈地进行着,什么叫打比方,怎么样才可以打比方,经过激烈地争论,答案越来越明朗,越来越明确。】

  比较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话表达的效果更好呢?

  池塘里像一只大眼睛。

  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生:读了第一句话,我看到的就是一只大眼睛,可是第二句让我看到了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生:我读了第一句,想象到小池塘像一只大眼睛。读了第二句话后,我仿佛看到的是小池塘里那水波还一闪一闪的,就像一只大眼睛那样明亮。

  师:你们说得很对,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表达的内容更生动、形象、真切,希望你们以后不光要学会说“比喻句”,还要学会把比喻句说得像第二个句子一样生动、形象、真实、具体。

  模仿:

  出示一幅图(一片树林,树叶从树上落下来。)

  师:你们看,一片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你们看这落叶掉下来的样子会使你想到它们像什么呢?

  生:我觉得“落叶像一只只小小鸟,纷纷从大树上飞落下来。”

  生:我认为“落叶像无颜六色的蝴蝶在飞舞。”

  生:落叶多么像七仙女从空中洒落的五彩缤纷的花瓣啊!

  创造:

  师:其实,在你们的周围,就有很多相象的事物,只要你仔细观察发现,你都可以说出很多比喻句,要不你们试试看!

  生:秋风像一把扫帚,把地上的落叶吹跑了。

  生:北风像一把刀子,吹得我们的脸像刀割一样的疼痛。

  生:小明跑步可真快,像一只兔子。

  生:毽子像一只小小鸟一样,在小云的脚上飞上飞下的。

  思考: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得有个过程,同时有他的局限性和规律性。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从认识入手,上学生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发现他们相象的.地方,对“比喻句”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辨别,明白“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接着指导学生进行比较、体会生动形象的“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模仿,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说“比喻句”的时候出现了进一步的突破;继而,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说出无数个“比喻句”,使“比喻句”这个概念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了。

  收获:

  由此看来,教学中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把课堂教学思想定位在“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凸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会教得轻松,学生也会愉快地学会所学的知识。

小池塘教学反思5

  《小池塘》一课,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描写了小池塘如同明亮的眼睛,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给人以生动形象的美感享受。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人一种美的愉悦,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态和生命。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提高思想认识。

  (一):我先故意让一位同学睡觉,先朝他轻轻吹一口气,然后让他说一说刚才老师一口气吹在脸上的感觉,接着请他扮演小池塘,我扮演春风姐姐,演一演。让学生体会春风姐姐的爱心。最后幻灯展示: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水动了起来。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水波“一闪一闪”的?(春风吹的结果)。

  (二)先让学生感受小池塘的整体形状:圆圆的,亮亮的,像一只大眼睛。接着请学生观察一下周围同学的眼睛,看看有什么共同点,比如都长着眼睫毛。接着就提问:那么,小池塘的眼睫毛在哪儿呢?(出示幻灯片)“春风姐姐把小池塘周围的芦苇也吹醒了,芦苇也长起来了,同学们看,像不像给小池塘这只大眼睛镶上了睫毛?小池塘美不美?”在此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在学生有了鲜活的感受后,激发学生探究:“现在,小池塘这只大眼睛要看东西了,它看到些什么呢?”首先请同学们读课文,把小池塘看到的东西说说。接着幻灯展示: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老师点拨:“同学们,它们能一起出现在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吗?”让学生明白:在不同时间,小池塘倒映的东西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诵读第二自然段之后,就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模仿课文中句式,用“()倒映在池塘里,像()”来练习说话,并用水彩笔也来画一个小池塘。

  (四)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注意读出赞美的语气。(五)提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图中一条小鱼在池塘里游动,嘴巴也在快乐地张合着。它在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积极揣摩小鱼的心理,说说小鱼的心里话。接着,再观察想象:“看图中小池塘边也有两个小朋友在拍手、欢呼,他们又在说什么呢?”在学生充分想象,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小池塘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它们的美是要靠我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的,而且,还要靠我们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去保护它们。同学们来谈谈,我们该如何去保护它们呢?”让学生展开讨论,以加深认识,升华感情,受到环保教育。

  课堂上气氛活跃,同学们的表现我十分满意。语文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教学中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与创造潜能的开发,让学生得到了持续发展。

  3《小池塘》教学反思

  对于第一课时,我一直找不准点!回忆二年级听张老师的课,记得她的第一课时,有生字的教学、有词语的理解、有句子的朗读、有对课文的概括,生动充实;第二周听万老师和刘老师的课,也同样存在这些点,就看你怎样设计和安排!联想自己的第一课时,一直是糊里糊涂,把握不好第一、第二课时的度。这次自己备课时,真是如热锅上的蚂蚁,没有丝毫头绪。这时就想起了以前听了多遍的许嫣娜老师的《荷叶圆圆》,这节如行云流水般的课真是白看不厌!暗自窃喜,我可以照着她的模式上这课呀!于是就开始了模仿!试上时,我才意识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第一节课备成了第二节课。老师讲得多,孩子读的少。生字词的理解面太广,没重点等等,可谓是惨败!真真应了一个词:眼高手低!

  再次备课时,得到了同年级组的大力帮助!张老师告诉我第一课时要多读少讲,读得形式应多样化,比如第一节齐读了,第二节就可以开火车读及出示句式概括;许老师更是热心诚恳地从头到尾给我进行了梳理,对第二自然段进行了彻底地改版;吴老师看到有心事的我不仅帮我打扫卫生,给了我一次试上的`机会,还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陈老师说我的导入还好的;杨老师说我的语言应简洁些,板块要心中有数,在聆听了我的思路之后,给了我很多建议和鼓励。正是大家如此热心的帮助,让我心里有了些底!一节课下来,心中最大的感受是: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感激之情无语言表!

  回顾这次公开课,沿着思路整理如下。

  1、感悟之后读课题,更能读出自己的感觉

  孩子读好课题的前提是对课题有所理解,介于这样的思考,设计出示池塘图片,让孩子说说看到了怎样的小池塘,孩子回答清澈见底、清清、可爱的小池塘,如此直观的感受,池塘可爱美丽的印象就种在了孩子心中,那么对于课题也能读出自己的感受了!

  2、长句的朗读指导在关注停顿的同时也要关注轻声音节

  同年级老师说第一句孩子难读的!许老师更是让我好好研读这句。我还是没有认真读出来,以为标上停顿号孩子照着停顿就可以读好了。课上,语感好的孩子读得还是对的,语感不太好的孩子看着停顿也是读不出来。一开始我也觉得纳闷得,有停顿了怎么还读不好呢?张七中老师的点拨,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这句的“了”是轻声。这才是本句的重点和难点!

  3、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

  许老师提醒我,要把一些方法教给孩子。孩子在记忆字的时候教师要把方法点出来告诉孩子。在教学“波”时,孩子说三点水加皮就是波;破的石换成三点水就是波。我就有意识地告诉了他们识字的方法。

  4、有些事物性词语的理解可以借助课文插图。

  在理解水波和芦苇时,就让孩子到前面来指一指,能指出来的小朋友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5、有些词语的理解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语境。

  吴老师说这节课词语的理解不太多。“鲜”字可以通过词意,给孩子一些句子让孩子选择。思考之后觉得都出示太多,有点拔高要求。就选择了两个常用的,孩子记忆鲜字时可能说到又于课文有所联系的两个意思给孩子选择。并生活中的例子让孩子有深刻的感悟!

  6、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

  上次进丁老师的班借拖把,看到她班里的孩子都在自己读自己的书,声音响亮很投入,羡慕之极。想想我们班,我不去就不怎么读,个别想读得学生也步入了大流,领读员也是爱莫能助。我知道这是我惯得坏毛病,因为我每次进教室都会组织齐读,很少个人读,孩子已习惯了,当然不会自己读了。后来,我就要求他们自己读自己的书,我在还好一些,不在的话,读读就玩在一起了。这次公开课上,一说自己读,孩子读读就齐读了。一开始我也纳闷的,张七中老师一点,我就恍然大悟了。我每天直说自己读自己的,却没想到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自己读自己的。于是,我就把从张老师那取的经传给了大家:自己读时,可以比别人读得快些,可以慢些,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带动作读,可以加表情读,可以唱读……总之,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一声令下,孩子果真哇哇地自己读自己的啦!

  总之,需要学习和思考的还很多,还需多充电,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小池塘教学反思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写的是春天到来是小池塘的名利景象。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醒来的小池塘像明亮的大眼睛。第二自然段是写白云、太阳、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里的景象。第三自然段概括写小池塘的美。课文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展开了丰富的饿想象,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感和生命,给人一种美的饿愉悦。

  学情分析:

  课文《小池塘》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大家展示了春天小池塘美丽多姿的一面。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浮现小池塘优美的画面,感受到小池塘的景色美,感悟到课文的语言美. 他们喜欢小池塘,喜欢朗读,渴望读好课文. 通过两个问题:小池塘像什么?小池塘的睫毛是什么做的?不仅使学生从整体上抓住了小池塘的形美和神美,同时也深入体会到了课文语言组织的精妙之处,体验文章的语言美。“一闪一闪”、“明亮”、“长长的睫毛”这些词语写出了小池塘美丽的特点。抓住这些词语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就能使学生读出小池塘的美丽,读出对小池塘的喜爱。由于学生已经进入了课文优美的意境,对小池塘产生了喜爱之情,因此在朗读这一段时,学生很容易就能读好这些词语,读好课文。教学中没有老师过多的讲解,有的只是老师激励性的评价和学生自己情感的流露。学生在一遍一遍朗读的过程中,一次一次地加深了对画面的透析,对文章语言的理解,并最终跳出画面完全融入课文的语言美之中。在指导朗读时,我鼓励学生边读边想像,通过老师的范读,为学生提供了边读边想的范例,使学生在自己尝试的时候有法可循,情感自然流露。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笋娃娃从地底下钻出来迎接春姑娘,春姑娘又派春风姐姐去唤醒沉睡一个冬天的'小池塘。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池塘》。

  1、小池塘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子的?(轻轻的,静静的)你觉得它怎么样?(美)

  2、 面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样写小池塘的美?

  二、 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不过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必须把字音读准确,课文读通顺,下面同学们先把课文读一次,课文比较长,生字也比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看你读几遍能把这个文章读下来。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师:谁愿意站起来让大家检查一下,看你把这些字音读准确了吗?

  (师出示生字词)

  姐姐 吹气 水波 一只 鲜红 芦苇 睫毛 倒映 白鹅 珍珠

  指名读,生正音,小老师指读。

  师:这些字词大家都读准确了,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识字方法,我们一起来认一认,看看哪个小组认的最快?(开火车检查)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认会了生字词,真厉害,谁愿意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师:课文能读得这么好,看来识字对读通课文有着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以后一定要努力去认识更多的字。

  三、 品读课文

  1、师:现在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小池塘的美?

  (池塘里的饿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2、师:为什么说小池塘像一只大眼睛呢?

  请生表演一眨一眨的,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的眼睛?

  师:是呀,这是一只水汪汪,亮闪闪的大眼睛,谁能读好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3、这只大眼睛看到了什么?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用笔划出有哪些景物?

  师:明亮的小池塘就像一面镜子,白云、太阳、月牙、星星都倒影在这面镜子里,你最喜欢哪一种景物倒影在池塘里的样子,在文中划出这句话读一读,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生:我最喜欢白云的倒映,就像一群白鹅,很可爱。

  师:白云倒映在池塘里还像什么?

  生:我最喜欢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鲜红的气球。

  生:我最喜欢月牙倒映早池塘里,像弯弯的小船。

  师:还像什么呢?

  生:我喜欢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珍珠一样漂亮。

  (生读,师指导,范读,引读,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小池塘的美)

  师:从大家刚才的读,老师已经感觉到同学们非常喜欢小池塘,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好吗?(师范读)作者为什么会把小池塘写这么美呢?

  师:小池塘多美呀,就像文中说的那样“明亮的小池塘……世界”,你们知道“五彩”是什么意思吗?(五颜六色、五彩斑斓、很多种颜色)

  师:就是因为许多景物倒映在池塘里,小池塘才会这么漂亮,想想看,还会有什么景物倒映在池塘里,它们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师: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让我们一起把整篇文章读一读(全体起来)

  板书:

  3、小池塘

  白云……白鹅

  小池塘 太阳……气球 美(五彩的世界)

  (大眼睛 ) 月牙……小船

  星星……珍珠

小池塘教学反思7

  《小池塘》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写的是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美丽景象。于是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意在让孩子体会这篇文章是用什么方式展现小池塘的美。

  一、比喻句之美。

  课文中有很多比喻句,因为有了比喻的成分,所以显得很美。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共四句话,都是比喻句,分别把白云、太阳、月牙、星星比作了白鹅、鲜红的气球、弯弯的小船、闪亮的珍珠。孩子们已经从上个学期就接触过比喻句了,但是还不会自己设计。我采用了简笔画直观形象和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来理解这4句话,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看图赏读,巩固理解。孩子们很兴奋,因为这4句比喻句对他们来说不算难,他们更加自信起来。

  二、仿写比喻句

  在赏读理解了这4句比喻句的基础上,我创设情境,引领孩子进行比喻句的仿写。借助课件,我问孩子们:白云倒映在池塘里,你还看见它像什么?除了书上的“白鹅”这个答案孩子们还给出了“一群绵羊、棉花糖、美丽的`菊花”等众多的答案。后面的教法同前。接着,我又问孩子们:瞧,在小池塘边,你还看到了什么?它们倒映在小池塘里,像什么呢?经过想象与思考,孩子们给出了这样的句子:

  柳条倒映在池塘里,像长长的辫子;小草倒映在池塘里,像密密麻麻的水藻;飞过的燕子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架小飞机(一把把剪刀)。

  也许这堂课中,孩子还没有完全理解比喻句的妙,但是孩子们已经初步明白了比喻句的成分,是一个让人欣喜的进步。

小池塘教学反思8

  作者笔下的小池塘美,美得令人心旌摇曳,美得令人陶醉,美得令人心驰神往!这篇散文形象生动、内容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合理、意境优美。品读这篇文章实是一种享受。

  在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边读边在脑海中过电影,想象画面。学生美美地朗读着课文,教室里读书声此起彼伏。读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说说小池塘美在哪里?一个孩子一脸陶醉地说:“池塘边的柳树姑娘很美,春风姐姐轻轻地吹,柳树姑娘的辫子甩来甩去。”孩子想象中的柳树真的很美,但第一自然段没有讲到柳树啊,我想要的答案是“水波美”、“芦苇美”。于是,我笑着问他:“第一自然段中有写到柳树姑娘了吗?”孩子摇了摇头,红着脸坐了下来。其他的'小朋友似乎心领神会了,纷纷回答:“小池塘美在岸边的芦苇长长的,绿绿的。”“小池塘的水波一闪一闪,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很美。”我很顺利地出示了两句描写池塘美的句子,按部就班和学生一起品味、朗读。

  就这样,似乎非常圆满地结束了这一自然段的教学。

  课后,我在想,孩子之所以能想象到课文描写以外的池塘边的景物,正是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读书,仿佛身临其境。这理应值得肯定表扬,可我却断然否定了他,这无疑给了这孩子一个深深的打击!造成错误的根源是:我的心中只装着自己预设的教案,把学生完完全全地丢掉了。

  如果每一堂课上,老师的心中始终都装着学生,那么理想课堂离我们不远了。

小池塘教学反思9

  春天的小池塘景色明丽,课文运用了许多打比方的手法将小池塘写得优美动人,学生读起来很享受。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五彩的世界”,我仿照课文的句式设计了一个这样的说话训练:倒映在池塘里,像。小朋友们畅所欲言: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大苹果;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棉花糖;小鸟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只小风筝;蜻蜓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架小飞机;大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个巨人;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闪闪的萤火虫……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同时,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让孩子理解汉字间架结构之间的美,我则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吹”的口字旁比做是人的嘴巴,不能写得太大;把下边的“人”比做是一个人的腿,要又细又长些。

  另外,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引导孩子们进行拓展,如:“小池塘里还可以倒映出什么呀?用“( )倒映在池塘里,像( )。”拓展练习说话。下面是我们班小朋友的“杰作”:柳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棉花糖;小鸟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疾弛而过的飞机;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闪闪的萤火虫;飞机倒映在池塘里,像潜水艇;燕子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把把锋利的剪刀……

  当然,我的课堂预设和生成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后面的教学中多多努力!

小池塘教学反思10

  教学中,我仿照课文的句式设计了一个这样的说话训练:-----倒映在池塘里,像----。小朋友们畅所欲言: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大苹果;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棉花糖;小鸟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只小风筝;蜻蜓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架小飞机;大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个巨人;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闪闪的萤火虫……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同时,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让孩子理解汉字间架结构之间的美,我则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吹”的口字旁比做是人的嘴巴,不能写得太大;把下边的“人”比做是一个人的腿,要又细又长些。

  另外,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引导孩子们进行拓展,如:“小池塘里还可以倒映出什么呀?用“( )倒映在池塘里,像( )。”

  拓展练习说话:柳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棉花糖;小鸟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疾弛而过的飞机;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闪闪的.萤火虫;飞机倒映在池塘里,像潜水艇;燕子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把把锋利的剪刀……

  当然,我的课堂预设和生成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后面的教学中多多努力!

小池塘教学反思11

  《小池塘》语句优美,非常适合朗读,文中描绘的意境让人神往。

  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试着把句子读好。交流时有学生说:“我喜欢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因为月牙的样子很好看,我真想坐一坐那只小船。”“我喜欢最后一句,因为我特别喜欢一闪一闪的星星”也有学生说“我喜欢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那多有趣啊”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学生特别容易投入,尤其是自己喜欢的那一句。当然,在读好了每一句之后,我又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句子为什么这么排列呢?也许是有了前面朗读的铺垫,有几个学生一下就想到了,前面两句是写白天的,后面两句是写夜晚的。如此再分男女生读,学生不仅读好了课文,更重要的是初步感受了课文这样安排顺序的道理,相信此时学生头脑中的图像应该更为丰满了。

  接着我问:你觉得还有什么也会倒映在池塘里呢?请你说一说,同时我出示了句式:倒映在池塘里,像。有的孩子说:“芦苇倒映在池塘里,像长长的睫毛。”有的说:“粉红色的桃花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还有的说:“一片片树叶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条条小鱼。”……真没想到,这样的设计,学生如此喜欢,既让学生感受了小池塘的美,也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我想: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想办法去点燃学生的兴趣火花,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活力。

小池塘教学反思12

  本单元共五篇阅读。《春笋》、《雨点》、《小池塘》、《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这几篇阅读都对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小池塘》这篇阅读,篇幅短小、精悍,非常适合本学段的学生阅读。小池塘,一个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地方,一个孩子们都熟悉的地方,会给大家带来什么呢?通过课文的描述,让我们体会了池塘美,语言美,意境美,更勾起了我们对这样美的追求和向往。

  《小池塘》这篇阅读最大的特点就是静、亮、美。没有大海翻滚的浪花、没有江河骇人的惊涛,小池塘只是“一闪一闪”的“微波荡漾”;一个“倒映”让大自然美丽的景物全收进了小池塘的大口袋。小池塘再把这奇异的事物一一呈现给大家时,才发现自己已被装点得五彩缤纷。

  本学段教学目标对阅读的要求这样说到“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小池塘》这篇阅读运用了六处比喻,让人边读边想边回味,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事物都倒映在小池塘里,那这个小池塘可真就成了一个大八宝囊了。

  生活中我们或许多了些惆怅,还能再建起心中美丽的小池塘吗?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抓住小池塘的一个“亮”字。小池塘的池水很清,当太阳、月牙、星星这些光体倒映在池塘里,小池塘显得那么明亮。可是除了光亮,白云的白,太阳的红,月牙的黄,星星如珍珠般的又白又亮,芦苇的白色、绿色和褐色,水草的绿等等等等,无不映出了一个色彩光亮的小池塘。

  二、小池塘和“大眼睛”也有着相似之处。相对于江河湖海,小池塘比作大眼睛,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形状就占了很大的优势,而且这个大眼睛不是那么的.夸张。其次,小池塘的河面与眼睛有着共同的特点:透亮,能映出物体。而且,通常来说,它们都属于“美丽”的一类。

  三、抓住比喻句,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出示课文中比喻句的本体事物,让孩子们说出喻体,然后再说一说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样一来,孩子们很容易就理解了什么是比喻句。其次,在出示喻体的时候,我只出示重点词语,等到所有的喻体出示完毕,再让孩子们说出这些喻体前面的形容词,这样通过两个环节的展示,孩子们基本上能够记住了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起来就显得十分容易了。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这在每一节课上都要体现,习惯,是必须长期熏陶的,老师要有这个意识。

  另一点是朗读的指导,都明白要让学生读好,一年级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示范、指点。以“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这句为例,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以点评代指导。学生读完,老师一句:“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春风姐姐真温柔啊,轻轻的。”老师在说句子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用朗读的语气来,一年级的老师哪怕略微夸张点都可以,只要感觉还自然就行,学生会在长期的听读当中受到这样语感的熏养的。在引导朗读时的体会有:

  1、老师上课精气神要有,你的精神才能带动学生的精神。另外,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每节课的开始就有,对于读词语的姿势,听别人发言的专心,都可以以表扬的形式来提醒更多的孩子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也是凝聚课堂气场的需要。

  2、引导学生学习的目标类的话语要说得慢一点,让学生字字入耳,声声入耳。

  3、对于学生的感受,要让他们以朗读的方式给表达出来,要趁热打铁。

  4、要注意倾听学生发言,捕捉学生发言中的信息,及时提炼总结,也就是老师上课时候一定要心中有学生,不能光顾赶预设的教学流程。做到这一点,课前的解读教材,深入的钻研文本,心中有数了,就可以自如地全心全意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5、关于朗读指导:明亮的大眼睛,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他们会将重音落在“大”上面,“明亮”反倒被他们忽视了,老师要在自己读课文的时候把这个突出一点。

  6、学生自由读课文,一定要留足时间,让学生真正读起来,别抢学生的时间。

  7、一年级的课堂,热闹还是要有点的,这样可以凝聚学生,哪怕是有些孩子跟在后面浑水摸鱼,跟着拖,时间长了,也可以被熏出很好的语感的。所以,齐读有必要!

  8、写字教学,自己要有序,而且最好让学生适应这样的顺序,建立写字教学的节奏。有给学生自己观察识记的机会,相信孩子。板书的字还要练习。

小池塘教学反思13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每一次上课教给学生的同时我们自己收获到的往往更多,在这节课中,我受益颇多。

  一深入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基础

  《我爱门前的小池塘》是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清新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深厚的情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清清亮亮、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小池塘。文章分为六个自然段,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通过植物、动物、青山白云对小池塘的喜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全文以“爱”贯穿始终,作者将自己的对小池塘的喜爱体现在小池塘周围的景物上,让人读起来觉得欢喜,传递给读者一种快乐的情绪。最初看到这篇课文的时候只是很肤浅的认为课文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小池塘的美丽,而忽略了关键字“爱”,一篇没有感情的文章如何能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呢?而且作者巧妙地运用池塘周围的景物将文章写得妙趣横生又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想必作者作此文中心中定是充满了满满的欢喜,最终一字一句的将心中充盈的欢喜写下来。想来在拿到教材的时候我往往最先做的不是把教材反复的研读而是急着去翻教参看看该注意什么?该怎么设计更好?而这些教参上的东西有多少是我自己的呢?这样的“拿来主义”没有透彻的理解怎么能走进作者的心,体会到文中的'情呢?

  二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关键

  文章的情感、教师的解读、学生的学习过程都需要一个自然的教授过程,于是教学设计成为了一节课的关键,《我爱门前的小池塘》这篇课文在教学设计注重了“情”“趣”二字。以“情”贯穿始终,通过教师的过渡语和总结时时刻刻向学生传递着作者对小池塘的爱,使每个自然段的分段教学浑然一体而又层层深入。每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时刻把握着学生的兴趣点,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低年段的教学特点,如第二自然段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自己就是小池塘周围的花草树并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学生兴致高昂,激发了儿童独有的丰富的想象力。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抓住“情”“趣”实施的教学行为充分展现了我校实效课堂的魅力,每一个字词的练习巩固,每一个语言训练点都落到了实处,字、词、句、背诵、语言训练、想象训练、写字训练一个都没有少。

  三用心关注学生是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是课堂的主体,因此老师必须时时关注学生,因为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全在乎于学生的反应。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趣的话题、及时的鼓励、交错进行的学习方法都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好方法。关注学生不仅仅只能停留在注意力上,如何让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不会说到会说这都需要老师关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求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像个朋友一样在他不会读的时候指导一下,在他不会说的时候启发他一下,走进孩子的心里,做一个良师也做一个益友。

  这节课已经上完了,回想一下我学到的又岂止是教学技术更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王校长手把手的教我、梁校长的指点迷津、罗主任一点一滴的叮嘱、望望的舍命相陪等等我都深感于心。一节课凝聚的是一群人的智慧,一个人的背后有那么多双手的支持,这节课真是让我学到了太多太多……

小池塘教学反思14

  一堂好课需要什么?我觉得它必须有生命,这堂课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教。如果课堂上尽是死气沉沉的教,那么课堂一定是了无生趣,何来生命呢?生命是有肉体和灵魂的。一堂好课的肉体也许就是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而灵魂就是这堂课学生所领悟到的东西。教师对教学环节的驾驭如果没有灵魂的主导,恐怕很难让整堂课有活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教材的解读没有到位,对教材的目标把握有失偏颇。

  《小池塘》是苏教版一年级下的一篇写景美文。春天来了,小池塘被美丽的春风姐姐吹醒了,它的样子可爱极了,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这只大眼睛白天和晚上看到许多美好的事物,从这只大眼睛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五彩的世界。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眼睛去发现,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你的`世界就是美好的。

  让孩子感受到美,我该怎样做呢?这堂课我首先从美词美句入手,“一只明亮的大眼睛、一只鲜红的气球、一只弯弯的小船、一颗闪亮的珍珠……”让他们用上书本中的美词说一句话,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堂语文课,那么这些词的美好一出示他们就能辨别、体会出来了吗?如此设计是否达到了最好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呢?

  一只( )大眼睛 一只( )气球

  一只( )小船 一颗( )珍珠

  如果先让学生读,再让他们添上形容词,这种对比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也许比直接读更加影响深刻,孩子们也会懂得使用上优美的词句会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这才真正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让孩子感悟美,我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内化,让孩子们体会到小池塘的可爱、世界的美丽。你喜欢哪种景色,请自己美美地去读一读。孩子们能体会到文中描绘的景象吗?我为他们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一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缺少充足的生活经验,老师的简笔画是一幅白天的小池塘,晚上满天星斗的景象需要学生的想象,而这正是他们生活经验所缺乏的。学生读不好,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可是最终还是要让孩子通过语言文字能体会大自然的美呀?指导学生想象美,借助语言文字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想象可爱的小池塘的夜景,在通过音乐的催化作用让学生美读效果会更好。

  感悟美,还要发现美!这是本课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小燕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把黑黑的剪刀。

  柳条倒映在池塘里,像......

  圆月倒映在池塘里,像 ......

  倒映在池塘里,像....

  我把这一环节不小心丢了,这一拓展环节就像生命体重要的臂膀,它要训练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他们发现美的“眼睛”。少了这一环节,“五彩的世界”缺少了鲜艳、缤纷的色彩,失去了课堂中生成的精彩,“语文味”淡了。

  这个“不小心”让我的课堂失去了发现美的“眼睛”,这个“不小心”让我的学生失去了创造美的机会,“逝者如斯夫”。

小池塘教学反思15

  在学习第四自然段:天上的白云,远处的青山,也把自己的影子映在池塘里。看到许多同一课时的教学处理比较简单直接,多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展示这样的景象。可我觉得好像并没有让学生感触到白云、青山对小池塘的喜爱之情。反复的读过这段话,它其实就是描写的小池塘很清亮,倒映出了天上的白云、远处的青山。读着、读着使我一下子联想到了照镜子时人们的那种喜爱自己、欣赏自己心理。在引导孩子们学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白云和青山为什么喜欢小池塘?你们照过镜子吗?照镜子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呢?学生很快的联系到了自己平时照镜子的生活经验,进而把这种经验带到文中的白云和青山的身上。孩子很快的.感触到因为白云、青山也和我们爱美的小姑娘一样喜欢照镜子,他们把清清亮亮的小池塘当作了镜子呢!把自己美丽的身影也投到了小池塘里,这样小池塘也更美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时,很自然的读出了白云、青山对小池塘的喜爱之情,学生也在感触了小池塘像镜子一样清亮的美丽后不由得喜爱这个小池塘。

  在解决课文重点段:今年夏天,池塘里又长出了睡莲,水面上铺满了圆圆的绿叶子,叶子间盛开着美丽的花。这段话的学习中扣住什么是“盛开”?这个词的体会是让学生结合句子做出花儿盛开时的姿态,感受花开的正旺,非常繁茂。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说说: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什么?学生一般会很快抓住“铺满”这个词来说自己知道了池塘里的睡莲很多,都快把池塘占满了。从”铺满 “这个词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呢?这个问题对于以年级的学生就稍有难度了,我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想自己平时会铺什么?学生很快就想到了铺床、铺桌布把这些东西铺平展。再回到上面的问题上时,学生在联系了生活后顿悟铺字写出了睡莲的叶子在小池塘的水面上舒展的生长的样子。在小结时,我说这个“铺满”用得多好啊,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小池塘里的莲叶多,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莲叶在水面上舒展的生长的样子。这一节课上下来,孩子们的情绪都很高涨,特别是要孩子们说出对小池塘感情的话时,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够说的不错,也很完整。

【小池塘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松树教学反思11-04

《小蜗牛》教学反思05-30

小麻雀教学反思08-27

《小青蛙》教学反思09-25

小篮球教学反思07-29

《小露珠》教学反思03-20

小青蛙教学反思03-08

小蜗牛教学反思04-21

小露珠教学反思04-22

《小蜗牛》教学反思02-04